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民低碳认知态度与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春梅 张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7期123-128,共6页
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持续倡导和推行进程中,公民的低碳责任日渐凸显。鉴于此,本文以南昌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整体上具有较低的低碳认... 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持续倡导和推行进程中,公民的低碳责任日渐凸显。鉴于此,本文以南昌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整体上具有较低的低碳认知水平、不确定的低碳态度和异质的低碳行为,低碳态度与低碳认知呈中度正相关关系,低碳行为与低碳态度呈较弱正相关关系、与低碳认知呈弱正相关关系。建议发挥政府机构和新闻媒体在居民低碳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居民对低碳政策的参与度,倡导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营造和谐的低碳文化和低碳环境,以提升居民的低碳生活水平和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贡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认知 低碳态度 低碳行为 低碳生活
下载PDF
城乡文化交融背景下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春梅 雷定鹏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4-198,共5页
转型时期的乡村社会呈现出具有多元、异质特征的文化样态和价值观念。城乡文化所负载的不同价值取向,既能为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基础,亦能消解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因此,要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挖... 转型时期的乡村社会呈现出具有多元、异质特征的文化样态和价值观念。城乡文化所负载的不同价值取向,既能为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基础,亦能消解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因此,要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挖掘本土性文化资源以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构建新型文化共同体以增进价值共识,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助推价值整合,培育乡村基层组织公共权威以强化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文化 农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下载PDF
“农民意识”的文化心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但昭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要避免"农民意识"批判本身又陷入农民意识的怪圈,有必要超越农民意识外在的价值表现,挖掘其背后隐性的文化心理模式:在中国人传统天人合一式的思维结构中,"自我"与"对象"之间存在的认识论"颠倒"... 要避免"农民意识"批判本身又陷入农民意识的怪圈,有必要超越农民意识外在的价值表现,挖掘其背后隐性的文化心理模式:在中国人传统天人合一式的思维结构中,"自我"与"对象"之间存在的认识论"颠倒"被习惯性地回避,难以凝练出精神性的自由人格。其结果要么沉溺于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世俗伦理,要么停留于空洞的自然状态,放弃个体生命的成长。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心理模式分析为克服市场异化、培植市民意识发挥着新的思想启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意识 文化心理模式 自我意识 市场经济 启蒙
下载PDF
“天人合一”视阈下的中国生态政治
4
作者 吴春梅 林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29,共4页
市场外部性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表明,单独依靠传统市场力量已无法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西方国家借助非市场力量即政府和第三部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产生了探讨生态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生态政治学说。本文立足中国... 市场外部性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表明,单独依靠传统市场力量已无法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西方国家借助非市场力量即政府和第三部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产生了探讨生态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生态政治学说。本文立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事实,借鉴西方生态政治理论,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中国化的生态政治理论,尝试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动态和谐的"天人合一"中国生态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政治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居民低碳生活认同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吴春梅 张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66,73,共5页
居民低碳生活认同程度影响低碳社会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进程,提高居民低碳生活认同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2010年南昌市居民低碳意识与低碳生活调查的原始数据,运用多选题选择总数分析法及定序变量logit模型分析了居民低碳... 居民低碳生活认同程度影响低碳社会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进程,提高居民低碳生活认同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2010年南昌市居民低碳意识与低碳生活调查的原始数据,运用多选题选择总数分析法及定序变量logit模型分析了居民低碳生活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居民低碳意识、低碳认知、低碳补偿意愿、性别及学历程度影响居民低碳生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低碳生活认同 影响因素 定序变量logit模型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胜昔 雷玉明 《科教导刊》 2014年第5期196-,223,共2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关系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教育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化和监护类型五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尝试厘清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状况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监护类型 研究综述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王雅 张伟 《理论观察》 2013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本研究利用2013年武汉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生活与思想状况调查的原始数据,运用定量模型分析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男生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女生,社会交往和个体人格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作用,而经济状... 本研究利用2013年武汉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生活与思想状况调查的原始数据,运用定量模型分析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男生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女生,社会交往和个体人格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作用,而经济状况不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定序logit模型
下载PDF
居民参与低碳补偿行为意愿的心理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春梅 林星 张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8-241,共4页
利用2010年南昌市居民低碳意识与生活调查的原始数据,运用定序变量logit模型,探讨低碳补偿意愿与低碳心理诸要素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居民低碳关注、低碳意识、低碳认知、低碳态度等低碳心理要素都对低碳补偿意愿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生态补偿意愿 低碳补偿意愿 低碳心理 定序变量logit模型
下载PDF
村庄治理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春梅 林星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98,共7页
在乡村治理转型的关键时期,私利主导所引发的集体主义精神缺失现象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至今未出现根本性扭转,尚存在村两委集体意识薄弱、农村社会组织偏离公共价值目标、村民互助合作精神弱化等突出问题,亟需集体主义精神的理性回归。... 在乡村治理转型的关键时期,私利主导所引发的集体主义精神缺失现象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至今未出现根本性扭转,尚存在村两委集体意识薄弱、农村社会组织偏离公共价值目标、村民互助合作精神弱化等突出问题,亟需集体主义精神的理性回归。培育乡村集体主义精神,既要提高村庄治理公共价值目标的实现程度,注重平衡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亦要强化村庄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共治能力,借助群体合力和联合行动来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治理 集体主义精神 培育路径
下载PDF
农村公共服务效率:机理与效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迪 吴春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33 137,137,共12页
公共服务效率研究正经历由独立的时效、投入产出比、社会公平、公共价值、公民满意取向向不同层面结合的综合取向转变,但基于广义效率观的定量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以公共服务效率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湖北省5个村庄1098份... 公共服务效率研究正经历由独立的时效、投入产出比、社会公平、公共价值、公民满意取向向不同层面结合的综合取向转变,但基于广义效率观的定量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以公共服务效率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湖北省5个村庄1098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农村公共服务效率的目标系统、机理和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公共服务效率的目标系统由时效、投入产出比和效果构成,三者之间存在共变关系;效果和投入产出比之间互有直接促进作用,效果和投入产出比对时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时效经由投入产出比对效果具有间接促进作用,时效经由效果对投入产出比具有间接促进作用。建议采取系列配套措施,整体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效率,提高农民公共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效率 目标系统 作用机理 影响效应
下载PDF
村庄治理转型中农民公共精神的核心向度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春梅 席莹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27-33,共7页
农民公共精神是指农民在处理个人利益与村庄公共利益的关系中所具有的关心与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政治利他、爱心、奉献等公共价值与信念。在当前村庄治理转型过程中,培育农民公共精神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农民公共精神核心向度的... 农民公共精神是指农民在处理个人利益与村庄公共利益的关系中所具有的关心与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政治利他、爱心、奉献等公共价值与信念。在当前村庄治理转型过程中,培育农民公共精神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农民公共精神核心向度的发现将为进一步培育农民公共精神提供现实抓手。通过10个村庄的实证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农民公共精神量表中抽取了利他精神、民主精神、诚信精神和平等精神,成为农民公共精神的核心向度。在村庄治理转型中,建议以村庄内在力量为基础,在制度建构和道德自律的基础上整体推进农民公共精神的培育。通过农民公共精神的内化和以农民为本位的公共精神培育来实现个人利益与村庄公共利益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型 村庄治理 农民公共精神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农业院校科技工作者的农村公共服务动因维度结构与测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伟 吴春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98-101,106,共5页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农村公共服务动因是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西方学者尝试运用公共服务动机来解释公职人员的"亲社会行为",但目前为止,从主体的公共服务动机、客体需求动因和制度环境动因3个方面对公共服务动因...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农村公共服务动因是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西方学者尝试运用公共服务动机来解释公职人员的"亲社会行为",但目前为止,从主体的公共服务动机、客体需求动因和制度环境动因3个方面对公共服务动因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较为少见。建构农村公共服务动因的6个维度并进行实证测量,研究发现,除公共服务动机的4个维度外,农村公共服务的客体需求和制度环境亦是农村公共服务动因的构成维度,其中农村公共服务客体需求在农村公共服务动因中所占的权重位居6个维度的首位。其实践意义在于,要高度关注农业院校科技工作者从事农村公共服务的外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公共服务动机 农村公共服务动因 维度结构 测量
下载PDF
农民公私观念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启示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春梅 席莹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3,共7页
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受到意识形态变迁与经验世界的双重影响,而农民的公私观念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意识形态变迁与经验世界的现实影响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历的三次转型引致了农民公私观念的变迁,呈现出了由憧憬到分化的&... 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受到意识形态变迁与经验世界的双重影响,而农民的公私观念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意识形态变迁与经验世界的现实影响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历的三次转型引致了农民公私观念的变迁,呈现出了由憧憬到分化的"崇公抑私"、抽象"尚公"与具体"重私"的"尚公重私"、观念认可与践行不足的"公私协力"三种农民公私观念演变形态。在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契合农民的公私观念演变规律,以国家-集体-个体良性互动为中心,探寻提升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私观念 认同
下载PDF
农村公共服务中民主激励的理论建构、实证检测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翟军亮 吴春梅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8-43,共6页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民主激励对促进乡村治理民主化具有重要价值。农村公共服务中的民主激励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民主激励主要由民主的广度激励、民主的深度激励和民主的效度激励组成,其中,民主的广度激励包括公共利益激励和...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民主激励对促进乡村治理民主化具有重要价值。农村公共服务中的民主激励结构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民主激励主要由民主的广度激励、民主的深度激励和民主的效度激励组成,其中,民主的广度激励包括公共利益激励和私人利益激励;民主的效度激励最为重要,民主的深度激励、公共利益激励和私人利益激励依次次之。因此,要以强化民主的效度激励为关键,以强化民主的深度激励为动力,以强化公共利益激励和私人利益激励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民主激励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农民工困境:基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分析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春梅 张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1-433,共3页
基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视角的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承包权迫使农民离开农村却难以融入城市,农村土地转让权使农民进入城市却又摆脱不了农村的束缚,提出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使留在农村的农民愿意继续留在农... 基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视角的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承包权迫使农民离开农村却难以融入城市,农村土地转让权使农民进入城市却又摆脱不了农村的束缚,提出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使留在农村的农民愿意继续留在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更易在城市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问题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下载PDF
农林院校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合作动向——基于行政驱动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春梅 庄永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8-221,228,共5页
农林院校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两者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有效整合农技推广力量和显著改善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从合作动力视角切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林院校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的合作动... 农林院校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主体,两者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有效整合农技推广力量和显著改善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从合作动力视角切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林院校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的合作动向,指出"行政驱动"是其典型特征。在"行政驱动"作用下,农林院校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之间的合作存在合作形成的初始条件不充分、合作发展受限、合作关系质量不能有效评价等问题,需要强化主体利益激励,助力双方合作创新,重视对合作过程和结果控制,以实现农林院校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合作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合作动向 行政驱动
下载PDF
农民理性与民主:现实面相、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基于湖北5个村庄公共事务治理实践的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春梅 吕英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4-121,共8页
理性是民主的一大前提。依据湖北5个村庄1 152份有效问卷数据和半结构访谈资料,归纳了农民多元理性叠加和民主不均衡生长的现实面相,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寻了农民理性对民主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显示,农民理性的构成要素是交易理... 理性是民主的一大前提。依据湖北5个村庄1 152份有效问卷数据和半结构访谈资料,归纳了农民多元理性叠加和民主不均衡生长的现实面相,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寻了农民理性对民主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显示,农民理性的构成要素是交易理性、个体理性、公共理性和关系理性,其中前三者对民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农民的经济理性和政治理性同时对其政治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农民的理性化和对多元理性的包容有助于民主质量的提升。其现实价值在于如何强化农民理性对民主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理性 民主 作用机理 影响效应 公共事务治理
下载PDF
村庄治理中的农民公共价值观念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春梅 吕英喆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0,2,共5页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提出公共管理的目的在于发现和创造公共价值,这为培育农民公共价值观念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对湖北省5个村庄的实地调查,结合村庄治理转型的阶段性和场域性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发现,农民公共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包含协商...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提出公共管理的目的在于发现和创造公共价值,这为培育农民公共价值观念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对湖北省5个村庄的实地调查,结合村庄治理转型的阶段性和场域性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发现,农民公共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包含协商、文化、公平、秩序、信任、发展和公益,这些构成要素之间存在共变关系。农村基层组织应正视农民的公共价值认知,以共同利益为纽带,通过完善民主协商机制、文化服务网络、制度建设、培育农民公共精神等方式,协调效率与公平关系,以利于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 农民公共价值观念 村庄治理
下载PDF
德性:群族禀赋的精神象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萧延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根据原始史料,本文在政治社会学的角度上,对中国传统思想中之“德”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在中国早期文明中,“德”具有“伦理”(ethic)和“道德”(moral)的双重含义。前者侧重于共同体的精神认同,是为“德性”;而后者则侧重于良好的... 根据原始史料,本文在政治社会学的角度上,对中国传统思想中之“德”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在中国早期文明中,“德”具有“伦理”(ethic)和“道德”(moral)的双重含义。前者侧重于共同体的精神认同,是为“德性”;而后者则侧重于良好的行为规范,称为“德行”。正是这种“伦理”与“道德”之间的紧张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德行 伦理 道德 政治认同
下载PDF
共识与制约:“中国梦”在乡村社会的传播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春梅 雷定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53-57,共5页
"中国梦"在乡村社会的有效传播是培育地方性共识和提升农民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环节。传播的制度共识、社会共识、价值共识构成了"中国梦"在乡村社会传播的共识基础。传播语境的嬗变、传播网络的肢解、农民的... "中国梦"在乡村社会的有效传播是培育地方性共识和提升农民群体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环节。传播的制度共识、社会共识、价值共识构成了"中国梦"在乡村社会传播的共识基础。传播语境的嬗变、传播网络的肢解、农民的私利主导制约着"中国梦"在乡村社会的有效传播。因此,应遵循"中国梦"在乡村社会传播的基本原则,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改善干群关系,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优化传播渠道与路径,以重塑乡村社会的精神信仰、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促进共同理想在乡村社会的内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传播 共识基础 制约力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