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郭娟
袁帅
+1 位作者
邹莉
朱月潜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8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了解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病例中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的生物样本进行病原学检验和分析。结果共采集1 036份生物样本,检出127株病原微生物,总检出率为12.26%;检出3种...
目的了解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病例中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的生物样本进行病原学检验和分析。结果共采集1 036份生物样本,检出127株病原微生物,总检出率为12.26%;检出3种病原微生物,沙门菌(3.86%)、副溶血性弧菌(2.61%)和诺如病毒(5.79%)。病例数男女比为1.33∶1。6~<16岁年龄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最高(20.31%)。不同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在第3季度检出率最高(5.25%,5.97%),诺如病毒在第1季度检出率最高(15.57%);最主要的可疑食品为乳与乳制品(18.11%);沙门菌的主要型别为鼠伤寒沙门菌(25.00%),诺如病毒以Ⅱ型为主(81.67%)。结论 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年龄、地域和时间分布上病原微生物具有各自的特点,相关部门应结合其分布特征采取相适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学
流行病学特征
疾病控制
原文传递
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病例流行特征及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娟
袁帅
+1 位作者
邹莉
朱月潜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0期1341-1344,1348,共5页
目的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系统上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扬州市共上报监测病例4 749例,男女病例比1.08∶1;病例数集中于第三、四季度,共占总病...
目的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系统上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扬州市共上报监测病例4 749例,男女病例比1.08∶1;病例数集中于第三、四季度,共占总病例数的70.52%,分别于7和12月出现发病高峰;≥66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最高(19.96%);病例职业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6.30%);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可疑食品类别以肉与肉制品为主;病例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泻;共搜集到43起食源性聚集性病例,暴发场所主要为家庭和饭店(酒店),每起发病人数以26人占比最高,最可疑的食品类别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最主要的暴发时间为第三季度。结论 2019年扬州地区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具有地方特点,相关部门应根据时间节点加强易感人群的疾病防控工作,并及时通过对散发病例的聚集性分析,识别并预防潜在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流行特征
聚集性分析
疾病预防
原文传递
题名
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郭娟
袁帅
邹莉
朱月潜
机构
扬州
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食品
科
学与工程学院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科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8期1056-1060,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立项项目(苏预会[2018]55号:2018055)。
文摘
目的了解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病例中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的生物样本进行病原学检验和分析。结果共采集1 036份生物样本,检出127株病原微生物,总检出率为12.26%;检出3种病原微生物,沙门菌(3.86%)、副溶血性弧菌(2.61%)和诺如病毒(5.79%)。病例数男女比为1.33∶1。6~<16岁年龄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最高(20.31%)。不同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在第3季度检出率最高(5.25%,5.97%),诺如病毒在第1季度检出率最高(15.57%);最主要的可疑食品为乳与乳制品(18.11%);沙门菌的主要型别为鼠伤寒沙门菌(25.00%),诺如病毒以Ⅱ型为主(81.67%)。结论 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年龄、地域和时间分布上病原微生物具有各自的特点,相关部门应结合其分布特征采取相适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病原学
流行病学特征
疾病控制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s
Active surveillance
Etiology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sease control
分类号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病例流行特征及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娟
袁帅
邹莉
朱月潜
机构
扬州
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食品
科
学与工程学院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科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0期1341-1344,1348,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立项项目(苏预会[2018]55号:2018055)。
文摘
目的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系统上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扬州市共上报监测病例4 749例,男女病例比1.08∶1;病例数集中于第三、四季度,共占总病例数的70.52%,分别于7和12月出现发病高峰;≥66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最高(19.96%);病例职业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6.30%);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可疑食品类别以肉与肉制品为主;病例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腹泻;共搜集到43起食源性聚集性病例,暴发场所主要为家庭和饭店(酒店),每起发病人数以26人占比最高,最可疑的食品类别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最主要的暴发时间为第三季度。结论 2019年扬州地区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具有地方特点,相关部门应根据时间节点加强易感人群的疾病防控工作,并及时通过对散发病例的聚集性分析,识别并预防潜在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流行特征
聚集性分析
疾病预防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s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lustering analysis
Disease prevention
分类号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结果分析
郭娟
袁帅
邹莉
朱月潜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
6
原文传递
2
2019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病例流行特征及聚集性分析
郭娟
袁帅
邹莉
朱月潜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