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区域性临床检验中心的建设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燕春 杨俊 +2 位作者 秦涛 安子翔 彭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2042-2044,共3页
基于“互联网+”计划,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图形显示技术等初步探讨“互联网+”区域性临床检验中心的融合与建设,构建智能化、集约化、规范化及高效率的检验中心,促进临床检验中心发展,提升中心服务能力及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 区域性临床检验中心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下载PDF
1例由侵蚀艾肯菌引起的急性泪囊炎
2
作者 杨倩 廖梅支 +4 位作者 黄燕春 钟琼 吴博 叶丹 朱兴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406-1408,共3页
侵蚀艾肯菌是艾肯菌属中的唯一菌种,为革兰阴性菌,常定植于口腔和鼻咽部。近年来,由侵蚀艾肯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免疫力低下、黏膜受损及动物咬伤是侵蚀艾肯菌导致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报道,侵蚀艾肯菌可导致心内膜炎[1]、... 侵蚀艾肯菌是艾肯菌属中的唯一菌种,为革兰阴性菌,常定植于口腔和鼻咽部。近年来,由侵蚀艾肯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免疫力低下、黏膜受损及动物咬伤是侵蚀艾肯菌导致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报道,侵蚀艾肯菌可导致心内膜炎[1]、头颈部脓肿[2]、脏器脓肿[3]、关节炎[4]、血流感染[5]、结膜炎[6]等,然而,鲜有关于侵蚀艾肯菌引起泪囊炎的文献报道。现将本院发现的1例由侵蚀艾肯菌致急性泪囊炎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艾肯菌 泪囊炎 苛养菌
下载PDF
血清TSP-1、VEGF及TSP-1/VEGF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敏 徐晓都 +1 位作者 王维 周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1965-1968,19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SP-1/VEGF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收治的孕28~33周EOSP孕妇38例作...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SP-1/VEGF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收治的孕28~33周EOSP孕妇38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门诊正常产检的孕28~33周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以及行孕中期唐氏筛查(孕15~20周)并分娩的孕妇90例为验证组。分析TSP-1、VEGF、TSP-1/VEGF对EOSP的预测价值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TSP-1水平及TSP-1/VEGF均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SP-1、VEGF、TSP-1/VEGF均对EOSP有一定预测价值,截断值分别为2.44 ng/mL、319.21 pg/mL、9.13,TSP-1/VEGF预测EOSP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750。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SP-1水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r=-0.265,P<0.001),TSP-1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1 min评分、Apgar 5 min评分)呈负相关(r=-0.588、-0.621、-0.593,均P<0.001),而血清VEGF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728、0.700、0.712,均P<0.001),TSP-1/VEGF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r=-0.817、-0.834、-0.823,均P<0.001)。验证组中,EOSP组TSP-1水平及TSP-1/VEGF高于非EOSP组,VEGF水平低于非EO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SP-1/VEGF对EOSP有较高的预测价值,TSP-1/VEGF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孕中期
下载PDF
1例直肠癌患者合并导管相关性纹带棒状杆菌血流感染 被引量:3
4
作者 秦涛 孙勇 +2 位作者 李纪文 朱兴华 黄燕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4期3068-3071,共4页
纹带棒状杆菌属棒状杆菌属,为革兰阳性杆菌,常定植在皮肤和黏膜处。近年来,纹带棒状杆菌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多药耐药病原菌,并导致越来越多的感染[1-3]。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免疫低下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是导致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纹带棒状杆菌属棒状杆菌属,为革兰阳性杆菌,常定植在皮肤和黏膜处。近年来,纹带棒状杆菌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多药耐药病原菌,并导致越来越多的感染[1-3]。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免疫低下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是导致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4]。有文献报道,纹带棒状杆菌可导致肺部感染、关节腔感染、腹膜炎、脑膜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5-7],日本、意大利及土耳其等国家都曾报道过多药耐药纹带棒状杆菌导致医院感染暴发[2,8-9],然而国内鲜有关于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报道,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带棒状杆菌 直肠癌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