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侧支循环状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陆炜 刘振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脑侧支循环状态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转归的影响及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ACI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20例ACI患... 目的探讨脑侧支循环状态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转归的影响及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ACI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12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脑侧支循环状态将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组(80例)、无侧支循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相关临床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mRNA-210、mRNA-126相对表达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ACI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有侧支循环组低于无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相比,有侧支循环组患者的血清Hcy、LDL-C水平降低,血清HIF-1α、VEGF及mRNA-210、mRNA-126相对表达量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LDL-C水平高为ACI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OR=1.675、1.706),血清HIF-1α、VEGF水平和mRNA-210、mRNA-126相对表达量高为ACI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保护因素(OR=0.576、0.522、0.652、0.648)(均P<0.05)。结论在行机械取栓的ACI患者中,有侧支循环患者的神经功恢复更佳,其中术前血清Hcy、LDL-C水平高,为影响ACI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血清HIF-1α、VEGF水平和mRNA-210、mRNA-126相对表达量高,为影响ACI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的保护因素,对以上指标进行监测可以评价ACI患者侧支循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脑侧支循环 机械取栓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文 刘振生 +3 位作者 孙勇 匡雄伟 周龙江 唐铁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支架取栓术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对比分析术后发生SAH(SAH组)与未发生SAH者(无SAH组)的差异。结果88例均成功经支架取栓...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支架取栓术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对比分析术后发生SAH(SAH组)与未发生SAH者(无SAH组)的差异。结果88例均成功经支架取栓。术后14例出现SAH,74例无SAH。2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一般资料,术中所用取栓支架长度及直径、血管痉挛发生率、行挽救性血管成形术比例、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H组取栓次数、支架释放于M2段内长度、MCA顶-底距离(D-TB)均高于无SAH组(P均<0.05)。结论MCA纡曲、多次取栓、M2段取栓及支架释放于M2段较长可能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支架取栓术后SAH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脑中动脉 机械取栓 支架
下载PDF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高危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振生 孙勇 +5 位作者 匡雄伟 魏庭丰 周龙江 吴臣义 王友伟 王鸿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50-654,共5页
目的观察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治疗高危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HR-CSD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MMAE治疗的HR-CSDH患者,其中10例单侧CSDH、2例双侧CSDH,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5例首次诊断HR-CSDH患者于钻孔引流... 目的观察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治疗高危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HR-CSD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MMAE治疗的HR-CSDH患者,其中10例单侧CSDH、2例双侧CSDH,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5例首次诊断HR-CSDH患者于钻孔引流术后次日接受MMAE;4例首次诊断HR-CSDH但未达外科钻孔引流术指征者接受单纯MMAE;3例钻孔引流术后复发HR-CSDH患者中,1例于MMAE后次日接受再次钻孔引流术,2例接受单纯MMAE。MMAE中,共栓塞14支脑膜中动脉(MMA),均栓塞成功。术后6个月内头部CT显示10例(11侧)CSDH血肿完全吸收,2例(3侧)CSDH血肿厚度缩小>50%,未见血肿增大进展者,均无需进一步外科处理。随访期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甚至消失,未见MMAE相关并发症。结论MMAE治疗HR-CSDH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脑膜动脉 栓塞 治疗性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钳夹取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匡雄伟 刘振生 +2 位作者 孙勇 周龙江 王家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27-30,35,共5页
目的比较传统支架取栓(CSRT)与钳夹取栓(TCET)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的4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取栓方法分为CSRT组与TCET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取栓次数、单... 目的比较传统支架取栓(CSRT)与钳夹取栓(TCET)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的4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取栓方法分为CSRT组与TCET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取栓次数、单次取栓成功率、远端分支栓塞、手术时间、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资料。结果 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术后SAH的发生率、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ET组的平均取栓次数、手术时间、远端分支栓塞、单次取栓成功率显著优于CSRT组(P<0.05)。结论钳夹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 放射学 介入 导管插入术 机械血栓清除
下载PDF
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膜中动脉影像学特征及介入栓塞治疗
5
作者 刘振生 魏庭丰 +7 位作者 孙勇 匡雄伟 王友伟 吴臣义 段晓春 齐文涛 彭爱军 张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初步评估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脑膜中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脑膜中动脉栓塞(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MMAE)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1例(15.... 目的初步评估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脑膜中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脑膜中动脉栓塞(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MMAE)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1例(15.2%)外科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并接受MMAE治疗的20例单侧CSD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于3D-TOF MRA测量患侧MMA直径、相对血流速度,并与随机抽取同期外科钻孔引流术后未复发的20例CSDH患者作为对照。随访观察MMAE术后影像学结果、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结果复发组患侧MMA平均直径(1.55±0.45)mm明显大于对照组(1.32±0.3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P=0.028)。复发组相对血流速度(SI比值均数,1.45±0.23)明显大于对照组(SI比值均数,1.23±0.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3,P=0.001)。复发组血肿外膜强化分级评分(2.25±0.55)分,对照组(1.60±0.6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2,P=0.002)。MMAE术后影像学随访血肿完全吸收19例(95%),其中3个月完全吸收8例(40%),6个月完全吸收16例(95%),中位吸收时间16周(IQR:7~22)。除1例复发症状反复外,余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均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与非复发者相比,外科术后复发侧血肿外膜血供更丰富、MMA管径更粗、血流速度更快,MMAE是治疗此类CSDH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复发 脑膜中动脉 血管造影 栓塞
下载PDF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吸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刘振生 齐文涛 +6 位作者 孙勇 魏庭丰 匡雄伟 吴臣义 王鸿生 彭爱军 段晓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治疗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吸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单纯采用MMAE或MMAE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41例(53例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 目的探讨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治疗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吸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单纯采用MMAE或MMAE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41例(53例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可能影响血肿吸收或复发的术前合并症、是否抗栓治疗、术前血肿的影像学特征、术中Dyna CT血肿外膜强化分级及术后血肿吸收情况;对于双侧病变者,按照血肿量较大侧统计血肿情况。根据术后4个月内血肿是否完全吸收,将患者分为完全吸收组与未完全吸收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判断影响CSDH吸收的因素。结果41例患者共进行53例侧CSDH手术,其中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22例。术后残余血肿的最大径为(13.5±3.6)mm(10.8~21.5 mm)。1例(2.4%)患者MMAE术后血肿复发。所有CSDH患者均未见MMAE手术相关并发症。4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7.2±6.1)周,末次随访时血肿完全吸收40例(97.6%),其中4个月内完全吸收27例(65.9%),6个月完全吸收39例(95.1%),CSDH的中位吸收时间为14(12,20)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完全吸收组(27例)比较,未完全吸收组(14例)的年龄大、MMAE术后抗栓治疗者占比高、残余血肿的最大径较大、术中Dyna CT血肿外膜强化分级Ⅰ级者占比高、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者占比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残余血肿的最大径(OR=0.63,95%CI:0.31~0.92,P=0.012)、术中Dyna CT血肿外膜强化分级Ⅰ级(OR=0.48,95%CI:0.25~0.81,P=0.027)及是否联合钻孔引流术(OR=3.13,95%CI:0.37~0.89,P=0.026)是4个月内血肿能否完全吸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SDH多于MMAE术后4个月内完全吸收。MMAE术后残余血肿的最大径较大、术中Dyna CT血肿外膜强化分级Ⅰ级及未联合钻孔引流术的患者,4个月时血肿未完全吸收的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脑膜中动脉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后引流静脉早显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振生 孙勇 +3 位作者 匡雄伟 周龙江 唐铁钰 张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血管造影显示引流静脉早显(EVF)与脑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机械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影像及人口统计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他临床...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血管造影显示引流静脉早显(EVF)与脑出血转化(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机械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影像及人口统计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及其他临床资料。参照欧洲协作急性卒中研究Ⅱ(ECASSⅡ),对机械取栓术后HT进行改良分型(HT阴性、HT-Ⅰ型和HT-Ⅱ型),并对其EVF发生率、基线特征及临床预后进行比较。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HT和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EVF预测HT-Ⅱ型的效能。结果98例接受机械取栓患者纳入分析,其中HT阴性48例(49.0%,48/98)、HT-Ⅰ型40例(40.8%,40/98)、HT-Ⅱ型10例(10.2%,10/98)。3组患者的年龄及心房颤动、EVF、预后不良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VF[优势比(OR)5.962,95%CI 1.750~8.964,P=0.001]和心房颤动(OR 3.485,95%CI 1.962~18.986,P=0.028)是发生HT-Ⅱ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HT-Ⅰ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 1.162,95%CI 1.021~1.345,P=0.038)、EVF(OR 5.358,95%CI 1.665~13.653,P=0.006)和HT-Ⅱ(OR 1.326,95%CI 1.226~2.038,P=0.032)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EVF预测HT-Ⅱ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86.4%,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后血管造影出现EVF预示再通后HT-Ⅱ型出血转化风险增加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放射学 介入性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血栓切除术
原文传递
脑膜中动脉栓塞与传统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振生 曹德茂 +5 位作者 孙勇 魏庭丰 匡雄伟 周龙江 吴臣义 王鸿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比较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和传统治疗方法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间经MMAE治疗38例(48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间经传统方法(保守及外科钻孔引流术)治疗12... 目的:比较脑膜中动脉栓塞(MMAE)和传统治疗方法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间经MMAE治疗38例(48侧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16年1月至2021年5月间经传统方法(保守及外科钻孔引流术)治疗126例(162侧CSDH)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MMAE和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匹配,共25例(31侧CSDH)匹配成功。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间CSDH复发率、挽救性二次手术率、影像学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结果:MMAE组挽救性二次手术率[0(0/31)与19.4%(6/31),P=0.024]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MMAE组6个月随访血肿完全吸收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96.8%(30/31)与74.2%(23/31),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AE组较传统治疗组具有更低的CSDH复发率趋势[3.2%(1/31)与22.6%(7/31),P=0.053]。两组患者3个月随访血肿完全吸收率分别为61.3%(19/31)和45.2%(14/31),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2.0%(23/25)和88.0%(22/25),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率分别为92.0%(23/25)和84.0%(21/25),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0/25)和4.0%(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MAE可能是治疗CSDH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MMAE与更低的CSDH复发趋势,更低的挽救性二次手术率及更好的影像学随访结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脑膜中动脉 血管造影 栓塞
原文传递
部分回收支架夹栓在急性脑梗死Solitaire支架取栓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振生 孙勇 +4 位作者 匡雄伟 周龙江 王家祥 张新江 李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8-540,共3页
近年来应用支架型取栓装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大型临床研究(ESCAPE、EXTEND-IA、SWIFTPRIME、MRCLEAN)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证实了支架取栓的有效性。对于急性前循环梗死伴有近段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应用支架取栓装置... 近年来应用支架型取栓装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大型临床研究(ESCAPE、EXTEND-IA、SWIFTPRIME、MRCLEAN)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证实了支架取栓的有效性。对于急性前循环梗死伴有近段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应用支架取栓装置进行血管内治疗已成为主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 急性脑梗死 取栓术 支架 应用 急性前循环梗死 回收 治疗方式
原文传递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影像解剖学依据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振生 王鸿生 +5 位作者 孙勇 匡雄伟 魏庭丰 周龙江 吴臣义 王友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88-219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影像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的CSD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头颅CT血肿分型、MMA的磁共振血管成...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影像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本院的CSD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头颅CT血肿分型、MMA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超选择性血管造影表现、MMA栓塞术中透视影像、术后数小时头颅CT血肿密度变化、1~6个月头颅CT随访血肿直径改变等。结果60例CSDH患侧81支MMA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1.53±0.24)mm vs.(1.20±0.21)mm,t=9.410,P<0.001],39例单侧CSDH患侧MMA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健侧MMA直径[(1.52±0.30)mm vs.(1.19±0.22)mm,t=11.745,P<0.001]。MMA直径增粗程度与血肿厚度无关,MMA后支增粗与否与血肿累及范围有关。10例12支超选择性MMA造影及栓塞治疗,9支可见MMA分支末端浅淡“棉絮样”染色,栓塞过程中透视可见斑片状对比剂滞留;3例术后4~6 h复查头颅CT均可见血肿内明显对比剂渗漏沉积、密度增高;术后1~6个月头颅CT随访血肿直径均逐渐缩小。结论MMA可能是CSDH外膜新生血管的主要供血动脉,是血肿进展或外科手术后复发的主要责任出血动脉来源,上述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MMA栓塞治疗CSDH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膜中动脉 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 栓塞
原文传递
反常脑栓塞的临床诊断及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 孙红光 +1 位作者 刘振生 张新江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8期179-181,187,共4页
目的评价反常脑栓塞的血管内治疗疗效、临床诊断方法及卒中二级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7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血管内治疗的重症隐源性卒中患者11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对所有CS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反常... 目的评价反常脑栓塞的血管内治疗疗效、临床诊断方法及卒中二级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7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血管内治疗的重症隐源性卒中患者11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对所有CS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评分,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 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重症CS患者共11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卵圆孔未闭者6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瘤2例。6例反常栓塞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TICI 2b/3级)100.00%,RoPE评分均>6分,平均(7.81±1.20)分,预后良好(m RS≤2分)者4例(66.67%),3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内行卵圆孔介入封堵治疗。结论 PFO致反常脑栓塞血管内治疗再通率高,临床预后相对好,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利于明确病因及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卵圆孔未闭 反常性栓塞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