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美经济结构的断裂
- 1
-
-
作者
史蒂芬·罗奇
陈程(编译)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不详
-
出处
《中国对外贸易》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
文摘
在对全球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时,目前,我们始终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美国后房地产泡沫的轻度经济衰退和中国在制定政策时受到的掣肘。
-
关键词
经济结构
断裂
中美
房地产泡沫
经济形势
经济衰退
-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美经济结构的断裂
- 2
-
-
作者
史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金融经济》
2006年第12期14-14,共1页
-
-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反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稳定政策
中国
美国
-
分类号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依旧
- 3
-
-
作者
史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财经》
2005年第7期70-70,共1页
-
文摘
根据中国官方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工业生产增长在2005年头两个月出现惊人的再加速势头,1-2月平均16.9%的增幅非常引人注目。
-
关键词
增长势头
中国经济
工业生产增长
2005年
统计数据
增幅
-
分类号
F42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论中美贸易关系的政治化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史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07年第4期59-61,共3页
-
文摘
中国货币政治化问题是过去几年中中美争论的一个特点。其原因显而易见:大多数美国劳动者正在感受到巨大的工作及收入保障压力,即劳动力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倒退到历史低点,富人与所有其他人的差别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美国正在遭受导致所有贸易逆差的外部失衡,2006年其达到GDP的约7%。而与中国的双边逆差现在占美国总体多边贸易逆差的29%,是美国外部逆差最大的一部分。由此,华盛顿将中国视为使美国劳动者遭受痛苦的被告。因而断定调整被估值偏低的人民币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缓解方式。
-
关键词
中美贸易关系
政治化
贸易逆差
中国货币
收入保障
国民收入
劳动者
美国
-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全球商品泡沫将破灭
- 5
-
-
作者
史蒂芬·罗奇
谷峰(编译)
-
机构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不详
-
出处
《中国对外贸易》
2006年第6期8-9,共2页
-
文摘
以全球经济增长为衡量基础,当前商品价格的上涨势头已经远远超越了现代金融史上的任何一次。史蒂芬·罗奇认为,像所有的投机泡沫一样,这一轮商品泡沫的终结只是时间问题。
-
关键词
全球经济增长
商品价格
投机泡沫
破灭
时间问题
金融史
涨势
罗奇
-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有价无市
- 6
-
-
作者
谢国忠
陈慧倩
-
机构
摩根士丹利 亚太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4年第S1期22-22,共1页
-
文摘
"挣得盆满钵满"好像是那些去年购置房地产人中最时兴的一句话,奇怪的事情是非常难找到买家。中国的投机商往往都变成了战略投资者。去年确实是一个好时机,很多我认识的人都在香港购置了房产。奢侈住宅(在香港岛面积超过160平方米的住宅)的价格比2002年12月的最低价涨了50%。大众消费市场也呈现出相同的迹象。一些胆大的投机者为了赢利购置了好些房产。
-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战略投资者
投机商
香港岛
消费市场
房产
平方米
购置
住宅
二级市场
-
分类号
F293.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上海地产泡沫是外部人的游戏
- 7
-
-
作者
谢国忠
-
机构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财经》
2005年第5期46-46,共1页
-
文摘
面对2004年年末美元的弱势,到上海买房的新一轮热潮降临。因为热钱的供给强劲,上海房屋供给比也就显得硕大无比了,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基本上都不是上海本地人。上海当地人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上被迅速地边缘化了。
-
关键词
上海
房地产市场
供给
地产泡沫
买房
热钱
美元
海地
外部
边缘化
-
分类号
F29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美国的失衡与全球的复衡:中国之鉴
- 8
-
-
作者
史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中国第三产业》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
文摘
失衡世界的复衡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到全球经济之中,另一方面也因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深化,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多自身的问题.
-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单极化全球经济
经济结构
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
货币风险
通货膨胀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罗奇:不一样的中国
- 9
-
-
作者
史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
-
出处
《CO.公司》
2004年第2期21-21,共1页
-
-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劳动力价格
双边贸易
贸易摩擦
贸易保护主义
-
分类号
F752.771.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757.12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亚洲龙兄虎弟
- 10
-
-
作者
谢国忠
-
机构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新财经》
2004年第9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中国和
印度
经济增长
亚洲
经济全球公
服务业
劳动力
-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被误读的中国故事
- 11
-
-
作者
斯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新财经》
2003年第9期7-7,共1页
-
文摘
当全球工业国几乎一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有三个理由反对这种要求。
-
关键词
中国
人民币升值
美元
联汇机制
资本项目
-
分类号
F82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F832.6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亚洲各央行是否应向滞胀宣战
- 12
-
-
作者
谢国忠
-
机构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新财经》
2004年第8期20-21,共2页
-
文摘
亚洲各央行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若不开始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那么。
-
关键词
亚洲
中央银行
滞胀
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率
中国
-
分类号
F830.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美国应该聆听中国声音
- 13
-
-
作者
斯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和全球经济分析部
-
出处
《IT时代周刊》
2011年第19期16-16,共1页
-
文摘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羡慕美国的经济活力。但如今,他们对美国政府及其拙劣的经济调控手段失去了信任。
-
关键词
美国政府
中国人
声音
经济调控
信任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设想5000万人的超级大都市
- 14
-
-
作者
谢国忠
-
机构
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金融经济》
2007年第3期13-14,共2页
-
文摘
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过去的成功不能保证将来的成功,中国的增长前景还面临着许多障碍。
-
关键词
大都市
增长前景
中国
经济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全球经济即将逆转?
- 15
-
-
作者
斯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海外经济评论》
2006年第34期27-29,共3页
-
文摘
【英国《金融时报》8月15日】什么都比不上经济繁荣的诱惑。近年全球的强劲经济增长,就像一首迷人但危险的海妖之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2003年至2006年全球GDP的平均增幅达4.8%,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强劲的4年。尽管人们倾向于推断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延续这种势头,但这也许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更大的可能是:全球经济增长已见顶,此轮繁荣即将结束。
-
关键词
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金融时报》
经济繁荣
70年代
GDP
诱惑
增幅
-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崩盘:全球经济的魔鬼?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Stephen Roach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资本市场》
2006年第10期22-23,共2页
-
文摘
美国的房地产投机泡沫正在破裂。这种转变将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到美国经济:建筑业下滑将使美国经济增长率减少约1.5个百分点,而财富效应的逆转会造成约0.5个百分点的影响。加之其他因素.房地产泡沫破裂将使美国经济增长率降低2.0个百分点以上。而对于失衡的全球经济而言.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将会造成很大影响。
-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美国经济
全球经济
经济增长率
魔鬼
投机泡沫
财富效应
破裂
-
分类号
F293.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以楼市推动经济不可取
- 17
-
-
作者
谢国忠
-
机构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海外经济评论》
2006年第10期13-14,共2页
-
文摘
【英国《金融时报》2月23日】中国正在经历严重的产能过剩。从需求方面分析,采用修正后的GDP数据,我估计2000年到2005年期间的固定投资占中国GDP增长的58%。产能过剩可能会迫使中国减缓固定投资。随着海外工厂向中国搬迁热的退潮,我预计出口增长将从2005年的28%降至2006年的15%。那么2006年中国的高增长由什么来支撑呢?
-
关键词
经济
楼市
《金融时报》
产能过剩
固定投资
GDP数据
GDP增长
海外工厂
出口增长
中国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中国经济需要一个新的稳定之锚
- 18
-
-
作者
斯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海外经济评论》
2005年第22期5-6,共2页
-
文摘
【美国《财富》5月16日】在中国,稳定就是一切。虽然27年来国家在改革的道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中国领导层并不认为这些成绩来得理所当然,也不会做任何损害经济、社会或政治稳定的事情。虽然中国非常成功地在改革与稳定之间谋得了平衡,可现在却需要做一个重大调整:中国经济必须找到一个新的稳定之锚。
-
关键词
经济需要
《财富》
政治稳定
中国经济
领导层
改革
成就
社会
-
分类号
F279.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237.5
[文化科学]
-
-
题名世界为美国经济衰退做好准备了吗?
- 19
-
-
作者
斯蒂芬·罗奇
-
机构
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出处
《海外经济评论》
2007年第1期36-37,共2页
-
文摘
[美国《新闻周刊》2006年12月25日]整个世界并没有为美国经济衰退做好准备。这是我从六周的全球旅行中得出的一个明显印象。在这六周中;我先后造访了日本、南非、中东、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和澳大利亚。
-
关键词
经济衰退
美国
世界
《新闻周刊》
澳大利亚
中国大陆
新加坡
中东
-
分类号
F17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全球经济前路坎坷
- 20
-
-
作者
Eric Chaney
-
机构
摩根士丹利首席欧洲经济学家
-
出处
《海外经济评论》
2006年第39期21-23,共3页
-
文摘
随着各国财政部长20日结束在新加坡的会谈,一定会有一个问题让他们寝食难安:一旦美国经济显着滑坡,谁有可能替代美国消费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
关键词
全球经济增长
坎坷
美国经济
财政部长
新加坡
消费者
-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