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遗产到国家文化公园的大运河价值研究——以扬州段水工设施为例
1
作者 程青菡 宋桂杰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大运河体系包括在用河道、水工设施、城镇及周边环境景观等,其中水工设施支撑着运河航运等基础功能的延续。随着对运河文化逐步深入的研究,水工设施也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梳理了大运河功能的演进,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角度出发,探... 大运河体系包括在用河道、水工设施、城镇及周边环境景观等,其中水工设施支撑着运河航运等基础功能的延续。随着对运河文化逐步深入的研究,水工设施也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梳理了大运河功能的演进,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角度出发,探寻大运河扬州段水工设施的价值及保护传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国家文化公园 大运河扬州段 水工设施
下载PDF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德新 张蝶 《中国名城》 2023年第2期88-96,共9页
以包括知网研学平台在内的中国知网(CNKI,简称“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借助知识图谱(Cite Space)软件,绘制出中国大运河(以下简称“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 以包括知网研学平台在内的中国知网(CNKI,简称“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借助知识图谱(Cite Space)软件,绘制出中国大运河(以下简称“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运河文化”“文旅融合”等领域,江苏省在这些方面领先全国。就研究路径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学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展开,但是彼此形成的合作网络还不够紧密。在研究前沿方面,相关研究主要以“文旅融合”为重点,注重经济文化层面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发展前景提出3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大运河文化带 研究综述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话语与路径:大运河生态影像的国际传播潜力分析
3
作者 邓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7,共6页
新时代以来中国大运河生态影像成为公共影像生产与国际传播的热点之一。从当代的运河生态影像中大致可以提炼出三种主流生态话语:景观生态学话语、生态理性主义话语、反思人类世话语。这三种话语分别镶嵌于纪录片、自媒体图片与短视频... 新时代以来中国大运河生态影像成为公共影像生产与国际传播的热点之一。从当代的运河生态影像中大致可以提炼出三种主流生态话语:景观生态学话语、生态理性主义话语、反思人类世话语。这三种话语分别镶嵌于纪录片、自媒体图片与短视频、博物馆投影装置等不同媒介中。这三种话语的国际传播潜力各不相同,进一步挖掘景观生态学话语背后更加基础性的人文地理信息、揭示全球化的生态理性主义话语背后被遮蔽的地方生态故事、在反思人类世的潮流中将东亚传统的“自然观”与西方生态研究中的“生成性”视角相结合,有助于构建中国本土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人类世 生态影像 行星视角
下载PDF
基于大运河宣讲团的水利专业文化涵育实践——以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运河历史与文化宣讲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汤薛艳 刘怀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0期92-94,共3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创新水利类专业大学生文化涵育对于水利人才培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创新水利类专业大学生文化涵育对于水利人才培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借助水利特色专业、大运河区位和专家优势,打造大运河历史与文化宣讲团,通过对大运河宣讲团成立背景、运营概况和建设路径进行分析,探索基于大运河宣讲团为路径的水利类专业大学生文化涵育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涵育 大运河 水利类专业 新工科
下载PDF
以大运河文化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师立 《中国名城》 2023年第3期88-94,共7页
通过对大运河文化特点的分析,提出大运河文化开放、包容、创新的3个特点,并从这3个特点出发,梳理出大运河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共通之处,寻找大运河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分析大运河与长三角的关系,探寻大运河文化与长... 通过对大运河文化特点的分析,提出大运河文化开放、包容、创新的3个特点,并从这3个特点出发,梳理出大运河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的共通之处,寻找大运河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分析大运河与长三角的关系,探寻大运河文化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以大运河文化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大运河创新创造文化引领长三角创新发展、以大运河包容协作文化引领长三角协调联动发展、以大运河开放扩散文化引领长三角开放发展、以大运河生态和谐文化引领长三角绿色低碳发展、以大运河以人为本的文化引领长三角融合共享发展。这一成果对其他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长三角 协调创新共享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话语研究视域下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研究——以扬州雕版印刷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德新 葛丹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8期149-153,共5页
在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以扬州雕版印刷的传播为例,深入探讨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以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作者通过多次访问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 在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以扬州雕版印刷的传播为例,深入探讨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以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作者通过多次访问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实地考察大运河扬州段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场与实物,并广泛走访参加“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的中外知情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话语资料。通过主题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出扬州对外传播中有关雕版印刷的话语主体与话语主题、话语传播渠道与传播效果,揭示话语对雕版印刷对外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文章针对雕版印刷对外传播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与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研究 大运河 非遗文化 对外传播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研究
7
作者 刘欣 林旭 章娩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71,共8页
从绿色全要素与时空分异的角度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发展,以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9—2018年大运河文化带86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探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空间差异... 从绿色全要素与时空分异的角度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发展,以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9—2018年大运河文化带86个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探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空间差异,区域GTFP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和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大运河文化带整体GTFP趋于增长的同时中小城市GTFP增长较慢,GTFP的增长源自绿色技术进步指标;(2)GTFP增幅大小为华北>华东>华中,区域GTFP增长同样源自绿色技术进步,其技术效率指数降势抑制着GTFP增长;(3)大运河文化带GTFP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在大运河文化带整体层面上呈现“热点—冷点—热点”的“哑铃型”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带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时空分异
下载PDF
博物馆旅游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余凤龙 张雨燕 徐冬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2,共9页
博物馆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旅游是增强青年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该文收集654份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探讨博物馆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结构方... 博物馆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旅游是增强青年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的重要路径。该文收集654份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探讨博物馆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博物馆休闲、学习和情感动机均对旅游满意度有显著直接影响,旅游满意度对文化认同有显著直接影响,同时休闲动机和学习动机能直接影响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在学习动机和国家认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博物馆旅游通过“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链式结构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厘清了大学生在博物馆情境中强化国家认同的心理路径,凸显了旅游满意度与文化认同在博物馆建构青年群体国家认同中的作用,对其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旅游 旅游动机 旅游满意度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以大运河文化带为核心的三大战略协同建设研究——以探索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建设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6-51,共6页
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在从提高思想认识阶段开始向战略规划阶段过渡。如何以系统性思维和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各地区域发展战略的结合,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当前理论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扬州作为大运河... 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在从提高思想认识阶段开始向战略规划阶段过渡。如何以系统性思维和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各地区域发展战略的结合,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当前理论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扬州作为大运河文化带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以及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大运河文化带、扬子江城市群和江淮生态经济区三大战略叠加的城市,研究扬州如何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其他省级战略协同规划建设意义重大,它的先行先试可以为全国其他运河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带 扬子江城市群 江淮生态经济区 协同规划 叠加效应
下载PDF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夏季街巷空间绿视率研究
10
作者 曹雅铮 金晓洁 吴涛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选取扬州市东关历史街区街巷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发现东关历史街区街巷的绿视率总体偏低,绿化效果不佳,不同街巷空间指标下绿视率存在明显差异。分析总结出街巷空间绿视率差异性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 选取扬州市东关历史街区街巷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发现东关历史街区街巷的绿视率总体偏低,绿化效果不佳,不同街巷空间指标下绿视率存在明显差异。分析总结出街巷空间绿视率差异性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街巷空间体验感不佳的对策,以期为历史街区的环境质量及整体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关历史街区 街巷空间 绿视率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公共参与的北美经验借鉴
11
作者 田德新 顾正晴 《中国名城》 2023年第9期88-96,共9页
梳理中国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文化遗产构成、内涵与特点,厘清在其保护管理中的瓶颈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公众参与为理论视角,从主体、理念、内容与视域4个维度探究美国、加拿大运河保护管理中可资中国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研究发现... 梳理中国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文化遗产构成、内涵与特点,厘清在其保护管理中的瓶颈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公众参与为理论视角,从主体、理念、内容与视域4个维度探究美国、加拿大运河保护管理中可资中国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研究发现,大运河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遗产特点鲜明独特,具有多重重大意义,然而相关保护管理政策与实施举措大多属于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色彩浓厚,缺乏广泛而系统的民间公众参与。美国、加拿大的主要经验是:第一,公众参与主体由遗产廊道居民、非政府组织、非营利企业、民间力量以及游客和个体志愿者组成;第二,双方坚信广泛的公共参与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成功的原动力,有助于发挥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国民身份的塑造;第三,公众参与贯穿其遗产廊道项目管理计划的起草、修改、实施、评估等全过程;最后,充分利用网络主页、数据库、模拟研讨以及脸书、推特、照片墙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交媒介,以促使公众参与事半功倍。基于此,提出三条建议,供国内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 大运河 里多运河 伊利运河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野中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为例
12
作者 王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172-175,共4页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具有全球性文化价值,通过国际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大运河文化,促进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也可以推动大运河沿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为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具有全球性文化价值,通过国际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大运河文化,促进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也可以推动大运河沿线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为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有益借鉴。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助力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后,其联结世界其他运河城市及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性活动。该文以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为例,通过对该组织的梳理和剖析,探讨国际性社会组织在大运河文化国际传播方面的路径、作用与意义,对提高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 大运河文化带 国际传播 国际性社会组织 运河文化传播 NGO
下载PDF
文旅融合发展视域下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地方响应研究——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侯兵 金阳 胡美娟 《中国名城》 2021年第9期50-59,共10页
文化建设是彰显大运河遗产价值和功能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大重大事项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直是重要任务之一。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各地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政... 文化建设是彰显大运河遗产价值和功能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两大重大事项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直是重要任务之一。以中国大运河江浙段沿线城市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各地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政策和规划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沿线地区形成了以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改造提升为基础、以航运交通和经济空间布局为依托、以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目标的整体性地方响应特征;从沿线地区的响应行动来看,大运河文化建设已经融入各地文旅融合发展实践中,但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区位与交通、城河空间关系、遗产赋存状态以及文旅融合发展能力等四重动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对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发展 大运河文化建设 地方响应 响应机制 中国大运河江浙段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旅游发展高质量对策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姜师立 《中国名城》 2019年第6期88-95,共8页
文旅融合给大运河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文旅融合推进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将使大运河旅游再度走向辉煌。通过分析大运河旅游文化资源以及大运河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大运河旅游目前存在的不足,分析文旅融合给大运河旅游发展带来... 文旅融合给大运河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文旅融合推进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将使大运河旅游再度走向辉煌。通过分析大运河旅游文化资源以及大运河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大运河旅游目前存在的不足,分析文旅融合给大运河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文旅融合为旅游景点注入文化的灵魂,提高运河文化设施的旅游强度,为运河旅游文创产品的打造提供了新机遇,拉长了运河旅游产品的产业链。进而针对推进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五条对策建议:统筹编制运河旅游规划,融合开发运河旅游产品,精心打造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双向延长运河旅游产业链,塑造统一的“下江南游运河”文化旅游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大运河旅游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大运河历史文脉与国家形象文化基因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姜师立 《中国名城》 2022年第1期85-91,共7页
作为千年国脉的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纽带,与长城一样是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之一。通过分析大运河的作用,厘清大运河文化的概念,通过梳理大运河历史文脉,采用归纳分析、调查比较等方法,阐述大运河所代表... 作为千年国脉的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纽带,与长城一样是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表之一。通过分析大运河的作用,厘清大运河文化的概念,通过梳理大运河历史文脉,采用归纳分析、调查比较等方法,阐述大运河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大运河的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和当代形象,从而提炼出大运河国家形象的五大文化基因:国家集中治理的程序基因、区域经济联通的链条基因、天人合一的生态睿智基因、多元文化融合的空间基因、走向国际社会的开放基因,为利用大运河历史文脉,建构传播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历史文脉 国家形象 文化基因
下载PDF
中国大运河与五大自然水系相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师立 《中国名城》 2022年第9期90-96,共7页
中国的政治中心一般在北方,而魏晋南北朝后,南方逐步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大一统的帝国政府迫切需要开通一条水上通道将南方的粮食物资运送到京城及边关地区,以养活庞大的官僚阶层和军队。中国自然的江河水系基本都是从西往东流,因此,难... 中国的政治中心一般在北方,而魏晋南北朝后,南方逐步发展成为经济中心。大一统的帝国政府迫切需要开通一条水上通道将南方的粮食物资运送到京城及边关地区,以养活庞大的官僚阶层和军队。中国自然的江河水系基本都是从西往东流,因此,难以直接利用自然河流来沟通南北。这就决定了中国大运河必须是南北走向,而且必然与五大自然水系相交汇。中国大运河在与自然河流交汇处一般都建有不同形式的运口工程,这些维系船只在不同高程水平面通过的技术和工程,使大运河实现了与五大自然水系的顺利交汇,解决了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修建长距离运河面临的地形高差、水源供给、水深控制、会淮穿黄等一系列难题,保证了1400多年来大运河的持续使用,也证实了中国大运河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创造性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五大水系 运口工程 会淮穿黄
下载PDF
基于5W大众传播模式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传播策略研究
17
作者 田德新 况芳 马倩 《中国名城》 2022年第12期84-91,共8页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注重联通人体视听触摸等多种官能的数字信息化媒介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博物馆的功能随即发生重大变化。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大运河文化是大运河沿线相关博物馆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拉斯韦尔...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注重联通人体视听触摸等多种官能的数字信息化媒介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博物馆的功能随即发生重大变化。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大运河文化是大运河沿线相关博物馆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运河类博物馆概况和其传播策略文献的梳理以及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现场考察,发现博物馆传播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互鉴互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第一,整合大运河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地域文化传播优势;第二,借力数字化传播媒介,给予观众独特互动体验;第三,以受众为中心进行多维定位,讲好大运河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息化媒介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博物馆传播策略
下载PDF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优化研究
18
作者 徐静 朱玉 +1 位作者 戴盼倩 姚冠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生鲜农产品一般物流过程包括从采收到销售的若干独立的物流单元,通过模型抽象对物流过程中的能耗、数量损耗和质量水平进行清晰界定。以各物流单元的时间和温度为决策变量,以时限和制冷条件为耦合约束,以能耗、数量和质量的损耗最低为... 生鲜农产品一般物流过程包括从采收到销售的若干独立的物流单元,通过模型抽象对物流过程中的能耗、数量损耗和质量水平进行清晰界定。以各物流单元的时间和温度为决策变量,以时限和制冷条件为耦合约束,以能耗、数量和质量的损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生鲜农产品多目标冷链物流过程优化模型,并设计基于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NSGA-Ⅱ)的求解过程。针对久通物联企业冷鲜肉物流过程的优化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约束目标下,企业可获得多种最优的时间温度组合方案供决策者选择;冷鲜肉多目标优化解集结果可分为3类,其中冷鲜肉宰杀时间对整个物流过程的损耗成本和质量水平有较大影响,在通过仿真获得的数据中有一半以上的数据受宰杀时间影响。随着剩余质量水平要求的提高,各物流单元温度下降对损耗成本的影响逐渐减小,尤其是剩余质量水平要求在86.4%以上时,几乎不受影响。此时在既定的成本目标下,企业可以尽可能提高制冷条件以提高冷鲜肉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冷链物流 物流优化 供给质量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因何而食?——旅游者饮食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凤龙 徐羽可 +1 位作者 侯兵 徐留倩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6,共19页
旅游情境下饮食及其消费所呈现和折射的价值意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然而,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当代饮食实践相比,我国饮食与旅游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加强。旅游者的饮食动机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 旅游情境下饮食及其消费所呈现和折射的价值意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然而,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当代饮食实践相比,我国饮食与旅游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加强。旅游者的饮食动机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或饮食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探讨饮食与旅游关系的重要视角。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研、访谈、网络评论文本等数据和方法,选择长沙和扬州两个典型饮食消费场所,通过两个阶段研究,解读旅游者饮食动机的结构特征,构建影响旅游者饮食动机的解释框架。研究显示,旅游情境下游客饮食动机呈现一个由感官吸引、文化体验、社交分享与身心愉悦组成的四维度结构。基于饮食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被细分为美食旅游家、随性美食旅游者与普通美食旅游者,不同旅游者的饮食动机存在主体差异和消费场景差异,但其基本结构也保持相对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味道”为核心的感官吸引是饮食动机的基础维度。旅游者饮食动机的形成与激发受旅游者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叠加影响,是旅游者文化价值观、饮食需求和消费场景嵌入个体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饮食动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及其个体差异和时空差异。旅游者饮食动机研究为理解旅游者饮食行为和目的地美食营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旅游 饮食动机 味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扬州运河闸时空演变及其功能拓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怀玉 刘国庆 +3 位作者 解晓娟 王芳 张小岳 曹亮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70,共4页
文章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检索法,系统梳理了扬州运河闸的时空演变基本情况。从时间维度上看,运河闸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筑埭,北宋建成了世界上最早船闸--复闸;从空间维度上看,许多运河闸有着明显的存续关系,如邵伯船闸延续了1600多年;从... 文章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检索法,系统梳理了扬州运河闸的时空演变基本情况。从时间维度上看,运河闸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筑埭,北宋建成了世界上最早船闸--复闸;从空间维度上看,许多运河闸有着明显的存续关系,如邵伯船闸延续了1600多年;从形态维度上看,从单一的闸逐步扩展为综合水利枢纽,如江都水利枢纽、瓜洲水利枢纽等;从功能维度上看,由控制水位扩展到航运、灌溉、排涝、输水、发电、旅游等多种功能,综合效益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演变 功能 运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