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液化石油气饱和蒸气压
1
作者 朴成哲 孙兆林 《石油炼制》 CSCD 1991年第6期50-53,共4页
在系统分析液化石油气诸组分与其饱和蒸气压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气相色谱测定饱和蒸气压的新方法,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计算液化石油气饱和蒸气压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较 ASTM D2598-73标准方法准确,并符合 GB 6602-8... 在系统分析液化石油气诸组分与其饱和蒸气压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气相色谱测定饱和蒸气压的新方法,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计算液化石油气饱和蒸气压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较 ASTM D2598-73标准方法准确,并符合 GB 6602-89标准。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可以取代常规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液化石油气 蒸汽压力
下载PDF
PLC在炼油厂流化催化裂化自动保护联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有鸿 陈黎 +1 位作者 赵明 林锡镇 《基础自动化》 CSCD 1995年第4期60-62,共3页
主要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流化催化裂化(TCC)反应器、再生器自动保护联锁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工艺流程及控制过程,并结合控制要求从系统配置、工作逻辑、联锁原理、程序编制及其重要性等方面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流化 催化裂化 自动保护 控制系统 炼油厂 PLC
下载PDF
大型炼油厂燃料气系统管理与消灭火炬的一个方案
3
作者 孙业茂 宛海顺 《石油炼制》 CSCD 1993年第2期66-69,共4页
1 前言目前国内大型炼油厂大多未消灭火炬,石油二厂火炬也常年燃着,估计年烧掉燃料气15kt左右,加工损失率高,达不到先进水平。厂内燃料气系统基本上是人工管理,水平很低,需要改进。为消灭火炬,许多厂上了气柜-压缩机系统,使放空燃料气... 1 前言目前国内大型炼油厂大多未消灭火炬,石油二厂火炬也常年燃着,估计年烧掉燃料气15kt左右,加工损失率高,达不到先进水平。厂内燃料气系统基本上是人工管理,水平很低,需要改进。为消灭火炬,许多厂上了气柜-压缩机系统,使放空燃料气得到相当量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厂 燃料气 系统管理 火炬 节能
下载PDF
催化裂化工艺操作参数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影响的回归分析
4
作者 孙业茂 李建童 《石油炼制》 CSCD 1991年第6期16-20,共5页
本文根据石油二厂北催化裂化装置1990年1月至5月的22组连续工业生产数据,对6个工艺操作参数与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的关系做了回归分析,确定出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催化剂活性为显著性因子,而汽油蒸气压、回炼比和总进料/滑阀开度为不显著... 本文根据石油二厂北催化裂化装置1990年1月至5月的22组连续工业生产数据,对6个工艺操作参数与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的关系做了回归分析,确定出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催化剂活性为显著性因子,而汽油蒸气压、回炼比和总进料/滑阀开度为不显著性因子,给出了回归方程。按当前操作条件,只要对3个显著性因子合理取值,预计汽油研究法辛烷值可稳定在88以上,可较前提高1.2个单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辛烷值 工艺
下载PDF
催化裂化干气与苯烷基化制乙苯催化剂上积炭动力学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清遐 刘金香 +2 位作者 蔡光宇 张淑蓉 李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725-730,共6页
用热重法研究催化裂化干气与苯制乙苯催化剂上的积炭行为,考察了时间、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单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乙苯>乙烯>丙烯>苯;双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苯-乙烯>苯-丙烯。还研究了苯-乙烯... 用热重法研究催化裂化干气与苯制乙苯催化剂上的积炭行为,考察了时间、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积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单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乙苯>乙烯>丙烯>苯;双组份积炭速度顺序为苯-乙烯>苯-丙烯。还研究了苯-乙烯、苯-丙烯和乙苯在催化剂上的积炭动力学,求得积炭活化能分别为15.6、31.5和11.8kJ/mol,并依此建立了积炭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催化裂化 干气 苯烷 催化剂 积炭动力学
下载PDF
稀乙烷与CO_2反应制乙烯及催化裂化干气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龙伢 王清遐 +2 位作者 张淑蓉 谢素娟 林励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3-646,共4页
将研制的Fe/Si-2和Cr/Si-2系列催化剂用于催化裂化干气中的稀乙烷与CO2 反应制乙烯 ,考察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放大效应、单程反应寿命和再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干气中乙烷转化率达到 67 6%、乙烯选择性达到93 4 %。在 1 0 0ml规模的... 将研制的Fe/Si-2和Cr/Si-2系列催化剂用于催化裂化干气中的稀乙烷与CO2 反应制乙烯 ,考察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放大效应、单程反应寿命和再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干气中乙烷转化率达到 67 6%、乙烯选择性达到93 4 %。在 1 0 0ml规模的试验装置上 ,进行了 90 0h寿命试验和催化剂再生试验 ,为中试放大提供数据。并考察了Ni/Si-2系列催化剂用于催化裂化干气中甲烷和乙烷同时与CO2 转化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在此基础上 ,提出催化裂化干气综合利用新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干气 乙烯 合成气 稀乙烷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官能团贡献法用于酮苯溶剂回收的气液平衡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建保 陈月珠 +1 位作者 王强 栾锡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0-34,共5页
根据结构族组成数据建立了模拟石油组分平均官能团结构的整数规划模型。根据平均官能团结构 ,应用UNIFAC模型即可计算含石油组分体系的气液平衡。该方法无需从现场装置获得试验数据来校正模型参数 ,因而是一种普遍化的方法。可用于酮苯... 根据结构族组成数据建立了模拟石油组分平均官能团结构的整数规划模型。根据平均官能团结构 ,应用UNIFAC模型即可计算含石油组分体系的气液平衡。该方法无需从现场装置获得试验数据来校正模型参数 ,因而是一种普遍化的方法。可用于酮苯装置的设计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酮莱脱蜡 官能团贡献法 溶剂回收 气液平衡
下载PDF
我国焦化蜡油的组成和特性 被引量:40
8
作者 陈文艺 栾锡林 关毅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07-612,共6页
关键词 焦化过程 焦化蜡油 化学组成 结构参数 特性
下载PDF
微波辅助紫外光催化氧化降解吲哚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景芸 侯明波 于万喜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采用微波辅助紫外光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吲哚污染物,并探讨了溶液pH值、TiO2用量、曝气时间和吲哚初始浓度对吲哚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曝气/MW/UV/TiO2系统中,当pH值为7、吲哚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2 g/L、... 采用微波辅助紫外光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吲哚污染物,并探讨了溶液pH值、TiO2用量、曝气时间和吲哚初始浓度对吲哚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曝气/MW/UV/TiO2系统中,当pH值为7、吲哚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2 g/L、曝气时间为60 min时,吲哚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为81.8%。微波辅助紫外光催化氧化工艺大大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性能,对难降解有机物吲哚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于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光催化 吲哚 纳米TIO2
下载PDF
利用烷基化装置废硫酸与废氨水制硫酸铵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铁汉 田玉春 《石油炼制》 CSCD 1992年第12期60-61,共2页
一、前言目前,国内各炼油厂的烷基化装置废酸因浓度较高大都采用热解焚烧方法,将废酸转化为SO_2,再制成硫酸。该工艺虽成熟,但投资较大,设备腐蚀严重,成本也较高。综合利用烷基化装置废酸与生产三聚氰氨等化工装置的废氨水制硫酸铵,经... 一、前言目前,国内各炼油厂的烷基化装置废酸因浓度较高大都采用热解焚烧方法,将废酸转化为SO_2,再制成硫酸。该工艺虽成熟,但投资较大,设备腐蚀严重,成本也较高。综合利用烷基化装置废酸与生产三聚氰氨等化工装置的废氨水制硫酸铵,经过实验室和工业化试生产获得成功,制成的硫酸铵达到国家二级化肥标准。该过程设备投资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铵 烷基化装置 硫酸 氨水
下载PDF
改进工艺控制,减少甲乙酮装置高COD污水的排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春明 郭政 张海芳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8期208-208,共1页
石油二厂甲乙酮装置日常生产中高COD污水来自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降温过程中离子交换器内的污水排放,其COD值超过800 mg/L装置污水外排控制指标,严重冲击厂污水处理场。通过对装置工艺流程及操作方式的研究,提出改进工艺控制,利用... 石油二厂甲乙酮装置日常生产中高COD污水来自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降温过程中离子交换器内的污水排放,其COD值超过800 mg/L装置污水外排控制指标,严重冲击厂污水处理场。通过对装置工艺流程及操作方式的研究,提出改进工艺控制,利用新鲜除盐水将待再生离子交换树脂需外排的污水顶入工艺水系统中,参与水合反应,减少装置高COD污水的排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乙酮装置 高COD污水 工艺控制 达标排放
下载PDF
借鉴国外经验挖掘焦化装置潜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世泽 《石油炼制》 CSCD 1989年第7期12-16,共5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外改进加热炉设计、降低循环比、采用中子料位计和阻泡剂、缩短焦炭塔的操作周期等提高焦化装置处理量和提高焦化装置液体收率的经验。并结合本厂焦化装置的具体情况,着重讨论了加热炉和焦炭塔的潜力问题,并提出了较...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外改进加热炉设计、降低循环比、采用中子料位计和阻泡剂、缩短焦炭塔的操作周期等提高焦化装置处理量和提高焦化装置液体收率的经验。并结合本厂焦化装置的具体情况,着重讨论了加热炉和焦炭塔的潜力问题,并提出了较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装置 加热炉 焦炭塔
下载PDF
低压球形补偿器的改造及应用
13
作者 王烈炯 李庆连 张玉亭 《石油化工设备》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4-35,共2页
球形补偿器是一种新型的热补偿元件,因怕密封失效影响热力管网的正常运行而使其应用受到局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改造后的低压(1.0MPa)球形补偿器的结构原理、改进措施和使用情况。
关键词 补偿器 球形补偿器 结构 密封
下载PDF
分离型真空相变液-液换热的研究及其工业应用
14
作者 许志键 陈听宽 陈宣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8期22-27,共6页
分离型真空相变液-液换热技术,工业上可用于回收炼油厂100℃左右的油品低温余热。试验研究及实用几年表明,在真空度≥0.0965MPa条件下,传热性能优于管壳式换热,且能杜绝换热介质间的交叉污染,能为易污染、有毒、放射... 分离型真空相变液-液换热技术,工业上可用于回收炼油厂100℃左右的油品低温余热。试验研究及实用几年表明,在真空度≥0.0965MPa条件下,传热性能优于管壳式换热,且能杜绝换热介质间的交叉污染,能为易污染、有毒、放射性及高粘度介质的低温热利用提供一个简捷而经济的途径。数套工业装置已投用多年,其中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石油二厂的真空相交换热工业装置每小时可为厂生活区供应100~130t洁净热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相变 换热器 石油机械
下载PDF
保留指数自动计算程序在油品单体烃毛细管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15
作者 朴成哲 王永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在日本岛津系列色谱数据处理仪上用 BASIC 语言编制了线性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和恒温保留指数的自动计算程序,并描述了程序的数学模型。本程序在开发色谱数据处理仪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色谱数据处理仪所贮存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自动进行... 本文在日本岛津系列色谱数据处理仪上用 BASIC 语言编制了线性程序升温保留指数和恒温保留指数的自动计算程序,并描述了程序的数学模型。本程序在开发色谱数据处理仪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色谱数据处理仪所贮存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自动进行保留指数的计算,从而避免了大量数据的重复输入,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和强度。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以石油二厂常顶直馏汽油(初馏点~163℃)为例,使用该程序计算了每一组分的保留指数,用线性程序升温保留指数(I_(pt))值,纯物质等手段定性了约150个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指数 色谱数据处理仪 自动计算程序 油品单体烃组成 定性分析
下载PDF
分离型真空相变换热装置的实验与工业应用
16
作者 王行义 王晓宁 《石油化工设备》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20,11,共4页
过去,炼油化工厂130℃以下的低温余热历来不予回收利用。本文介绍的分离型真空相变液—液换热系统,利用真空下中间介质对分离两侧的冷热流体来进行热交换,可用于粘度大、有毒和易爆介质的低温余热回收。该项技术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关键词 相变传热 换热装置
下载PDF
旧重整反应器的修复
17
作者 张振海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20,共6页
对抚顺石油二厂重整反应器进行解剖分析、技术鉴定、剩余寿命评估 ,找到了恢复其机械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使已停用的旧重整反应器在使用 2 6年后 ,经修复处理重新投入使用 ,为石化企业的重整反应器找到了延长寿命的方法。
关键词 重整反应器 寿命试验 热处理 炼油 维修
下载PDF
再生器中旋风分离器吊挂的设计
18
作者 王行义 《石油化工设备》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3,共3页
以美国Emtrol公司有关资料为依据,介绍了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中几种旋风分离器的吊挂结构及其最佳吊挂结构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结构 催化裂化装置 旋流分离器
下载PDF
引进Stratco硫酸烷基化技术的特点及装置开工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佩琪 《石油炼制》 CSCD 1991年第3期30-33,共4页
结合抚顺石油二厂硫酸烷基化装置引进的 Stratco 技术,使产品辛烷值(马达法)提高2.5~3个单位、酸耗下降30%的情况,分析了 Stratco 反应器乳化液循环和流出物致冷工艺的技术特点,讨论了装置开工用异丁烷的组成与控制反应的条件、酸沉降... 结合抚顺石油二厂硫酸烷基化装置引进的 Stratco 技术,使产品辛烷值(马达法)提高2.5~3个单位、酸耗下降30%的情况,分析了 Stratco 反应器乳化液循环和流出物致冷工艺的技术特点,讨论了装置开工用异丁烷的组成与控制反应的条件、酸沉降段的操作与建立乳化液循环、脱水与降低酸耗、排放惰性气与提高流出物中异丁烷浓度等相互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烷基化 汽油 辛烷值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催化裂化汽油饱和蒸气压和馏程
20
作者 朴成哲 陈西典 《辽宁化工》 CAS 1993年第2期57-62,共6页
本文在系统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气相色谱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催化裂化汽油饱和蒸气压和馏程的新方法,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及平滑插值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测定饱和蒸汽压恩氏蒸馏的经验公式。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 本文在系统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气相色谱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催化裂化汽油饱和蒸气压和馏程的新方法,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及平滑插值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测定饱和蒸汽压恩氏蒸馏的经验公式。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GB257和GB255标准,用油量少,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取代常规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催化裂化 汽油 蒸气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