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地区胃癌、食管癌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童建东 丁岩冰 +7 位作者 严志刚 陈姚生 胡国勇 邓彬 王远志 吴大成 路滟 徐耀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1-644,共4页
据估计,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010万,死亡620万;其中胃癌(gastric cancer,GC)新发病例为87.6万,约35%发生在我国;食管癌(esophagealcancer,EC)新发病例41.2万,我国食管癌发病数约占70%。我国胃癌的年平均病死率约25.16/10万,居恶... 据估计,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010万,死亡620万;其中胃癌(gastric cancer,GC)新发病例为87.6万,约35%发生在我国;食管癌(esophagealcancer,EC)新发病例41.2万,我国食管癌发病数约占70%。我国胃癌的年平均病死率约25.16/10万,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食管癌的年平均死亡率为14.59/10万,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3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食管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家祥 卢丹 +3 位作者 丁岩斌 蒋奇峰 刘振生 王凌云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消化道出血27例,25例用明胶海绵或钢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其中2例内窥镜指导下相应出血动脉栓塞;2例动脉内灌注垂体后叶素。结果25例栓塞后出血停止,其中1例栓塞治疗后6个月后再... 目的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消化道出血27例,25例用明胶海绵或钢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其中2例内窥镜指导下相应出血动脉栓塞;2例动脉内灌注垂体后叶素。结果25例栓塞后出血停止,其中1例栓塞治疗后6个月后再出血;2例灌注后1例出血停止,1例再出血。所有被栓塞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栓塞后腹痛,内窥镜检查提示肠管局部缺血性表现,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消化道出血的栓塞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在内窥镜已明确出血部位,实施相应供血动脉的栓塞也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经导管内栓塞治疗 垂体后叶素灌注
下载PDF
江苏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顺福 施瑞华 +8 位作者 张国新 丁岩冰 孙桂前 张红杰 陈晓星 黄霞玥 李学良 严志刚 苗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3363-3370,共8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国胃癌高发区Hpylori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在江苏响水县及高邮县进行整群抽样,纳入调查人群1457例.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饮水和个人习惯、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习惯及既往病史,H... 目的:进一步了解我国胃癌高发区Hpylori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在江苏响水县及高邮县进行整群抽样,纳入调查人群1457例.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饮水和个人习惯、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习惯及既往病史,Hpylori检测采用血清HpyloriIgG抗体检查和13C呼气试验检查,如任何一项检测结果阳性则判Hpylori感染为阳性.结果:1371例完成了问卷调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Hpylori总的感染率为62.07%,男女性别无差异,30-40岁感染率最高67.25%,但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别.以年经济收入1000-4999元感染率为最低(53.49%),年经济收入愈高,Hpylori感染率也愈高.家庭人数增多Hpylori感染率显著增高,家庭中有10岁以下儿童Hpylori感染率偏高,小学教育程度时Hpylori感染率为最高(66.92%),总的趋势显示教育程度愈高,Hpylori感染率愈低.喝生水、茶杯用后不洗刷、合用茶杯、恶心、呕吐、嗳气者反而Hpylori感染率下降,饭前洗手、便后洗手、肥皂洗手反而Hpylori感染率升高.Hpylori感染率与每日食用米饭次数成正相关,而食用土豆则成负相关,与饮水水源、吸烟、饮酒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经济收入与Hpylori感染成正相关,教育程度,茶杯用后洗刷与Hpylori感染成负相关.结论:我国胃癌高发区农村Hpylori感染、家庭人数、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有关,并存在家庭聚集现象,有一定经济基础(5000元/年以上),受过一定教育(小学)的人易感染Hpylori.卫生习惯、饮水、饮食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问卷调查
下载PDF
经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大成 丁岩冰 +4 位作者 邓彬 肖炜明 吴健 严志刚 陈姚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5期285-287,291,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时机经三腔胃肠管给予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43例SAP病人均在入院48h内放置三腔胃肠管行胃肠减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3)。A组在患病48~168h(平均109.2h)经三腔胃肠管途径给予EN...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时机经三腔胃肠管给予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43例SAP病人均在入院48h内放置三腔胃肠管行胃肠减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3)。A组在患病48~168h(平均109.2h)经三腔胃肠管途径给予EN,B组在患病48h内(平均30.7h)经三腔胃肠管途径给予EN。观察病人治疗7和14d时APACHE-Ⅱ评分、BahhazarCT积分、C反应蛋白(CRP)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治疗7d时,B组APACHE-Ⅱ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P〈0.05);CRP恢复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亦低于A组。结论:早期(患病48h内)给予EN,能有效地控制SAP的全身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三腔胃肠管
下载PDF
克罗恩病长期应用硫唑嘌呤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梅 丁岩冰 +2 位作者 肖炜明 邓彬 支杰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长期应用硫唑嘌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2010年应用硫唑嘌呤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患者,评估其治疗前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生物学指标,分析临床缓解和复发的相关因素,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 43例患者(46...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长期应用硫唑嘌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2010年应用硫唑嘌呤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患者,评估其治疗前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生物学指标,分析临床缓解和复发的相关因素,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 43例患者(46.5%为女性),克罗恩病确诊时的年龄为17~68岁,平均42.1岁,并且在确诊后服用硫唑嘌呤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6年,硫唑嘌呤剂量为1~2 mg/kg,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为69.8%(30/43),治疗过程中8例出现白细胞下降,3例终止治疗、2例肝功能异常、1例因内瘘继发腹腔感染而死亡,未出现恶性肿瘤等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11/43)。结论硫唑嘌呤用于克罗恩病需适量、长程及个体化治疗,可维持较长时间的临床缓解,降低并发症及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硫唑嘌呤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幽门螺旋菌感染的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强 肖炜明 +2 位作者 丁岩冰 薛艳 倪庆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4-1055,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旋菌感染 胃癌组织 环氧化酶2 COX-2抑制剂 HP感染 人胃癌细胞 前列腺素 癌旁组织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梅 丁岩冰 +4 位作者 肖炜明 吴大成 陈海燕 张献梅 蒋新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4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胃镜检查发现的48例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患者为人选对象,经超声胃镜明确病变范围及深度,应用IT刀、H砌(刀等进行ESD操作,步骤包括:①病变染色,电刀进... 目的探讨内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胃镜检查发现的48例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患者为人选对象,经超声胃镜明确病变范围及深度,应用IT刀、H砌(刀等进行ESD操作,步骤包括:①病变染色,电刀进行黏膜标记;②黏膜下注射;③环形切开;④黏膜剥离;⑤创面处理,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治疗,病变范围〉4cm者予置入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术后第2、6、12月内镜随访,评价溃疡是否愈合,以及病灶有无残留、复发。结果48例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病灶直径1.3--7cm,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7.9%(47/48)。术后病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3例,灶区癌变3例,均为黏膜内癌。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89.6%(43/48)。术中出血8例,术后3例迟发性出血,其中1例行外科手术止血,余均行内镜下止血成功;穿孔2例,保守治疗愈合。随访期间,溃疡创面均愈合,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ESD作为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黏膜
下载PDF
前列腺素类物质在胃肠道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岩冰 肖炜明 王学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3391-3396,共6页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哺乳动物的COX有两种形式,即COX-1和COX-2.COX-1在大多数组织中都有表达,其催化产生的前列腺素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而COX-2是一种诱导酶,...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哺乳动物的COX有两种形式,即COX-1和COX-2.COX-1在大多数组织中都有表达,其催化产生的前列腺素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而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细胞受到各种刺激时,如组织损伤、炎症或细胞恶性转化时表达增强.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OX-2通过前列腺素途径除参与炎症反应外,还与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COX-2在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PGE2等前列腺素来调节的,目前的研究认为前列腺素对肿瘤的促进作用主要牵涉下列分子机制: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侵袭和转移、刺激血管生成和诱导免疫抑制.本文就前列腺素类物质在胃肠道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类物质 环氧化酶 胃肠道肿瘤 分子机制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兔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兰玉 支杰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5-8,13,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是否对兔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具有协同强化效应,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行开胸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根部行30min缺血/3h再灌注,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是否对兔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具有协同强化效应,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行开胸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根部行30min缺血/3h再灌注,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再灌注时予3次10s复流/10s闭合操作复制缺血后适应模型(PC组)。实验前3d,每日给予家兔经颈静脉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1mL/kg,行开胸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根部行30min缺血/3h再灌注,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银杏达莫组);再灌注时予3次10s复流/10s闭合操作复制缺血后适应模型(联合组)。每组随机抽取6只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肌酸激酶(CK)、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其余6只测定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对心脏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PC组及银杏达莫组相比,联合组可以进一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再灌注1、2、3hCK值,降低MPO、MDA活性,升高SOD、NOS活性,可以显著改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并可上调心肌HO-1的表达。结论缺血后适应联合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加强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并且HO-1在心肌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银杏达莫注射液 心肌超微结构 血红素氧化酶-1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东方国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肿瘤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松欣 丁岩冰 +1 位作者 陈姚生 邓彬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8期877-881,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东方国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直肠肿瘤(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肠癌)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篇文献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OR值及95%CI作为m...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东方国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直肠肿瘤(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肠癌)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篇文献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OR值及95%CI作为meta分析指标。并做出倒漏斗图,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计算。结果纳入总样本量为5 385例,其中Hp阳性组为3 396例,Hp阴性组为1 989例;通过meta分析合并认为结果存在异质性(I2=83%,P<0.10)。因存在异质性,对肿瘤的类型(增生性息肉、腺瘤、肠癌)、不同的Hp检测方法进行亚组分析。1Hp感染不增加患增生性息肉、结直肠非进展性腺瘤、肠癌的风险(OR=0.73,95%CI=0.45~1.17;OR=1.35,95%CI=0.98~1.86;OR=1.09,95%CI=0.71~1.68),而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及进展性腺瘤的风险(OR=1.81,95%CI=1.31~2.49;OR=2.02,95%CI=1.38~2.96);2采用血清学抗体检测出的Hp感染可增加患结直肠肿瘤的风险(OR=1.49,95%CI=1.00~2.22);3采用非血清学抗体检测出的Hp感染无明显增加患肿瘤的风险(OR=1.35,95%CI=0.89~2.07)。结论 Hp感染可能增加了结直肠腺瘤及进展性腺瘤的发生风险,但无明显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幽门螺杆菌 META分析
下载PDF
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19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馨梅 张振玉 +6 位作者 孙士其 胡乃中 吕农华 王少峰 杨玉秀 倪润洲 丁岩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溃疡分期和临床症状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溃疡愈合显效率(86.73%比85.59%)与有效率(96.46%比97.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用药4周后治疗组嗳气评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1.36±0.76)比(1.09±0.60),P<0.05];用药2周及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分下降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2周后(4.54±2.58)比(3.78±2.12),P<0.05];4周后[(5.33±2.77)比(4.53±1.93),P<0.05]。用药4周后,治疗组的疼痛消失率高于对照组(96.26%比95.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 十二指肠溃疡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6
12
作者 许松欣 丁岩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79,共4页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CBDS)占胆道结石的10%~33%,不同年龄患病率有一定差异[1]。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该病的标准治疗方案...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CBDS)占胆道结石的10%~33%,不同年龄患病率有一定差异[1]。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该病的标准治疗方案。在过去的10余年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SPHINCTEROTOMY 胆总管切开取石 开腹手术 胆囊切除 标准治疗方案 乳头肌成形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松欣 丁岩冰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背景: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POI)并不罕见,其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缓预后。目前关于POI危险因素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PO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3年3月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 背景: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POI)并不罕见,其影响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缓预后。目前关于POI危险因素的研究甚少。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PO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3年3月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采集18项POI可疑危险因素,筛选POI发生相关因素,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187例患者纳入研究,31例(16.6%)发生POI,性别、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史、白蛋白水平、直肠肿瘤、回肠造瘘与POI的发生相关(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COPD史、回肠造瘘是PO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COPD史、回肠造瘘是结直肠癌POI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穿孔的临床危险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松欣 丁岩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2月接受结直肠肿瘤ESD的199例患者。首先,对穿孔的发生率和临床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其次,对患者相关的变... 目的探讨和分析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2月接受结直肠肿瘤ESD的199例患者。首先,对穿孔的发生率和临床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其次,对患者相关的变量(年龄、性别、阿司匹林或抗血小板制剂服用史及合并症)、内镜下的相关变量(肿瘤大小、位置和形态)、手术相关变量(手术者的经验、手术时间、黏膜下注射的药品)、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病变的平均大小为(15.9±10.6)mm。整体切除率为90.5%。20例(10.1%)患者发生了穿孔。16例(8.0%)患者保守治疗成功。肿瘤的类型(侧向发育型肿瘤)和位置(右半结肠)、内镜操作经验缺乏(<50例)、未行黏膜下层透明质酸钠溶液注射与穿孔的高发生率相关(P<0.05)。结论若是侧向发育型的肿瘤类型,ESD需更加谨慎及防止穿孔,进行长期黏膜保护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结直肠肿瘤 穿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的护理
15
作者 朱红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3期2035-2036,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8例在数字胃肠机下行ERCP及EST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特别是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68例...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8例在数字胃肠机下行ERCP及EST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特别是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68例患者在数字胃肠机下行ERCP及EST均康复出院。结论 ERCP及EST是诊断和治疗各种胰胆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对手术操作成败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管壶腹 结石 外科学 内窥镜检查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护理 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腹腔镜内镜联合同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报道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健 刘歆农 +5 位作者 丁岩冰 陈姚生 邓彬 周正 鞠泽生 孙建宏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9-910,共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已被普遍接受。胆总管结石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同步治疗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手术方式
原文传递
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珍 丁岩冰 +3 位作者 肖炜明 吴健 严志刚 陈姚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大黄汤剂灌胃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3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汤剂灌胃;对照组仅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尿淀粉酶,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目的]探讨大黄汤剂灌胃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36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汤剂灌胃;对照组仅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尿淀粉酶,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淀粉酶值,血TNF-α、IL-6、MC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大黄汤剂灌胃治疗AP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大黄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原文传递
HLA-DQA1基因rs9272346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乙型肝炎不同临床转归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金玲 姚津剑 +4 位作者 里进 安会敏 陈曼 宋起龙 林菊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湖北地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A1)基因rs927234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转归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招募湖北地区汉族35岁以上住院乙型重型肝炎(acute liver failure,... 目的探讨中国湖北地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A1)基因rs927234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转归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招募湖北地区汉族35岁以上住院乙型重型肝炎(acute liver failure,ALF)173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1iver cirrhosis,LC)29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325例、无症状乙肝携带者(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HC)238例。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PCR技术检测rs9272346位点基因型,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等位基因型在ALF、LC、HCC组与AHC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0.314、0.264)。在显性模型下,校正性别年龄因素后,GG+GA与AA基因型相比,与ALF(OR=1.08,95%CI:0.70~1.68)、LC(OR=1.11,95%CI:0.87~1.26)、HCC(OR=0.93,95%CI:0.65~1.33)患病风险无相关性。性别分层后显性模型下显示的女性患者中,GG+GA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为进展为重型肝炎的保护因素(OR=0.30,95%CI:0.1~0.87)。结论HLA—DQA1基因rs92723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不同转归无相关性,女性患者中G等位基因携带可能是进展为重型肝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重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转归 单核苷酸多态性 HLA—DQA1基因
原文传递
异丙酚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健 胡国勇 +2 位作者 丁岩冰 李能年 钱素红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5年第6期298-300,共3页
目的评估异丙酚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风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中门诊及住院自愿行异丙酚麻醉胃镜检查患者共40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分级标准,其中ASAⅠ~Ⅱ级2070例(Ⅰ级1429例,Ⅱ级1... 目的评估异丙酚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风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中门诊及住院自愿行异丙酚麻醉胃镜检查患者共40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分级标准,其中ASAⅠ~Ⅱ级2070例(Ⅰ级1429例,Ⅱ级1241例)与ASAⅢ~Ⅳ级1357例(Ⅲ级1036例,Ⅳ级321例)。异丙酚的使用由麻醉师所控制,所有检查的患者均用多功能心电监测仪监测胃镜检查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ASAⅢ~Ⅳ级组和ASAⅠ~Ⅱ级组患者外周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发生率分别为4.9%和2.7%,给予加大吸氧流量,或吸痰后部分患者得以纠正。同时降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发生率较高,但MAP>25%和HR>20%的发生率在ASAⅢ~Ⅳ级组却低于ASAⅠ~Ⅱ级组。结论异丙酚麻醉胃镜即使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也是安全可行的,但建议由麻醉师和胃肠病学家共同进行,同时在操作中应常规鼻导管吸氧,备好急救器械及药品,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胃镜检查 安全性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冯珍 邹晓平 +3 位作者 丁岩冰 肖炜明 吴健 徐肇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中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RK)家族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MAPK活性的影响,探讨大黄治疗SAP的机制。方法由南京大学动物中心提供100只S... 目的研究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中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RK)家族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MAPK活性的影响,探讨大黄治疗SAP的机制。方法由南京大学动物中心提供100只SD大鼠,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3)、SAP组(n=33)、大黄治疗组(n=34),大黄治疗组在制成SAP模型后予10%大黄汤剂灌胃,剂量为2ml/100g;制模后1、3、6、12h时点分别处死相应大鼠,取血及胰腺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MAPK活性,RTPCR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NF-α、IL-6的mRNA的变化。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胰腺组织中MAPK活性明显增强(1h,3h,6h,12h两组p-ERK,p-p38和p-JNK比较,P值均〈0.01)。大黄治疗后各时间点胰腺组织中MAPK活性与SAP组相比均明显下降(1h,3h,6h,12h两组p-ERK,p-p38和p-JNK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胰腺组织中TNF-α、IL-6 mRNA水平明显增加(两组1h,3h,6h,12h TNF-α mRNA和IL-6 mRNA比较,P〈0.01);大黄治疗组与SAP组相比,TNF-α、IL-6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大黄治疗SAP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激活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大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