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肠穿孔中CT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文填 张庆生 江树嵩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4期502-50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穿孔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成人早期胃肠穿孔的CT表现。结果:7例中胃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3例,外伤性胃、十二指肠降部撕裂伤各1例。CT表现剑突下隐窝积气、小网膜囊区积气、腹壁下隐窝积气、腹...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穿孔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成人早期胃肠穿孔的CT表现。结果:7例中胃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3例,外伤性胃、十二指肠降部撕裂伤各1例。CT表现剑突下隐窝积气、小网膜囊区积气、腹壁下隐窝积气、腹腔积液。结论:CT对早期胃肠穿孔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穿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泽如 王桂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9期238-238,共1页
目的探讨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浅静脉,采用与静脉回流相反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并观察输液滴速、肢端静脉回流,患者的主诉及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果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输液滴速及肢端静脉回流无不良影响,穿... 目的探讨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浅静脉,采用与静脉回流相反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并观察输液滴速、肢端静脉回流,患者的主诉及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果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输液滴速及肢端静脉回流无不良影响,穿刺时针头见回血明显且便于固定,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结论浅静脉逆向输液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 临床效果 肢端静脉回流 成功率
下载PDF
米非司酮与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赖玉妹 《中原医刊》 2006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并位症患者90例,非随机性分为A、B两组,每组45人。A组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次,每次25mg;B组口服丹那唑,每日2—3次,每次200mg。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30个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并位症患者90例,非随机性分为A、B两组,每组45人。A组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次,每次25mg;B组口服丹那唑,每日2—3次,每次200mg。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30个月。结果米非司酮组症状缓解率95.6%,体征缓解率75.6%,妊娠率69.2%,复发率31.8%;丹那唑组分别为97.5%,80.0%,71.4%,42.6%。两组相比较,疗效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体重增加率6.6%,谷丙转氨酶(AKT)异常率2.2%,丹那唑组分别为95.6%,42.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可抑制卵巢功能导致闭经,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疼痛缓解。其疗效与丹那唑相似.但副反应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疗效 副反应
下载PDF
妊娠合并梅毒74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吴玉芝 吴桂黔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9X期65-66,共2页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及抗梅毒治疗后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74例妊娠合并梅毒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是否抗梅毒治疗将65例妊娠合并梅毒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治疗组30例,未治疗组35例,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及抗梅毒治疗后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74例妊娠合并梅毒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是否抗梅毒治疗将65例妊娠合并梅毒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治疗组30例,未治疗组35例,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未治疗组流产4例,死胎11例,早产9例,死产5例,先天梅毒11例;治疗组流产、死胎为0,死产1例,早产7例,先天梅毒2例。结论:妊娠期梅毒对妊娠结局将产生严重影响,长效青霉素治疗能改善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及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妊娠结局 治疗 先天性梅毒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与心痛定联用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何云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45-245,共1页
本组将卡托普利与心痛定联合治疗高血压病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病例按WHO关于高血压病的诊断,分期标准,选择我院1995~1997年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单服心痛定10 mg,3次/d的1周后血压情况。
关键词 心痛定 卡托普利 联用治疗 高血压病 临床观察 舒张压 心肌供血 分期标准 降压效果 联合治疗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比较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翁建东 林三瑜 陈国强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957-958,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用罗哌卡因,对照组用布比卡因,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与恢复以及副作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最大...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用罗哌卡因,对照组用布比卡因,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与恢复以及副作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最大阻滞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副作用与对照组相似;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比较长,最大Bromage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感觉神经阻滞相似,运动神经阻滞弱且恢复迅速。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麻醉 脊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