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学基础》释疑
1
作者 张博生 《现代中医药》 CAS 1995年第6期5-6,共2页
对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学基础》中关于阴阳转化、子病犯母、抑木扶土等八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 阴阳转化 释疑 学术探讨
下载PDF
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殷学超 王维民 江维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487-487,共1页
关键词 整体思维 抽象思维 中医思维模式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丽娟 卜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6-78,83,共4页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分析313例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危险因素及胃镜下食道炎分级。结果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证型由高到低为肝郁脾虚、寒热错...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分析313例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危险因素及胃镜下食道炎分级。结果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证型由高到低为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肝郁胃热、气滞痰阻、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肝脾湿热、肝胆湿热、肝胃阴虚。精神因素患者多见肝郁脾虚、肝胃不和证,高脂辛辣饮食、饮酒患者多见肝胃郁热、肝脾湿热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型,虚实夹杂,以虚为主,临床诊疗中注意疏肝解郁补脾,同时注意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慢性胆囊炎 中医证型 疏肝解郁 补脾
下载PDF
11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礼双 崔亚 +1 位作者 乔大伟 卜平 《光明中医》 2018年第5期600-602,共3页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提供辨证施治的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11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统...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提供辨证施治的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对11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统计分析这类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依次为:肝胃郁热证(45.45%)、痰气交阻证(34.55%)、肝郁气滞证(20%)、中虚气逆证(19.09%)、肝胃不和证(18.18%)、脾肾阳虚证(9.09%)、胆热犯胃证(9.09%)、肝郁脾虚证(8.18%)、瘀血阻络证(7.27%)、痰热内蕴证(7.27%)、脾胃气虚证(6.36%)、脾胃湿热证(5.45%)、胃阴亏虚证(3.64%)、脾胃阳虚证(2.73%)。其中同一个患者常有几个证候重叠。结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较少见单一证候,兼夹证多见。肝胃郁热兼痰气交阻的复合证型,是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最特征性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嘈杂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证候 分析
下载PDF
肝阳上亢证植物神经功能及其递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朱虹 王树槐 +2 位作者 王晓铃 张亚东 葛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共3页
肝阳上亢证是中医肝病的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是某些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征型客观化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本研究为了更进一步揭示肝阳上亢证的本质,进一步揭示肝阳上亢证的... 肝阳上亢证是中医肝病的临床常见证型之一,是某些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病因、病理、病位、病势的综合表现。征型客观化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本研究为了更进一步揭示肝阳上亢证的本质,进一步揭示肝阳上亢证的病理、生理基础,而对肝阳上亢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及其递质进行研究,选用不同项目的实验指标进行观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肝阳上亢 植物神经功能 递质
下载PDF
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徐敏 卜平 李瑶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215-2219,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小管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迁移及人宫颈癌Hel...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小管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迁移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50和100 mg/L)都能有效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37.7%±10.7%,13.7%±6.0%vs 68.0%±8.2%,均P<0.01),减少小管样结构形成(9.7%±4.5%,1.8%±1.2%vs 30.2%±5.4%,均P<0.05),以及降低24 h后Hela细胞VEGF和NO的表达(VEGF:135.6±14.6 ng/L,108.3±7.7 ng/L vs 231.1±6.4 ng/L,均P<0.01;NO:42.3±2.3μmol/L,25.9±5.2μmol/L vs 70.1±8.1μmol/L,均P<0.01).结论: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A06有抑制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形成管样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黄酮类化合物 血管生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人宫颈癌HELA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下载PDF
温肾化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钱静 曹玲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8期1619-1620,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理为肾虚血瘀。因肾主生殖的功能异常,加之经期、产后生活不节等,导致冲任损伤及胞宫的藏泻功能异常,瘀血留滞发生本症。肾虚是发病之本、血瘀是发病之标。温肾化瘀为治疗大法,温肾治其本,可使天癸、冲任、胞宫...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理为肾虚血瘀。因肾主生殖的功能异常,加之经期、产后生活不节等,导致冲任损伤及胞宫的藏泻功能异常,瘀血留滞发生本症。肾虚是发病之本、血瘀是发病之标。温肾化瘀为治疗大法,温肾治其本,可使天癸、冲任、胞宫功能恢复正常,化瘀治其标,可改善盆腔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排卵,加快瘀阻包块消散,促使病症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化瘀 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础理论研究
下载PDF
野艾组分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戴小军 刘延庆 +2 位作者 陈红菊 陈群 严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野艾可能的抑制幽门螺杆菌(H pylori)组分.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野艾的各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四种野艾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正己烷提取物为10.24 g/L、乙酸乙酯提取物为2.56 g/L、正丁醇提取物为5... 目的:分析中药野艾可能的抑制幽门螺杆菌(H pylori)组分.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野艾的各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四种野艾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正己烷提取物为10.24 g/L、乙酸乙酯提取物为2.56 g/L、正丁醇提取物为5.12 g/L,野艾乙醇提取物的MIC>10.24 g/L.结论:野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H pylori生长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野艾的药用价值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 幽门螺杆菌 药敏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卢开信 黄叔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4期566-567,共2页
目的:利用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观察大鼠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CO)和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两系统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方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HO)活性,一氧化碳(... 目的:利用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观察大鼠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CO)和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两系统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方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血红素氧合酶(HO)活性,一氧化碳(CO)生成量及血清一氧化氮(NO)。结果:运动训练组HO及CO比对照组上升了81%,83%,NOS抑制组的HO和CO分别比对照组上升了34%,50%;而运动+NOS抑制组的HO和CO比对照组分别上升了135%、116%。运动+NOS抑制组的HO和CO值比单纯NOS抑制组分别上升了76%、44%。结论:运动可激发HO-CO活性,通过cGMP等机制改善血管舒张反应性,抑制平滑肌增殖及血小板活化,是对NO-cGMP机制的补充;当NOS/NO功能障碍时,运动者HO-CO的代偿可更强;NOS/NO与HO/CO存在相互代偿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 运动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体外重组表达血管生长因子VEGF16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桂美 张小荣 +3 位作者 刁亚利 吴克艳 刘秋云 卜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研制人VEGF165单克隆抗体(mAb),为研究VEGF165的生物学活性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从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克隆人VEGF165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VEGF165,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 目的:研制人VEGF165单克隆抗体(mAb),为研究VEGF165的生物学活性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从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克隆人VEGF165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VEGF165,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人VEGF165蛋白,将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人VEGF165高效价的mAb。通过鸡胚血管形成抑制实验、HUVEC迁移抑制实验以及HUVEC血管形成抑制实验,对获得的人VEGF165特异性mAb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成功地从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克隆出人VEGF165基因,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高效表达,以纯化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筛选获得5株分泌人VEGF165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A6、3F5、6H3、7D10、7A10,其中5A6、3F5、6H3、7D10分泌的mAb亚类为IgG2a,7A10分泌的mAb亚类为IgG2b,抗体轻链均为κ链。5株mAb均能抑制鸡胚血管形成、抑制HUVEC迁移和及血管形成。结论:所获得的mAb具有效价高,活性强的优点,为抗肿瘤血管研究中进一步研究VEGF165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VEGF165 单克隆抗体 HUVEC 血管形成 细胞迁移
下载PDF
调补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陆辛 钱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8-48,共1页
调补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郑陆辛,钱静(扬州大学医学院中医系225000)笔者于1989~1992年间运用调补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经1~2年随访,疗效较为巩固,现将有随访资料的58例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 调补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病58例郑陆辛,钱静(扬州大学医学院中医系225000)笔者于1989~1992年间运用调补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经1~2年随访,疗效较为巩固,现将有随访资料的58例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已婚妇女,有哺乳交者48例,未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补冲任法 乳腺增生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钱静 郑陆 马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7-278,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治则 ,寻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而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方药。方法 用桂苓消异汤及西药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观察 2组病例总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度及抗子宫内膜抗体、CA12 5值...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治则 ,寻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而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方药。方法 用桂苓消异汤及西药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观察 2组病例总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度及抗子宫内膜抗体、CA12 5值的变化 ;观察 2种药物的副作用情况 ;随访受孕率及停药后的复发率。结果 中药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 .87%和 72 .0 0 % ;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 ,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体征消除、抗子宫内膜抗体的转阴率、血中CA12 5值的下降等方面 2者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中药组副作用小、受孕率高、复发率低 ,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可以温肾化瘀为基本治法 ,桂苓消异汤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苓消异汤 子宫内膜异位 温肾化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证治初探 被引量:23
13
作者 钱静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32,共2页
本文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是以血瘀为主,临床根据兼夹因素,辨证治疗可分为气滞血瘀、血瘀癥瘕、血瘀湿热、气虚血瘀、阳虚血瘀、阴虚血瘀六种类型。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病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安环止血汤治疗上环后异常子宫出血75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9-50,共2页
安环止血汤治疗上环后异常子宫出血75例钱静(扬州医学院中医系225001)关键词上环,异常子宫出血,安环止血汤放置宫内节育器(俗称上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是其主要副作用,因此而就诊甚至取环者占一定比例。本人自拟安环止血... 安环止血汤治疗上环后异常子宫出血75例钱静(扬州医学院中医系225001)关键词上环,异常子宫出血,安环止血汤放置宫内节育器(俗称上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是其主要副作用,因此而就诊甚至取环者占一定比例。本人自拟安环止血汤治疗此病75例,疗效满意.1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环 子宫出血 安环止血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腰椎间盘术后并发急性马尾综合征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新梅 袁爱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72-572,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 急性马尾综合征 术后并发 下肢肌肉萎缩 马尾神经损伤 二便失禁 MRI检查 大小便失禁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对M_1受体及其偶联G_(q/11α)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房才龙 胡雅儿 夏宗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目的 :观察 ZMA ,QST,QT对 M1 受体及其偶联 G-蛋白结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 CH Om 1细胞为模型在使用不同药时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 M1 受体密度 ,以非 GTP ase水解的 [35 S] GTPγS与 G-蛋白的不可逆结合检测 G-蛋白的结合活... 目的 :观察 ZMA ,QST,QT对 M1 受体及其偶联 G-蛋白结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 CH Om 1细胞为模型在使用不同药时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 M1 受体密度 ,以非 GTP ase水解的 [35 S] GTPγS与 G-蛋白的不可逆结合检测 G-蛋白的结合活性 ,并计算偶联比率 ;以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Gq/1 1α的量。结果 :ZMA10 - 5 m ol/L 及 QST10 - 5 m ol/L 能够提高M1 受体、M1 受体偶联的 G-蛋白的活性。并改善其偶联比率。Q ST10 - 5 m ol/L 还能够提高 Gq/1 1α的量。结论 :ZMA和 QST作用机理可能不同 :ZMA促进偶联的机理很可能主要是提高 M1 受体后 G -蛋白的结合活性提高 ,并且改善 M1 受体和Gq/1 1α的偶联。Q ST可能还与促进 Gq/1 1α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m1 ZMA QST QT M1受体 Gq/11α 偶联比率 中药
下载PDF
三消法在郁证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殷学超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2年第11期650-651,共2页
郁者,滞而不通之义也。所谓郁证就是指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在体内运行不畅,甚至停滞于体内形成有形之实邪的一类疾病。消法是通过消坚散结和消食导滞的作用对停滞于脏腑、经络、肌肉之间的气、血、痰、湿、食等有形实邪,使之消散的... 郁者,滞而不通之义也。所谓郁证就是指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在体内运行不畅,甚至停滞于体内形成有形之实邪的一类疾病。消法是通过消坚散结和消食导滞的作用对停滞于脏腑、经络、肌肉之间的气、血、痰、湿、食等有形实邪,使之消散的一种治法。元·朱丹溪首创越鞠丸,用于治疗气、血、痰、火、湿、食引起的“六郁”,是消法治疗郁证的典范。根据邪郁人体的轻、中、重程度不同,消法相应地分为轻消、中消、重消三消。目前通常使用辨证的方法,将临床上常见的郁证分为气郁、血郁、痰郁三个证型简化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消法 郁证 治疗
下载PDF
针刺攒竹穴配合运动治疗太阳阻滞型腰扭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开信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2期1822-1822,共1页
关键词 攒竹穴 太阳阻滞型腰扭伤 针刺 运动疗法
下载PDF
黄芪活性成分QST、QT对CHOml细胞M1受体及其偶联G-蛋白结合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房才龙 胡雅儿 夏宗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 :观察黄芪活性成分QST、QT对CHOml细胞M1受体及其偶G 蛋白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CHOml细胞M1受体的结合特性 ,用 [3 5S]GTPγS结合活性检测M1受体偶联的G 蛋白的结合活性 ,并计算偶联效率。结果 :QST对M... 目的 :观察黄芪活性成分QST、QT对CHOml细胞M1受体及其偶G 蛋白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检测CHOml细胞M1受体的结合特性 ,用 [3 5S]GTPγS结合活性检测M1受体偶联的G 蛋白的结合活性 ,并计算偶联效率。结果 :QST对M1受体密度、[3 5S]GTPγS结合活性、偶联效率有上调作用 (P <0 0 1) ,而QT无作用 (P >0 0 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ml细胞 M1受体 G-蛋白 偶联效率 QST QT 黄芪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蒋家道经方治异食症二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虹 《中医药研究》 2002年第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蒋家道 经方 异食症 中医药疗法 医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