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9-2008年攀枝花市仁和区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廷君 何欢 刘毅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9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了解仁和区艾滋病(AIDS)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仁和区1999-2008年艾滋病疫情。结果自1999年以来仁和区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者165例,其中2005-2008年艾滋病感染人... 目的了解仁和区艾滋病(AIDS)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仁和区1999-2008年艾滋病疫情。结果自1999年以来仁和区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H IV)感染者165例,其中2005-2008年艾滋病感染人数急剧增加,占累计报告人数的93.3%;男性占77.6%;165例感染者中汉族占85.5%;职业分布以待业为多占41.2%;年龄分布以20 49岁组占87.3%;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占69.1%。结论仁和区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感染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静脉吸毒为主要感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2003-2006年攀枝花市仁和区食物中毒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莉萍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3-2006年仁和区报告的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全区共发生食物中毒65起,中毒人数612人,年平均中毒人数153人,无死亡病例。中...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3-2006年仁和区报告的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全区共发生食物中毒65起,中毒人数612人,年平均中毒人数153人,无死亡病例。中毒场所以家庭为主,农民工集体食堂多发,中毒起数以毒蕈和四季豆多见,中毒季节以三季度居首,中毒高发地区在农村,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出率为44.55%。结论仁和区食物中毒的特点,与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有关;农民工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较高;近年来农村地区办婚事、丧事、建房等家庭宴请,成为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食物中毒样本检出率的高低与样本采集的准确性和不具备相关检验条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分析 预防对策
下载PDF
攀枝花市2012—2016年病媒生物监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祖华 黄进 +3 位作者 唐刚 郭伟 杨明华 王文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2012—2016年城区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其变化趋势,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成蚊密度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采用笼诱法,鼠类密度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1...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2012—2016年城区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其变化趋势,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四川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成蚊密度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采用笼诱法,鼠类密度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1科4属5种,总密度为0. 30只/(灯·h),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67. 11%,以公园蚊密度最高,达0. 44只/(灯·h),4—9月为密度高峰期;蝇类3科6属9种,总密度为0. 89只/笼,家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获总数的69. 86%,以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达1. 66只/笼,6—8月为密度高峰期;鼠类1科2属3种,总密度为0. 53%,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7. 01%,以食品餐饮业鼠密度最高,达0. 85%,7—9月为密度高峰期;蟑螂1科2属3种,总密度为0. 41只/张,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83. 88%,以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达0. 74只/张,7—9月为密度高峰期。结论通过2012—2016年监测数据分析,基本掌握了攀枝花市城区病媒生物种群结构动态变化及季节消长规律,防治工作仍需以环境治理为基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种群构成 密度 季节分布
下载PDF
2010-2016年攀枝花市蟑螂监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进 陈祖华 +3 位作者 唐刚 郭伟 王文平 张瀚文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7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攀枝花市蟑螂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攀枝花市共设置3个蟑螂监测点,分别选择农贸市场、宾馆、餐饮、医院和居民区为监测生境,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 2010-2016年攀枝花市蟑螂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攀枝花市蟑螂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攀枝花市共设置3个蟑螂监测点,分别选择农贸市场、宾馆、餐饮、医院和居民区为监测生境,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 2010-2016年攀枝花市蟑螂年平均密度为0.46只/张,年平均侵害率为18.11%,城区室内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占总体的83.26%,而若虫的比例较高,占总体的50.59%。蟑螂全年均有活动,在7-8月为活动的高峰期,密度达到0.53只/张。7年来以农贸市场蟑螂平均密度和平均侵害率为最高,分别为0.78只/张和26.13%。结论攀枝花市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是蟑螂的重要生境,应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蟑螂 密度监测 分析
下载PDF
攀枝花市城区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唐作红 卢培能 +3 位作者 张永群 文廷君 饶勇 唐智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为评估干预活动效果、制定和调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干预活动开展之前和进程中,按照艾滋病综合监测方案对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CSW)进行定期的、连续的行为调查。结果通过2年的干预活动,CSW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 目的为评估干预活动效果、制定和调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干预活动开展之前和进程中,按照艾滋病综合监测方案对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CSW)进行定期的、连续的行为调查。结果通过2年的干预活动,CSW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64·31%提高到82·08%、81·54%,商业性行为时最近1个月使用安全套坚持率持续提高,3年分别为28·2%、40·4%、56·5%,选择公立医院就诊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但CSW认知自身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和对自身健康关注程度方面仍不足。结论干预项目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目标人群需求制定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计划,并及时地根据实践经验和监测结果调整干预策略,持续的干预活动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 行为监测 干预
下载PDF
攀枝花市首例布鲁氏菌病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姝利 高汝琼 +4 位作者 郭元 沈来红 李琴 胥磊 陈祖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0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攀枝花市首例布鲁氏菌病病例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控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发病经过、发病前与牲畜接触史进行调查与分析,采集样本进一步核实诊断。结果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 目的调查分析攀枝花市首例布鲁氏菌病病例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控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发病经过、发病前与牲畜接触史进行调查与分析,采集样本进一步核实诊断。结果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19)确诊该病例为布鲁氏菌病,发病前有羊接触史。结论攀枝花市具有布鲁氏菌病输入风险,需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验检疫、免疫和管理工作,控制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首例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2010—2016攀枝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调查分析
7
作者 高汝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2010-2016年攀枝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收集攀枝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并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2016... 目的:探究分析2010-2016年攀枝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收集攀枝花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并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2016年攀枝花市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报告共接种39种疫苗,接种1749554剂次,AEFI报告总数306例,共29种疫苗,报告发生率为17.49/10万剂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30例,疫苗15种,报告发生率为1.71/10万;异常反应患者共计30例,男17例,占比56.67%,女13例,占比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儿童患者占比43.3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的占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异常反应患者共计30例,其中发生于接种当天患者占比率60.00%,异常反应发生接种当天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患者,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手段,然而并没有绝对安全、有效的疫苗。因此,为了减少AEFI的发生降低其负面影响,还需要不断改善系统,降低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 异常反应 监测系统
下载PDF
2008年攀枝花市农村县区死因监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蒲玉红 赫永新 +1 位作者 潘小菊 阮红海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9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农村县区人群死亡水平及死亡特点,为卫生防控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DeathReg2005"对中国疾控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仁和区、盐边县2008年度报告死亡数据进...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农村县区人群死亡水平及死亡特点,为卫生防控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DeathReg2005"对中国疾控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仁和区、盐边县2008年度报告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根本死因分类统计。结果仁和区粗死亡率为5.68‰,标化死亡率为6.55‰,盐边县粗死亡率为6.18‰,标化死亡率6.88‰;期望寿命分别为73.13岁、71.68岁;2县区前4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肿瘤,仁和区前4位死因所占比重为86.85%,盐边县为84.02%;损伤和中毒均是2县区第1位的减寿原因;死亡原因最高诊断单位为县及以上医院的仁和区占59.34%,盐边县为47.63%;最高诊断依据仁和区以临床+理化为主(44.30%),盐边县则以临床为主(44.54%)。结论盐边县人群死亡水平高于仁和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伤害是该市农村地区主要的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县区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分析
下载PDF
2009-2013年攀枝花市仁和区艾滋病哨点人群HIV、HCV、TP检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莉萍 欧灵军 +4 位作者 唐作红 肖艳辉 余楠 彭福美 毛定录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了解2009-2013年攀枝花市仁和区艾滋病(AIDS)哨点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疾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暗娼... 目的了解2009-2013年攀枝花市仁和区艾滋病(AIDS)哨点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疾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暗娼、吸毒人群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HCV、TP抗体。结果 2009-2013年攀枝花市仁和区艾滋病(AIDS)哨点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6.55%、8.30%、5.88%、5.37%和5.51%;HCV阳性率分别为25.50%、27.08%、29.62%、19.10%和19.35%;TP阳性率分别8.26%、5.53%、5.50%、8.80%和8.04%。暗娼、吸毒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1.37%、11.27%;HCV阳性率分别为2.62%、46.23%;TP阳性率分别为6.61%、7.76%。检测阳性人口学特征:HIV、HC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分别为84.55%、86.35%,TP感染者以女性为主55.78%;年龄组以20~40岁感染者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婚姻状况HIV、HCV以未婚居多,TP已婚居多;HIV感染者彝族感染者稍多,HCV、TP感染者汉族居多。结论攀枝花市仁和区HIV、HCV感染率最高的人群是吸毒人群,今后在防控中要加大力度对吸毒人群的监管。TP感染率女性较多,应加大卖淫嫖娼的打击力度。同时应针对目标人群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点人群 HIV HCV TP
原文传递
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福美 蒋德勇 《疾病监测》 CAS 2009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重点人群HIV感染状况,判断仁和区HIV流行形势。方法对娱乐业从业人员、戒毒、劳教人员和自愿检测人员等共1877例进行调查采样,样品用ELISA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初筛,2次以上阳性者送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 目的了解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重点人群HIV感染状况,判断仁和区HIV流行形势。方法对娱乐业从业人员、戒毒、劳教人员和自愿检测人员等共1877例进行调查采样,样品用ELISA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初筛,2次以上阳性者送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免疫印迹法(Weston Blot)进行确诊,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人群HIV抗体检测总检出率为5.69%;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抗体检出率为12.56%(102/822),占总阳性病例数的95.33%,卖淫嫖娼人员检出率1.49%(4/268),警察检出率0.87%(1/115),其他人群均未检出;各类别人群中,戒毒所强制戒毒人员、劳教所劳教人员、自愿检测人员、综合监测人员HIV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3.84%、6.08%、5.95%和3.60%,而娱乐业从业人员未检出HIV抗体。以静脉注射吸毒作为分层因素分层分析表明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3,P<0.05),低年龄组检出率高于高年龄组。结论攀枝花市仁和区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静脉注射吸毒仍然是HI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人群 艾滋病病毒 检测 分层分析
原文传递
2011—2012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田土壤中铅镉监测结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红旗 唐富荣 陈永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7期2235-2236,共2页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田土壤中铅、镉污染现状,并为治理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11—2012年共对辖区内10个乡镇40个行政村的40份农田土壤进行了检测,并依据《土壤环境...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田土壤中铅、镉污染现状,并为治理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11—2012年共对辖区内10个乡镇40个行政村的40份农田土壤进行了检测,并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进行评价。结果铅含量均合格。2011年20份土壤中镉含量均超标,平均值为4.12 mg/kg,最高超标7.7倍;2012年仅有1份土壤超标,10份超过自然背景值,9份比自然背景值低。结论该区农田土壤中镉污染范围较宽、程度重,矿产资源开发可能是导致污染的关键因素,应加强监测与综合治理,尽快消除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 监测
原文传递
攀枝花市仁和区严重干旱前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红旗 陈永淑 唐富荣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5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掌握严重干旱后攀枝花市仁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水性疾病的暴发与流行,并为抗旱救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分别在干旱... 目的掌握严重干旱后攀枝花市仁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水性疾病的暴发与流行,并为抗旱救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分别在干旱前(2010年)和干旱后(2012年)对仁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调查,并于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各工程的出厂水与末梢水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干旱后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达45.45%,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类型以地面水为主(67.86%),85.71%的工程对水质进行了处理。2012年工程水质合格率为32.14%,且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合格率(不含消毒指标)均比2010年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存在自来水普及率不高,完全处理率低,工程水质、丰水期的出厂水与末梢水合格率低,以及与消毒有关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是决定水质合格与否的瓶颈等问题。结论该区应采取加大水源卫生管理与防护,增添必要设备,完善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实消毒措施,开展日常性自我检验,及时进行"干旱后农村饮水安全"专题风险评估等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质合格率,确保干旱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饮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水质 监测
原文传递
2004-2012年攀枝花市仁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13
作者 刘红旗 高汝琼 陈永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6期2030-2032,共3页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仁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仁和区2004—2012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9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仁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仁和区2004—2012年通过网络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9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起,波及8 943人,发病549例,罹患率6.14%;死亡5例(均是农民),病死率0.91%;较大级事件4起,一般级事件7起,未分级事件3起;发生季节主要在第2、第3季度;以传染病暴发疫情(64.29%)和食物中毒(35.71%)为主;罹患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是食物中毒,分别为47.06%、3.85%;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71.43%),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学生(81.42%);实验室检测确诊11起(78.57%)。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平均为8.66 d,食物中毒平均为15 d。结论加强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农村家庭食物中毒和人兽共患传染病管理以及充分发挥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支持作用是仁和区有效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分析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攀枝花市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祖华 李帆 +13 位作者 段兴德 赵文红 洪梅 刘伦光 汪立茂 祁腾 金忠强 陈鑫莹 沈来红 唐刚 黄进 封正娟 张金太 刘红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调查攀枝花市鼠疫自然疫源地情况,为鼠疫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3-12月采用笼(夹)捕法捕获小兽,对捕获动物及蚤类进行鉴定,检材分离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利用间接血凝试验和胶体金试验检测鼠疫F1抗原及抗体;采集犬、猫、猪... 目的调查攀枝花市鼠疫自然疫源地情况,为鼠疫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3-12月采用笼(夹)捕法捕获小兽,对捕获动物及蚤类进行鉴定,检材分离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利用间接血凝试验和胶体金试验检测鼠疫F1抗原及抗体;采集犬、猫、猪等指示动物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共捕获小兽192只,隶属3目3科10种,捕获率为4.14%,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占48.96%(94/192);5种小兽25只染蚤,获蚤71匹,隶属5科5属6种,染蚤率为13.02%,蚤指数0.37,室内以印鼠客蚤为优势种,占98.46%(64/65),室外以不等单蚤为优势种,占83.33%(5/6);采集指示动物血清283份,阳性31份(犬28份、猫2份、猪1份),阳性率为10.95%;回顾性调查表明无鼠疫及疑似鼠疫疫情发生的可能,96.77%指示动物(血清学阳性)为本地饲养,以拴(圈)养为主(83.87%)。结论攀枝花市地理景观、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等与相邻的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类似,结合鼠疫阳性抗体分布情况,可能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和鼠疫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调查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居民碘营养水平分析
15
作者 毛鹏 韩晓晖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4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居民碘营养情况,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19年,按东、西、南、北、中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取40名左右8~10岁学生和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0名孕妇采集食用盐和尿...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仁和区居民碘营养情况,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19年,按东、西、南、北、中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取40名左右8~10岁学生和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0名孕妇采集食用盐和尿样。结果 2017—2019年共检测盐样947份,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8.52%、96.20%和97.64%,3年间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采集8~10岁儿童尿样647份,尿碘中位数为217.50 g/L;不同性别、年龄、年份儿童尿碘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1.260、5.481、1.357,均P>0.05)。共采集孕妇尿样300份,尿碘中位数为181.65 g/L。2017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0。结论 2017—2019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儿童甲肿率低于国家标准,儿童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超适量摄入状态,孕妇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状态。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碘 尿碘 碘缺乏病
原文传递
2013-2014年攀枝花市暗娼HIV感染状况随访调查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作红 梁莉 +3 位作者 欧灵军 吴茂菊 张晴晴 唐智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720-722,共3页
目的了解暗娼HIV感染状况,评价暗娼干预效果。方法以暗娼指纹为个体关联,在首次横断面调查后每隔6个月对既往HIV抗体阴性暗娼进行随访调查。结果首次调查暗娼898人,1~3次随访率分别为28.2%、22.9%、12.5%。0~3次随访暗娼年... 目的了解暗娼HIV感染状况,评价暗娼干预效果。方法以暗娼指纹为个体关联,在首次横断面调查后每隔6个月对既往HIV抗体阴性暗娼进行随访调查。结果首次调查暗娼898人,1~3次随访率分别为28.2%、22.9%、12.5%。0~3次随访暗娼年龄、场所档次、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首次性行为时间、每天接客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9唐智89.8%、91.3%、97.3%、96.4%,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4.8%、94.1%、92.2%、9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首次调查暗娼HIV抗体阳性率为1.1%,随访暗娟每人年HIV发病密度为4.0‰。结论暗娼干预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需进一步完善干预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娼 HIV 随访调查 发病密度
原文传递
2009—2010年攀枝花市成年人国民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德勇 欧灵军 +1 位作者 高汝琼 张家华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7期773-775,共3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攀枝花市成年人的体质状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国民体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在攀枝花市城区抽取一定数量的成年人进行体质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测... 目的了解和掌握攀枝花市成年人的体质状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国民体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在攀枝花市城区抽取一定数量的成年人进行体质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测试624人,体质得分平均为(25.00±5.71),其中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分别占11.22%,43.43%,26.76%和18.59%;男性体质合格率为86.16%,女性体质合格率为77.31%,男性合格率高于女性(χ2=8.022,P=0.005);20~39岁人群合格率为75.43%(175/232),40~59岁人群合格率为84.95%(333/393),后者合格率高于前者(χ2=8.724,P=0.003)。不同单位人群体质测试得分及体质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攀枝花市成年人体质合格率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的差异,有必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健身服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体质 体质指数 成年人 攀枝花市
原文传递
攀枝花市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蓝羲 蒲玉红 +2 位作者 周志刚 唐富荣 贺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居民乙肝感染情况,评价和指导乙肝防治工作。方法分析比较攀枝花市1998年和2006年2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1998年和2006年攀枝花市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分别为7.57%和5.47%,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17%和50...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居民乙肝感染情况,评价和指导乙肝防治工作。方法分析比较攀枝花市1998年和2006年2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1998年和2006年攀枝花市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分别为7.57%和5.47%,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17%和50.67%,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96%和1.66%,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8%和3.84%,核心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4.99%和24.71%。结论2006年攀枝花市人群乙肝感染状况较8年前有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学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2006~2007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居民麻风病患病情况调查
19
作者 杨绍荣 《预防医学论坛》 2009年第7期608-609,共2页
[目的]及早发现麻风病病人,以便进行治疗,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抽查5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乡镇,对1岁以上居民进行麻风病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调查9437人(受检率为95.73%),确诊新发麻风病患者... [目的]及早发现麻风病病人,以便进行治疗,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抽查5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乡镇,对1岁以上居民进行麻风病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调查9437人(受检率为95.73%),确诊新发麻风病患者3例,调查人口患病率为31.78/10万。确诊的3例麻风病病例中,男性65岁、63岁各1例,女性15岁1例;少数民族2例,汉族1例。[结论]仁和区仍属麻风病偏高流行地区,有低龄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调查
原文传递
四川省攀枝花市首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汝琼 蒋德勇 +4 位作者 刘红旗 黄星辉 王明刚 朱珠 阎殊利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1期73-74,共2页
对攀枝花市首次报告的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患者被犬咬伤后,未对伤口进行正确处理,未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78d后发病,10d后呼吸、循环系统衰竭死亡。采集病例唾液标本,检测结果为狂犬... 对攀枝花市首次报告的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患者被犬咬伤后,未对伤口进行正确处理,未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78d后发病,10d后呼吸、循环系统衰竭死亡。采集病例唾液标本,检测结果为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死亡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