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Overlay、NIC及临床意义分析
1
作者 郑一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84-86,共3页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碘增加值(Overlay)、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s,NIC)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胸外科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72例肺部病变患者...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碘增加值(Overlay)、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s,NIC)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扬州友好医院胸外科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72例肺部病变患者。按照病变类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6例)以及观察组(肺癌疾病患者,36例)。对两组患者均实行双源CT双能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期与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NIC、肿块体积、容积平均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值、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期NI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动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NI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动脉期与静脉期碘增加值、碘浓度、NI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期碘增加值高于动脉期,NIC高于动脉期,差异显著(P<0.01);碘浓度静脉期与动脉期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肿块体积、容积平均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值、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肺部良恶性病变患者实行双源CT双能量技术,能判断患者肿瘤良恶性病变情况,可辅助医师尽快判断患者临床病症发生情况,并实行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双能量技术 肺部病变 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琳 郑一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olid Pulmonary Nodule,SPN)临床诊断过程中,将双源CT双能量技术应用其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医院收治的SPN的40例患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平扫,并采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进行增强...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olid Pulmonary Nodule,SPN)临床诊断过程中,将双源CT双能量技术应用其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医院收治的SPN的40例患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平扫,并采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进行增强扫描,对其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情况予以分析。结果:相比于常规平扫,虚拟平扫的单次辐射剂量更低,且图像质量评分更高(P<0.05);两种扫描方式在噪声、信噪比及结节直径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虚拟平扫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77.78%、87.10%、93.10%、63.64%,均较常规平扫对应的各指标高(P<0.05),但两种扫描方式的阴性预测值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时,采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进行诊断,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值得应用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能量技术 独立性肺结节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