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地合作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探索——以扬州大学与张家港市合作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云翠 陆建飞 郭文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96-598,共3页
以位于江苏省的扬州大学与张家港市积极合作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张家港班")人才为例,在实践分析基础上,主张探索制定"靶向性"培养目标;构建"双模块"课程体系;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协同体",... 以位于江苏省的扬州大学与张家港市积极合作培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张家港班")人才为例,在实践分析基础上,主张探索制定"靶向性"培养目标;构建"双模块"课程体系;高校与地方政府形成"协同体",重构实践教学新体系;结合"研究性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多位一体"的"双重管理"体系及"多视角"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分析创新农村基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及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积累新经验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合作 农村基层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
下载PDF
西藏青稞产业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如根 唐亚伟 +2 位作者 严谈松 扎西罗布 朱娟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质量、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青稞生产、农机普及及青稞加工销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的建议与策略,以实现西藏青稞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产业 策略
下载PDF
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陈松 朱娟 +3 位作者 吕超 王菲菲 郭宝健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下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品质既受品种遗传因素的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在弱筋小麦优质栽培模式[基本苗2.40×10^(6)株·hm^(-2),施用纯氮180 kg·hm^(-2),磷、钾肥以基苗肥为主,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拔节肥(倒3.5叶前)=7∶1∶2],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容重大,淀粉品质较高,中筋品种扬麦25和扬麦28也能够达到优质弱筋的要求。在中筋小麦高产栽培模式(基本苗1.80×10^(6)·hm^(-2),施用纯氮240 kg·hm^(-2),磷、钾肥以基苗肥为主,氮肥运筹按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5∶2∶3)下,参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多数品种不能达到弱筋小麦的标准。要保证弱筋小麦品质,应选择适宜良种,在常规大田栽培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第一种栽培模式,并根据当地当年气候生态条件作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栽培模式 生态条件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
4
作者 陈松 朱娟 +4 位作者 王怡 吕超 郭宝健 王菲菲 许如根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本研究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重和粒型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粒...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本研究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重和粒型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粒重和粒型既受品种的遗传特性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千粒重在栽培模式间的差异不显著,参试品种粒型性状在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和扬麦24及中筋品种扬麦28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的千粒重均较高、粒型比较理想。综上,要获得理想的小麦粒重和粒型,除选用粒型大的品种外,还应选择适宜小麦生长的生态地区,配以合适的栽培模式,保证小麦灌浆期水肥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粒型 粒重 栽培模式 生态条件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影响
5
作者 陈松 朱娟 +3 位作者 吕超 王菲菲 郭宝健 许如根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动态和穗数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动态和穗数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茎蘖动态变化既受品种的遗传特性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A1栽培模式下,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2”和“扬麦24”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均易获得较大群体,弱筋小麦“扬麦22”“扬麦24”和“宁麦13”均易获得较高穗数,是较好的弱筋小麦品种;A2栽培模式下,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5”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均易获得较大群体和较理想的穗数,是较好的中筋小麦品种。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应保证种子质量,抓好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全、苗壮、苗均,以建立合理的茎蘖动态群体,争取理想的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栽培模式 群体动态 生态条件
下载PDF
小麦品种扬麦13粒重QTL定位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文静 裔新 +4 位作者 高德荣 朱冬梅 陆成彬 程顺和 张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2-788,共7页
粒重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要素,也是产量育种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以CIMMYT引进种质人工合成小麦衍生系C615为母本,扬麦13(简称YM13)为父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并且结合4个环境下亲... 粒重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要素,也是产量育种的重要目标。本研究以CIMMYT引进种质人工合成小麦衍生系C615为母本,扬麦13(简称YM13)为父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利用小麦90K SNP芯片并且结合4个环境下亲本和群体的千粒重表型结果,定位粒重QTL。共检测到2个与粒重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BL和6AL上,QTGW.yaas-1BL仅能在1个环境下检测到,遗传位置在1BL的12.90 cM,表型贡献率为3.07%,加性效应为0.78,增效基因来源于C615。QTGW.yaas-6AL在4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遗传位置在6AL的112.70~116.00 cM区间,表型贡献率为7.63%~10.55%,加性效应为1.46~1.51,增效基因来源于扬麦13。利用已报道的粒重基因相应KASP(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标记检测亲本,C615和扬麦13共同携有6个粒重相关基因的增加粒重的等位变异,另有3个粒重基因的等位变异在亲本间呈现差异,群体定位中未检测到与这3个差异基因位点一致的QTL。本研究挖掘到的新的粒重位点可为进一步揭示扬麦13粒重的遗传基础和培育高产小麦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90K SNP 粒重 QTL KASP标记 标记辅助育种
下载PDF
小麦穗分化不同阶段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大同 邢潇悦 +4 位作者 李东升 胡文静 程晓明 高德荣 程顺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2-1219,共8页
为明确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在相同穗分化进程下对低温的生理响应,选用冬性品种烟农19和春性品种宁麦4号、扬糯麦1号、宁麦13、扬麦11、镇10375,研究了-10℃人工低温胁迫下,护颖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形成期叶片中可... 为明确不同冬春性小麦品种在相同穗分化进程下对低温的生理响应,选用冬性品种烟农19和春性品种宁麦4号、扬糯麦1号、宁麦13、扬麦11、镇10375,研究了-10℃人工低温胁迫下,护颖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形成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4个穗分化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较0 h对照升高,但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丙二醛含量呈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药隔分化期对低温胁迫最为敏感。四分体形成期,叶片生理响应不宜作为评价抗寒性的指标。与0 h对照相比,烟农19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低温处理后,上升幅度和响应速率大于其他5个春性品种,且丙二醛含量的增幅较小,对低温胁迫表现出较强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幼穗分化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低升糖指数水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霞 蒋彦婕 +9 位作者 陶亚军 李文奇 王芳权 陈智慧 许扬 王军 范方军 朱建平 Sreenivasulu NESE 杨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6-347,共12页
大米是典型的淀粉丰富的食物,是全世界大多数人口尤其是亚洲人口每日主要的卡路里来源。目前水稻品种大多数属高升糖指数(全称为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水稻,会诱发由于高热量摄入而致血糖失调的健康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者在探... 大米是典型的淀粉丰富的食物,是全世界大多数人口尤其是亚洲人口每日主要的卡路里来源。目前水稻品种大多数属高升糖指数(全称为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水稻,会诱发由于高热量摄入而致血糖失调的健康问题。已有大量研究者在探索降低大米血糖指数的方法。本文重点对稻米升糖指数的影响因素、筛选方法、遗传基础以及遗传改良等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升糖指数(血糖生成指数) 淀粉 遗传机制 遗传改良
下载PDF
植物氮素吸收利用相关NPF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化敦 张鹏 马鸿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0-1534,共15页
氮(N)是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也是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硝态氮(NO_(3)^(-)-N)是植物吸收利用氮素的主要形态之一。目前,植物中已报道4个基因家族(NPF、NRT2、CLC和SLAC1/SLAH)参与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其中NPF基因家族... 氮(N)是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大的矿质营养元素,也是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硝态氮(NO_(3)^(-)-N)是植物吸收利用氮素的主要形态之一。目前,植物中已报道4个基因家族(NPF、NRT2、CLC和SLAC1/SLAH)参与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其中NPF基因家族成员数量众多且功能多样化,近年来获得较多关注和深入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中,分别含有53、93、79和331个NPF基因。拟南芥NPF家族中已有超过一半成员(31/53)的生物学功能被解析,粮食作物水稻中NPF基因功能亦有较多报道。研究表明,NPF基因广泛参与了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及其调控、转运、分配/再分配等过程,一些成员对于改良和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氮素进入植物体及其在植物体内流动的层面出发,发掘具有重要功能的候选NPF基因,对于解析植物利用氮素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以及粮食作物中已报道的NPF基因在氮素吸收和利用中的生物学功能。目前粮食作物玉米中仅有4个NPF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被报道,小麦中尚未有相关报道,未来对玉米和小麦中NPF基因的发掘与功能研究将为改良作物氮素利用效率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氮素利用率 粮食作物 NPF基因 基因家族
下载PDF
宁麦系列小麦品种的性状特点及相关基因位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朋 张鹏 +5 位作者 姚金保 吴磊 何漪 李畅 马鸿翔 张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47,共15页
【目的】通过分析宁麦系列已育成品种的性状表现,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同时对宁麦系列品种及新选育高代品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控制位点的分布,为宁麦系列品种的遗传改良... 【目的】通过分析宁麦系列已育成品种的性状表现,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同时对宁麦系列品种及新选育高代品系进行基因型分析,明确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控制位点的分布,为宁麦系列品种的遗传改良、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宁麦系列23个已审定品种及51份高代品系为材料,对产量、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表型进行分析,利用Affymetrix 50K基因芯片筛选品种基因型,并补充检测部分功能基因。【结果】宁麦系列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中弱筋品质及赤霉病抗性优良,白粉病、锈病抗性水平相对较差等特点。经过筛选获得28 253个高质量SNP位点,已审定的23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7—0.964,平均为0.600;51个高代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56—0.985,平均为0.684。宁麦系列品种(系)的春性主要由Vrn-D1的位点变异造成,Ppd-D1位点变异使所有材料均为光周期迟钝型;Rht-B1b变异使株高降低,宁麦系列品种还含有较多的提高千粒重与抗穗发芽基因的优势等位变异。宁麦系列品种(系)中含有赤霉病主效抗病基因Fhb1的材料占比达到48.6%,约30%的高代品系携带白粉病主效抗病基因Pm21。【结论】宁麦系列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呈降低趋势,有必要加强种质创新,拓宽育种群体遗传背景;宁麦系列品种(系)携带较多的抗赤霉病及提高千粒重、抗穗发芽的基因或QTL位点,可作为亲本应用于小麦品种诸多性状的遗传改良。宁麦系列品种以中弱筋小麦为主,需加强中强筋、强筋品质类型的品种选育,同时注重白粉病、锈病的抗性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麦 系谱 遗传多样性 分子育种
下载PDF
HvLBD19基因对大麦不定根发育的调控
11
作者 郭宝健 王爽 +2 位作者 吕超 王菲菲 许如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35-2442,共8页
植物LBD基因家族是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氮素代谢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表明,大麦(Hordeum vulgare L.)HvLBD19基因为水稻ARL1和玉米RTCS基因直系同源基因。基因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 植物LBD基因家族是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氮素代谢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表明,大麦(Hordeum vulgare L.)HvLBD19基因为水稻ARL1和玉米RTCS基因直系同源基因。基因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不定根中表达丰度最高,且受外源生长素诱导表达,所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转基因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苗期超表达株系相对于野生型不定根长度增长近1倍,不定根数目增加40%。本研究初步明确了HvLBD19基因影响大麦不定根发育,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大麦HvLBD19基因调控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侧生器官边界域基因 超表达 不定根
下载PDF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鸿翔 王永刚 +4 位作者 高玉姣 何漪 姜朋 吴磊 张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7-855,共19页
由禾谷镰刀菌复合种引起的赤霉病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病原菌侵染的籽粒还会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为主的毒素,进一步威胁人畜健康。抗赤霉病品种选育与应用是解决小麦赤霉... 由禾谷镰刀菌复合种引起的赤霉病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小麦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病原菌侵染的籽粒还会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为主的毒素,进一步威胁人畜健康。抗赤霉病品种选育与应用是解决小麦赤霉病及毒素危害的有效途径,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抗赤霉病育种研究,70年代成立全国协作组,建立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被广泛用于赤霉病抗性评价,筛选出的苏麦3号、望水白等抗源被国内外广泛用于抗赤霉病研究,育成的农艺性状优良且中抗赤霉病的扬麦158号和宁麦9号等品种是抗赤霉病育种的重要突破,不仅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应用,而且作为亲本分别育成了20多个小麦品种。除常规育种外,还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将外源种质赤霉病抗性导入小麦栽培品种中,基于细胞工程技术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加倍单倍体创制在小麦赤霉病遗传改良中拓宽了遗传变异背景,提高了育种效率。20世纪90年代赤霉病在北美洲的流行促使欧美重视小麦赤霉病研究。国际合作促进了小麦赤霉病育种的资源、技术和信息交流,赤霉病抗性类型、鉴定技术和评价指标研究、抗赤霉病种质发掘、QTL定位、关键基因克隆、标记辅助选择及抗病品种培育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利用双亲连锁作图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了600多个赤霉病抗性相关QTL,涉及小麦所有21条染色体,定名了Fhb1-Fhb77个赤霉病抗性基因/QTL。针对苏麦3号和望水白等中国抗源的主效QTL(Fhb1),克隆了其关键基因并进行了功能验证,开发了基因的功能标记,并成功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出赤霉病抗性显著改良的小麦新品种。来自长穗偃麦草的Fhb7候选基因也被克隆,并用于提高栽培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在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开发了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将不同位点抗性QTL聚合,进一步提高了小麦赤霉病抗性。展望未来,应研究建立精准的赤霉病抗性表型评价体系、加强抗赤霉病新种质和新基因发掘、克隆主效抗病QTL的关键基因并明确其分子机制,将标记辅助选择或基因组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不断提升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效率和水平,培育赤霉病抗性显著提高、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遗传 育种 赤霉病 毒素
下载PDF
密度和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谈松 扎西罗布 +5 位作者 唐亚伟 吕超 郭宝健 朱娟 王菲菲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33-939,共7页
为探究二棱青稞在藏区的应用潜力及关键栽培技术,以二棱型青稞品系14-3492为材料,以六棱品种藏青3000为对照,设置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不... 为探究二棱青稞在藏区的应用潜力及关键栽培技术,以二棱型青稞品系14-3492为材料,以六棱品种藏青3000为对照,设置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材料间差异显著;六棱品种藏青3000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受密度影响较大,二棱品系14-3492的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受肥料运筹影响较大。施用拔节肥青稞秸秆蛋白质含量最高,穗肥次之;相同施肥量,施用拔节肥+穗肥处理的秸秆产量显著高于单次施肥处理。从协同秸秆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角度,低密度时,基肥+拔节肥的施肥模式可以同时提高分蘖成穗数及穗粒数;高密度时,基肥+拔节肥+穗肥的施肥模式可以保证青稞的稳健生长;二棱青稞品系14-3492的秸秆产量和品质总体优于六棱品种藏青3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密度 肥料运筹模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