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1
作者 沈永玲 方建伟 +4 位作者 程飞 桑晓一 孟君 马翠红 戈洪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MIS患者91例按脑卒中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CI组(MoCA评分<26分)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MIS患者91例按脑卒中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CI组(MoCA评分<26分)39例与非PSCI组52例(MoCA评分≥26分)。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PSIC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PSCI组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S100β蛋白、Aβ42水平预测PSCI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相比非PSCI组,PSCI组年龄较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高,且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1.335)、血清S100β蛋白水平(OR=1.581)、血清Aβ42水平(OR=1.644)为PS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预测PSCI的AUC分别为0.832、0.886,二者联合的AUC为0.944,相比单一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老年MIS患者PSCI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较好预测PS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β-淀粉样蛋白(Aβ)42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沈永玲 张东 +2 位作者 李勇 朱海暴 桑晓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513-4514,共2页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Lp-PLA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Lp-PLA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TNF-α、Lp-PLA2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指Lp-PLA2与TNF-α(r=0.908,P<0.05)及CRP(r=0.819,P<0.05)均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81.50 ng/ml为截点值,Lp-PLA2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性为84.78%,特异性为84.00%,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TNF-α及CRP。结论 Lp-PLA2水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早期即可升高,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炎症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栓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S100β蛋白、CCNI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赵振儒 王孟楠 +3 位作者 关娇 王莉萍 任建华 曾丹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血浆中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CNI)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行介入机械取栓术治疗的AIS患...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血浆中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CNI)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行介入机械取栓术治疗的AIS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30例)、大剂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均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h)后维持剂量分别为0.4、0.8μg/(kg·h),直至气管拔管,对照组(29例)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入室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T1)、维持剂量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10 min(T2)、术毕带管恢复自主呼吸(T3)时对三组血清S100β蛋白、CCNI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三组术后24 h镇静、NIHSS评分、穿刺-血管再通(PTR)时间、苏醒时间的差异以及躁动、谵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T1~T3时血清S100β蛋白、CCNI蛋白与T0时的数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T1~T3时血清S100β蛋白、CCNI蛋白均明显低于T0时的数值(P<0.05)。T0时,三组血清S100β蛋白、CCNI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血清S100β蛋白、CCNI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小剂量组显著低于大剂量组(P<0.05)。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术后24 h的Ramsay评分、NIHSS评分、PTR及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大剂量组(P<0.05),但两组的Ramsay评分、PTR以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躁动、谵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剂组与对照组(P<0.05),但小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IS患者机械取栓术中大、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均可降低S100β蛋白、CCNI蛋白水平,而1.0μg/(kg·h)输注,小剂量[0.4μg/(kg·h)]维持麻醉时镇静作用明显,可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右美托咪定 取栓术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下载PDF
基于定量脑电图与多指标特征构建急性重症脑出血早期功能恶化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朝旭 葛晶 +3 位作者 王迎东 张歆萍 张晓娟 孙实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定量脑电图与多指标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152例急性重症脑出血临床资料,统计入院72 h内END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END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探究基于定量脑电图与多指标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152例急性重症脑出血临床资料,统计入院72 h内END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END患者一般资料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实验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凝溶胶蛋白(GSN)、Caspase切割的细胞角蛋白-18(CCCK-18)、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微小RNA-130a(miR-130a)、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分析END发生的影响因素。基于BIS和其他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决策曲线分析含与不含BIS的Nomogram预测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结果152例END发生率为28.29%(43/152)。血肿体积、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血清NSE、D-D、CCCK-18、Nogo-A、NF-κB p65、SIRI、miR-130a水平为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IS及血清GSN水平为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END发生的保护因素(P<0.01)。基于BIS与多指标特征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END发生的一致性指数为0.881(95%CI为0.831,0.940),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与实际观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含BIS的模型预测值在0~0.9区间时,可提供附加临床获益。结论BIS是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END发生的影响因素,基于BIS与多指标特征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能提高对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END发生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电图 脑电双频谱指数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静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永玲 朱海暴 +3 位作者 李勇 桑小一 张冠文 齐丽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静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应用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和对照组45... 目的研究和分析静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应用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和对照组45例(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治疗第1、3、7、14天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各时段的TIA控制率,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患者转为急性脑梗死的比例。结果治疗第1、3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浆t-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后各时点,2组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段TIA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4例患者于随访期内转为急性脑梗死,2组患者转为急性脑梗死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低剂量rt-PA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提高TIA初期患者的血浆t-PA水平,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但对于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的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在MIS或TIA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沈永玲 朱海暴 +3 位作者 李勇 桑晓一 张冠文 齐丽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析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在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MIS及TI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传统静脉溶栓组,32... 目的探析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在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MIS及TI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A组(传统静脉溶栓组,32例)、B组(联合静脉溶栓组,33例)和C组(未溶栓组,33例)3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及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率、死亡率及复发率。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NIHSS评分、BI评分及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m RS评分明显高于A、C组,BI评分明显低于A、C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病例;C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MIS或TIA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静脉溶栓 抗血小板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于朝旭 葛晶 +2 位作者 王迎东 张歆萍 张晓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0158-0160,共3页
本课题研究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时,引入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各项指标进行评估,探讨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课题研究样本选自本院于2019.12~2021.7接收的高血压... 本课题研究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时,引入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各项指标进行评估,探讨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课题研究样本选自本院于2019.12~2021.7接收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名,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治疗,对所有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电话回访,结合出院后回访情况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N45)与预后不良组(N55),对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时采用的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治疗方法和患者预后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分析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阻力指数、椎动脉颅外段(VA)管径、搏动指数、舒张期最小流速、平均流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具有临床研究价值。结论 对患者使用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指标可为患有该疾病的患者的预后情况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是值得在临床上使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高血压性脑出血 预后评估 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联合右心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周禹彤 姜健慧 +1 位作者 杜薇 王文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56-0059,共4页
分析利用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同步联合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怀疑卵圆孔未闭相关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TTE、cTCD联合cTTE。分析静息及瓦氏动作下cTTE、cTCD及cTCD联合... 分析利用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同步联合右心声学造影技术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怀疑卵圆孔未闭相关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TTE、cTCD联合cTTE。分析静息及瓦氏动作下cTTE、cTCD及cTCD联合cTTE的超声表现。探讨阳性与阴性患者组间神经系统症状及心脏二维指标的差异。结果 单独在静息或瓦氏动作下,cTTE与cTCD两组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cTTE、cTCD在瓦氏动作下与静息状态比较,阳性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静息及瓦氏动作下cTCD联合cTTE相对于cTTE及cTCD检出效果的灵敏度均达到80%,特异度及阳性预测率均为100%,阴性预测率均达到75%,诊断符合率均达到90%,均一致性较好。联合筛查中,脑卒中的阳性患者较多(P<0.05),头晕的阳性患者较少(P<0.05),头痛患者阳性与阴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心脏二维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用cTCD联合cTTE技术检出PFO患者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对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 右心声学造影 卵圆孔未闭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姜健慧 杜薇 +3 位作者 韩广明 马志红 任建华 乔建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监测方法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CEA的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术中均应用SEP和TCD联合监测,记录SEP的N2...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监测方法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CEA的5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术中均应用SEP和TCD联合监测,记录SEP的N20波幅变化,以及TCD监测显示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从而决定是否实施转流术,并判断开放的颈动脉是否出现再狭窄以及有无脑高灌注情况。术中记录两种监测方法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SEP监测结果显示2例达到转流标准,术中实施转流术;TCD监测结果显示8例达到转流标准(包括SEP监测达到转流标准的2例)。应用SEP(4.0%,2/50)和TCD(16.0%,8/50)监测达到转流标准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2例行两种监测均未达到转流标准的患者术中开放阻断的颈动脉后,TCD监测结果提示再次出现重度狭窄或闭塞,而SEP监测无阳性发现;另2例行两种监测均未达到转流标准的患者开放阻断的颈动脉后,TCD监测结果提示高灌注,SEP亦无阳性发现。50例患者CEA术后30d内无一例发生脑梗死、脑出血、过度灌注以及死亡,复查CT血管成像显示所有患者的颈动脉狭窄解除。结论SEP和TCD联合监测在CEA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前者可能在判断术中转流方面更有优势,后者在术中开放颈动脉后判断颈动脉再次出现重度狭窄或高灌注方面可能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监测 手术中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