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合锚钉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鹏涛 王静成 +3 位作者 何金山 张佩 张家乐 梁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89-91,99,共4页
目的 探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63例,其中缝合锚钉组患者34例,金属螺钉组患者29例。所有患者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按照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进行... 目的 探讨缝合锚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63例,其中缝合锚钉组患者34例,金属螺钉组患者29例。所有患者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按照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进行手术治疗;X线、CT测量评价下胫腓联合损伤及修复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获得随访患者共58例,缝合锚钉组30例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13~42个月);金属螺钉组28例随访时间平均25个月(15~42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以及下胫腓联合固定失效等并发症。X线及CT测量显示,2组患者下胫腓联合损伤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2组术后AOF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缝合锚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符合弹性固定,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精细的手术操作技术和下胫腓联合解剖可让患者获得良好的踝关节功能恢复,缝合锚钉固定是治疗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缝合锚钉 弹性固定 踝关节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下载PDF
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明领 马子健 +2 位作者 董辉 杨斌 王永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3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骨... 目的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35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骨密度及手术相关指标(围术期输血、手术节段、手术时间),计算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2.40±59.27)min,围术期输血178例(49.7%),血红蛋白(Hb)损失量(37.07±11.56)g/L,红细胞比容(HCT)下降比(10.37±3.29)%,总失血量(1201.50±441.30)mL,隐性失血量(560.99±383.94)mL,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45.00±27.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密度、围术期输血、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和手术节段是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隐性失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隐性失血量较多,骨密度和手术节段是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隐性失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上述影响因素导致隐性失血量增加的具体原因和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隐性失血量 骨密度 手术节段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董辉 王永祥 +5 位作者 胡乐 蔡俊 张亮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 观察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 目的 观察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和对照组21例(单纯后路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背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并发症等。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的矫正度丢失均小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和连接棒断裂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Frankel评级均为E级。结论 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显著,能维持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安全三角区 植骨术 内固定术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下载PDF
环状RNA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董辉 于航 王永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11-115,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临床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多集中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方面,而对其机制研究甚少。环状RNA是一种新型的稳定的非编码R...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临床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多集中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方面,而对其机制研究甚少。环状RNA是一种新型的稳定的非编码RNA,已有不少研究证实其在骨质疏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骨质疏松症”“环状RNA”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将国内外关于环状RNA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环状RNA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