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解剖学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付秀美 谢红林 +1 位作者 付文亮 薛景凤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医学教育更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目标也在不断的发展,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研究新的...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医学教育更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目标也在不断的发展,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单一的传统教学法(1ecture-basedlearning,LBL)显然是不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人体解剖学 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法 素质教育 医学教育 教学目标 终身学习
下载PDF
六种记忆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雪艳 刘思洋 +1 位作者 谢红林 薛景凤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7-628,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学好人体解剖学对医学生非常重要.人体解剖学内容繁杂、名词多、描述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地方更多.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反映虽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但达不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影响了学生学...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学好人体解剖学对医学生非常重要.人体解剖学内容繁杂、名词多、描述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地方更多.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反映虽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但达不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1].记忆术是人为地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识记,以改善记忆效果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理解、联想、系统、形象、提纲等记忆法[2].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针对解剖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心理学理论总结出 6 种记忆法,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 记忆法 学习过程 心理学理论 应用 记忆效果 医学生 基础学科
下载PDF
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吴雪艳 李海艳 +3 位作者 谢红林 付秀美 郭森 陈志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27-529,共3页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内容枯燥、知识点繁杂、比较难记忆。传统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授课内容,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等...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内容枯燥、知识点繁杂、比较难记忆。传统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授课内容,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换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 人体解剖学
下载PDF
认知负荷理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雪艳 刘思洋 +3 位作者 郭森 付秀美 谢红林 陈志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的范畴,课上授课内容多、知识点繁杂,虽然教学课件中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比较多,但教师对课件的设计更多是关注资源内容的全面性、完整性、关联性,常忽视学习者的学习感受和知识建构的过程。认知负荷理论关注学...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的范畴,课上授课内容多、知识点繁杂,虽然教学课件中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比较多,但教师对课件的设计更多是关注资源内容的全面性、完整性、关联性,常忽视学习者的学习感受和知识建构的过程。认知负荷理论关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信息结构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教学资源,通过控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负荷提升学习效果,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探究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设计过程,以期为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设计及改善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认知负荷理论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心理疏导和建构主义理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艳 吴雪艳 +2 位作者 马泉 程振宇 祁云鹤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72-173,共2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主要研究人体正常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与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各学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人体解剖学也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之一,这对于尚未完成学习模...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主要研究人体正常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与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各学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人体解剖学也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之一,这对于尚未完成学习模式转变的大一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尽管人体解剖学实习课环境比较艰苦,但是许多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初次接触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医学生多存在好奇、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实习课 不良心理 建构主义理论 PBL教学法
下载PDF
认知负荷理论对《人体解剖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雪艳 刘思洋 +3 位作者 郭森 付秀美 谢红林 陈志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25-527,共3页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习课两部分。由于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多、描述多、名词多,理论课授课时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满堂灌",师生互动少,学生课下内化知识多数是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图谱看书,许多学生反映虽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习课两部分。由于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多、描述多、名词多,理论课授课时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满堂灌",师生互动少,学生课下内化知识多数是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图谱看书,许多学生反映虽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仍然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认知负荷理论 人体解剖学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森 杨振军 陈志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11-212,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大力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院首先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了双语教学。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大力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院首先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了双语教学。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可为其它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医学名词中约1/3来源于解剖学,很多英语医学名词与解剖学名词直接相关,因此熟练掌握解剖学英文名词是学好医学专业英语的重要基础。现结合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探讨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高校
下载PDF
网络考试系统在解剖学课程考核中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森 王永为 +2 位作者 吴雪艳 谢洪林 马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38-239,共2页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教学改革掀起了一股网络化、数字化的热潮。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1]。伴随网络化和数字化...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教学改革掀起了一股网络化、数字化的热潮。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1]。伴随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教学改革,网络考试的形式也迅速被广大高校所接受。本校在2014年开始推行网络考试。解剖学作为本校第一批实行网络考试的课程,4年来本教研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网络考试的优势及其在解剖学课程考核应用中的体会进行了总结,以利广大同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考核 考试系统 网络化 解剖学 教学改革 网络考试 计算机技术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毗邻关系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杜心如 孔祥玉 +2 位作者 郭森 马泉 刘英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 目的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脑膜处向前内侧斜行,在延髓侧方走行于Ⅸ~Ⅻ脑神经根丝的前方。左右侧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与Ⅸ,Ⅹ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7例(7/15,占46.7%);(2)左右侧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5例(5/15,占33.3%)和1例;(3)左右侧椎动脉位于延髓腹外侧并与延髓相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4例(4/15占26.7%),不接触者分别为4例(4/15占26.7%)和11例(11/15,占73.3%);相对于左侧,右侧椎动脉位置偏后。模拟颈部屈曲时椎动脉与延髓腹侧紧密接触,伸直时分离。结论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可能是高血压伴发枕后痛的形态学基础之一;小脑下后动脉走行迂曲,与Ⅸ~Ⅻ对脑神经根丝相互盘绕交叉,高血压搏动更易刺激脑神经根丝,出现相应症状。椎动脉和延髓密切接触极可能既产生颈部症状,又可能造成高血压。控制血压除了常规抗高血压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Ⅸ~Ⅻ脑神经 高血压 颈椎病
下载PDF
腮腺切除术解剖面神经所致面神经核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笑茹 张旭 +1 位作者 霍峰 薛景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目的:了解腮腺切除术中面神经外血管系破坏与否对面神经核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家兔,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模拟人腮腺全切术。实验侧于手术显微镜下腮腺全切,解剖面神经,保护面神经外血管系;对照侧镜下完成相同手术,但破坏面神经外血管... 目的:了解腮腺切除术中面神经外血管系破坏与否对面神经核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家兔,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模拟人腮腺全切术。实验侧于手术显微镜下腮腺全切,解剖面神经,保护面神经外血管系;对照侧镜下完成相同手术,但破坏面神经外血管系。术后2、3、4周分别取面神经核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术后3组动物实验侧面神经核细胞超微结构正常,未见明显变化;对照侧面神经核内线粒体变性,大部分细胞器失去正常结构,随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病理变化。结论:在腮腺切除术中解剖面神经破坏其外血管系,可导致面神经核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这可能是腮腺切除术后患者发生面瘫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切除术 腮腺 面神经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骨盆骨折髂腹股沟入路避免神经血管损伤的临床解剖学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永为 高亚贤 +3 位作者 王小杰 房亮 马泉 孔祥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为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骨折手术中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男9具,女6具)30侧成尸标本上选择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观测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髂腹股沟神经(Ilioi... 目的为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骨折手术中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男9具,女6具)30侧成尸标本上选择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观测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髂腹股沟神经(Ilioinguinal nerve,IN)、股神经耻骨肌支和闭孔动脉(Obturator artery,OA)的走形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①LFCN在髂前上棘内侧穿出腹股沟韧带占96.67%(29/30侧),距髂前上棘中心点(20.01±0.32)mm;被腹股沟韧带纵横纤维所包裹的占33.33%(10/30侧);在阔筋膜形成的筋膜鞘中走行占46.67%(14/30侧)。②IN穿出腹内斜肌部位距离髂前上棘中心点为(5.41±0.50)mm,穿出腹外斜肌腱膜部位距离耻骨结节中心点为(18.04±0.21)mm。结论在显露髂骨翼内侧面和骶髂关节时,应在LFCN走行的阔筋膜和腹股沟韧带部位进行显露和预防性松解,以免牵拉损伤;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应从腹股沟韧带两端上方5 mm处开始,防止损伤深面的IN。在显露髂耻隆起时先寻找和结扎闭孔血管耻骨支,以免引起不可控制的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入路 股外侧皮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闭孔动脉 股神经耻骨肌支
下载PDF
腰椎前路手术中保护生殖股神经的临床解剖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为 高亚贤 +1 位作者 马泉 孔祥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为腰椎前路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成年尸体标本上选择易于触及的椎间盘中点为标志,观察GFN在腰大肌中走行、分支的形态特点及穿出点位置,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GF... 目的为腰椎前路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成年尸体标本上选择易于触及的椎间盘中点为标志,观察GFN在腰大肌中走行、分支的形态特点及穿出点位置,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GFN穿出腰大肌的位置主要集中在L3-4节段;GFN自腰大肌内穿出前未分支者占83.33%(25侧),穿出前已分支者占16.67%(5侧);根据GFN的走行分3型:Ⅰ型,在腰大肌内远离腰椎体走行;Ⅱ型,紧贴腰椎体走行;Ⅲ型,生殖支和股支分别穿出腰大肌,且两支在腰大肌内隔有肌纤维组织。结论在显露L2-4椎体前外侧时容易损伤GFN。Ⅰ型剥离腰大肌时紧贴椎体并向外侧牵开肌肉;Ⅱ型及Ⅲ型采用经腰大肌入路劈开肌纤维束,可避免损伤G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股神经 腰大肌 腰椎前入路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13
作者 齐聪儒 陈志宏 +1 位作者 宋成军 张树彬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观测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诸结构的毗邻关系。方法 :用成人尸体标本 2 5具 (50侧 ) ,逐层显露星状神经节 ,测量该节与周围主要结构的距离 ,模拟穿刺。结果 :获取了有关星状神经节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位置关系的... 目的 :观测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及与周围诸结构的毗邻关系。方法 :用成人尸体标本 2 5具 (50侧 ) ,逐层显露星状神经节 ,测量该节与周围主要结构的距离 ,模拟穿刺。结果 :获取了有关星状神经节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位置关系的一系列数据。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进行星状神经节的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 应用研究 解剖
下载PDF
下颌角肥大整形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振军 赵连志 杨松鹤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的解剖学基础,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个成人下颌骨进行定点测量,测量两侧下颌角的角度、下颌支高度、下颌角间宽及下颌角外翻角度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下颌角角度、下颌角...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的解剖学基础,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个成人下颌骨进行定点测量,测量两侧下颌角的角度、下颌支高度、下颌角间宽及下颌角外翻角度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角间宽、下颌支高度两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颌角外翻角度与下颌角间宽及下颌角外翻角度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可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 整形术 解剖学基础
下载PDF
椎间孔及椎管内脊髓节段性动脉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梅杰 杨振军 孔祥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06-408,共3页
关键词 椎间孔 椎管 脊髓 节段性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舌咽神经阻滞入路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聪儒 庞子轩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42-243,共2页
目的:为舌咽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应用35具成人头、颈部标本,逐层解剖,显露舌咽神经并追溯到颈静脉孔外口,仔细观察舌咽神经与周围诸结构的位置及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副... 目的:为舌咽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应用35具成人头、颈部标本,逐层解剖,显露舌咽神经并追溯到颈静脉孔外口,仔细观察舌咽神经与周围诸结构的位置及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岩下窦及颈内静脉一起自颈静脉孔出颅,出颅后与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下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等结构关系密切。舌咽神经阻滞进针的深度即下颌角与外耳门连线的中点至颈静脉孔的距离,左侧为22.33±1.98mm,右侧为22.45±2.03mm,进针方向为斜向内上方稍偏前,与正中矢状面呈45~60°。结论:本研究可为舌咽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 阻滞 解剖
下载PDF
舌咽神经阻滞入路的解剖学观察
17
作者 齐聪儒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B08期32-32,共1页
目的:为舌咽神经阻滞入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35例例成人头、颈部标本,在下颌后窝内,沿乳突的下方做一约5~6cm长的弧行切口,由浅入深、逐层解剖,显露舌咽神经,并沿其向上追溯到颈静脉孔外口,仔细观察... 目的:为舌咽神经阻滞入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35例例成人头、颈部标本,在下颌后窝内,沿乳突的下方做一约5~6cm长的弧行切口,由浅入深、逐层解剖,显露舌咽神经,并沿其向上追溯到颈静脉孔外口,仔细观察在颈静脉孔处舌咽神经与周围诸结构的位置及毗邻关系,然后逐层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神经 入路 颈静脉孔 阻滞 并发症 下颌 解剖学基础 目的 方法 位置
下载PDF
茎突截短术的解剖学基础
18
作者 杨振军 杨松鹤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为茎突截短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 1 5具成人尸体标本 ,观测茎突的长度、方位角度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茎突平均长 2 3.6 8± 3.2 mm,茎突角度 :斜向前内方者占 96 .5 6 %(2 9侧 ) ,斜向前外方者占 3.4 4%... 目的 :为茎突截短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 1 5具成人尸体标本 ,观测茎突的长度、方位角度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茎突平均长 2 3.6 8± 3.2 mm,茎突角度 :斜向前内方者占 96 .5 6 %(2 9侧 ) ,斜向前外方者占 3.4 4% (1侧 ) ,茎突与周围结构毗邻关系密切。结论 :茎突综合症的发病与茎突过长和方位不正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 截短术 解剖基础
下载PDF
骨间后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解剖
19
作者 齐聪儒 庞子轩 王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为骨间后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46例,显露骨间后神经后分别测量骨间后神经起始处(即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皮肤表面的垂直距离(深度)、与桡骨头的距离、与髁间线的距离、与肱... 目的:为骨间后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46例,显露骨间后神经后分别测量骨间后神经起始处(即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皮肤表面的垂直距离(深度)、与桡骨头的距离、与髁间线的距离、与肱骨外上髁和Lister结节连线的水平距离以及桡骨茎突与髁间线之间的距离。结果:骨间后神经的起始处即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均位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的尺侧,且与该连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6.0±2.1)mm、与皮肤表面的垂直距离平均为(18.4±3.5)mm、与桡骨头的距离平均为(52.8±4.9)mm、与髁间线的距离平均为(60.3±15.8)mm,髁间线与桡骨茎突尖端的距离平均为(229.2±18.7)mm。结论:髁间线下方约60mm、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尺侧约6mm处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远端即骨间后神经起始处的定位标志,本实验可为骨间后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神经 阻滞麻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肺根处主要结构的应用解剖
20
作者 谢宏林 郝祥俊 张松岩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为临床肺移植及肺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成人尸体 2 0具 (左右肺各 2 0个 )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在肺根处支气管 (B)、肺动脉 (A)、肺静脉 (V)的上下排列顺序 :左肺 VBA7例占35% ,右肺 VAB10例占 50 %。前后排列顺... 目的 :为临床肺移植及肺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成人尸体 2 0具 (左右肺各 2 0个 )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在肺根处支气管 (B)、肺动脉 (A)、肺静脉 (V)的上下排列顺序 :左肺 VBA7例占35% ,右肺 VAB10例占 50 %。前后排列顺序 :左肺 ABV6例占 30 % ,右肺 BAV13例占 6 5%。支气管动脉内径为 1.5± 0 .5mm。结论 :支气管动脉内径与胸廓内动脉内径相近。肺移植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根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