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水两相径向非达西渗流理论与开发计算方法
1
作者 邓英尔 刘慈群 《低渗透油气田》 2000年第4期42-47,共6页
现有的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和油田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方法是基于达西定律的。而对低渗透油层和某些稠油油层的渗流规律研究及开发实践表明其渗流不符合达西定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鉴于此,建立了低渗透油层中油水两相径向非达西渗流数学模... 现有的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和油田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方法是基于达西定律的。而对低渗透油层和某些稠油油层的渗流规律研究及开发实践表明其渗流不符合达西定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鉴于此,建立了低渗透油层中油水两相径向非达西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了其分流量方程、等饱和度面推进速度方程、水驱油前缘饱和度和位置计算公式,进而研究了两相径向非达西渗流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导出了径向非达西渗流井排见水前后开发指标计算公式,进而研究了两相径向非达西渗流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导出了径向非达西渗流井排见水前后开发指标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指标有较大的影响。所建立的计算方法为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中高渗油层达西流情形下的注水开发指标的计算是其特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层 非达西流 注水开发 油水两相渗流
下载PDF
碎屑岩成岩过程中浊沸石形成条件的热力学解释 被引量:39
2
作者 黄思静 刘洁 +1 位作者 沈立成 武文慧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1-308,共8页
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碎屑岩成岩作用中浊沸石形成有关的两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G)的计算结果说明,埋藏成岩条件下斜长石蚀变(斜长石、石英和水反应)形成浊沸石的反应在温度大于36℃的条件下就可以进行(按埋藏深度2000m,正常压... 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碎屑岩成岩作用中浊沸石形成有关的两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G)的计算结果说明,埋藏成岩条件下斜长石蚀变(斜长石、石英和水反应)形成浊沸石的反应在温度大于36℃的条件下就可以进行(按埋藏深度2000m,正常压力梯度考虑相应压力),而高岭石与方解石反应形成浊沸石(同时有石英和水参与)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70℃(埋藏深度2000m,正常压力梯度考虑相应压力);与温度相比,压力对碎屑岩成岩作用中浊沸石的形成影响较小。因而沉积岩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浊沸石主要与斜长石蚀变有关,同时也不应将浊沸石一概作为低级变质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布斯自由能 浊沸石 温度 压力 成岩作用 碎屑岩 热力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沉积机理探讨 被引量:79
3
作者 何义中 陈洪德 张锦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1,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发育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两种类型的三角洲。这两类三角洲与经典的三角洲模式不同的是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分别构成了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发育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两种类型的三角洲。这两类三角洲与经典的三角洲模式不同的是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分别构成了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的骨架砂体 ,而不是传统认为的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控制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发育的主要是河流类型、地形坡度、水体深浅、不同水体密度差及河流沉积作用和湖泊的分散作用等。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主要发育于曲流河水系 ,沉积物较细 ,地形坡度平缓 ,喷流机制为似等密度流 ,水体密度较大 ,以河流、波浪和潮汐作用为主 ;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主要发育于网状河水系 ,沉积物较粗 ,地形坡度较小 ,喷流机制属高密度流 ,水体密度较小 ,湖泊分散作用较强 ,沉积作用相对较弱。根据两类三角洲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它们的沉积模式 ,并指出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的平原相带呈透镜状或带状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是有利的勘探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 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 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 沉积特征 成因机理 沉积模式
下载PDF
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4
作者 黄思静 石和 +1 位作者 刘洁 沈立成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94-200,共7页
锶同位素地层学 (SIS)根据地质历史中的任何时间全球范围内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都是均一的、海水 87Sr/86Sr比值随时间变化这一基本原理 ,利用代表原始海水的海相碳酸盐 (以及磷酸盐和硫酸盐 )的 87Sr/86Sr比值确定海相地层的年代 ,研究... 锶同位素地层学 (SIS)根据地质历史中的任何时间全球范围内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都是均一的、海水 87Sr/86Sr比值随时间变化这一基本原理 ,利用代表原始海水的海相碳酸盐 (以及磷酸盐和硫酸盐 )的 87Sr/86Sr比值确定海相地层的年代 ,研究海平面变化、造山运动、古气候等全球事件 ,在地层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和矿床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锶同位素地层学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地质学家的普遍关注 ,并已获得迅速的发展 ,国内的有关研究则刚刚起步。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的难点主要在于对样品成岩蚀变的控制和分析技术上 ,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地层学研究基础 ,在样品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其原始组分的抗成岩蚀变能力。锶同位素地层学的研究需要地层学家、沉积学家和地球化学家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 地层学 海相沉积物定年 全球事件 成岩蚀变 海水
下载PDF
储层砂岩岩石力学性质与地层条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思静 单钰铭 +3 位作者 刘维国 郑聪斌 罗安湘 王宏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459,共6页
利用MTS公司生产的地层条件下岩石物理参数综合测试系统对陕甘宁盆地西南部埋藏深度1400~1700m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砂岩进行了模拟地层条件(包括地层围压、加温、饱水及改变样品方向等)的岩石力学性质测试,获得了该地区延... 利用MTS公司生产的地层条件下岩石物理参数综合测试系统对陕甘宁盆地西南部埋藏深度1400~1700m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砂岩进行了模拟地层条件(包括地层围压、加温、饱水及改变样品方向等)的岩石力学性质测试,获得了该地区延长组储层砂岩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抗压强度。求得了地层条件下不同钻井、不同方向样品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抗压强度、围压之间的关系;对比了饱水和不饱水条件下的这些岩石力学性质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条件 岩石力学性质 储层砂岩 钻井 油田工程
下载PDF
济阳坳陷馆陶组河流相砂体储集性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田景春 李琦 +5 位作者 何建军 陈布科 曾荣 郑和荣 王永诗 庄文山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9,共5页
河流相砂体是含油气盆地中重要的储油层系。本文以济阳坳陷埕东北坡馆陶组河流相砂岩为例,详细总结河流相砂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对研究区不同砂层组内河流相沉积砂体及不同沉积微相内砂体储层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确立河流相沉积... 河流相砂体是含油气盆地中重要的储油层系。本文以济阳坳陷埕东北坡馆陶组河流相砂岩为例,详细总结河流相砂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对研究区不同砂层组内河流相沉积砂体及不同沉积微相内砂体储层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确立河流相沉积中不同微相内的砂体储集性,并探讨沉积岩岩性、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等因素对河流相砂岩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砂岩 油气藏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特征 被引量:24
7
作者 邓英尔 王允诚 +2 位作者 刘慈群 张盛宗 周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4-36,共3页
现有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是基于达西定律的 ,而低渗油层渗流为非达西类型。建立了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导出了计算公式 ,并进行了非稳态流动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渗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中 ,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较高 ,两... 现有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是基于达西定律的 ,而低渗油层渗流为非达西类型。建立了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导出了计算公式 ,并进行了非稳态流动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渗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中 ,束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较高 ,两相渗流区范围较窄 ;随含水饱和度增大 ,油相对渗透率递减较快 ,水相对渗透率递增较慢 ;非达西渗流使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 ,使水相相对渗透率减小 ,使产水率增大 ;油井见水后 ,产油量会迅速下降 ,水驱低渗油藏采收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不稳定流动 相对渗透率 渗流相
下载PDF
地下孔隙率和渗透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4
8
作者 黄思静 侯中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4-232,共9页
地下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受众多因素控制 ,总的说来 ,包括沉积与成岩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沉积盆地的性质和沉积环境控制了沉积物的组成、岩石的结构和原生孔隙。沉积作用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进程较快 ;成岩作用... 地下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受众多因素控制 ,总的说来 ,包括沉积与成岩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沉积盆地的性质和沉积环境控制了沉积物的组成、岩石的结构和原生孔隙。沉积作用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进程较快 ;成岩作用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而进程较慢。从对孔隙率和渗透率的控制作用来说 ,成岩作用的研究难度相对较大。近年来 ,一些传统的形成地下岩石次生孔隙的机制受到挑战 ,这些传统机制中最为主要的是有机酸对铝硅酸溶解形成次生孔隙 ,但这会造成介质pH值的升高 ,碳酸盐矿物和高岭石的沉淀。地下岩石中碳酸水溶解产生的次生孔隙也是有限的。新的机制如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 ,深部冷却地下水的溶解作用 ,硅酸盐的水解都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 ,这对于次生孔隙成因的解释及地下岩石孔隙率和渗透率的预测十分重要。对于碳酸盐岩来说 ,与不整合面附近的古喀斯特有关的油气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深埋藏过程中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研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岩石 孔隙率 渗透率 储层预测 沉积作用 沉积盆地 油气藏 沉淀作用
下载PDF
百色盆地百岗组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28
9
作者 彭军 陈景山 +2 位作者 郑荣才 蔡勋育 韦景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通过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以及ESR测年数据的综合分析 ,在百色盆地百岗组内识别出 4个级别的层序界面 ,并研究了各级别层序界面的特征。根据层序界面和湖泛面识别标志 ,在百岗组内识别出短期、中期、长期、超长期 4... 通过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以及ESR测年数据的综合分析 ,在百色盆地百岗组内识别出 4个级别的层序界面 ,并研究了各级别层序界面的特征。根据层序界面和湖泛面识别标志 ,在百岗组内识别出短期、中期、长期、超长期 4种类型的基准面旋回层序 ,具体划分为 1个超长期、8个长期、2 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指出由Ⅴ级层序界面控制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按结构类型的不同划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对称型等 3种类型 ,由Ⅳ级层序界面控制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与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类型相似。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及叠加样式等特征 ;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划分与对比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确定有利储层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层序 层序界面 百岗组 百色盆地
下载PDF
东营通61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储层物性参数展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琦 刘家铎 +1 位作者 董伟 田景春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6,共7页
本文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对通61断块内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值做平面展布,统计主要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参数分布规律,分析各沉积微相的储层特征,揭示了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参数展布的控制作用,并指出研究区内的... 本文在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对通61断块内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值做平面展布,统计主要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参数分布规律,分析各沉积微相的储层特征,揭示了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参数展布的控制作用,并指出研究区内的有利砂岩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孔隙度 渗透率 砂岩 储集层 油藏
下载PDF
云南保山盆地烃源岩及其天然气生成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树根 戴苏兰 +5 位作者 赵永胜 宋振亚 高芳珍 吴世林 牟凤荣 赵泽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4,共7页
保山盆地是云南第三系沉积盆地的典型代表,面积245km2。烃源岩的发育与成熟度是这类盆地油气远景的重要控制因素。保山盆地母岩含有一定的有机质,泥岩有机碳含量在10%~20%之间,以上第三系上新统羊邑组二段有机碳含... 保山盆地是云南第三系沉积盆地的典型代表,面积245km2。烃源岩的发育与成熟度是这类盆地油气远景的重要控制因素。保山盆地母岩含有一定的有机质,泥岩有机碳含量在10%~20%之间,以上第三系上新统羊邑组二段有机碳含量最高,有机质丰度与岩性关系密切,不同的有机质丰度指标对烃源岩级别的反映有差异;岩石热解结果、干酪根的性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分布特征等反映出的有机质类型是以腐泥腐殖型和腐殖型为主,处于未成熟和低成熟阶段;保山盆地半深湖—深湖相主要发育于盆地中部坳陷带,这是该盆地主力烃源岩的分布范围;现今处于1400m之下的半深湖—深湖相的范围是保山盆地成熟烃源岩的范围;保山盆地天然气以生物气为主,具有产生生物气(细菌气)的优越条件。在保山盆地也可能找到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盆地 第三纪 生物气 烃源岩 天然气生成
下载PDF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997年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侧记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俊兴 贺振华 朱介寿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01-504,共4页
以1997年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及报告为基础,分析了该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应予重视的研究方向。电阻率成像、地质雷达、层析成像、核地球物理近年发展较快;环境地球物理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近期应重... 以1997年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及报告为基础,分析了该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了应予重视的研究方向。电阻率成像、地质雷达、层析成像、核地球物理近年发展较快;环境地球物理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近期应重视并加强对电磁成像、面波成像、污染监测调查技术、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矿山地球物理技术和水下探测技术及地球物理场环境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球物理 环境地球物理 层析成像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北早二叠世沉积体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义中 陈洪德 张锦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系统总结了各类河流相的沉积特征和识别标志,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靖北早二叠世的具体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该区沉积物特征,首次提出该区早二叠世为网状河-浅水三角洲相沉积的新观点,并建立了该类三角洲相的沉积模式,进而概括其沉积特点与经... 系统总结了各类河流相的沉积特征和识别标志,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靖北早二叠世的具体地质条件,详细分析了该区沉积物特征,首次提出该区早二叠世为网状河-浅水三角洲相沉积的新观点,并建立了该类三角洲相的沉积模式,进而概括其沉积特点与经典三角洲沉积特征的区别,特别指出三角洲平原相带是该类三角洲的骨架砂体,突破了“经典”三角洲的思维定式,丰富了三角洲沉积理论,为此类三角洲储集层的进一步预测和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河流相 网状河 沉积模式 三角洲平原相 砂岩体 早二叠世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各向异性双重介质垂直裂缝井两相流体渗流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英尔 刘慈群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8-706,共9页
建立了各向异性双重介质中垂直裂缝并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得了其解, 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到了含水饱和度沿径向、最大及最小渗透率方向的分布和水驱油前缘等饱 和度面随时间的变化,分别讨论了各向异性、吸渗作用对这种介... 建立了各向异性双重介质中垂直裂缝并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得了其解, 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到了含水饱和度沿径向、最大及最小渗透率方向的分布和水驱油前缘等饱 和度面随时间的变化,分别讨论了各向异性、吸渗作用对这种介质中两相流作渗流的影响.结 果表明:渗透率较大的方向,前缘推进速度较快,油井见水较早;吸渗使前缘推进速度减慢, 使油井见水晚.注水开发这种油藏时,见水前注入率不能太大以充分发挥吸渗作用,存在最佳 注入率.这对于水力压裂垂直裂缝井注水开发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双重介质 垂直裂缝井 两相渗流 油井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渗流数学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英尔 刘慈群 王允诚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活动边界非线性渗流是现代渗流力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在文中建立的低渗透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为活动边界非线性模型 ,不能求出其严格解析解 ,因此分别运用平均质量守恒法、数值模拟法求得了其近似解析解、数值解 ,二者吻合得较好 ... 活动边界非线性渗流是现代渗流力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在文中建立的低渗透介质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为活动边界非线性模型 ,不能求出其严格解析解 ,因此分别运用平均质量守恒法、数值模拟法求得了其近似解析解、数值解 ,二者吻合得较好 ;并得出了低渗透介质非线性渗流活动边界的运动规律和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起始比降越大 ,则活动边界发展的速度越小 ,压力传播越慢。近似解工程意义明确、分析计算简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非线性渗流 活动边界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保山盆地湖相泥岩微量元素分布与古盐度定量评价 被引量:29
16
作者 赵永胜 宋振亚 +1 位作者 温景萍 孙庭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9-415,共7页
于1994—1995年间,在云南保山盆地第三系地层采集泥岩样品,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泥岩的微量元素和氧化物含量;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测试了泥岩的粘土矿物成分和含量;应用科奇和亚... 于1994—1995年间,在云南保山盆地第三系地层采集泥岩样品,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泥岩的微量元素和氧化物含量;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测试了泥岩的粘土矿物成分和含量;应用科奇和亚当斯理论计算了湖盆古盐度。结果表明,该湖盆羊四段盐度最高达15.70,羊三段盐度为12.79,羊一段盐度为13.35,南林组盐度为13.26。随着沉积介质盐度的增大,微量元素硼(B)、相当硼含量逐渐增大,Sr/Ba,B/Ga比值也逐渐增加,它们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盐度 定量评价 微量元素 泥岩 保山湖盆
下载PDF
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录明 罗省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2-583,共12页
李录明 ,罗省贤 .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72~ 5 83  为解决复杂表层速度变化对反射波的影响问题 ,在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的基础上 ,研究了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的理论方法 ,形成了一套有效... 李录明 ,罗省贤 .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72~ 5 83  为解决复杂表层速度变化对反射波的影响问题 ,在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的基础上 ,研究了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的理论方法 ,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为 :用分裂法将频率—空间域的纵波位移方程转换为基本波场延拓方程 ,然后进行频散、吸收边界条件校正 ,采用高阶有限差分法求取波场延拓值 ;对于波场延拓横向不变速的情况 ,用相移法求解频率—波数域的单平方根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具体作法为 :1将炮集内的各接收点延拓到高速层顶界 ;2将炮点延拓到高速层顶界 ;3用替换速度分别将接收点和炮点延拓到 CMP位置的基准面 ;4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及叠加 (或直接进行叠前深度偏移 )。理论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文中方法既可以实现双曲线的变时差校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延拓 表层速度模型 层析反演 静校正 地震勘探
下载PDF
滇西耿马盆地构造—沉积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锡奎 曹正林 +3 位作者 邬兴威 刘豪 戴苏兰 赵泽江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59,共6页
滇西耿马盆地位于三江褶皱系保山褶皱带的耿马—澜沧复背斜,面积195km2,接受广泛的河湖相沉积,为典型的第三系小型陆相盆地。盆地内沉积受构造控制明显,沿边界断层主要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沉积,远离断层发育深湖相或半深... 滇西耿马盆地位于三江褶皱系保山褶皱带的耿马—澜沧复背斜,面积195km2,接受广泛的河湖相沉积,为典型的第三系小型陆相盆地。盆地内沉积受构造控制明显,沿边界断层主要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沉积,远离断层发育深湖相或半深湖相沉积。耿马盆地的构造样式与沉积展布在滇西具有极好的代表性,故从构造-沉积相互作用角度对其分析,对于指导滇西其他第三系盆地的勘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耿马盆地 构造-沉积 相互作用 盆地 油气藏
下载PDF
碎屑岩沉积微相工业制图方法及应用探讨:以辽河欢喜岭油田齐108块莲花油层为
19
作者 赵永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2-108,共7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及动力沉积学原理,结合开发层系需要,将齐108块莲花油层分为3个油层组10个砂岩组,该油层可识别出Gm,Ss,Sm,Smg,Sp,Sw,Sh,Sr,Fm,Ff和Fds等11种岩石(性)相,它们构成了二级... 根据层序地层学及动力沉积学原理,结合开发层系需要,将齐108块莲花油层分为3个油层组10个砂岩组,该油层可识别出Gm,Ss,Sm,Smg,Sp,Sw,Sh,Sr,Fm,Ff和Fds等11种岩石(性)相,它们构成了二级扇三角洲沉积模型,细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前缘砂坝等7种沉积微相,利用古河道趋势分析法,编绘了不同时期砂体的分布网络及沉积微相图,砂体分布明显受控于水下分流河道的展布趋势,不同级别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了研究区的主要储集层,控制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并讨论了沉积微相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工业制图 油田 油层 碎屑岩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气藏储层模式的再认识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陆正元 陈立官 王洪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4,29,共5页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灰岩储层中,较大储量缝洞系统以东吴期暴露溶蚀形成的管道状溶洞系统为主要储集空间。第三纪喜山运动产生构造裂缝,使致密灰岩具有较高渗滤能力,但在深埋条件下不具备产生较强岩溶作用形成大型溶洞的条件。缝洞系统...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灰岩储层中,较大储量缝洞系统以东吴期暴露溶蚀形成的管道状溶洞系统为主要储集空间。第三纪喜山运动产生构造裂缝,使致密灰岩具有较高渗滤能力,但在深埋条件下不具备产生较强岩溶作用形成大型溶洞的条件。缝洞系统是在东吴期古溶洞系统基础上,经埋藏后充填和溶解,最后由喜山期构造裂缝改造而成。储层地质模式可描述为东吴期管道状溶洞系统与喜山期构造裂缝网络的组合。在东吴期古岩溶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四川盆地 早二叠世 气藏 储集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