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艺术与美术馆
1
作者 蓝庆伟 《创作与评论》 2017年第24期110-115,共6页
中国当代艺术与美术馆的关系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而生,以中国当代艺术史为基石,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当代艺术与美术馆彼此相对独立的阶段,大约在1978—1989年,这个阶段的当代艺术与美术馆的关系属于展览双方关系,在这个... 中国当代艺术与美术馆的关系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而生,以中国当代艺术史为基石,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当代艺术与美术馆彼此相对独立的阶段,大约在1978—1989年,这个阶段的当代艺术与美术馆的关系属于展览双方关系,在这个阶段,能举办展览的机构相对较少,美术馆的功能以“展览馆”为主,偶有当代艺术的展览在美术馆场所内举办,彼此之间的推动促进较少。这一阶段的美术馆主要延续博物馆的风格,以展示、收藏传统艺术为主。第二阶段为当代艺术策划的觉醒阶段,大概时间段为1989—199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美术馆 展览馆 艺术发展 相对独立 双方关系 传统艺术 艺术策划
下载PDF
“合法性焦虑”:美术馆管理中的依据、“馆格”与“灵魂”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蓝庆伟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9-72,共4页
本文主要讨论美术馆管理中的"合法性""馆格""灵魂"(收藏)三个问题。合法性问题不仅仅是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美术馆面临的问题,尤其应关注美术馆的"合法性"依据问题;"馆格"... 本文主要讨论美术馆管理中的"合法性""馆格""灵魂"(收藏)三个问题。合法性问题不仅仅是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美术馆面临的问题,尤其应关注美术馆的"合法性"依据问题;"馆格"是美术馆进行馆际合作的学术性、技术性对等的问题,尤其是在国外展览不断进入中国的境遇下;美术馆的收藏即美术馆的"灵魂",收藏问题在某种层面上直接决定了美术馆的"馆格",同时也决定着美术馆的学术地位与关联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的“合法性” “馆格” 美术馆收藏
下载PDF
艺术+科技:当下的每个时刻都在成为历史——关于美术馆、媒介、社区的交织与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蓝庆伟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72-79,共8页
本文以成都当代美术馆及在此举办的几个展览为切入点,主要讨论常被忽视的美术馆与所在的物理区域间的关系,媒介语境下社区概念、形态的转变以及在"艺术与科技"主题下的美术馆实践。最后,基于"艺术与科技"主题所处... 本文以成都当代美术馆及在此举办的几个展览为切入点,主要讨论常被忽视的美术馆与所在的物理区域间的关系,媒介语境下社区概念、形态的转变以及在"艺术与科技"主题下的美术馆实践。最后,基于"艺术与科技"主题所处的媒介时代,对Museum知识生产的主体性变化与生产方式的变化做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科技 艺术介入社区及社区概念转换 美术馆知识生产
下载PDF
行动与图像的共生:“吾圄计划“之重托
4
作者 蓝庆伟 宋征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13,共8页
"吾圄计划:行动与图像的共生"是由艺术家周斌的12个独立作品构成的系列方案。每月一作。用一年时间来讨论行为艺术领域中"行动"与"图像"的关系问题。该计划发端于周斌2013年完成的作品《99个赌徒》和201... "吾圄计划:行动与图像的共生"是由艺术家周斌的12个独立作品构成的系列方案。每月一作。用一年时间来讨论行为艺术领域中"行动"与"图像"的关系问题。该计划发端于周斌2013年完成的作品《99个赌徒》和2014年年初完成的作品《终南山计划——踪迹成谜》。但这次计划有更为明确的问题核心,并显示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意图。对于"吾圄计划"本身,周斌的描述为:既预设了明晰的创作路径和问题区域,也留足了实验变化的空间。"吾圄计划"由蓝庆伟策划,并全程提供学术支持,对整体计划和12件具体作品分别展开讨论。此文仅对全计划中的一件作品,进行观察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核心 CREATION AUDIENCE constantly PARTICIPATION itself considerably 问题区域 STORY THINKING
下载PDF
窥瞰与俯瞰的转换:行走的行动--杨千《行走?曾家寨子》
5
作者 蓝庆伟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54-63,共10页
2014年起,艺术家杨千的画面中出现了一种由行走轨迹生成的线状和网状图形的介入。日常的行走被一款运动软件记录并呈现为图案,这个过程是观看视角的转变,从"我"视角转向"他"视角(来自上空的俯瞰,或称上帝视角)。本... 2014年起,艺术家杨千的画面中出现了一种由行走轨迹生成的线状和网状图形的介入。日常的行走被一款运动软件记录并呈现为图案,这个过程是观看视角的转变,从"我"视角转向"他"视角(来自上空的俯瞰,或称上帝视角)。本文从杨千的创作展开分析,并通过与杨千的对话,探讨其作品《行走·曾家寨子》对之前"行走"系列作品的超越以及作品中蕴含的两次视角的转换,即先将行走转换为图形——上帝视角,再将生成的图形植入到绘画之中完成观看视角的转换——平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千 行走 视角转换
下载PDF
外展下的美术馆思考
6
作者 蓝庆伟 《东方艺术》 2012年第15期143-145,共3页
(商业)外展与美术馆之间的关系是亟待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商业运营的大型外展,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将展览本身与商业运营剥离开来讨论,商业运营的层次有高有低,而艺术本身没有变化。美术馆自身在硬件设施上是否符合接纳借展的条件这是首... (商业)外展与美术馆之间的关系是亟待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商业运营的大型外展,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将展览本身与商业运营剥离开来讨论,商业运营的层次有高有低,而艺术本身没有变化。美术馆自身在硬件设施上是否符合接纳借展的条件这是首先需要衡置的,接下来是美术馆的工作体系与运营策划是否做好了准备,而支付借展费用将会是中国的美术馆承接外展的解决之道。在西方中心的艺术现状下亚洲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馆与馆之间的不对等,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问题在于藏品体系、藏品制度的与收藏价值观的缺失。在外展尤其是商业外展到来之时,美术馆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会作为展览场地来对待,是否会有美术馆或艺评人、策展人会积极的引进、策划、经营外借展览?外展进入中国的美术馆后,借出方的美术馆是否也因此与中国的美术馆保持者馆际的合作关系?中国的美术馆是否有着同样展览外借的出口?因此在面对全球化的美术馆展览时,我们在美术馆的运营方面,需要新的价值观与新的展览经营之道,而非得意于在国内所取得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 商业运营 艺术家 艺术作品
原文传递
“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回顾”访谈
7
作者 无(供稿) 《艺术当代》 2013年第2期44-53,共10页
2013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二十周年,这二十年是中国经济、文化和艺术在全球化语境下与西方进行交流融合的二十年,而中国当代艺术在其中经历了一个自我证明和向他者求证的复杂过程。“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特踟邀请... 2013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二十周年,这二十年是中国经济、文化和艺术在全球化语境下与西方进行交流融合的二十年,而中国当代艺术在其中经历了一个自我证明和向他者求证的复杂过程。“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特踟邀请展:历史之路——威尼靳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缘此而生。“历史之路”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作品”。第二部分为“文献”。“历史之路”策划组通过一年的努力,找寻这二十年的亲历苔.以历史梳理、访谈、视频、文献集等方式呈现出这二十年来西方世界对于中国文化接纳态度的变迁,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上所做出的贡献。本次刊登其访谈部分内容,其后续内容将在本刊陆续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威尼斯双年展 历史 西方世界 中国文化 全球化语境 中国经济 交流融合
原文传递
以展促研与以展促藏 被引量:2
8
作者 蓝庆伟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117,115,共3页
本文以美术馆的收藏与展览为切入点,讨论收藏与展览的互补关系,论述收藏对展览的意义和展览对收藏的建设意义,以及"收藏—展览—再收藏"的展览与收藏、研究不断升级的有机方式。
关键词 美术馆 以展促研 以展促藏
原文传递
肖全的摄影:历史的语境与肖像
9
作者 吕澎 《诗书画》 2015年第1期242-246,262,共6页
一九八八年,在一份由数页复印件构成的"杂志"《象罔》中,肖全被其中一张庞德(Ezra Pound)的照片深深吸引:典型的欧洲绅士——礼帽、大衣,在翻开的白色衬衫领口衬托下的细方格西装,还有一根手持的拐杖。这是庞德于一九六三年... 一九八八年,在一份由数页复印件构成的"杂志"《象罔》中,肖全被其中一张庞德(Ezra Pound)的照片深深吸引:典型的欧洲绅士——礼帽、大衣,在翻开的白色衬衫领口衬托下的细方格西装,还有一根手持的拐杖。这是庞德于一九六三年在成尼斯的照片,有时间痕迹的脸在这个古老的城镇环境的呼应下,构成了一个可以不断解读的形象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环境 衬衫领 九六 这一代 一九 孤独者 何多苓 三年 张晓刚 巴比松
原文传递
艺术史:趣味、图像与身份——从何多苓VS怀斯到王广义VS沃霍尔两对个案看艺术的出发点与针对性对艺术史书写的作用
10
作者 吕澎 《诗书画》 2016年第1期128-146,262,共19页
对于今天的美国人来说,一六○七年和一七七六年是两个关键的时间点,前一个时间在美洲出现了一百八十名移民者,后一个时间是《独立宣言》的诞生,尽管之前就存在着印第安或者土著美洲人的艺术,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美国文化,或者美国艺术,... 对于今天的美国人来说,一六○七年和一七七六年是两个关键的时间点,前一个时间在美洲出现了一百八十名移民者,后一个时间是《独立宣言》的诞生,尽管之前就存在着印第安或者土著美洲人的艺术,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美国文化,或者美国艺术,产生干这两个时间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沃霍尔 王广义 趣味 书写 个案 图像 《独立宣言》
原文传递
HISTORICODE:萧条与供给——关于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主题的阐释
11
作者 吕澎 《诗书画》 2016年第4期252-262,264,共11页
审视今天的历史背景审视"历史后果"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任务,每一位关心人类生活更不用说关心个人命运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历史后果"给予评价和利用。从历史学的角度上看,已经过去超过十六年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过是二十世纪不... 审视今天的历史背景审视"历史后果"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任务,每一位关心人类生活更不用说关心个人命运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历史后果"给予评价和利用。从历史学的角度上看,已经过去超过十六年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过是二十世纪不同人物与事件导致的后果。不仅如此,考虑到我们今天大量的话题来自二十世纪,大量不断涌现的事实源于历史的成因,大量还没有发生但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件都与十六年前的一百年里不同时期的问题有关,因此,在评述今天的“当代艺术”时,我们怎么可以断然不顾及“昨天”来单纯地讨论所谓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阐释 美展 国际 南京 供给 萧条 历史后果
原文传递
信仰、历史、政治
12
作者 吕澎 《当代油画》 2015年第2期26-33,共8页
王广义早期三个阶段的艺术问题,是他之后所有艺术实验的基础。——吕澎信仰基于个人家庭与社会背景,王广义的艺术总是与"信仰""历史"和"政治"发生关系。与很多艺术家关心内心隐秘不同,这位艺术家对个人... 王广义早期三个阶段的艺术问题,是他之后所有艺术实验的基础。——吕澎信仰基于个人家庭与社会背景,王广义的艺术总是与"信仰""历史"和"政治"发生关系。与很多艺术家关心内心隐秘不同,这位艺术家对个人甚至个人命运没有兴趣,在他的直觉与判断中,离开社会的人和艺术都是值得怀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广义 家庭与社会 艺术实验 个人命运 艺术问题 马拉之死 美术馆馆长 历史感 西方古典主义 母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