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春宇 史建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3期124-125,共2页
目的总结50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9年2月进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5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全组男43例,女7例,平均年龄(50.23±8.31)岁;其中陈旧... 目的总结50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9年2月进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5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全组男43例,女7例,平均年龄(50.23±8.31)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16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17例,慢阻肺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0.48±0.42)。结果全组共行左乳内动脉桥吻合50支,桡动脉桥4支,大隐静脉桥69支。2例术中改为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9例。死亡2例,48例10~18 d痊愈出院。结论 OPCAB与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体外循环准备是OPCAB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有助于提高OPCAB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47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春宇 栗春 张红秀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总结47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12月-2006年12月进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47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全组男41例,女6例,平均年龄(53.12±8.31)岁;其中陈... 目的:总结47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12月-2006年12月进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47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全组男41例,女6例,平均年龄(53.12±8.31)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19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15例,慢阻肺5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0.48±0.32。结果:全组共行左乳内动脉桥吻合47支,桡动脉桥4支,大隐静脉桥59支。2例术中改为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6例。死亡1例,46例10-18 d痊愈出院。结论:OPCAB与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体外循环准备是OPCAB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有助于提高OPCAB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3
3
作者 胡庆圆 张成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目的考察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全麻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保温护理。... 目的考察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全麻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保温护理。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入室和出室时的麻醉恢复评分,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测定两组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结果出室时两组患者麻醉恢复评分的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均比入室时显著升高(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总分、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以帮助降低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苏醒过程更加平稳,有效避免苏醒期躁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护理 麻醉恢复评分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手术治疗食管癌穿孔一例报告
4
作者 高春宇 张红秀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4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癌性穿孔 手术治疗 肝功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60例治疗体会
5
作者 高春宇 栗春 《吉林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80-80,82,共2页
目的:总结6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11月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60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全组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52.31±8.12)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23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性心绞... 目的:总结6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11月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60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全组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52.31±8.12)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23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1例,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18例,左室室壁瘤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0.52±0.17)。6例行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其中2例同时行左室室壁瘤切除术。9例行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5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其中2例术中改为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急诊手术3例。结果:全组共行左乳内动脉桥吻合59支,桡动脉桥4支,大隐静脉桥94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6例。住院死亡3例,57例10~18d痊愈出院。结论:OPCAB与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体外循环准备是OPCAB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IABP对于衰竭的心脏是一种强有力的辅助措施,疗效优于目前应用的任何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