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安全性影响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可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4期143-145,共3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53例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硫酸...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53例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89±0.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9±0.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21%低于对照组的29.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雷晓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救治的1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单...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救治的1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3周后对两组的日常行动能力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3.42±1.02)、Barthel指数(52.29±4.45)相较于对照组(4.21±0.97)、(45.67±5.1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相较于对照组84.1%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数据差异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微出血患者发生症状性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何萧伊 张艳丽 +1 位作者 王晓玲 武建朝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时,发生症状性脑出血(sIC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3例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头... 目的探讨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时,发生症状性脑出血(sIC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3例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头部核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和头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根据S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CMBs组(n=27)与CMBs组(n=56)。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危险评分(CHA2DS2-VASc)、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S)等临床资料。记录CMBs的患者的严重程度分级、发生CMBs的部位以及抗凝药的种类、剂量、服用时间等,主要终点事件为口服抗凝药90 d内发生sICH,分析CMBs患者口服抗凝剂治疗的安全性。记录本研究纳入患者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6.9%(14/83)。其中,小出血10例(12.1%),包括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痰中带血、便潜血、轻微眼底出血;临床相关非大出血2例(2.4%),包括便血、严重眼底出血;大出血2例(2.4%),为脑出血。2例患者分别于口服抗凝药物后第64天和第82天发生sICH。2例患者的出血部位均与原梗塞部位无关,但出血部位既往均存在CMBs病灶。CMBs组有高血压病病史患者比例高于无CM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是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合并CMBs患者发生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48,95%可信区间0.150~1.344,P=0.032)。结论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患者有较高的CMBs的发生率,高血压病史与CMBs的发生相关。当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AIS患者合并CMBs时,NIHSS评分是sI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急性缺血性卒中 抗凝
下载PDF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骨量丢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玲 耿洪跃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63-165,共3页
目的:比较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肢体与健侧肢体、健康人股骨近端骨密度,分析患侧肢体运动能力、病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股骨近端骨密度关系。方法:选择2001-12/2004-12在抚顺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15例(患者组),... 目的:比较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肢体与健侧肢体、健康人股骨近端骨密度,分析患侧肢体运动能力、病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股骨近端骨密度关系。方法:选择2001-12/2004-12在抚顺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15例(患者组),男76例,女39例;病程≥6个月62例,<6个月53例。Brunstrom分期Ⅰ~Ⅱ期,Ⅲ~Ⅳ期,Ⅴ~Ⅵ期患者分别为21,38,56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佳组72例(Barthel指数≥4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组43例(Barthel指数<40分)。排除常年服用激素或其他各种影响骨代谢药物者。选择常年在本院作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和本院职工或家属98人为对照组,男51人,女47人。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组患侧、健侧和对照组,不同病程、不同Brun-strom分期、不同生活活动能力患者患侧股骨近端骨密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15例,健康人98人。①患者组的患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健侧犤(0.75±0.19),(0.58±0.16),(0.54±0.17)g/cm2;(0.85±0.16),(0.71±0.14),(0.63±0.16)g/cm2;(0.81±0.16),(0.69±0.17),(0.60±0.18)g/cm2,t=1.937~2.841,P<0.05~0.01犦。②病程长组患肢股骨颈和大转子骨密度明显低于病程短组犤(0.73±0.15),(0.57±0.16)g/cm2;(0.80±0.19),(0.71±0.20)g/cm2,t=2.031,2.329,P<0.05犦。③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患肢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骨密度均明显低于Ⅲ~Ⅳ期和Ⅴ~Ⅵ期患者犤(0.73±0.21),(0.56±0.15),(0.53±0.18)g/cm2;(0.80±0.20),(0.69±0.18),(0.60±0.14)g/cm2;(0.81±0.19),(0.72±0.21),(0.60±0.11)g/cm2,t=2.195~2.392,P<0.05犦。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组患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骨密度明显低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佳组犤(0.74±0.18),(0.59±0.15),(0.53±0.16)g/cm2;(0.82±0.20),(0.71±0.17),(0.59±0.19)g/cm2,t=2.209~2.346,P<0.05犦。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出现骨量丢失表现;患侧肢体股骨近端骨密度低于健康人和健侧;患侧肢体运动能力越差、病程越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股骨近端骨密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骨密度 日常生活活动 运动机能减退
下载PDF
盐酸司来吉兰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可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2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司来吉兰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1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司来吉兰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盐酸司来吉兰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 目的探讨盐酸司来吉兰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1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司来吉兰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盐酸司来吉兰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定向力评分(9.92±0.35)分、记忆力评分(1.91±0.31)分、回忆能力评分(1.92±0.43)分、言语能力评分(7.52±1.37)分、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3.69±1.37)分及总分(24.9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78±0.36)、(1.42±0.29)、(1.41±0.42)、(6.37±1.09)、(3.01±1.48)、(19.99±1.6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司来吉兰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临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司来吉兰 多巴丝肼片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2期132-132,134,共2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61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与84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头颅CT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影响着脑梗死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61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与84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头颅CT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是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影响着脑梗死的症状、梗死面积、治疗效果和预后。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感觉障碍、瘫痪、失语、眩晕等临床表现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且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与糖尿病自身的病理基础直接相关,治疗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控制血糖,可减少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 非糖尿病性 脑梗死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依据患者是否脑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15例)与未出血组(75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依据患者是否脑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15例)与未出血组(75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出血组糖尿病占比46.67%、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77±1.73)分、溶栓24 h后收缩压(152.18±9.14)mm Hg(1 mm Hg=0.133 kPa)、溶栓24 h后舒张压(83.78±11.05)mm Hg、血钠(139.59±5.56)mmol/L、血糖(8.36±1.11)mmol/L、检出CT低密度病灶占比40.00%均高于未出血组的16.00%、(10.56±1.35)分、(138.61±19.44)mm Hg、(71.88±12.55)mm Hg、(134.79±6.31)mmol/L、(6.74±1.35)mmol/L、14.67%,发病至溶栓用时(3.91±1.57)h长于未出血组的(2.68±1.2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用时、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24 h后收缩压均为溶栓治疗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发病至溶栓用时、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24 h后收缩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出血 尿激酶 静脉溶栓治疗
下载PDF
早期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朱吉秀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8期886-887,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4-10—2016-10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并根据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氯吡... 目的探究早期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4-10—2016-10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并根据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脑卒中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8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脑卒中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早期脑梗死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丁苯酞 脑梗死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1
9
作者 雷晓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期187-187,共1页
目的对丹参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60例。对照组实施奥扎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丹参川芎嗪联合... 目的对丹参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60例。对照组实施奥扎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丹参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静脉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对照组60例患者整体有效率为75%(45/60);观察组60例患者整体有效率为91.6%(55/60)。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奥扎格雷,可以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脑部组织 脑部血液循环
下载PDF
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晓丹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147-147,149,共2页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03-2015-03本院接收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接受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就两个组别的临床效...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03-2015-03本院接收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接受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就两个组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3.3%,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25.1±5.3)分、ADL评分(32.3±4.1)分,相较于对照组(19.6±3.9)分、(38.0±3.9)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应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满足,可有效促进患者智力障碍、日常活动能力得以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高压氧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一例报告
11
作者 邓群 赵植 冯昱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36-236,共1页
患者男,38岁.入院前2d在活动中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右侧面部麻痹、听力下降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于2001年11月4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4年.
关键词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 AICA梗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朱吉秀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究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90例眩晕症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探究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90例眩晕症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积分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52%,高于对照组的74.13%(P<0.05);观察组患者的眩晕、耳蜗综合征、前庭功能受损以及自主神经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积分的比较,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积分均有一定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眩晕症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的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丹参川芎嗪 眩晕症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用药剂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影 王晓杰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按照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每组70例。小剂量...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按照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每组70例。小剂量组按照患者体重0.6 mg/kg提供药物,使用剂量≤60 mg,标准剂量组按照患者体重0.9 mg/kg提供药物,使用剂量≤90 mg,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NIHSS评分、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标准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0、60、90 d 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3个月MRS 0~2分、MRS 3~6分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剂量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86%,高于小剂量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与标准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相近,均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及预后,但小剂量rt-PA药剂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治疗时机 用药剂量 效果
原文传递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1例
14
作者 付玛 刘姝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45-346,共2页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PLS)临床上常误诊为脑梗死,导致治疗策略不正确,影响患者的愈后。笔者曾诊治1例,为加深对本综合征的认识及理解,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关键词 可逆性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脑梗死 高血压脑病 白质 高信号 脑水肿 病变 意识障碍 降压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