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浸膏及其制剂的防潮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牛向伟 姜莉莉 杨冬丽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稳定的质量和疗效是中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现代中药浸膏及其制剂经适宜的方法提取后,再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从而制成所需剂型。不同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CRH)值越大,越不易吸潮,
关键词 中药浸膏 中药制剂 防潮
下载PDF
一步制粒技术在中药制剂应用中关键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崔雅慧 郑艳春 +1 位作者 牛向伟 阎春风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2期46-47,共2页
探讨一步制粒技术在中药制剂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根据考察的结果以及实际生产的验证,为该技术在中药生产领域广泛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一步制粒 中药制剂
下载PDF
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宇杰 吕英超 +5 位作者 于海龙 耿榕徽 郭金甲 杨冬丽 郑艳春 王春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0-2424,共5页
目的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和小鼠腹腔液渗出法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 目的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和小鼠腹腔液渗出法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镇痛作用;通过测定大鼠后足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初步分析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结果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高低两个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小鼠耳和大鼠足肿胀,减少小鼠腹腔液的渗出,提高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所引起疼痛的痛阈值,降低大鼠肿胀足中IL-1、TNF-α和PGE2水平,与相应空白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TNF-α和PGE2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复康颗粒 挥发油成分 抗炎 镇痛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益母草颗粒工艺改进及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艳春 李君 +3 位作者 崔雅慧 李俊芳 董海荣 朱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4期121-122,129,共3页
目的制订益母草颗粒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提高质量的可控性。方法采用沸腾制粒技术制备颗粒,TLC鉴别益母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改进了颗粒的制剂工艺,薄层色谱法鉴别明显,盐酸水苏碱线性回归方程为:Y=0.605 6X-0.003 1,r=... 目的制订益母草颗粒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提高质量的可控性。方法采用沸腾制粒技术制备颗粒,TLC鉴别益母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改进了颗粒的制剂工艺,薄层色谱法鉴别明显,盐酸水苏碱线性回归方程为:Y=0.605 6X-0.003 1,r=0.999 4,线性范围为0~8.153 6 mg,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8.5%(n=9),RSD=1.03%,平均含量为21.5 mg/袋,含量限度为每袋中含有盐酸水苏碱不得低于18.0 m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益母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颗粒 工艺改进 质量控制
下载PDF
HPLC测定新健胃包芯片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艳春 杨冬丽 +2 位作者 崔雅慧 闫春风 张东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健胃片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方法以agilengC18(4.6mm×250mm,5μm)为分析柱,甲醇-0.1%磷酸(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大黄素在0.0414~0.207ug...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健胃片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方法以agilengC18(4.6mm×250mm,5μm)为分析柱,甲醇-0.1%磷酸(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大黄素在0.0414~0.207u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03%);大黄酚在0.080~0.400u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RSD0.99%)。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稳定,能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新健胃包芯片 大黄素 大黄酚
下载PDF
喷雾制粒技术在益母草颗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婷 郑艳春 +3 位作者 李平 崔雅慧 李君 朱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7期20-21,共2页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喷雾制粒工艺技术在益母草颗粒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喷雾制粒技术摸索工艺条件制备益母草颗粒,并与原湿法制粒工艺方法比较。结果以喷雾制粒方法制备的颗粒硬度适中,质量稳定,辅料的用量减少。结论采用喷雾制粒技术适合...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喷雾制粒工艺技术在益母草颗粒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喷雾制粒技术摸索工艺条件制备益母草颗粒,并与原湿法制粒工艺方法比较。结果以喷雾制粒方法制备的颗粒硬度适中,质量稳定,辅料的用量减少。结论采用喷雾制粒技术适合于益母草颗粒的制备,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颗粒 喷雾制粒
下载PDF
柴胡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雅娜 崔雅慧 +2 位作者 张疑 张越素 郑艳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7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柴胡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方法:采用UV,HPLC,TLC法考察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结果:UV,HPLC,TLC法均证明柴胡炮制后化学成分存在变化。结论:柴胡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可能是柴胡炮制前后功效发生变化的依据。
关键词 柴胡 炮制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制备技术对新健胃片中黄芩苷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冬丽 郑艳春 +2 位作者 黄飞龙 刘井利 牛向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0-53,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技术对新健胃片中黄芩苷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恒温加速试验考察粉末包衣、固体分散及包芯片技术对提高黄芩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固体分散及包芯片技术制备的样品均能使新健胃片中黄芩苷保持稳定。结论:固体分散、...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技术对新健胃片中黄芩苷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恒温加速试验考察粉末包衣、固体分散及包芯片技术对提高黄芩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固体分散及包芯片技术制备的样品均能使新健胃片中黄芩苷保持稳定。结论:固体分散、包芯片技术的应用可解决新健胃片中黄芩苷的稳定性问题。其中应用包芯片技术制备样品,辅料用量较少,操作简便,更易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健胃片 黄芩苷 稳定性 粉末包衣 固体分散 包芯片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腰痛宁流浸膏中士的宁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崔雅慧 郑艳春 +2 位作者 张瑞华 尹美芝 阎春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3期42-43,共2页
目的:建立腰痛宁流浸膏含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腰痛宁流浸膏中士的宁的含量,采用Inertsil C8-3(4.6×250 mm,5 um)色谱柱,甲醇-水-冰乙酸(100:480:35),用三乙胺调PH值为3.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nm。... 目的:建立腰痛宁流浸膏含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腰痛宁流浸膏中士的宁的含量,采用Inertsil C8-3(4.6×250 mm,5 um)色谱柱,甲醇-水-冰乙酸(100:480:35),用三乙胺调PH值为3.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腰痛宁流浸膏中士的宁的含量在4.0—6.0 u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结果为99.1%,RSD值为1.24%(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腰痛宁流浸膏中士的宁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腰痛宁流浸膏 士的宁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新健胃包芯片一步制粒工艺优化
10
作者 郑艳春 杨冬丽 +3 位作者 崔雅慧 张东阁 闫春风 秦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62-63,共2页
目的:优选新健胃包芯片一步制粒工艺。方法:以颗粒软硬度、性状、粒径大小、可压性及片芯中碳酸氢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制粒的各关键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新健胃包芯片制粒工艺在不改变原辅料,物料温度45℃,进风温度在5... 目的:优选新健胃包芯片一步制粒工艺。方法:以颗粒软硬度、性状、粒径大小、可压性及片芯中碳酸氢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制粒的各关键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新健胃包芯片制粒工艺在不改变原辅料,物料温度45℃,进风温度在50~60℃,5%淀粉浆为黏合剂的条件下,制备的颗粒可压性、流动性均较好,压制的包芯片稳定,且提高了碳酸氢钠含量。结论:该颗粒采用一步制粒法生产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可为大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健胃包芯片 一步制粒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提取挥发油制备颈复康颗粒的活血化瘀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耿榕徽 姜福义 +1 位作者 王春民 杨宇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研究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water extraction coupling rectification,WER)提取挥发油制备颈复康颗粒对实验性体内、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对WER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进行药理学评价。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 目的:研究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water extraction coupling rectification,WER)提取挥发油制备颈复康颗粒对实验性体内、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对WER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进行药理学评价。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12,6 g.kg-1)、WER工艺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12,6 g.kg-1)及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ig给药7 d。大鼠体外血栓形成:末次给药后2 h,自腹腔动脉取血,置体外血栓形成仪上测量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末次给药后2 h麻醉大鼠,分离颈总动脉,观察记录体内血栓形成时间;自腹腔静脉取血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高切、中切、低切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取健康成年家犬30只,分组及给药等同前,观察记录用药前后家犬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脑血管阻力(cerebral vascular resistance,CVR),分析WER工艺与传统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WER工艺提取挥发油制备的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均可显著延缓大鼠血栓形成时间(OT延长率为33.34%,18.87%),降低大鼠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和干重,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小板5min聚集阻抗值分别为6.15Ω,7.24Ω),在末次给药后30~90 min均可增加家犬脑血流量,且与传统工艺颈复康颗粒同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WER工艺提取挥发油制备的颈复康颗粒较传统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具有更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共沸精馏耦合 挥发油 颈复康颗粒 血栓 血小板聚集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脑血流量
原文传递
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提取挥发油制备颈复康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宇杰 刘振虹 +1 位作者 王春民 耿榕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研究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WER)提取挥发油制备颈复康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12,6 g.kg-1)、WER工艺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12,6 g.kg-1)及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ig给药... 目的:研究提取-共沸精馏耦合工艺(WER)提取挥发油制备颈复康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12,6 g.kg-1)、WER工艺颈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12,6 g.kg-1)及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ig给药7 d。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液渗出法和大鼠足肿胀法研究WER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研究其镇痛作用;通过测定大鼠肿胀足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分析WER工艺与传统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WER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高、低2个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P<0.01,P<0.001),减少小鼠腹腔液的渗出(P<0.05,P<0.01),提高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大鼠温浴法所引起疼痛的痛阈值(P<0.01,P<0.001),降低大鼠肿胀足中IL-1,TNF-α和PGE2含量(P<0.01,P<0.001),且与传统工艺颈复康颗粒同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WER工艺制备的颈复康颗粒具有更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TNF-α和PGE2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共沸精馏耦合 挥发油 颈复康颗粒 抗炎 镇痛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前列腺素E2
原文传递
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对血栓形成、血液黏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宇杰 于海龙 +4 位作者 吕英超 郭金甲 杨冬丽 郑艳春 王春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20-223,共4页
目的: 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对实验性体内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即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高、低剂量组... 目的: 研究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对实验性体内外血栓形成、血液黏度及脑血流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即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70,35 gkg-1)、颈复康颗粒组(12 gkg-1)及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ig给药7 d(给药容积20 mL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1%吐温80)。大鼠体外血栓形成:末次给药后2 h,自腹腔静脉取血,置体外血栓形成仪上测量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末次给药后2 h麻醉大鼠,分离颈总动脉,观察记录体内血栓形成时间;自腹腔静脉取血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高切、中切、低切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取健康成年家犬30只,分组及给药同大鼠,观察记录用药前、后家犬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脑血管阻力(cerebral vascular resistance,CVR),分析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对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 结果: 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高、低2个剂量组均可延缓大鼠血栓形成时间(OT延长率为24.36%,12.60%),降低大鼠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和干重,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小板5 min聚集阻抗值分别为9.16,10.46Ω),增加家犬脑血流量(末次给药后30~90 min),但对脑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 结论: 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为颈复康颗粒中发挥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复康颗粒中挥发油成分 血栓 血小板聚集 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脑血流量
原文传递
颈复康颗粒原药材配伍所含挥发油中Z-蒿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春民 杨冬丽 +3 位作者 郑艳春 秦婷 徐晓伟 朱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4-1346,共3页
目的建立颈复康颗粒原药材所含挥发油中Z-蒿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20∶1。结果 Z-蒿本内酯的线性范围是... 目的建立颈复康颗粒原药材所含挥发油中Z-蒿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FID检测器,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20∶1。结果 Z-蒿本内酯的线性范围是0.022 49~0.224 9 mg/mL,r=0.999 1;洋川芎内酯A的线性范围是0.016 38~0.163 8 mg/mL,r=0.999 9;Z-蒿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1%和100.3%,RSD为1.81%和1.3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检测颈复康颗粒药材所含挥发油中Z-蒿本内酯及洋川芎内酯A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挥发油 气相色谱 Z-蒿本内酯 洋川芎内酯A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腰痛宁贴膏中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含量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婷 李平 +2 位作者 郑艳春 王春民 张瑞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78-80,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腰痛宁贴膏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方法:色谱柱Intersil C8-3(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20∶96∶7,用三乙胺调pH为3.1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腰痛宁贴膏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方法:色谱柱Intersil C8-3(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20∶96∶7,用三乙胺调pH为3.1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士的宁在0.020 6~0.123 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28%,RSD1.33%;马钱子碱在0.013 8~0.083 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99.82%,RSD 0.84%。结论: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腰痛宁贴膏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宁贴膏 士的宁 马钱子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HPLC测定蚁参蠲痹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俊芳 崔雅慧 +2 位作者 郑艳春 董海荣 黄飞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03-105,共3页
目的:建立蚁参蠲痹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蚁参蠲痹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法分析条件为Kromasil-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7%甲酸水溶液(28∶8∶64),流速1.0 mL.min-1... 目的:建立蚁参蠲痹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蚁参蠲痹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法分析条件为Kromasil-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7%甲酸水溶液(28∶8∶64),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结果:丹酚酸B在0.150 4~15.04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8.90%,RSD 1.2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蚁参蠲痹胶囊的质量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蚁参蠲痹胶囊 丹酚酸B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心神宁片中栀子苷含量影响因素的考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美芝 张瑞华 +2 位作者 崔雅慧 郑艳春 李云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3,共2页
目的:考察心神宁片中关于栀子苷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心神宁片生产工艺中多个控制点,通过HPLC测定栀子苷的含量,计算栀子苷的转移率。结果:影响栀子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浓缩工序和制粒工序,要求控制两道工序的温度在75℃以下,3批中... 目的:考察心神宁片中关于栀子苷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心神宁片生产工艺中多个控制点,通过HPLC测定栀子苷的含量,计算栀子苷的转移率。结果:影响栀子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浓缩工序和制粒工序,要求控制两道工序的温度在75℃以下,3批中试样品中栀子苷平均含量1.87 mg/片,平均转移率67.0%。结论:按照此工艺栀子苷的有效成分能提取完全且有效转移,并能更好控制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神宁 栀子苷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藿香正气水中橙皮苷转移率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艳春 杨冬丽 +2 位作者 崔雅慧 秦婷 李俊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28,共2页
目的:考察影响藿香正气水中橙皮苷含量的因素,提高橙皮苷的转移率。方法:采用HPLC测定各因素下橙皮苷的转移率。结果:控制陈皮药材的粒径在10 mm以下,用70%乙醇60℃下浸泡,低于65℃浓缩,橙皮苷的转移率较高。结论:采用此方法能有效地提... 目的:考察影响藿香正气水中橙皮苷含量的因素,提高橙皮苷的转移率。方法:采用HPLC测定各因素下橙皮苷的转移率。结果:控制陈皮药材的粒径在10 mm以下,用70%乙醇60℃下浸泡,低于65℃浓缩,橙皮苷的转移率较高。结论:采用此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橙皮苷的转移率,保证成品中橙皮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 橙皮苷 转移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