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置管灌注中药华蟾素注射液对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HIF-1α、VEGF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智萍 王开云 +3 位作者 张鑫 杨付珍 周云萍 徐城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 探究动脉置管灌注中药华蟾素注射液对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攀枝花市第二... 目的 探究动脉置管灌注中药华蟾素注射液对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TACE术,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动脉置管灌注中药华蟾素注射液。评价客观缓解率(ORR);检测HIF-1α、VEGF、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 观察组ORR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和时间对血清HIF-1α、VEGF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观察组在治疗后1 d、治疗后1周及4周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血清CA199、AFP水平均较治疗前1 d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动脉置管灌注中药华蟾素注射液可改善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VEGF达到治疗效果的,并诱导机体内肝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置管灌注 华蟾素注射液 动脉栓塞化疗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云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4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甲组(n=80)和乙组(n=80)。为甲组患者使用奥... 目的 :探讨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甲组(n=80)和乙组(n=80)。为甲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醛氢叶酸联合氟尿嘧啶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恶心呕吐、脱发、外周静脉炎、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均较低,其腹泻、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较高,P <0.05。结论 :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晚期结肠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下载PDF
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口腔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5期84-84,86,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合并溃疡性口腔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含漱,对照组给予过氧化氢溶液含漱。对两组治疗效...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合并溃疡性口腔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含漱,对照组给予过氧化氢溶液含漱。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5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溃疡性口腔炎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急性白血病 溃疡性口腔炎
下载PDF
CTOP与CHOP方案治疗老年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付珍 王开云 田智萍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评价CTOP与CHOP方案治疗老年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 目的评价CTOP与CHOP方案治疗老年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CTOP(CTX+THP+VCR+Pred)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CHOP(CTX+ADM+VCR+Pred)方案化疗。两种方案均21 d为一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化疗4~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2个月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随访至化疗结束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3.1%和88.5%,分别与对照组的67.5%和83.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年、2年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2.9%、70.1%和78.7%、66.7%,1、2年总生存期分别为88.2%、75.0%和81.3%、69.3%,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和脱发的发生率分别为17.9%和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和4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OP方案治疗老年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疗效与CHOP方案相当,但心脏毒性及脱发的发生率比CHOP方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老年 CTOP方案 CHOP方案
下载PDF
用含吡柔比星的化疗方案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付珍 王开云 田智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含吡柔比星的化疗方案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诊的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抽选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为对照... 目的 :探讨用含吡柔比星的化疗方案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诊的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抽选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CHO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含吡柔比星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含吡柔比星的化疗方案对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老年 吡柔比星 化疗
下载PDF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鑫 王开云 徐城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11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观察A组32例,观察B组28例,其中观察A组患者...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观察A组32例,观察B组28例,其中观察A组患者给予调强根治性放疗技术或三维适形,观察B组患者给予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阿霉素)或DICE(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顺铂+依托泊甙)方案为主的诱导化疗。结果观察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3%,观察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身体状况(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球蛋白、白细胞和β2-微球蛋白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DH水平、首次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和治疗模式为影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LDH水平、首次治疗达到CR以及治疗模式为影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血液学指标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扶正培元方辅助改良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骨髓瘤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智萍 王开云 +3 位作者 张鑫 杨付珍 周云萍 徐城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6期552-557,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培元方辅助改良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M蛋白、骨髓瘤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5月96例M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改良VAD方案(长春新... 目的探讨扶正培元方辅助改良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M蛋白、骨髓瘤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5月96例M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改良VAD方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培元方辅助治疗。2组均治疗3个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对骨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采用氧化酶法检测SCr,采用氰酸盐法检测HbAlc,以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钙水平,以免疫扩散电泳法测定M蛋白水平;行骨髓穿刺制作骨髓涂片测定骨髓瘤细胞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2、g-干扰素、IL-4、IL-10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39/48)、对照组为62.5%(3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P=0.041)。治疗第1、3个周期,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t值分别为4.674、13.328)、骨痛评分(t值分别为4.505、11.398)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Cr(t值分别为4.452、10.039)、血钙(t值分别为4.578、4.15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HbAlc(t值分别为5.290、8.87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M蛋白(t值分别为11.145、33.812)、骨髓瘤细胞(t值分别为6.415、19.73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2(t值分别为4.922、8.789)、g-干扰素(t值分别为5.610、8.88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L-4(t值分别为4.709、6.784)、IL-10(t值分别为5.287、12.8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1.7%(20/48)、对照组为62.5%(3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4,P=0.041)。结论扶正培元方辅助改良VAD方案可有效缓解MM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骨痛程度,促进骨髓瘤细胞减少,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疗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扶正培元方 改良VAD方案 中医证候积分 骨痛 M蛋白 骨髓瘤细胞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