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RNA恒温扩增法与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郑渠
刘玮
+5 位作者
张国巍
李凯强
王玲玲
葛京平
翁志强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NA恒温扩增检测(SAT)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中检测解脲脲原体(UU)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9月精液标本共662例,其中不育患者542例(不育组),已生育生殖健康检查人群标本120例(生育对照组),分别用培养法和...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NA恒温扩增检测(SAT)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中检测解脲脲原体(UU)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9月精液标本共662例,其中不育患者542例(不育组),已生育生殖健康检查人群标本120例(生育对照组),分别用培养法和SAT法同时检测以上标本。结果:培养法阳性的标本(除4例假阳性标本除外)SAT法检测全为阳性,其中不育组培养法与SAT法UU检出率分别为19.7%与54.1%(P<0.05),生育对照组为12.5%与42.5%(P<0.05)。用SAT法检测不育组和生育对照组其阳性率分别为51.4%和42.5%(P<0.05),而用培养法检测不育组和生育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9.7%和12.5%(P>0.05)。SAT法和培养法的检出率分别为52.0%和18.4%(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总符合率为53.2%。结论:SAT技术可快速、准确检测UU的RNA,是未来发展方向,而培养法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可做药敏试验,应根据临床需要,灵活选用,提高UU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RNA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解脲脲原体
培养法
男性不育
精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男性不育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导致精子DNA碎片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渠
钟影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研究讨论男性不育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对精子DNA碎片化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生殖支原体感染阳性的100例男性不育患者(患者组)和生殖支原体感染阴性的200例男性不育患者(对照组)同时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化与精...
目的:研究讨论男性不育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对精子DNA碎片化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生殖支原体感染阳性的100例男性不育患者(患者组)和生殖支原体感染阴性的200例男性不育患者(对照组)同时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化与精液常规参数检查;患者组进行抗菌药物阿奇霉素治疗并检测治疗后的精子DNA碎片化情怳。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组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为(40.1±9.9)%,对照组精子DFI为(5.4±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为(40.1±9.9)%,抗菌药物治疗后的患者组精子DFI为(19.0±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精子浓度和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不活动精子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支原体感染后的男性不育患者,其精子DNA碎片化程度显著高于未感染生殖支原体男性不育患者,通过抗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所造成的精子DNA碎片化水平,精子DNA碎片化分析在生殖支原体感染的男性不育诊疗过程中比精液常规参数分析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生殖支原体
精子
DNA碎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下一代测序进行的罗氏易位携带者1例遗传学诊断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庆
马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76-1280,共5页
罗氏易位指2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处或其附近断裂后融合成为1个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减少,长臂数不变,短臂数减少2条的现象。罗氏易位发生在5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1、22号染色体)上,罗氏易位携带者只有45条染色体,缺少1...
罗氏易位指2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处或其附近断裂后融合成为1个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减少,长臂数不变,短臂数减少2条的现象。罗氏易位发生在5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1、22号染色体)上,罗氏易位携带者只有45条染色体,缺少1条染色体[1]。其人群携带率为1.23/1 000,占不孕人群的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筛查
植入前诊断
染色体
胚胎结构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NA恒温扩增法与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郑渠
刘玮
张国巍
李凯强
王玲玲
葛京平
翁志强
商学军
机构
成都西囡妇科医院检验科
宝鸡市人民
医院
泌尿外
科
南方医
科
大学附属金陵
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男
科
南方医
科
大学附属金陵
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医务部
南方医
科
大学附属金陵
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泌尿外
科
南方医
科
大学附属金陵
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
医院
门诊部
出处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7-721,共5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发展面上项目(BE2017724)~~
文摘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NA恒温扩增检测(SAT)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中检测解脲脲原体(UU)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9月精液标本共662例,其中不育患者542例(不育组),已生育生殖健康检查人群标本120例(生育对照组),分别用培养法和SAT法同时检测以上标本。结果:培养法阳性的标本(除4例假阳性标本除外)SAT法检测全为阳性,其中不育组培养法与SAT法UU检出率分别为19.7%与54.1%(P<0.05),生育对照组为12.5%与42.5%(P<0.05)。用SAT法检测不育组和生育对照组其阳性率分别为51.4%和42.5%(P<0.05),而用培养法检测不育组和生育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9.7%和12.5%(P>0.05)。SAT法和培养法的检出率分别为52.0%和18.4%(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总符合率为53.2%。结论:SAT技术可快速、准确检测UU的RNA,是未来发展方向,而培养法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可做药敏试验,应根据临床需要,灵活选用,提高UU的诊治水平。
关键词
实时荧光RNA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解脲脲原体
培养法
男性不育
精液
Keywords
real-time RNA 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ureaplasma urealyticum
culture method
male infertility
senlen
分类号
R698.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男性不育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导致精子DNA碎片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渠
钟影
机构
成都西囡妇科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0-1025,共6页
基金
四川省医学青年创新科研课题计划(Q19039)
文摘
目的:研究讨论男性不育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对精子DNA碎片化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生殖支原体感染阳性的100例男性不育患者(患者组)和生殖支原体感染阴性的200例男性不育患者(对照组)同时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化与精液常规参数检查;患者组进行抗菌药物阿奇霉素治疗并检测治疗后的精子DNA碎片化情怳。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组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为(40.1±9.9)%,对照组精子DFI为(5.4±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为(40.1±9.9)%,抗菌药物治疗后的患者组精子DFI为(19.0±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精子浓度和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不活动精子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支原体感染后的男性不育患者,其精子DNA碎片化程度显著高于未感染生殖支原体男性不育患者,通过抗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所造成的精子DNA碎片化水平,精子DNA碎片化分析在生殖支原体感染的男性不育诊疗过程中比精液常规参数分析更有意义。
关键词
男性不育
生殖支原体
精子
DNA碎片化
Keywords
male infertility
mycoplasma genitalium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分类号
R698.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下一代测序进行的罗氏易位携带者1例遗传学诊断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庆
马健
机构
锦江生殖
成都西囡妇科医院检验科
四川锦欣妇女儿童
医院
检验
科
出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76-1280,共5页
基金
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2016046)
文摘
罗氏易位指2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处或其附近断裂后融合成为1个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减少,长臂数不变,短臂数减少2条的现象。罗氏易位发生在5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1、22号染色体)上,罗氏易位携带者只有45条染色体,缺少1条染色体[1]。其人群携带率为1.23/1 000,占不孕人群的2%~3%[2]。
关键词
遗传筛查
植入前诊断
染色体
胚胎结构
病例报告
分类号
R596.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4-33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RNA恒温扩增法与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结果比较分析
郑渠
刘玮
张国巍
李凯强
王玲玲
葛京平
翁志强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男性不育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导致精子DNA碎片化的相关性研究
郑渠
钟影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下一代测序进行的罗氏易位携带者1例遗传学诊断
邓庆
马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