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叉韧带重建:从腱骨止点到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冰霜 汪志 +2 位作者 唐懿 唐晓俞 李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3-1298,共6页
背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仍旧是影响腱骨愈合的关键因素,已有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报道,但仍缺乏相关的综述。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腱骨止点的微解剖结构、力学和相关生物因子分布特点,并探讨其重建中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背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仍旧是影响腱骨愈合的关键因素,已有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报道,但仍缺乏相关的综述。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腱骨止点的微解剖结构、力学和相关生物因子分布特点,并探讨其重建中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回顾过往文献,应用“ACL,tendon-to-bone healing,ligament reconstruction”等关键词汇及其Mesh匹配词汇在PubMed、Embase、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10年内的文献,从而对前交叉韧带在骨面上止点的结构特点做一综述,并总结当前临床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①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在股骨侧和胫骨侧止点属于直接型止点,由纤维软骨过渡到骨性组织;②止点中软骨层分布在股骨侧形态学上厚度更大,在前内侧束更大,这与发育过程中力学刺激有关系;③且分子与蛋白从腱性结构过渡到骨性组织有一定规律,在腱性主要为Ⅰ型胶原,过渡到附着点的Ⅱ型胶原后,再到骨组织的Ⅰ型胶原;④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富血小板血浆等生物因子对腱骨愈合进行强化,改变手术方式和移植物固定方式以改变力学环境或使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促进腱骨愈合,其结果尚有一定差异;⑤提示通过对原生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基础层面进行研究,可以依此改进手术重建方式,以期恢复其原有的愈合程度和力学功能;临床研究上,生物因子、术式改进和新材料引入的相关研究逐步增加,但仍旧缺乏较系统的验证,后期应从分子、蛋白、细胞、动物实验再到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腱骨止点 腱骨愈合 韧带重建
下载PDF
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穿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池昊天 杨国勇 +2 位作者 唐晓俞 汪志 吴冰霜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34-939,共6页
目的:观察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穿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131例闭合性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及患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其中70例实施C型... 目的:观察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穿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131例闭合性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及患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其中70例实施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采用穿针固定,纳入观察组,61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手关节总活动度(TAM)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复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TAM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穿针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闭合性指骨骨折复位效果相当,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更快,功能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X线机 闭合复位穿针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性指骨骨折
下载PDF
解毒止血汤联合腕关节镜治疗对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池昊天 杨国勇 +2 位作者 唐晓俞 汪志 吴冰霜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9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研究解毒止血汤联合腕关节镜治疗对尺骨撞击综合征(UIS)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U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16例。研究组采取腕关节镜下尺骨短缩截骨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腕关节镜下尺骨薄层切除... 目的:研究解毒止血汤联合腕关节镜治疗对尺骨撞击综合征(UIS)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U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16例。研究组采取腕关节镜下尺骨短缩截骨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腕关节镜下尺骨薄层切除术(Wafer术)治疗;两组术后均口服解毒止血汤。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腕关节Cooney评分、腕关节活动度,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ooney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个月,两组VAS评分、Cooney评分、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止血汤联合两种腕关节镜术式治疗UIS疗效较好,其中尺骨短缩截骨内固定术近期效果更好,可有效减轻患者腕部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远期效果与Wafer术相当,但Wafer术切口小、出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撞击综合征 解毒止血汤 腕关节镜下尺骨短缩截骨内固定术 腕关节功能 腕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