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脱维亚地区的污染源:道加瓦河和利耶卢佩河中河鲈(Perca fluviatilis)体内的有机氯含量
1
作者 Karlis Valters Anders Olsson +2 位作者 Maris Vitinsh ■ke Bergman 王宏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9年第4期335-340,共6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流入里加湾(波罗的海的一部分)的聚氯联苯(PCBs)的潜在来源。在拉脱维亚的道加瓦和利耶卢佩河中的河鲈体内,定量检测到PCBs,DDT及有关化合物,六氯苯(HCB),二氯苯基砜(BCPS)及两种六氯环己烷(HCH)异构体。利耶卢佩...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流入里加湾(波罗的海的一部分)的聚氯联苯(PCBs)的潜在来源。在拉脱维亚的道加瓦和利耶卢佩河中的河鲈体内,定量检测到PCBs,DDT及有关化合物,六氯苯(HCB),二氯苯基砜(BCPS)及两种六氯环己烷(HCH)异构体。利耶卢佩当地的PCBs污染很可能来源于叶尔加瓦城市地区。进一步在利耶卢佩河下游检测到BCPS的浓度由53ng/g升高到160ng/g脂肪重(1.w.)。当地的p,p’-DDT和HCHs污染源似乎构成了里加首都地区下游的道加瓦河的背景污染。河鲈体内有机氯的浓度与波罗的海其他受污染地区河鲈体内报道的浓度具有相同的范围;例如,已确定PCB含量为250~1100ng/g 1.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脱维亚地区 污染源 道加瓦河 波罗地海 有机氯
下载PDF
1980~2000年拉脱维亚和里加的水质变化:希望与问题
2
作者 Tlis Juhna Mris Klavin 林宝法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1年第4期306-314,328,共9页
本文研究了由于社会经济变革而发生的拉脱维亚环境水质的长期变化(内陆水域的化学成分、废水处理以及饮用水处理作法及质量)。为了确定在最近进入表层水域的污染排放物,特别是营养负荷减少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还研究了水的成分,影响水化... 本文研究了由于社会经济变革而发生的拉脱维亚环境水质的长期变化(内陆水域的化学成分、废水处理以及饮用水处理作法及质量)。为了确定在最近进入表层水域的污染排放物,特别是营养负荷减少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还研究了水的成分,影响水化学的主要因素以及人为影响(废水负荷)。1991年后(拉脱维亚于1991年重新独立),主要由于来自点源和非点源的营养物负荷的减少以及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巨大努力,内陆水质开始改善。但是饮用水处理方面的情况则不同,因为在1980年到2000年整个阶段饮用水处理的习惯作法也发生了变化。更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以及有关配水网中水质变化的新见识使得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公共供水并把这一特殊的水问题列为拉脱维亚最优先考虑的事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2000年 拉脱维亚 里加 水质变化 水质评价
下载PDF
身处广大的中国——两个拉脱维亚留学生谈在中国的感受
3
作者 季娜 罗兰.乌德瑞斯 《走向世界》 1996年第4期38-39,共2页
季娜(本名阿格尼丝·伊立纳)和罗兰·乌德瑞斯,均为拉脱维亚大学汉语专业三年级学生。1995年夏,他们作为首批赴中国交流的拉脱维亚留学生,进入山东师范大学进修汉语。在完成学业即将回国之际,他们谈了对这个东方古国的几点印象。
关键词 拉脱维亚 留学生 中国文化 中国菜 汉字 大学汉语 济南 外国人 习惯 罗兰
原文传递
中国的甘地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被引量:1
4
作者 尚劝余 尚沫含 《南亚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41-155,共15页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是中国的甘地研究的第三个高潮期,这一时期的研究取向逐步趋于理性,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视域不断拓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不同时代也体现出各自的鲜明特征。
关键词 甘地研究 甘地主义 非暴力
原文传递
雨养沼泽泥炭腐植酸的性质和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Maris Klavins Oskars Purmalis +1 位作者 韩征 赵红艳 《腐植酸》 2014年第4期53-65,共13页
腐植酸类物质是土壤、泥炭和自然水体中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其来源不同,结构和性质也不同。本研究阐述了雨养沼泽泥炭腐植酸的性质,评估了泥炭剖面内腐植酸的均质性,并研究了泥炭腐殖化程度对腐植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来源的苔... 腐植酸类物质是土壤、泥炭和自然水体中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其来源不同,结构和性质也不同。本研究阐述了雨养沼泽泥炭腐植酸的性质,评估了泥炭剖面内腐植酸的均质性,并研究了泥炭腐殖化程度对腐植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来源的苔藓为主的雨养沼泽植物对泥炭腐植酸结构的影响较大。泥炭腐植酸的成岩作用程度介于活有机体和煤炭之间,当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被破坏后,耐分解的芳烃和多环芳烃结构出现,泥炭腐植酸的结构趋于形成。然而,与土壤、水体和其他腐植酸相比,泥炭腐植酸的芳香性较低。相对而言,雨养沼泽泥炭腐植酸处于活有机体向成岩转化过程的初始阶段。羧基和酚羟基含量的变化取决于提取腐植酸的泥炭年龄和分解程度,羧酸酸度随泥炭深度和腐殖化程度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类物质 成分 土壤 泥炭
原文传递
雨养沼泽泥炭腐殖化过程中的腐植酸性质成因与变化研究
6
作者 Oskars Purmalis Maris Klavins +2 位作者 任忠秀 包雪梅 于家伊 《腐植酸》 2013年第4期28-37,共10页
研究生命有机物质的腐殖化过程是了解碳的生物化学循环所必不可少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泥炭性质、泥炭腐植酸与泥炭腐殖化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两个雨养泥炭沼泽的泥炭剖面各层中提取的腐植酸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对泥炭年龄、分解... 研究生命有机物质的腐殖化过程是了解碳的生物化学循环所必不可少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泥炭性质、泥炭腐植酸与泥炭腐殖化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两个雨养泥炭沼泽的泥炭剖面各层中提取的腐植酸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对泥炭年龄、分解度、腐殖化度、植物构成、泥炭腐植酸性质(元素和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泥炭腐植酸的组成受造炭生命有机物质前体的组成影响较小,对造炭生物性质多样性的研究要比对泥炭性质多样性的研究更有意义,由此可以揭示腐殖化过程对泥炭性质的主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腐植酸类物质腐植酸腐殖化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