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态聚合物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及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华 郭灵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本文分结晶度的测定、微晶尺寸和点阵缺陷的测定、取向情况的测定等方面,阐述了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聚合物晶体结构的各种方法及其进展。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聚合物晶体结构 微晶 结晶 晶体
下载PDF
“通工”牌越野汽车的模态分析
2
作者 伍毅敏 方群 +1 位作者 刘辉 黄华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阐述了通过脉冲激振和随机激振两种方法,用 HP3562仪对“通工”牌汽车的车身车架进行的试验模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结论趋于一致,即该车的平顺性较好,而且改进后的车型的动态特性比改进前的好,因为振动减小了.通过灵敏度... 本文阐述了通过脉冲激振和随机激振两种方法,用 HP3562仪对“通工”牌汽车的车身车架进行的试验模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结论趋于一致,即该车的平顺性较好,而且改进后的车型的动态特性比改进前的好,因为振动减小了.通过灵敏度分析发现,该车的刚度有余,为今后进行优化设计指明了方向.最后还说明了国内软件可逐渐代替国外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汽车 平顺性 车架 车身 车型 试验模态分析 刚度 激振 动态特性 振动
下载PDF
稀土金属血卟啉的研制及其分子光谱分析
3
作者 羊彦衡 周旭萍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0-20,共1页
本文采用咪唑法成功地制备出了6种稀土(包括 L_a、N_d,E_u、E_r、y_b 和 y)金属血卟啉络合物的基础上,首次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分子光谱(包括 UV-VIS 光谱、萤光发射光谱和 FT-IR 光谱)测试和分析研究。根据这6种络合物的分子光谱图,证... 本文采用咪唑法成功地制备出了6种稀土(包括 L_a、N_d,E_u、E_r、y_b 和 y)金属血卟啉络合物的基础上,首次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分子光谱(包括 UV-VIS 光谱、萤光发射光谱和 FT-IR 光谱)测试和分析研究。根据这6种络合物的分子光谱图,证实了这类新化合物结构的正确性,计算了它们的萤光发射光谱有关数据(量子数 I_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金属血卟啉 络合物 分子光谱
下载PDF
芳砜型合成鞣剂中游离苯酚的气相色谱测定
4
作者 张倩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65-69,共5页
本文建立了萃取富集气相色谱测定芳砜型合成鞣剂中游离苯酚的方法。用醋酸正丁脂作萃取剂,在 SE-52毛细管住上分离定量苯酚。该方法准确、快速、重视性好、回收率为96%~102%,变异系数为2.4%适合于合成鞣剂中微量酚的分析。
关键词 合成鞣剂 苯酚 气相色谱 芳砜型
下载PDF
萃取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芳砜型合成鞣剂中游离苯酚
5
作者 张倩 《中国皮革》 CAS 1992年第1期35-36,39,共3页
本文建立了萃取富集——GC法测定芳砜型合成鞣剂中的游离苯酚的测定方法。以醋酸正丁脂作萃取剂。在SE-52毛细管柱上分离定量苯酚。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为96~102%,变异系数为2.4%。适合于合成鞣剂中微量酚的分析。
关键词 合成鞣剂 游离苯酚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聚八钛酸钾晶须增强ZL109复合材料的润滑磨损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沈保罗 李伟 +2 位作者 涂铭旌 李中 钟毓茂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0-74,共5页
本文研究了聚八钛酸钾晶须增强ZL109复合材料的润滑磨损行为.研究发现,聚八钛酸钾品须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和ZL109的磨损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较低负荷的条件下,两种材料的耐磨性大致相当;在较高负荷的条件下该复合材料... 本文研究了聚八钛酸钾晶须增强ZL109复合材料的润滑磨损行为.研究发现,聚八钛酸钾品须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和ZL109的磨损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较低负荷的条件下,两种材料的耐磨性大致相当;在较高负荷的条件下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高于ZL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润滑磨损 铝合金 晶须增强 聚八钛酸钾
下载PDF
聚八钛酸钾晶须预制件的制作及其在高温烧结后的结构变化
7
作者 沈保罗 李伟 +2 位作者 涂铭旌 祝海 钟毓茂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自然沉降法制备聚八钛酸钾晶须预制件的生产工艺。研究还发现,聚八钛酸钾在700℃烧结1小时仍是稳定的,但在800℃下烧结1小时后却分解生成聚六钛酸钾和锐钛矿.在900℃下烧结1小时分解生成聚六钛酸钾、锐钛矿... 本文介绍了用自然沉降法制备聚八钛酸钾晶须预制件的生产工艺。研究还发现,聚八钛酸钾在700℃烧结1小时仍是稳定的,但在800℃下烧结1小时后却分解生成聚六钛酸钾和锐钛矿.在900℃下烧结1小时分解生成聚六钛酸钾、锐钛矿和金红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八钛酸钾 晶须 高温烧结 组织变化
下载PDF
灭活性产黄青霉菌对铅的吸附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筑凤 《云南冶金(科学技术版)》 1994年第2期50-53,共4页
研究了灭活性产黄青霉菌对溶液中铅的吸附。在最佳条件下,该菌体对铅的吸附高于一般含铅工业废水中的其它金属离子,吸附量可达100mg/g干菌体;高于常规吸附剂活性炭对铅的吸附能力。而对被吸附的铅能被洗脱,重新回收,洗脱率... 研究了灭活性产黄青霉菌对溶液中铅的吸附。在最佳条件下,该菌体对铅的吸附高于一般含铅工业废水中的其它金属离子,吸附量可达100mg/g干菌体;高于常规吸附剂活性炭对铅的吸附能力。而对被吸附的铅能被洗脱,重新回收,洗脱率达95%以上,固液比为8。利用该方法能处理工业含铅废水,处理后废水含铅量小于1mg/l,达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活性产黄青霉菌 吸附剂 重金属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固体高分子凝胶电解质Ⅱ.含混合极性有机物的交联聚醚高分子凝胶电解质 被引量:1
9
作者 侯欣平 张肇熙 夏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研究了采用低粘度的丙烯碳酸酯(PC)和高介电常数的计甲基乙醚胺(N-MA)以一定比例混合作极性有机物组分时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较采用单一的PC在N-MA时的离子导电率更高。离子电导率的提高反... 研究了采用低粘度的丙烯碳酸酯(PC)和高介电常数的计甲基乙醚胺(N-MA)以一定比例混合作极性有机物组分时高分子凝胶电解质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较采用单一的PC在N-MA时的离子导电率更高。离子电导率的提高反映了组成的有机混合物中各单一组分的优势互补作用,即低粘度PC对体系有强的增塑作用,和高介电常数N-MA对体系介电常数有明显的提高作用。X射线衍射谱和DSC谱研究表明,该种混合极性有机物组分的交联聚醚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体系的锂盐的适当用量为EO/Li=4/1~3/1,它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0-3S/cm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交联 聚醚 电导率 高聚物
下载PDF
新型冷轧(拔)无缝钢管高分子润滑工艺研究
10
作者 张肇熙 曹建荣 《钢管》 CAS 1992年第5期13-21,共9页
提出了冷轧(拔)无缝钢管高分子润滑工艺。研究了该工艺的PL膜各种特性。介绍了工业实验情况。实验证明,高分子润滑工艺完全满足冷轧(拔)钢管工艺要求,并具有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磷化-皂化润滑工艺。
关键词 冷轧 冷拔 润滑工艺 研究 无缝钢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