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0—2020年四川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林黎
陈文
+3 位作者
兰祎婷
张誉
许毅
周玉锦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了解2010—2020年四川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0—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四川省食源性疾病事件,并进行三间分布的描述分析。结果2010—2020年四川省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
目的了解2010—2020年四川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0—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四川省食源性疾病事件,并进行三间分布的描述分析。结果2010—2020年四川省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共上报事件1786起,发病13573人,死亡70人,病死率为0.52%。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峰时间是6—8月,占51.52%。毒蘑菇和微生物是主要致病因素,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毒蘑菇,分别占总事件数和总人数的36.17%和48.57%。中毒人数最多的是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中毒,占总人数的47.46%,其中以沙门菌为主。家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占报告总数的87.14%。结论食源性疾病高发期为夏秋季,主要致病因素为毒蘑菇和微生物,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应针对以上流行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从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黎
刘科亮
+2 位作者
兰祎婷
兰真
郭艳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1期23-26,31,共5页
目的评价破壁灵芝孢子粉的食用安全性。方法进行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大鼠28天喂养试验。选用SPF级KM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设15000 mg/(kg·bw)一个剂量组,大、小鼠分别随机分成两组,共4组,每组同系同性10只动物。...
目的评价破壁灵芝孢子粉的食用安全性。方法进行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大鼠28天喂养试验。选用SPF级KM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设15000 mg/(kg·bw)一个剂量组,大、小鼠分别随机分成两组,共4组,每组同系同性10只动物。按20 mL/(kg·bw)经口灌胃,首次染毒后观察14天。28天喂养试验设750、1500、3000 mg/(kg·bw)3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25、50、100倍)和对照组(全价颗粒饲料),每组同系同性10只动物。第一次染毒后观察28天。每周测量体质量和进食量,染毒结束后测定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解剖大鼠称量脏器,观察有无病理改变。结果大、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值均大于15000 mg/(kg·bw),属于无毒级。大鼠28天喂养试验设750、1500、3000 mg/(kg·bw)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没有发现试验动物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中毒和死亡情况,每个剂量组的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体质量增重、脏体比值、血常规及末期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除雌鼠高剂量第1周进食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显著降低,低中剂量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雄鼠高剂量组血糖升高外(均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鼠脏器和组织都没有发现异常。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破壁灵芝孢子粉没有显示有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灵芝孢子粉
安全性
毒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10—2020年四川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林黎
陈文
兰祎婷
张誉
许毅
周玉锦
机构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卫所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理化实验室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3期313-316,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1YFS0296)。
文摘
目的了解2010—2020年四川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0—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四川省食源性疾病事件,并进行三间分布的描述分析。结果2010—2020年四川省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共上报事件1786起,发病13573人,死亡70人,病死率为0.52%。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峰时间是6—8月,占51.52%。毒蘑菇和微生物是主要致病因素,中毒事件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毒蘑菇,分别占总事件数和总人数的36.17%和48.57%。中毒人数最多的是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中毒,占总人数的47.46%,其中以沙门菌为主。家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占报告总数的87.14%。结论食源性疾病高发期为夏秋季,主要致病因素为毒蘑菇和微生物,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应针对以上流行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从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流行特征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s
Outbreak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黎
刘科亮
兰祎婷
兰真
郭艳
机构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卫所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理化实验室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1期23-26,31,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价破壁灵芝孢子粉的食用安全性。方法进行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大鼠28天喂养试验。选用SPF级KM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设15000 mg/(kg·bw)一个剂量组,大、小鼠分别随机分成两组,共4组,每组同系同性10只动物。按20 mL/(kg·bw)经口灌胃,首次染毒后观察14天。28天喂养试验设750、1500、3000 mg/(kg·bw)3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25、50、100倍)和对照组(全价颗粒饲料),每组同系同性10只动物。第一次染毒后观察28天。每周测量体质量和进食量,染毒结束后测定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解剖大鼠称量脏器,观察有无病理改变。结果大、小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值均大于15000 mg/(kg·bw),属于无毒级。大鼠28天喂养试验设750、1500、3000 mg/(kg·bw)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没有发现试验动物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中毒和死亡情况,每个剂量组的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体质量增重、脏体比值、血常规及末期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除雌鼠高剂量第1周进食量、白细胞计数、血糖显著降低,低中剂量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雄鼠高剂量组血糖升高外(均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鼠脏器和组织都没有发现异常。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破壁灵芝孢子粉没有显示有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关键词
破壁灵芝孢子粉
安全性
毒理学
Keywords
Broken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powder
Safety
Toxicology
分类号
R114 [医药卫生—卫生毒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0—2020年四川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林黎
陈文
兰祎婷
张誉
许毅
周玉锦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
11
原文传递
2
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评价
林黎
刘科亮
兰祎婷
兰真
郭艳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