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版更需做好提前量——从《攀枝花晚报》看媒体改版的前置条件
1
作者 曹习斌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59-60,共2页
作为平面媒体来说,改版是一门“必修课”,必须做到常变常新,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同时,改版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作精心的准备和策划,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只有充分做好前置条件,在思想观念、机制体... 作为平面媒体来说,改版是一门“必修课”,必须做到常变常新,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同时,改版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作精心的准备和策划,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只有充分做好前置条件,在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和方案制定上做好提前量,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改版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条件 平面媒体 提前量 改版 攀枝花 晚报 “双刃剑” 思想观念
下载PDF
累并快乐着——参与《攀枝花晚报》“今天我来当总编”活动体会
2
作者 王刚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第7期64-65,共2页
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四川《攀枝花晚报》根据自身情况,全新推出“今天我来当总编”活动,每天工作安排紧凑有序,且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在遵守新闻规律和报社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给了参与者极大的新闻业务学习空间、个人... 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四川《攀枝花晚报》根据自身情况,全新推出“今天我来当总编”活动,每天工作安排紧凑有序,且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在遵守新闻规律和报社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给了参与者极大的新闻业务学习空间、个人技能展示空间。笔者作为参与者之一,获益匪浅,体会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 总编 晚报 动体 快乐 规章制度 新闻规律 学习空间
下载PDF
办一张高品位的晚报
3
作者 唐民明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4,共2页
关键词 晚报 高品位 档次 新闻 读者 报纸 攀枝花市
下载PDF
办好晚报须把握的五个“度”
4
作者 曹习斌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第12期25-25,共1页
2001年3月4日,攀西地区第一张晚报——《攀枝花晚报》正式创刊。从创刊之日起,我们就忠实地履行新闻媒体的职责,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传达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加强舆论监督,努力促使问题的最终解决;坚持开展公益活动,树立媒... 2001年3月4日,攀西地区第一张晚报——《攀枝花晚报》正式创刊。从创刊之日起,我们就忠实地履行新闻媒体的职责,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传达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加强舆论监督,努力促使问题的最终解决;坚持开展公益活动,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不断改革创新,促进事业的健康发展。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攀枝花晚报》已经成为攀西地区最具社会影响力、自费订阅户最多、广告吸纳量最大的都市生活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报 攀西地区 新闻媒体 2001年 社会影响力 都市生活报 党和政府 社情民意
下载PDF
“弱势群体”报道的价值取向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春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就业 弱势群体 价值取向问题
下载PDF
经济报道的“骨”“肉”“血”
6
作者 庞雷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经济报道 经济新闻报道 媒体 内容 生活 个人 空间 市场经济 看法
下载PDF
增强新闻语言的情感冲击力
7
作者 曹习斌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共1页
关键词 新闻语言 攀钢
下载PDF
副刊 纸媒留“客”的法宝
8
作者 庞雷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第4期78-79,共2页
时下,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之上的新兴媒体,以其传播渠道的多样、时间上的快捷和内容的丰富,正在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处于传媒变革的漩涡之中,纸质媒体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闯出新路,实现凤凰涅?笔者认为,... 时下,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之上的新兴媒体,以其传播渠道的多样、时间上的快捷和内容的丰富,正在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处于传媒变革的漩涡之中,纸质媒体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闯出新路,实现凤凰涅?笔者认为,纸媒的副刊其实完全可以进一步精心打造,让其成为留住受众的一个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渠道 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 报纸副刊 新闻机构 新闻职业道德 道德缺失 副刊编辑 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水平
下载PDF
新媒体浪潮下传统媒体的应对攻略
9
作者 庞雷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第6期11-12,共2页
“唯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是股神巴菲特的一句名言。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媒体 巴菲特
下载PDF
鲁迅“战法”举隅
10
作者 李舸 蔡晓晗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14,共6页
“精神界之战士安在?”“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是鲁迅的呐喊和喟叹。可以说,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自入世以来特别是去东瀛之后,鲁迅即以一个斗士的形象行走在大地上。其始也,以整个封建专制为其锋芒所向;其继也... “精神界之战士安在?”“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是鲁迅的呐喊和喟叹。可以说,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自入世以来特别是去东瀛之后,鲁迅即以一个斗士的形象行走在大地上。其始也,以整个封建专制为其锋芒所向;其继也,以军阀和民国为其攻击的靶的;其末也,则混战在“同志”、“友人”之中。战学衡、战新月、战太阳社、战现代派、战论语派、战第三种人、战民族主义;战顾颉刚、战张资平、战邵洵美、战高长虹、战施蛰存、战杨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创作方法 化名法 堑壕战法 横战法 以牙还牙法 拖刀计 曲笔 示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