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要搞马克思主义 还是要搞修正主义——批判教育质量“今不如昔”的奇谈怪论
1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1期28-33,共6页
教育界的奇谈怪论,攻击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总是礼教育质量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说文化大革命以来,教育革命这也不是,那也不行,他们的所谓根据,无非是说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教育质量“不如过去”。
关键词 教育质量 马克思主义 修正主义 文化大革命 批判 教育革命 无产阶级 质量问题
下载PDF
认真学习毛主席教育思想彻底批判“两个估计”
2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4期4-7,共4页
在一九七一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万恶的“四人帮”及其亲信背着毛主席,背着党中央,费尽心机,耍尽权术,炮制了臭名昭著的所谓“两个估计”。他们拚凑许多诬蔑不实之词,强加于教育战线和教育工作者,疯狂攻击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 在一九七一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万恶的“四人帮”及其亲信背着毛主席,背着党中央,费尽心机,耍尽权术,炮制了臭名昭著的所谓“两个估计”。他们拚凑许多诬蔑不实之词,强加于教育战线和教育工作者,疯狂攻击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根本否定了毛主席革命路线在教育战线上的主导地位,诬蔑广大教师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否定广大教师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做的巨大贡献,把解放以来的教育战线说得一无是处,漆黑一团,几乎和解放前一样。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简直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当时广大教师看在眼里,恨在心头,纷纷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现在,在深揭狠批“四人帮”,大打第三战役的时候,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率领我们冲破了“四人帮”设置的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教育工作者 “臭老九” 三反五反 揭批“四人帮” 历次政治运动 反右斗争 民族教育事业 革命路线 中所
下载PDF
英明伟大的战略决战——批判林彪破坏辽沈、平津战役的罪行
3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4期14-18,共5页
(一)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它的胜利具有伟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由于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点,决定了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 (一)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它的胜利具有伟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由于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点,决定了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平津战役 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 右倾机会主义 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林彪 蒋介石政府
下载PDF
反革命复辟的精神支柱——彻底批判“生而知之”的天才论
4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21-24,共4页
伟大导师列宁指出:“透过许多新奇的诡辩言词和学究气十足的烦琐语句,我们总是毫无例外地看到,在解决哲学问题上有两条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派别。”“生而知之”的天才论和实践第一的反映论,就是根本对立的两条哲学路线、两个哲学派... 伟大导师列宁指出:“透过许多新奇的诡辩言词和学究气十足的烦琐语句,我们总是毫无例外地看到,在解决哲学问题上有两条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派别。”“生而知之”的天才论和实践第一的反映论,就是根本对立的两条哲学路线、两个哲学派别,它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两个敌对阶级政治斗争的深刻反映。历来的哲学斗争,都是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重要一翼。一切哲学派别的命运如何,就看其满足本阶级的需要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而知之 天才论 精神支柱 批判 革命 哲学问题 哲学派别 阶级斗争
下载PDF
在所谓“全面”的背后
5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2期57-59,共3页
去年,正当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抛出“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煽起右倾翻案风,从政治、思想、组织各个方面向无产阶级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教育界的一个刊物紧密配合,推波助澜,也炮制出了一篇题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 去年,正当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抛出“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煽起右倾翻案风,从政治、思想、组织各个方面向无产阶级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教育界的一个刊物紧密配合,推波助澜,也炮制出了一篇题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正确道路》的评论。这篇评论一出笼,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获至宝,奔走相告,认为这是“教育战线重新调整政策的红色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 修正主义 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 教育战线 邓小平 教育界 接班人
下载PDF
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改也难
6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3期29-33,共5页
四月七日中共中央的决议中指出,根据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和邓小平的表现,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的矛盾,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邓小平抗拒党和人民的教育挽救、不肯改悔的事实,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机会... 四月七日中共中央的决议中指出,根据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和邓小平的表现,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的矛盾,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邓小平抗拒党和人民的教育挽救、不肯改悔的事实,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机会主义路线头子改也难,这是路线斗争中的一种合乎规律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主义 天安门广场 邓小平 中共中央 政治事件 教育挽救 路线斗争 对抗性
下载PDF
鼓吹唯生产力论就是妄图篡改党的基本路线
7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2期29-32,共4页
一个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揭露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理论基础,批判唯生产力论的反动实质,是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的重要战斗任务。
关键词 唯生产力论 党的基本路线 篡改 无产阶级 邓小平
下载PDF
党内走资派活动的主要特点
8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3期5-9,共5页
毛书席最近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毛主席提出的这个科学论断,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强大思想武... 毛书席最近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毛主席提出的这个科学论断,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结合斗争实际,认真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 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科学论断 思想武器
下载PDF
从苏修的“新经济体制”看邓小平的《条例》的反动实质
9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10-14,共5页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授意炮制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下简称《条例》)是一株反党、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毒草,是他“三项指示为纲”反动纲领的产物,集中反映了邓小平洋奴买办的经济思想和一整套修正主义的办...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授意炮制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下简称《条例》)是一株反党、反马克思主义的大毒草,是他“三项指示为纲”反动纲领的产物,集中反映了邓小平洋奴买办的经济思想和一整套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其反动实质就是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篡改党的基本路线,翻案算帐,妄图改变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加快复辟资本主义。这是一份难得的反面教材,抓住它联系实际,开展批判,就能使批邓斗争继续深入和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例》 邓小平 新经济体制 企业的性质 反马克思主义 党的基本路线 工业发展 修正主义
下载PDF
学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0
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4期34-38,共5页
一、历史背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二六年三月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文献。当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一九二六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重要年代,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激烈斗争的关键时刻。
关键词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马克思列宁主义 学习 人民革命 毛主席
下载PDF
《世务》注译
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69-74,共6页
【原文】大夫曰:“诸生妄言!议者令可详用,无徒守椎车之语,滑稽而不可循。夫汉之有匈奴,譬若木之有蠹,如人有疾,不治则浸以深。故谋臣以为击夺以困极之。诸生言以德怀之,此有其语而不可行也。诸生上无以似三王,下无以似近秦,令有司可举... 【原文】大夫曰:“诸生妄言!议者令可详用,无徒守椎车之语,滑稽而不可循。夫汉之有匈奴,譬若木之有蠹,如人有疾,不治则浸以深。故谋臣以为击夺以困极之。诸生言以德怀之,此有其语而不可行也。诸生上无以似三王,下无以似近秦,令有司可举而行当世,安蒸庶而宁边境者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贤良文学 匈奴 桑弘羊 汉武帝 西汉王朝 正义战争 封建制度 齐桓公 御史大夫 注释
下载PDF
《刑德》注译
1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75-84,共10页
【原文】大夫曰:“令者所以教民包,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罔疏则兽失法疏则罪漏。罪漏则民放佚而轻犯禁,故禁不必,法夫侥幸;诛诫,蹠、蹻不犯。是以古者作五刑,刻肌肤而民不逾矩。”
关键词 老百姓 贤良文学 桑弘羊 刑罚 法制 法家 道德规范 刑德 法律 秦王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