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詹东梅 刘延庆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3期1307-1311,1362,共6页
目前,多药耐药(MDR)的发生是晚期胃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因此阐明胃癌MDR的机制及针对耐药开发逆转剂成为了当前抗肿瘤耐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中国中草药在逆转肿瘤MDR方面具有安全、毒性小、多靶点、... 目前,多药耐药(MDR)的发生是晚期胃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因此阐明胃癌MDR的机制及针对耐药开发逆转剂成为了当前抗肿瘤耐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中国中草药在逆转肿瘤MDR方面具有安全、毒性小、多靶点、多途径等特点,安全有效地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的活性成分来逆转肿瘤MDR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重点关注。本文将从MDR的产生机制、中药活性成分提取物及中药复方等方面总结中药逆转胃癌MDR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临床中选择合适的中药逆转剂协同应对胃癌耐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药耐药 中药 逆转剂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对人胃癌HGC-27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溪雯 钱亚云 《癌症进展》 2021年第9期887-890,895,共5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人胃癌HGC-2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0、7.5、15.0、30.0、60.0、120.0 mg/ml艾迪注射液处理人胃癌HGC-27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不同浓度艾迪注射液培养人胃癌HGC-2...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人胃癌HGC-2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0、7.5、15.0、30.0、60.0、120.0 mg/ml艾迪注射液处理人胃癌HGC-27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不同浓度艾迪注射液培养人胃癌HGC-27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17 mg/ml,后续实验将6.0、12.0、24.0 mg/ml艾迪注射液处理的人胃癌HGC-27细胞设置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以野生型HGC-27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2.0 mg/L顺铂处理的胃癌细胞HGC-27作为阳性对照组,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的4EBP1(p-4EB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艾迪注射液浓度的升高,培养24、48、72 h,人胃癌HGC-27细胞A值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 h,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人胃癌HGC-27细胞未迁移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浓度组人胃癌HGC-27细胞未迁移率高于低浓度和中浓度组(P﹤0.05)。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人胃癌HGC-27细胞AKT、4EBP1、p-4EB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中浓度组人胃癌HGC-27细胞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浓度组人胃癌HGC-27细胞AKT、MTOR、4EBP1、p-4EBP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中浓度组人胃癌HGC-27细胞AKT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低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够抑制人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且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抗胃癌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胃癌 雷帕霉素靶蛋白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中医治疗胃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房传赐 钱亚云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4期182-185,共4页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初期不易发现、致死率高等特点。当前中医药治疗胃癌,具备多方面、多角度、多靶点的优点,是胃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疗胃癌往往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分期论治,攻守相辅,在临床有良好的疗效。...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初期不易发现、致死率高等特点。当前中医药治疗胃癌,具备多方面、多角度、多靶点的优点,是胃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疗胃癌往往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分期论治,攻守相辅,在临床有良好的疗效。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医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褚泽文 刘延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5-231,共7页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肿瘤中均较高,我国因为胃癌死亡的人数每年高达49.8万人。由于早期胃癌的发病特征不明显,多数到医院治疗的患者均已是中晚期胃癌,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晚期胃癌的术后生存期显著低于早期胃癌,...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肿瘤中均较高,我国因为胃癌死亡的人数每年高达49.8万人。由于早期胃癌的发病特征不明显,多数到医院治疗的患者均已是中晚期胃癌,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晚期胃癌的术后生存期显著低于早期胃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胃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目前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切除、淋巴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外,中医药因其中毒性低、治疗效果好、价格低的优势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多因饮食不洁、情志失调、素体亏虚而致痰凝、气阻、血瘀与胃发为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临床中医治疗多以化痰解毒、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为主。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胃癌淋巴转移在临床中疗效显著、作用广泛,其可能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ECM)的水解,激发肿瘤失巢凋亡,抑制淋巴管新生,调控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等途径来治疗胃癌淋巴转移。文章从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淋巴转移中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揭示中药作用的机制及其作用靶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淋巴转移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