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4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各48例.恩替卡韦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在恩替卡韦组基础...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各48例.恩替卡韦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TBIL、AST、ALT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明显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46±1.21)、(11.21±0.14)d,均明显短于恩替卡韦组的(13.13±2.78)、(16.89±1.2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恩替卡韦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异甘草酸镁 恩替卡韦 治疗作用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2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有效性。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抗病毒组和恩替卡韦抗病毒组,每组40例。干扰素抗病毒组采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抗病毒组采取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比...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有效性。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抗病毒组和恩替卡韦抗病毒组,每组40例。干扰素抗病毒组采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抗病毒组采取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恩替卡韦抗病毒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干扰素抗病毒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抗病毒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3.02±0.24)分低于干扰素抗病毒组的(5.24±0.51)分,TBIL、AST、ALT水平分别为(20.56±10.21)μmol/L、(41.14±12.01)U/L、(51.11±1.11)U/L,均低于干扰素抗病毒组的(30.25±11.26)umol/L、(84.15±12.21)U/L、(61.66±1.56)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抗病毒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低于干扰素抗病毒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更好改善肝功能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恩替卡韦 干扰素 有效性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肝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肝硬化不适症状与肝功能指标好转时间;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胆汁酸(15.62±0.43)μmol/L、谷草转氨酶(AST)(47.61±3.32)U/L、碱性磷酸酶(ALP)(104.34±5.02)U/L、谷丙转氨酶(ALT)(42.52±1.32)U/L、总胆红素(19.34±0.55)μmol/L,均优于参照组的(13.52±0.32)μmol/L、(59.72±3.43)U/L、(187.82±9.82)U/L、(60.98±3.24)U/L、(26.32±0.98)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参照组的83.08%,肝硬化不适症状与肝功能指标好转时间(29.97±1.02)、(43.78±1.32)d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的(40.52±1.43)、(55.57±1.45)d,不良反应发生率4.62%低于参照组的2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伴胆汁淤积患者选择熊去氧胆酸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即可调节患者肝功能指标,还利于机体康复,缩短用药时间,药物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熊去氧胆酸 肝硬化伴胆汁淤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