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写生中的创作意识及其艺术性
1
作者 杨晓见 《艺术探索》 2002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写生 创作意识 艺术性 绘画 艺术创作 艺术修养
下载PDF
论绘画中的色彩线
2
作者 杨晓见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3-64,共2页
空间事物的任何一个平面都有其特定的表层质感。一旦对其特别关注 ,它们都是某类体积的有序排列 ,所以对一个平面的涂色也是对这群更小体积的概括性表述。绘画中这种概括性表述来自个人切身的体会和综合的感觉。它从本质上有别于描述的... 空间事物的任何一个平面都有其特定的表层质感。一旦对其特别关注 ,它们都是某类体积的有序排列 ,所以对一个平面的涂色也是对这群更小体积的概括性表述。绘画中这种概括性表述来自个人切身的体会和综合的感觉。它从本质上有别于描述的理性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确性描述 概括性表述 填色 塑型 抒情 情感 绘画 色彩线 审美
下载PDF
论绘画中的入眼线
3
作者 杨晓见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60-161,共2页
客观实物的可视线从数量和清晰度上都会随观者的视点和聚焦点发生变化。绘画中的入眼线则是画者过眼又过心之后的情感外化物 ,它脱离事物的实用性 ,是一种超越现实功利性的审美符号。所以画者在客观的入眼线面前应保持冷静 ,始终如一地... 客观实物的可视线从数量和清晰度上都会随观者的视点和聚焦点发生变化。绘画中的入眼线则是画者过眼又过心之后的情感外化物 ,它脱离事物的实用性 ,是一种超越现实功利性的审美符号。所以画者在客观的入眼线面前应保持冷静 ,始终如一地以艺术的眼光去归纳概括自然。在画面中映照心灵 ,以记录个人独特感受从而抒情达意 ,它绝对有别于照相的被动描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现实 入眼线 画面 写实
下载PDF
论写生画中的创作意识及其艺术性
4
作者 杨晓见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18-120,共3页
主题画仅仅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写生不仅是提高技术能力的训练性作业 ,绘画者的敏锐眼光既要在写生中受到训练 ,也应在绘画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把如实描绘一个现场换作画出一张热情饱满的画 ,这样的写生会有更多的心灵参与 ,这既能在... 主题画仅仅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写生不仅是提高技术能力的训练性作业 ,绘画者的敏锐眼光既要在写生中受到训练 ,也应在绘画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把如实描绘一个现场换作画出一张热情饱满的画 ,这样的写生会有更多的心灵参与 ,这既能在习作中开发更多的艺术空间 ,也为写生课增添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真实 创作意识 艺术性 写生画 绘画
下载PDF
绘画中的衔接
5
作者 杨晓见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7-158,共2页
单纯具备某一功能或是逃避某一功能的笔画都是无法实现的。画面中的衔接不能只是一时的讲就 ,它决不可能成为作画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性任务 ;它必须自始至终 ,在对每一笔每一划的留意中去积累完成。与其让画面盲目地被动承受这种必然的结... 单纯具备某一功能或是逃避某一功能的笔画都是无法实现的。画面中的衔接不能只是一时的讲就 ,它决不可能成为作画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性任务 ;它必须自始至终 ,在对每一笔每一划的留意中去积累完成。与其让画面盲目地被动承受这种必然的结果 ,还不如让画者清醒地利用这一必然从而时时把握画面进程的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型 染色 衔接
下载PDF
画框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能强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0-92,共3页
“画框”是艺术和现实之间的通道,是人类观赏现实的“窗口”,同时也为人类的精神生存提供了一片乐土,以此为平台,人类可以艺术地自由地把握世界。但现代艺术似乎正在消解“画框”,将现代的人们逐出艺术这片乐土,艺术文化生态正在被严重... “画框”是艺术和现实之间的通道,是人类观赏现实的“窗口”,同时也为人类的精神生存提供了一片乐土,以此为平台,人类可以艺术地自由地把握世界。但现代艺术似乎正在消解“画框”,将现代的人们逐出艺术这片乐土,艺术文化生态正在被严重的污染,艺术即需构建“画框”,以维护艺术生态系统健康正常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框 艺术边界 艺术生态系统
下载PDF
谈“笔墨”的属性
7
作者 刘能强 《成都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45-46,50,共3页
关于中国画前途命运的焦点,目前集中在“笔墨” 问题上。但无论是“笔墨等于零”论,还是“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论,都各有其偏执的地方。而对于现代中国画来说,“笔墨”的地位和价值,主要是其形式意义。通过对“笔墨”的工具属性、技法... 关于中国画前途命运的焦点,目前集中在“笔墨” 问题上。但无论是“笔墨等于零”论,还是“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论,都各有其偏执的地方。而对于现代中国画来说,“笔墨”的地位和价值,主要是其形式意义。通过对“笔墨”的工具属性、技法属性、形式属性的逐层分析,给中国画“笔墨”的本质属性以明确的定位。认清“笔墨”属性,是我们如何对待“笔墨”,并进而思考中国画“出路”的一个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 属性 中国画 绘画方法
下载PDF
素描教学中的理性因素
8
作者 杨晓见 《中国美术教育》 2003年第2期38-42,共5页
造型素描之结构解析 造型素描是学习写实绘画的必备基础。但流行的训练路径总是以石膏模型为静物内容。那样不仅从观察上让艺术与生活失去了联系,致使画者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入画趣味,它更是在技能进程上让学生惯于被动模仿;耗费过多... 造型素描之结构解析 造型素描是学习写实绘画的必备基础。但流行的训练路径总是以石膏模型为静物内容。那样不仅从观察上让艺术与生活失去了联系,致使画者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入画趣味,它更是在技能进程上让学生惯于被动模仿;耗费过多的学时在表面的光影涂抹上。许多的辅导更是只热衷于在学生的画面上做亲切的改动,往往把由师生合作出一张张漂亮的作业误做教学结果,由于缺少理性的分析讲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教学 理性因素 造型素描 写实绘画 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