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后葡萄膜炎为首发症状隐性梅毒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解正高 陈曦 +2 位作者 朱俊 杜伟 陈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3-616,共4页
背景 葡萄膜炎是梅毒在眼部的常见表现,眼科医师对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认识尚显不足,临床上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 目的 探讨以后葡萄膜炎为首发症状的隐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 背景 葡萄膜炎是梅毒在眼部的常见表现,眼科医师对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认识尚显不足,临床上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 目的 探讨以后葡萄膜炎为首发症状的隐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参照杨培增的标准并结合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确诊的12例19眼以后葡萄膜炎为首发症状的隐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其眼部临床特征,评估其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所有患者均以急性或慢性视力下降起病,就诊时均否认梅毒史.7例患者为双眼发病,5例患者单眼发病.结果 三面镜下所有患眼均可见玻璃体尘状及灰白色浮游细胞,视盘显著充血和肿胀者2眼,视盘轻度充血者10眼,后极部视网膜有黄白色病灶者7眼,病变区视网膜点状出血者1眼,眼底改变不明显但视网膜色泽变暗者3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10眼造影早期出现斑点状弱的背景荧光,18眼造影中期表现出视网膜血管管壁的荧光素渗漏及着染,造影晚期19眼均可见视盘荧光素着染或强荧光,6眼可见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素积存,11眼出现黄斑区视网膜血管扩张及渗漏.所有患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患者确诊后即按神经梅毒的治疗方案进行驱梅治疗,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全身应用,病情严重者辅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期口服治疗,17眼视力完全恢复,2眼病程较长者视力部分恢复,眼底病变消退.结论 对于病因不明的后葡萄膜炎患者要警惕梅毒所致的后葡萄膜炎,并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早期诊断和正规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感染 细菌 诊断 梅毒 并发症 葡萄膜炎 后段 诊断 治疗 预后 梅毒血清学诊断 视力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解正高 陈放 +3 位作者 朱俊 杜伟 陈曦 甘春兰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3例(43只眼)。治疗前和治疗后每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3例(43只眼)。治疗前和治疗后每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检查、FFA检查和频域OCT检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改变。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视力、CMT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BRVO组、CRVO组log MAR BCVA分别为(0.65±0.36)、(0.57±0.5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36、2.8690;均P<0.05)。治疗6个月,CMT分别为(335.82±111.65)μm、(295.47±83.74)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221、7.4170;均P<0.05)。CRVO组、BRVO组治疗后6个月的BCVA与治疗前BCVA有一定明显相关性(r=0.5410、0.5356;P=0.0373、0.0033),但与治疗前CMT无明显相关性(r=0.2317、-0.0655;P=0.1081、0.7404)。整个治疗及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IBIZUMAB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下载PDF
Ranibizumab辅助的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1
3
作者 解正高 陈放 +3 位作者 朱俊 杜伟 陈曦 甘春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3-1117,共5页
背景玻璃体切割术(PPV)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主要方法,但常因术中或术后出血而影响手术操作或影响术眼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已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用于PPV,对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 背景玻璃体切割术(PPV)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主要方法,但常因术中或术后出血而影响手术操作或影响术眼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已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用于PPV,对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PPV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至关重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术前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IVR)辅助23GPPV治疗PDR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确诊并行23GPPV治疗的严重PDR患者77例82眼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IVR联合PPV者49眼(IVR辅助PPV组)和接受单纯PPV者33眼(单纯PPV组),2个组问患者基线特征匹配。IVR辅助PPV组于术前5~7d行IVR(0.5mg/0.05m1),然后行23GPPV,单纯PPV组患眼仅行23GPPV,比较2个组间术眼手术持续时间、术中使用电凝次数、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术后玻璃体再出血率、再行PPV率。结果IVR辅助PPV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1.90±26.42)min,明显短于单纯PPV组的(96.76±25.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0,P〈0.01);IVR辅助PPV组术中电凝平均使用(0.76±0.14)次,明显少于单纯PPV组的(2.18±1.6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5);IVR辅助PPV组和单纯PPV组术后3个月BCVA分别为0.70±0.50和0.74±0.50,与各自术前视力(1.73±0.50,1.70±0.47)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151、0.118,均P〈0.01),但术后组间BCV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8,P=0.758)。IVR辅助PPV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为6.12%,单纯PPV组为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3,P=0.041);IVR辅助PPV组术后早期玻璃体再出血率为2.04%,单纯PPV组为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0,P=0.010)。2个组间再行PPV率、视网膜未I期复位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和一过性眼压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严重PDR患者PPV前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可降低术中和术后玻璃体出血的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其术后视力的改善情况与单纯PPV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玻璃体腔注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治疗效果 术后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雷珠单抗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增强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抗氧化应激能力 被引量:6
4
作者 解正高 陈放 +4 位作者 庄朝荣 王健 朱俊 季河清 王雅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761)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抗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探讨EGb761对视网膜光损伤后感光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组、模型+生理盐水(MN)组和模...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761)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抗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探讨EGb761对视网膜光损伤后感光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组、模型+生理盐水(MN)组和模型+EGb761(ME)组,每组6只。MN组和ME组分别于造模前1周腹腔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和3.5g·L-1EGb761(100mg·kg-1);于光照造模后24h进行神经视网膜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检测。结果光照24h后M组、MN组和ME组视网膜MDA水平分别为(33.87±1.19)nM·g-1、(31.13±1.50)nM·g-1、(24.33±3.23)nM·g-1,均高于NC组的(20.00±1.99)nM·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组和MN组之间MDA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组MDA水平显著低于M组和M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组和MN组T-SOD、GSH-Px、CAT活性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均显著低于NC组和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ME组T-SOD、GSH-Px、CAT活性均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EGb761能增强光损伤后视网膜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保护视网膜光损伤后光感受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光毒性 氧化应激 视网膜
下载PDF
Valsalva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病变一例
5
作者 解正高 陈放 +2 位作者 陈曦 朱霞 马远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5-306,共2页
患者,男,34岁,因俯卧撑后左眼视力骤降半天于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眼既往屈光度为-1.50DS,否认其他眼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5,矫正视力1.0(-1.50DS),左眼数指/5... 患者,男,34岁,因俯卧撑后左眼视力骤降半天于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眼既往屈光度为-1.50DS,否认其他眼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5,矫正视力1.0(-1.50DS),左眼数指/50cm,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8mmHg(1mmHg=0.133kPa),左眼15mmHg。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SALVA 视网膜病变 黄斑病变 眼部检查 矫正视力 视力骤降 眼部疾病 裸眼视力
下载PDF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误诊1例
6
作者 陈放 解正高 朱俊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59-560,共2页
患者男性,46岁。因双眼视力下降5个月于2009年8月8日于我院眼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在外院行左眼玻璃体切除术及双眼视网膜激光治疗(具体不详)。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及其他特殊病史。实验室检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正常。
关键词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眼玻璃体切除术 误诊 糖尿病史 2009年 实验室检查 视力下降 激光治疗
下载PDF
内界膜剥除联合非严格限制头位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放 解正高 +2 位作者 甘春兰 王健 朱俊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0-211,共2页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黄斑表面玻璃体切线方向的牵引。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界膜(ILM)剥除治疗IMH,一次手术黄斑裂孔闭合率可达90%以上。手术后长期面向下头位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自发愈合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放 朱俊 +1 位作者 王正 解正高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3-644,共2页
患者男,21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2周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全野检查无异常。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1.0(-4.5DS),左眼BCVA0.2(-5.0DS)。双眼眼压正常。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双眼角膜透明,晶状体透明。
关键词 黄斑疾病 诊断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放 朱俊 +2 位作者 贾舒雅 马海莹 解正高 《中华眼底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8-419,共2页
患者女,58岁。因左眼视物不清1个月,加重1周于2015年12月5日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因左眼视力下降在外院就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考虑为左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1周前因左眼青光眼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 患者女,58岁。因左眼视物不清1个月,加重1周于2015年12月5日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因左眼视力下降在外院就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考虑为左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1周前因左眼青光眼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眼胀缓解,但视物仍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胗断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并发症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角膜缘后5.0mm巩膜穿刺口对晶状体及锯齿缘影响的安全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解正高 陈放 +5 位作者 夏颖 杜伟 朱俊 童俊 甘春兰 陈曦 《中华眼底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23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中角膜缘后5.0 mm巩膜穿刺口对晶状体及锯齿缘影响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对照病例研究。首次行23G PPV治疗的连续病例140例14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6例59只眼;女性84例86只眼。平均年龄(56... 目的初步评价23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中角膜缘后5.0 mm巩膜穿刺口对晶状体及锯齿缘影响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非对照病例研究。首次行23G PPV治疗的连续病例140例14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6例59只眼;女性84例86只眼。平均年龄(56.34±9.98)岁。平均眼轴长度(23.99±2.57)mm。有晶状体眼139只眼;无晶状体眼6只眼。均接受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3G PPV。灌注套管针穿刺口位于颞下方4:00或8:00时钟位,上方两个穿刺口分别位于2:00和10:00时钟位,穿刺口均位于角膜缘后5.0 mm处。选取同期行头颅轴向位CT检查的105例非眼部疾病患者的头颅CT像,应用CT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眼球前后径、晶状体厚度、角膜缘至晶状体后顶点平面眼表距离。年龄、眼球前后径、晶状体厚度及角膜缘至晶状体后顶点平面眼表距离相关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45只眼中,手术中发生穿刺口附近视网膜裂孔3只眼,占所有患眼的2.1%;晶状体损伤3只眼,占有晶状体眼的2.5%。手术中未发生视网膜出血、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医源性视网膜脱离等其他并发症。眼球CT像测量结果显示,平均角膜缘至晶状体后顶点平面眼表距离为(6.72±0.81)mm;平均眼球前后径为(24.39±0.97)mm;平均晶状体厚度为(4.22±0.47)mm。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晶状体厚度具有相关性(r=0.328 9,P=0.000 6)。结论23G PPV中角膜缘后5.0 mm巩膜穿刺口对晶状体及锯齿缘具有较高安全性,可以作为拟保留晶状体PPV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损伤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副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