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诊断方法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承岩 刘怀深 +1 位作者 宋立刚 孙立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比较 5种实验室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探讨更实用的实验诊断结脑方法 ,以有效降低结脑的误诊率。方法 :选择确诊患者为检测对象 ,采集 CSF为标本 ,其中结脑组 115份、对照组 5 0份。对同一份 CSF平行进... 目的 :比较 5种实验室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探讨更实用的实验诊断结脑方法 ,以有效降低结脑的误诊率。方法 :选择确诊患者为检测对象 ,采集 CSF为标本 ,其中结脑组 115份、对照组 5 0份。对同一份 CSF平行进行改良罗氏法培养结核杆菌、PCR法检测 TB- DNA、离心涂片一步法检测 AFB、常规沉渣涂片法检测 AFB、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检测 L AM- Ig G。结果 :结脑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培养结核杆菌 4 .3%、检测 TB- DNA81.7%、常规方法检测 AFB 13.9%、离心涂片一步法检测 AFB 6 4 .3%、检测 L AM- Ig G 5 0 .4 %。对照组均无阳性发现。结论 :在实验诊断结脑方面 ,PCR法和离心涂片一步法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10 0 % ) ,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81.7%和6 4 .3% ) ,应用价值高于其他方法 ;适当的联合试验可以提高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诊断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构建SD大鼠皮下移植性乳腺癌模型中的应用
2
作者 潘福治 叶冬熳 +1 位作者 郑华川 于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应用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皮下移植法建立SD大鼠乳腺癌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并使用高频超声监测肿瘤生长情况。方法:选取7~8周龄雌性SD乳鼠16只,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于大鼠腹股沟皮下接种,应用高频... 目的:应用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皮下移植法建立SD大鼠乳腺癌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并使用高频超声监测肿瘤生长情况。方法:选取7~8周龄雌性SD乳鼠16只,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于大鼠腹股沟皮下接种,应用高频超声观察成瘤率、肿块大小、血供情况及其它声像图特征。结果:SD大鼠接种成功率为100%,死亡2只,剩余14只生长良好;超声检查肿块为类圆形,内部低回声且稍不均匀,边界尚清,后方回声衰减,彩色多普勒扫查肿块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3周后切除瘤体组织,大体观肿块成灰白色,多呈椭圆形,部分边缘呈分叶状改变,肿瘤血管较丰富,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大小形状各异,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结论:通过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接种于雌性SD大鼠腹股沟皮下,成功建立了大鼠乳腺癌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高频超声技术可以在SD大鼠乳腺癌皮下成瘤过程中对肿物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等生物学情况进行动态检测,是观察和评价瘤体动态变化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乳腺癌 MADB-106细胞株 移植动物模型 高频超声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和DNA异倍体及癌胚抗原联检实验诊断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林瀛 卢云涛 +3 位作者 薛承岩 杜新生 刘怀深 孙立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端粒酶活性(TA)、DNA异倍体和癌胚抗原(CEA)对实验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检测TA、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异倍体,应用磁性抗体分离酶免疫测定法检测CEA。比较...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端粒酶活性(TA)、DNA异倍体和癌胚抗原(CEA)对实验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检测TA、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异倍体,应用磁性抗体分离酶免疫测定法检测CEA。比较单指标与指标联检的差别。结果单指标鉴别诊断恶性与良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端粒酶0.961,0.800,0.870;DNA异倍体0.937,0.752,0.832;CEA0.898,0.515,0.682。联合检测上述指标鉴别诊断恶性与良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TA+CEA0.866,0.824,0.842;DNA异倍体+CEA0.843,0.776,0.805;TA+DNA异倍体0.906,0.867,0.884;TA+DNA异倍体+CEA0.803,0.891,0.853。结论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但可轻度降低特异性,其中以TA+DNA异倍体联检效果最佳,而联合TA与CEA的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端粒酶活性 DNA异倍体 癌胚抗原
下载PDF
鉴别诊断恶性与结核性胸水实验诊断项目的选择
4
作者 卢冬梅 薛承岩 +4 位作者 卢云涛 杨林瀛 杜新生 刘怀深 孙立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11期1470-1471,共2页
关键词 结核性胸水 实验室方法 恶性胸水 鉴别诊断 诊断项目 阿拉伯糖甘露糖脂 临床诊断 腺苷脱氨酶
下载PDF
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清晨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驰 霍静 +3 位作者 黄占强 邢恩鸿 窦志杰 赵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9-91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清晨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310例,根据有无清晨高血压发生分为清晨高血压组232例和无清晨高血压组78例。...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清晨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310例,根据有无清晨高血压发生分为清晨高血压组232例和无清晨高血压组78例。清晨高血压组又分为女性清晨高血压组146例,男性清晨高血压组86例;无清晨高血压组又分为女性无清晨高血压组38例,男性无清晨高血压组40例。所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 h、昼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检测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清晨高血压组血清Hcy、肌酐、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清晨高血压组(P<0.01)。清晨高血压组MTHFR C677T基因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清晨高血压组(P<0.05,P<0.01)。女性清晨高血压组和男性清晨高血压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女性无清晨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HFR C677T位点TT基因型、T等位基因携带者是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25,95%CI:1.526~5.996,P=0.002;OR=2.305,95%CI:1.363~3.897,P=0.002)。结论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患者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清晨高血压密切相关,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携带者可能影响清晨高血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ADPH) 高半胱氨酸 基因型 基因频率 C677T基因多态性 H型高血压
下载PDF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组织中RNF6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晓芳 王锦玉 +3 位作者 李子鑫 邢恩鸿 卢海滨 陈健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组织中RNF6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LST患者33例、结直肠隆起型腺瘤(PA)患者37例、结直肠癌患者3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留取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记为LST组、PA组、CRC组,留取结直肠... 目的观察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组织中RNF6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LST患者33例、结直肠隆起型腺瘤(PA)患者37例、结直肠癌患者3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留取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记为LST组、PA组、CRC组,留取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5 cm)记为Control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织中RNF6蛋白,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评估蛋白表达情况,包括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程度,并分析RNF6蛋白表达与LST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癌旁正常组织多数不染色或染色颜色较浅、阳性面积小,而结直肠癌组织中RNF6蛋白染色较深,多数呈棕黄色颗粒沉积,PA组织及LST组织的染色程度介于癌旁正常组织及结直肠癌组织中间。Control组、PA组、LST组、CRC组RNF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1.4%、75.8%、91.4%,组间相比,P均<0.05。Control组、PA组、LST组、CRC组RNF6蛋白阳性强度呈递增趋势(P均<0.05)。RNF6蛋白表达与LST患者上皮内瘤变级别有关(P<0.05),上皮内瘤变级别越高的LST组织中RNF6蛋白阳性表达越强(Z=-2.456,P=0.014)。结论LST组织中RNF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强度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PA组织,低于结直肠癌组织。上皮内瘤变级别越高的LST组织中RNF6蛋白阳性表达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指蛋白 RNF6 结直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肿瘤 结直肠癌 结直肠隆起型腺瘤
下载PDF
能谱CT参数变化预测放射及化学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
7
作者 刘斌 沈健 +4 位作者 万立野 方跃 张冠男 刘莉 杜智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观察能谱CT参数变化预测放射及化学治疗(放化疗)用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效果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19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放化疗3个周期后效果分为有效组(n=42)及无效组(n=77)。比较组间及组内各时间点能谱曲线斜率(k)... 目的观察能谱CT参数变化预测放射及化学治疗(放化疗)用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效果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19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放化疗3个周期后效果分为有效组(n=42)及无效组(n=77)。比较组间及组内各时间点能谱曲线斜率(k)、碘浓度(IC)及其降低值的差异,分析能谱CT参数与放化疗效果的关系;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放化疗效果的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以放化疗后能谱CT参数降低值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治疗前组间能谱CT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化疗1个及3个周期后,有效组动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k_(40~100 keV)、静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IC及静脉期IC均低于无效组(P均<0.05)及自身治疗前(P均<0.05);其动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k_(40~100 keV)、静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IC及静脉期IC降低值则均高于无效组(P均<0.05),且各参数降低值均与放化疗效果呈正相关(r:0.584~0.846,P均<0.001)。3个周期后动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k_(40~100 keV)、静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IC及静脉期IC为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联合应用1个及3个周期后各能谱CT参数降低值预测放化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和0.942,均优于各单一参数(P均<0.05),应用3个周期优于1个周期(P<0.05)。结论能谱CT参数变化可预测放化疗用于中晚期NSCLC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外泌体免疫膜蛋白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罗淑敏 徐芳 +3 位作者 周童 肖俐 李传云 李伟华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含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在监测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病情转归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COVID-1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含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在监测COVID-19的临床分型及其病情转归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COVID-19患者及献血者2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型分为健康组、轻症型、普通型、重症型及危重型5组,每组各5例。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浆中的外泌体,采用Amnis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泌体表面免疫膜蛋白的含量。比较各组外泌体免疫膜蛋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MHC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的阳性率。结果25例COVID-19患者及献血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4~92岁,平均(67.1±19.6)岁。轻症型[(2.40±1.45)%]、重症型[(3.51±1.44)%]及危重型[(3.67±2.04)%]MHCⅠ外泌体阳性率低于健康组[(16.42±3.79)%]和普通型[(14.81±3.30)%];危重型[(0.23±0.08)%]PD-1外泌体阳性率高于健康组[(0.07±0.05)%]、轻症型[(0.08±0.03)%]和普通型[(0.0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MHCⅡ外泌体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血浆外泌体免疫膜蛋白的含量与病程进展有明显的相关性。外泌体免疫膜蛋白MHC-Ⅰ、PD-1的检测有助于COVID-19临床分型和(危)重症型病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外泌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 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应用生物信息学筛选胃癌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9
作者 董金凤 郑华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3425-3429,共5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和筛选与胃癌诊断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胃癌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79973和GSE103236。通过在线工具GEO2R和韦恩图筛选两数据集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仙桃在线数据平台对D...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和筛选与胃癌诊断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胃癌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79973和GSE103236。通过在线工具GEO2R和韦恩图筛选两数据集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仙桃在线数据平台对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STRING在线工具和Cytoscape软件构建DEGs的蛋白互作网络和识别hub基因。最后,使用GEPIA、仙桃、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平台对hub基因进行表达差异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生存分析。结果:GSE79973和GSE103236两数据集中有156个重叠DEGs,包括98个上调基因和58个下调基因。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uDEGs)的GO富集分析主要与细胞外基质及胶原蛋白相关;KEGG富集分析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有关。通过STRING在线工具和Cytoscape软件从重叠DEGs中识别出10个hub基因,均为uDEGs。利用GEPIA、仙桃、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平台分析表明,hub基因在胃癌组织中均显著上调(P<0.01),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84),并预示其预后不良(P<0.01)。结论:COL1A1、BGN、SPARC、MMP14、LOX、THBS2、TIMP1、SPP1、VCAN、COL5A2可能是胃癌诊断和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信息 胃癌 诊断 预后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良、恶性胸水表达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癌胚抗原系统差别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薛承岩 刘怀深 +2 位作者 宋立刚 卢云涛 杨林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 分析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CEAmRNA)癌胚抗原 (CEA)系统在良、恶性胸水中表达的差别 ,探讨应用CEAmRNA和CEA指标诊断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采集胸水为检测标本 ,其中恶性胸水 92例、良性胸水5 4例。应用反转录 套式 聚合酶链... 目的 分析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CEAmRNA)癌胚抗原 (CEA)系统在良、恶性胸水中表达的差别 ,探讨应用CEAmRNA和CEA指标诊断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采集胸水为检测标本 ,其中恶性胸水 92例、良性胸水5 4例。应用反转录 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 (RT NP PCR)检测CEAmRNA ,应用磁性抗体分离酶联免疫测定 (MAIA)检测CEA。结果 不同胸水表达CEAmRNA和CEA的阳性结果分别为 :良性 5 .6 % (3/ 5 4 )和 7.4 % (4/ 5 4 )、恶性 80 .4 %(74 / 92 )和 5 4 .3% (5 0 / 92 ) ,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指标诊断恶性胸水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 :CEAmRNA 94 .4 %和 80 .4 % ,CEA分别为 92 .6 %和 5 4 .3% ,CEAmRN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EA(P <0 .0 1)。结论 CEAmRNA CEA系统在良、恶性胸水中的表达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用作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胸水的指标。其中 ,CEAmRNA在恶性胸水中的表达率和敏感性比CEA更高 ,有望成为一个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恶性 胸水 良性 表达 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癌胚抗原
下载PDF
梅毒血清学假阳性疾病分析及与梅毒的对比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保强 朱彦明 +3 位作者 陆洁 于立勤 段昕所 邢恩鸿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了解可出现TRUST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和血清学特点,为试剂改进和结果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住院患者21 560例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于TRUST假阳性患者所患疾病进行总结,并与梅... 目的了解可出现TRUST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和血清学特点,为试剂改进和结果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住院患者21 560例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于TRUST假阳性患者所患疾病进行总结,并与梅毒患者进行对比。结果TRUST生物学假阳性病例共计152例,平均滴度(1∶1.22)±(1∶1.69),以脑部病变及肿瘤为主。门诊梅毒患者190例,TRUST平均滴度(1∶14.45)±(1∶4.85)。结论TRUST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以脑部病变和肿瘤为主,且滴度明显低于梅毒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假阳性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吗啡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志学 孙立新 +4 位作者 李汝泓 雷燕 于铁莉 邱利飞 闫彩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223-3226,共4页
目的研究吗啡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Annexin V-EGFP/PI染色的细胞早期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单独应用吗啡处理,早期凋亡率随着吗啡浓度的... 目的研究吗啡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Annexin V-EGFP/PI染色的细胞早期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单独应用吗啡处理,早期凋亡率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P<0.01),浓度为250μM及1250μM时,早期凋亡率较未处理组明显增加(P<0.01)。单独应用500μM 5-Fu处理48 h,早期凋亡率亦增加(P<0.01)。吗啡与5-Fu联合用药时,早期凋亡率随着联合用药中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1)。各浓度吗啡与5-Fu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P<0.01)。单独应用吗啡处理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1),S期细胞比例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P<0.01),而G2M期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单独应用500μM 5-Fu处理时,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S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不同浓度的吗啡与5-Fu联合用药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联合用药中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P<0.01),较该浓度的吗啡单独处理组均减少(P<0.01);S期细胞比例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P<0.05,P<0.01),较该浓度的吗啡单独处理组均增加(P<0.01);G2M期细胞比例随着联合用药中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P<0.05,P<0.01),较该浓度的吗啡单独处理组均减少(P<0.01);各浓度吗啡与5-Fu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吗啡、5-Fu及联合应用48小时能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早期凋亡,且与其中吗啡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吗啡可以诱导MCF-7细胞主要被阻滞于G0/G1期,5-Fu可以使细胞循环周期主要被阻滞于S期,两药联合应用既抑制了G0/G1期到S期的转化,又抑制了S期向G2M期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5-氟尿嘧啶 MCF-7 流式细胞技术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肺鳞癌免疫组化彩色图像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立新 宋立刚 +4 位作者 宋志杰 胡建功 赵晓明 金小平 李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探讨肺鳞癌免疫组化图像定量分析中描述图像色彩的指标在不同分化程度间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采用S P法进行肺癌p5 3、PCNA和p16免疫组化染色 ,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MPIAS 5 0 0 )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2 0例肺鳞癌患者... 目的 探讨肺鳞癌免疫组化图像定量分析中描述图像色彩的指标在不同分化程度间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采用S P法进行肺癌p5 3、PCNA和p16免疫组化染色 ,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 (MPIAS 5 0 0 )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2 0例肺鳞癌患者中没有高分化者 ,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p5 3阳性均为 6例 ,PCNA阳性分别为 7例和 6例 ,p16阳性分别为 5例和 6例。中分化组p5 3染色的饱和度 (4.95 % )低于低分化组(10 .95 %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t =4.2 0 8,P =0 .0 0 2 ) ;中分化组PCNA染色的饱和度 (7.74% )亦低于低分化组(12 .98% ) ,差异有显著性 (t =2 .416 ,P =0 .0 34) ;中分化组p16染色的色度 (5 3 .98°)低于低分化组 (6 2 .32°) ,差异有显著性 (t =2 .784,P =0 .0 2 1)。结论 用描述图像色彩的指标定量分析肺鳞癌免疫组化图像可能反应肺癌的不同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P53 PCNA P16 免疫组化学 图像分析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海鹏 张晓璇 +1 位作者 申兴斌 刑恩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767-4768,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机制。方法 9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石杉碱甲片治疗,观察组47例,给予丁苯酞+石杉碱甲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失智评分量表(CDR)评分较...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机制。方法 9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石杉碱甲片治疗,观察组47例,给予丁苯酞+石杉碱甲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失智评分量表(CDR)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D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脑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明显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ADL及脑组织血流量,提高血清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丁苯酞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临床失智评分量表
下载PDF
不同浓度吗啡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志学 孙立新 +4 位作者 宋有鑫 闫彩云 李汝泓 雷燕 于铁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881-2884,共4页
目的研究吗啡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24、48、72 h后MTT法测定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选取48 h,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增殖抑制情况:吗啡单独... 目的研究吗啡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24、48、72 h后MTT法测定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选取48 h,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增殖抑制情况:吗啡单独应用时,平均抑制率(IR)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作用24、48 h时,250μmol/L及1 250μmol/L浓度的吗啡对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作用72 h时,各浓度组均对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5-FU单独应用时,作用24、48、72 h时均对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吗啡与5-FU联合应用时,平均IR亦随着其中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作用24 h时,3种浓度的吗啡与5-FU均无协同作用(P>0.05);作用48、72 h时,3种浓度的吗啡与5-FU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凋亡情况:吗啡单独应用时,凋亡率随着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与未处理组相比,250μmol/L及1 250μmol/L浓度的吗啡均引起凋亡率增加(P<0.05)。5-FU单独应用时,凋亡率亦明显增加(P<0.05)。吗啡与5-FU联合应用时,凋亡率亦随着其中吗啡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3种浓度的吗啡与5-FU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吗啡、5-FU及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与吗啡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两药联合应用48 h和72 h,可显示出协同作用。一定浓度的吗啡、5-FU及联合应用48 h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促进凋亡作用,且与吗啡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5-氟尿嘧啶 MCF-7 MTT 流式细胞技术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景福 邢恩鸿 +4 位作者 段书众 张昆 郭风玲 赵亚娟 胡桂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3期10011-10015,共5页
背景:核因子κB与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探讨其与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营养状况的... 背景:核因子κB与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探讨其与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横断面分析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71例患者各项指标,将其中糖尿病肾病22例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0例,余49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血糖控制不良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②糖化血红蛋白与核因子κB、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显著负相关;核因子κB与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均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负相关。提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血糖控制越差,核因子κB活性越强,炎症反应越明显,营养不良程度越重。血糖控制欠佳导致的核因子κB异常活化是增强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加重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液透析 糖尿病 核因子ΚB 营养不良
下载PDF
T-钙黏蛋白对黑素瘤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陆海涛 孙立新 +2 位作者 陆洁 李雪飞 段昕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T-钙黏蛋白(T-cadherin)对黑素瘤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株B16F10,将pEGFP-N1空载体和构建的pEGFP-N1-T-cadherin转染B16F10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T-cadherin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transwel... 目的探讨T-钙黏蛋白(T-cadherin)对黑素瘤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株B16F10,将pEGFP-N1空载体和构建的pEGFP-N1-T-cadherin转染B16F10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T-cadherin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测定转染T-cadherin后肿瘤细胞的侵袭力。结果 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可转录和表达T-cadherin;转染T-cadherin组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目(2.20±0.49)明显少于未转染组(16.80±1.39)和转染pEGFP-N1空载体组(15.00±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pEGPF-N1空载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结果显示,转染T-cadherin组穿过小室膜细胞的吸光度(OD)值(0.124±0.003)明显低于未转染组(0.263±0.006)和转染pEGFP-N1空载体组(0.247±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pEGFP-N1空载体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dherin对黑素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钙黏蛋白 黑素瘤 侵袭力
下载PDF
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行天 孙立新 +1 位作者 杨宁 葛志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野黄芩苷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野黄芩苷对Tca8113细胞的...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野黄芩苷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野黄芩苷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性。Westerm-blot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水平随野黄芩苷浓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结论: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野黄芩苷治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苓苷 舌鳞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BCL-2
下载PDF
联合检测癌胚抗原、癌抗原199、癌抗原50和β_2微球蛋白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 被引量:8
19
作者 钟怀印 张建华 薛承岩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56-1357,共2页
关键词 腹水 癌胚抗原 抗原 肿瘤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PTTG、VEGF-C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恩鸿 王军 +2 位作者 王春阳 赵杨 申兴斌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份大肠正常黏膜(正常组)、80份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组)中PTTG mRNA及PTTG蛋白的表达水平;用D2-40标...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份大肠正常黏膜(正常组)、80份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组)中PTTG mRNA及PTTG蛋白的表达水平;用D2-40标记微淋巴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D2-40表达,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大肠癌组PTTG、VEGF-C表达量及LMVD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PTTG与VEGF-C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促淋巴管生成为其主要作用机制;PTTG与VEGF-C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微淋巴管密度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