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焦志云 王芬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进行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医学院校没有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对学生的评价大部分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学生习惯了用固有思维进行学习。提... 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进行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医学院校没有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对学生的评价大部分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学生习惯了用固有思维进行学习。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和实践的有效策略:以基础知识点为目的对人体基本形态、结构、正常生理功能进行研究,梳理临床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主要内容充分融合。选出两名优秀教师分别负责对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教学和临床专业教学,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给予学生更多探索新事物和新方法的空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和观点给予支持。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转变教学方法,将创新精神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生 创新能力 培养体系
下载PDF
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小讲课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尹笑笑 徐俊 +5 位作者 张文 孙红光 戚庭月 郑世军 潘佳佳 郭志波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459-463,共5页
将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中的小讲课由指导老师讲授改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住院医师讲授,同时为了客观评价住院医师小讲课效果,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建立与改进,并使用"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制作问卷进行评价,使课件... 将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中的小讲课由指导老师讲授改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住院医师讲授,同时为了客观评价住院医师小讲课效果,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建立与改进,并使用"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制作问卷进行评价,使课件实现了从主观评价到数字化评价的转变,能明确地反映出住院医师小讲课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住院医师能发现自己小讲课的薄弱方向,进行针对性改进,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问卷星 小讲课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对比MRI-经直肠超声软件融合导航穿刺与认知融合导航穿刺检出前列腺癌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景 封淏 +9 位作者 夏晗 马彦辉 肖潇 王智远 徐文娟 王正 范其兵 申余勇 丁静 戚庭月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3-407,共5页
目的对比MRI-经直肠超声(TRUS)软件融合导航穿刺与认知融合导航穿刺检出前列腺癌(PC)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PC患者、共127个病灶,均接受2~3针靶向穿刺(TB)+10针系统穿刺方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根据TB引导方法将其中73例(7... 目的对比MRI-经直肠超声(TRUS)软件融合导航穿刺与认知融合导航穿刺检出前列腺癌(PC)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PC患者、共127个病灶,均接受2~3针靶向穿刺(TB)+10针系统穿刺方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并根据TB引导方法将其中73例(78个结节)接受MRI-TRUS软件融合导航穿刺归为A组,47例(49个结节)接受认知融合穿刺归为B组;比较2组经TB检出PC及临床显著性PC(csPC)阳性率、不同大小病灶PC阳性率,以及穿刺2针与3针PC阳性率。结果A组经TB检出PC阳性率及csPC阳性率分别为55.13%(43/78)及39.74%(31/78),B组分别为53.06%(26/49)及34.69%(17/49);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最大径≤10 mm病灶,A组TB检出PC阳性率高于B组(P<0.05);而对于最大径>10 mm且<15 mm、≥15 mm病灶,组间TB检出PC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2针与3针TB检出P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3针TB检出PC阳性率高于2针(P<0.05)。结论MRI-TRUS软件融合导航穿刺检出PC及csPC阳性率与认知融合导航穿刺相当,但有助于减少TB次数、提高最大径≤10 mm小病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反极性梯度-复合灵敏度编码扩散加权成像改善颅脑扫描图像质量的价值
4
作者 陆璐 瞿航 +2 位作者 孙其安 何玲 王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结合反极性梯度(RPG)-复合灵敏度编码(MUSE)扩散加权成像(DWI)较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SEPI)DWI颅脑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颅脑MRI检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25~86岁,中位年... 目的探讨结合反极性梯度(RPG)-复合灵敏度编码(MUSE)扩散加权成像(DWI)较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SEPI)DWI颅脑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颅脑MRI检查患者3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25~86岁,中位年龄57岁。均行横断面T2体液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RPG-MUSED及SS-EPI、DWI扫描。对两组DWI图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按照5分制量表分别对组织结构(眼球、视神经、颞叶、小脑、脑干)的显示、磁敏感伪影、图像几何失真程度及整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两组DWI图像的信噪比(SNR)和Dice相似性系数(DSC)。结果两组DWI图像在组织结构(眼球、视神经、颞叶、小脑、脑干)的显示、磁敏感伪影、图像几何失真程度及整体图像质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G-MUSE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显著高于SS-EPI组[磁敏感伪影:4.0分(4.0,4.0)vs 3.0分(2.0,3.0);图像几何失真:4.0分(4.0,4.0)vs 3.0分(2.5,3.0);整体图像质量:4.0分(4.0,4.0)vs 3.0分(2.0,3.0)]。两组DWI图像间SNR、D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G-MUSE组显著高于SS-EPI组[SNR:颞叶247.05(151.55,412.37)vs 122.65(152.10,409.02);小脑298.88(195.37,580.72)vs 173.25(140.97,206.73);脑干253.70(165.07,467.04)vs 141.09(107.01,166.80);DSC:0.94±0.15 vs0.86±0.33]。结论RPG-MUSE能够显著改善磁敏感伪影和图像的几何失真变形,提高颅脑DWI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复合灵敏度编码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
5
作者 杨艳 程莲 戚庭月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疑似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欧美国际联盟(AECG)诊断标准分成两组,SS组(...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涎腺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检查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疑似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02年欧美国际联盟(AECG)诊断标准分成两组,SS组(n=64),非SS组(n=30)。通过二维超声及VTIQ的检查,研究两组患者的颌下腺和腮腺剪切波速度(SWV)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SWV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探究SWV诊断SS的价值。研究涎腺SWV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颌下腺及腮腺S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颌下腺中,SWV诊断S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2%和83.3%,AUC为0.866(95%CI:0.764~0.969);在腮腺中,SWV诊断S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3%和76.7%,AUC为0.867(95%CI:0.779~0.956)。抗SSA/SSB抗体阳性患者的颌下腺及腮腺SWV值较阴性患者的高,唇腺活检结果阳性患者的颌下腺及腮腺SWV值较阴性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涎腺VTIQ技术在SS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涎腺SWV值与自身抗体、唇腺活检结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干燥综合征 颌下腺 腮腺
下载PDF
CT小肠成像及评分系统对中重度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何江涛 薛贞龙 +1 位作者 王苇 赵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CT小肠成像(CTE)及评分系统在诊断中重度期克罗恩病(CD)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肠镜或病理确诊的55例CD患者,依据克罗恩病活性指数(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缓解和轻度活动组29例与中重度活动组26例。分析两组病变肠段CTE征象,... 目的探讨CT小肠成像(CTE)及评分系统在诊断中重度期克罗恩病(CD)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肠镜或病理确诊的55例CD患者,依据克罗恩病活性指数(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缓解和轻度活动组29例与中重度活动组26例。分析两组病变肠段CTE征象,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特征性参数制定CTE评分表。结果CTE征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肠壁厚度、门静脉期平均CT值、肠壁强化方式、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肠系膜直小血管增多(梳状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壁厚度(OR=3.717,95%CI:1.169~11.820)、门静脉期平均CT值(OR=1.245,95%CI:1.037~1.496)、强化方式(OR=8.077,95%CI:1.070~60.969)三个协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求得CTE评分诊断中重度CD患者的临界值为5分,其敏感性96.2%,特异性82.8%,曲线下面积(AUC)0.968。结论肠壁厚度、肠壁强化方式及门静脉期肠壁平均CT值是诊断CD中重度期的特征性参数,简易CTE评分系统可定量评估CD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LOGISTIC回归 CTE评分系统
下载PDF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改变的价值
7
作者 戚文璐 程莲 +2 位作者 杨艳 刘慧 戚庭月 《医学诊断》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R-VQS)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61例,按照HbA1c水平分为HbA1c 0.05);HbA1c ≥ 7%控... 目的:应用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R-VQS)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弹性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61例,按照HbA1c水平分为HbA1c 0.05);HbA1c ≥ 7%控制不良组的Diam、Dist差异不显著(P > 0.05),而PWV、HC显著升高(P 0.05),PWV、HC同样显著升高(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A1c与PWV、HC呈正相关(P < 0.01)。结论:T2DM血糖控制不良患者,颈总动脉PWV、HC升高,说明其颈总动脉弹性受损,血管硬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颈总动脉 弹性
下载PDF
VTIQ与常规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相关参数与病理特征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程莲 戚庭月 +2 位作者 孙红光 张文 杨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584-1588,共5页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与常规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乳腺恶性结节患者54例(恶性组),同期收治的125例乳...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与常规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乳腺恶性结节患者54例(恶性组),同期收治的125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良性组)。所有受检者均分别接受VTIQ与常规超声检查,统计恶性组及良性组、恶性组不同病理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患者超声参数[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剪切波速度(SWV),并分析比较超声参数、SWV与疾病分期、分化程度关联性、超声及VTIQ对乳腺结节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PI、RI、PSV、SWV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乳腺恶性结节患者PI、RI、PSV、S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疾病分期增高,PI、RI、PSV、SWV呈增高趋势(P<0.05);不同分化程度患者PI、RI、PSV、S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分化程度增高,PI、RI、PSV、SWV呈降低趋势(P<0.05);PI、RI、PSV、SWV与乳腺恶性结节病理分期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分化程度存在负相关(P<0.05);VTIQ对乳腺结节诊断敏感度(94.44%)、特异度(97.60%)、准确度(96.65%)高于常规超声(79.63%、88.80%、8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结节患者VTIQ及常规超声相关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各参数与乳腺恶性结节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具有密切关联性,可通过其对疾病进行良恶性质鉴别诊断,且VTIQ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 常规超声 乳腺结节 鉴别诊断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双源双能量CT诊断周围型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焦志云 李郑 +3 位作者 徐文娟 管懋彬 翟润亚 张美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对周围型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从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PE)并行双源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的患者中选择周围型PE患者36例(98个栓子)纳入本研究。运用Syngo.via工作站对双源双能量CT扫描数据进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对周围型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从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PE)并行双源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的患者中选择周围型PE患者36例(98个栓子)纳入本研究。运用Syngo.via工作站对双源双能量CT扫描数据进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和CT双能量Lung Analysis后处理。记录PE的栓塞部位及栓子数量,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后处理方法对周围型PE的诊断效能。结果CTPA共检出PE栓子85个,包括段动脉44个,亚段动脉及亚段以下动脉41个。CT双能量Lung Analysis软件结合Lung PBV和Lung Vessels共检出栓子94个,包括段动脉43个,亚段动脉42个,亚段以下动脉9个。CT双能量Lung Analysis对周围型PE栓子的检出率高于CT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22),其中以亚段及亚段以下动脉差异更为显著(χ^(2)=8.230,P=0.004)。结论CT双能量Lung Analysis结合Lung PBV和Lung Vessels能直接显示栓子位置及其所致的肺灌注异常情况,对周围型PE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特别是能提高亚段及亚段以下PE栓子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双源双能量CT 检出率 周围型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志云 杜芳 +1 位作者 何玲 袁保锋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肺癌患者资料(其中21枚转移性淋巴结,9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全部均行DCE-MRI检查。测量纵隔淋巴结的DCE-MR...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肺癌患者资料(其中21枚转移性淋巴结,9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全部均行DCE-MRI检查。测量纵隔淋巴结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DCE-MRI定量参数值的差异,评价各定量参数值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性淋巴结的K^(trans)、V_(e)值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K^(trans)、K_(ep)、V_(e)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549、0.816,可知定量参数K^(trans)、V_(e)曲线下面积在0.7以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找出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117 min^(-1)和0.074,K^(tra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37%和66.67%,V_(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5.79%和90.48%。结论(DCE-MRI)K^(trans)、V_(e)定量参数可以鉴别肺癌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可为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淋巴结
下载PDF
亚实性肺结节CT动态随访与影响后续生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慧 杨亚茹 +2 位作者 姜立美 张勇 周长武 《肿瘤影像学》 2022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肺结节的动态随访及确定与后续生长相关的临床及放射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并收集2010年4月—2017年1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结节的患者188例,共计207个肺结节,并...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肺结节的动态随访及确定与后续生长相关的临床及放射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并收集2010年4月—2017年1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结节的患者188例,共计207个肺结节,并进行超过24个月CT随访观察。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吸烟史等临床资料及肺结节的大小、成分、形态等放射学特征。结果:生长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非生长组(P<0.001),且女性患者更易有肺结节生长(P<0.001);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P=0.002)及吸烟史(P<0.001)患者的肺结节也更易发生后续生长;在单因素分析中,肺结节初始直径越大,具有实性成分、有毛刺、胸膜凹陷征、不明确的边缘、分叶、空气支气管征及增强后有强化是肺结节后续生长的危险因素(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60岁及以上(P=0.006)、既往恶性肿瘤病史(P=0.001)、初始直径≥8 mm(P<0.001)、分叶(P=0.01)、空气支气管征(P=0.012)是肺结节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具有年龄为60岁及以上、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初始直径≥8 mm、结节呈分叶状和空气支气管征等危险因素的肺结节患者需要较长的随访时间动态观察肺结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 随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皱缩结节与乳头状癌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海艳 张文 +6 位作者 荣新 封淏 金晶 戚庭月 孙红光 王磊 诸林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评价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及以上甲状腺皱缩结节(MTN)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价值。方法纳入52例MTN、53个结节(MTN组)和47例PTC、48个结节(PTC组),比较组间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差... 目的评价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及以上甲状腺皱缩结节(MTN)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价值。方法纳入52例MTN、53个结节(MTN组)和47例PTC、48个结节(PTC组),比较组间常规超声和CEUS特征差异,评价MTN特异性超声征象诊断MTN的效能。结果组间TI-RADS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显示组间结节位置、纵横比、钙化形态、钙化位置、血流分布、囊壁塌陷征、同心圆征及声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节最大径及回声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结节CEUS增强模式和壁增强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常规超声囊壁塌陷征、同心圆征、黑白双晕及CEUS结节无增强、壁增强诊断MTN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无增强模式诊断MTN的敏感度、准确率与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指标及壁增强(P均<0.05)。结论CEUS诊断MTN的效能显著优于常规超声,鉴别MTN与PTC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参数联合年龄调整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评级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闫雷 戚庭月 +2 位作者 程莲 雷志锴 孙红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分析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参数联合年龄调整乳腺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BI-RADS)4a类结节评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92例200枚乳腺良、恶性结节的常规超声及VTIQ资料,其中60枚为BI-RADS 4a类结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V... 目的分析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参数联合年龄调整乳腺影像数据和报告系统(BI-RADS)4a类结节评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92例200枚乳腺良、恶性结节的常规超声及VTIQ资料,其中60枚为BI-RADS 4a类结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VTIQ参数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剪切波速度最小值(SWVmin)、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剪切波速度中位数(SWVmedian)及年龄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并获取相应最佳截断值。评价2位检查者SWV测量值的一致性。利用VTIQ参数与年龄最佳截断值对60枚BI-RADS 4a类结节进行调整评级。结果不同检查者间对SWVmax、SWVmin、SWVmean及SWVmedian的一致性较好(ICC=0.962、0.911、0.951、0.911),上述参数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70、0.87、0.85。利用SWVmax>5.07 m/s及年龄>47岁对60枚BI-RADS 4a类结节调整评级后,24枚结节降为3类,并经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结节。结论SWVmax联合患者年龄的评级调整方案可有效降低部分BI-RADS 4a类结节风险类别,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年龄因素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亮 荣新 +7 位作者 张文 金晶 卓双双 周悦 鞠萍 王正 张凤霞 戚庭月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822-826,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对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分析误诊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术前经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分析诊断为恶性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5例(研究组),另选同期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分析诊断与病理结果...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对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分析误诊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术前经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分析诊断为恶性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5例(研究组),另选同期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分析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结节整体、中央区、边缘区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以及结节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上述各参数差值(ΔRT、ΔTTP、ΔMTT)。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结节整体ΔRT、ΔTTP,中央区RT、ΔRT、ΔTTP,边缘区RT、ΔR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结节整体ΔRT、边缘区ΔRT、中央区ΔRT、整体ΔTTP、中央区RT、中央区ΔTTP、边缘区RT截断值分别为0.45 s、0.25 s、0.55 s、0.65 s、3.95 s、0.15 s、3.15 s时,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分别为97.9%、89.4%、95.7%、59.6%、78.7%、91.5%、78.7%,特异性分别为85.7%、77.1%、82.9%、91.4%、71.4%、57.1%、57.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1、0.887、0.868、0.790、0.792、0.749、0.660。结论 CEUS定量分析对常规超声联合CEUS定性分析误诊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时间-强度曲线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调整C-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敏敏 许妍 +6 位作者 肖潇 荣新 程莲 曹海艳 周歧旺 王磊 戚庭月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8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在调整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4类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2例,共计82个结节,均为C-TIRADS 4类,其中最大径<10 mm者35个,≥10 mm者47个。...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在调整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4类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2例,共计82个结节,均为C-TIRADS 4类,其中最大径<10 mm者35个,≥10 mm者47个。采用Asteria RTE评分法,将RTE评分<3分者C-TIRADS分类下调一级,≥3分者上调一级。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比较RTE调整前、后C-TIRADS分类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82个结节中,C-TIRADS 4A类22个,4B类27个,4C类33个;RTE调整后C-TIRADS 3类17个,4A类8个,4B类16个,4C类19个,5类22个。RTE调整前、后C-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56.7%、78.0%、78.3%、77.3%和96.2%、76.7%、89.0%、87.7%、92.0%;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和0.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9,P=0.004)。RTE调整后C-TIRADS分类对<10 mm及≥10 mm结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80.0%、88.6%、86.4%、92.3%和96.9%、80.0%、91.5%、91.2%、92.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和0.884,均高于调整前;其中RTE调整前、后对<10 mm结节曲线下面积比较(0.650 vs.0.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1,P=0.001)。结论RTE可通过调整C-TIRADS 4类结节分类提高其鉴别良恶性诊断效能,尤其对于<10 mm者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中国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下载PDF
改良Alvarado评分及超声检查评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分型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金晶 戚庭月 +2 位作者 鞠萍 杨艳 吴倩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及超声特点,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及超声检查评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儿23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75例;年龄7~13岁,平均年龄...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及超声特点,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及超声检查评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儿23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75例;年龄7~13岁,平均年龄9.5岁;病程1.0~1.5 d,平均病程1.3 d。依次对其进行临床及超声检查,并根据组织病理类型分为两组(单纯组、进展组)。采用改良Alvarado评分、超声检查评分及二者联合评分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分别获得3种方法对两组患儿的实际评分。以不同的评分值为不同的诊断分界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得出改良Alvarado评分、超声检查评分及二者联合评分3种方法诊断进展型急性阑尾炎的截断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单纯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4例,进展组(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伴或不伴穿孔)196例;两组改良Alvarado评分比较,右下腹压痛、白细胞计数>10×10^(9)/L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超声检查评分比较,壁连续性中断、管腔积液、阑尾周围或腹腔积液、阑尾周围高回声及盲肠、回肠壁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改良Alvarado评分、超声检查评分及二者联合评分的方法诊断进展型阑尾炎的截断值分别为7分、7分及13分时为最佳,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7.00%、52.90%、76.50%、55.88%和79.10%、67.60%、78.57%、70.58%及79.60%、76.50%、79.08%、79.41%,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种方法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2(95%可信区间:0.634~0.811)、0.813(95%可信区间:0.739~0.886)及0.834(95%可信区间:0.769~0.899),即曲线下面积二者联合评分>超声检查评分>改良Alvarado评分;二者联合评分与改良Alvarado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70±2.48)分vs(11.18±2.75)分。P<0.01];随病情的加重,超声直接征象评分及间接征象评分均相应增高,且进展组和单纯组两种分型中直接征象评分与间接征象评分间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85±0.87)分vs(3.35±1.20)分、(3.06±0.85)分vs(2.18±1.29)分。P<0.001]。结论改良Alvarado评分及超声检查评分有助于小儿急性阑尾炎分型诊断,二者联合评分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lvarado评分 超声检查评分 小儿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一键去骨法与减影法在头颅CTA血管重建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荣云 彭伟 +3 位作者 王苇 徐文娟 赵义 李琛玮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比较一键去骨法与减影法在头颅CTA血管重建中图像质量及对血管病变检出的差异,探讨一键去骨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7例患者分别进行一键去骨法和减影法头颅CTA重建,对两种去骨法CTA所得颈内动脉(七段),大脑前、中、后动脉(分别为... 目的:比较一键去骨法与减影法在头颅CTA血管重建中图像质量及对血管病变检出的差异,探讨一键去骨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7例患者分别进行一键去骨法和减影法头颅CTA重建,对两种去骨法CTA所得颈内动脉(七段),大脑前、中、后动脉(分别为四段),椎动脉(四段),前后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图像质量按照5个等级标准进行评分,同时分别记录两组图像诊断病变血管数目分布差异。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血管图像质量差异,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者诊断病变血管能力差异。结果:247例病例共10868段脑动脉。两种方法总体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405),一键去骨法血管质量评分均值为4.49±1.098,减影法血管质量评分均值为4.50±1.065,双侧椎动脉V4段图像质量减影法优于一键去骨法(左侧V4:P=0.026,右侧V4:P=0.017)。双侧颈内动脉C2段图像质量一键去骨法优于减影法(左侧C2:P=0.039;右侧C2:P=0.028)。其他分段血管图像质量评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在血管狭窄、闭塞及动脉瘤检出方面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在血管钙化及血管病变术后金属夹、支架显示一键去骨法优于减影法(P均为0.000)。结论:一键去骨法对于血管病变显示和图像质量均不劣于减影法,在显示血管钙化和金属夹、支架方面有一定优势,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键去骨法 减影法 CTA 图像质量
下载PDF
PSL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左室做功状况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娟 徐俊 +2 位作者 鞠萍 孙红光 刘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4003-4007,共5页
目的:应用压力-应变环(pressure strain loop,PSL)技术研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早期左室做功状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06月至2022年07月52例在血液... 目的:应用压力-应变环(pressure strain loop,PSL)技术研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早期左室做功状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06月至2022年07月52例在血液科确诊的MM患者和3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正常人纳入研究。均进行传统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STE分析峰值应变离散度(peak strain dispersion,PSD)及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输入血压值后软件分析出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整体有效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无效功(global waste work,GWW)、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work efficiency,GWE),对两组之间所有测量参数进行差异性、相关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MM组E/A比值、室间隔运动速度(IVS e’)、左室侧壁运动速度(LVSW e’)比对照组明显降低(Z/t=3.725、2.822、2.816),A值、室间隔E/e’比对照组明显增高(Z/t=2.876、5.4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的GLS绝对值、GWI、GWE均比对照组降低(U=360.000、470.000、118.000),GWW、PSD比对照组增高(U=137.000、38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绝对值、GWI、GCW、GWE与LVEF呈正相关(r=0.716、0.522、0.503、0.335,P<0.05);GWW、PSD与LVEF呈负相关(r=-0.236、-0.543,P<0.05)。重复性检测显示操作性、重复性良好。结论:PSL技术可定量评估早期MM患者左心室做功状况及左室收缩不同步,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早地发现左室收缩功能损伤,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多发性骨髓瘤 压力-应变环 左心室功能 峰值应变离散度
下载PDF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江涛 薛贞龙 +1 位作者 王苇 赵义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9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E)在鉴别克罗恩病(CD)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将其分为A组(CDAI评分≤220分,缓解期和轻度活动期,31例...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E)在鉴别克罗恩病(CD)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将其分为A组(CDAI评分≤220分,缓解期和轻度活动期,31例)和B组(CDAI评分≥221分,中、重度活动期,29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CD活动分期关联的参数指标。结果B组肠壁厚度、动脉期肠壁CT值、静脉期肠壁CT值大于A组,出现肠壁分层强化、梳齿征、系膜脂肪密度增加的比例较A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壁厚度[OR(95%CI):3.470(1.178~10.223)]、静脉期肠壁CT值[OR(95%CI):1.289(1.067~1.557)]和肠壁分层强化[OR(95%CI):6.784(1.027~44.759)]与CD活动分期具有显著关联性。结论CTE的肠壁厚度、肠壁分层强化、静脉期肠壁CT值指标有助于鉴别CD的活动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小肠造影 克罗恩病 活动分期
下载PDF
定量分析对超声造影低增强型亚急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娴 荣新 +2 位作者 曹海艳 王磊 戚庭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技术获取不同甲状腺结节的定量参数,评价其对低增强型亚急性甲状腺炎(SA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例SAT患者作为SAT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26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0.37岁;结...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技术获取不同甲状腺结节的定量参数,评价其对低增强型亚急性甲状腺炎(SA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例SAT患者作为SAT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26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0.37岁;结节大小6.0~36.7 mm,平均最大径13.54 mm。同期选择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39例PTC患者作为PTC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30例;年龄33~66岁,平均年龄48.28岁;结节大小7.0~23.0 mm,平均最大径11.94 mm。运用SonoLiver软件分析记录各结节整体(W)、边缘(P)和中央(C)的不同感兴趣区(ROI)的CEUS定量参数,包括最大峰值强度(IMAX)、始增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平均渡越时间(mTT),并计算周围正常组织各定量参数与结节不同部位定量参数的相对值(△值),对比分析SAT和PTC两组结节之间CEUS定量参数的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获得截断值。结果SAT组结节定量参数IMAX_(W)和△mTT_(W)大于PTC组(0.53±0.18 vs 0.43±0.23;P<0.05。-1.26±7.35 vs-1.44±2.38;P<0.05);△TTP_(P)在SAT组小于PTC组(-0.42±0.66 vs 0.06±0.75。P<0.05);SAT组定量参数IMAX_(C)、△RT_(C)及△mTT_(C)均高于PTC组(0.49±0.19 vs 0.31±0.28;P<0.05。0.24±0.62 vs-0.28±1.11;P<0.05。1.31±4.32 vs-1.62±4.3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定量参数IMAX_(C)及△mTT_(C)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7和0.5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和0.837。结论CEUS定量分析有助于低增强型SAT与PTC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TI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