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贵材料文物的保护修复及工艺”专栏序言——以故宫博物院馆藏镶嵌类文物为例
1
作者 孔艳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I0001-I0004,共4页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文明古国,有众多宝贵的历史遗存。其中,珍贵材料文物不仅代表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审美特征,更是社会进步和国力强大的象征。从史前时期的刻符玉器到清代的花丝镶嵌文物,它们往往集最优质的材料和最精湛的...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文明古国,有众多宝贵的历史遗存。其中,珍贵材料文物不仅代表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审美特征,更是社会进步和国力强大的象征。从史前时期的刻符玉器到清代的花丝镶嵌文物,它们往往集最优质的材料和最精湛的制作工艺于一体,反映了同时期审美和技艺的水平。因此,对这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病害、恢复它作为历史文物的本体,更重要的是研究它所蕴含的工艺、艺术、科技以及历史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修复 历史文物 刻符 历史遗存 故宫博物院 花丝镶嵌 史前时期 制作工艺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紫檀木边嵌染牙竹石图中堂挂屏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
2
作者 田野冬雪 张云 +1 位作者 罗涵 孔艳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紫檀木边嵌染牙竹石图中堂挂屏(文物号:故201082)是以乾隆皇帝御临图样为底本,转制为挂屏的一种典型文物。目前因文物表面尘污以及构件松动、脱色、脱落、缺失等伤况需要进行保养和修复。修复前,采用光学显微镜、...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紫檀木边嵌染牙竹石图中堂挂屏(文物号:故201082)是以乾隆皇帝御临图样为底本,转制为挂屏的一种典型文物。目前因文物表面尘污以及构件松动、脱色、脱落、缺失等伤况需要进行保养和修复。修复前,采用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该文物中的镶嵌材质及染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镶嵌材质主要为象牙和青金石,朱竹叶片的染料为朱砂、红花甙及藏猩红3B,青金石则用自身矿物颜料进行了加色处理。根据上述测试分析结果,制定了固色除尘和嵌件补配等保护修复方案。此次文物修复研究不仅为后期象牙染色挂屏的修复提供参考,也为文物御临图样转制分析及清代宫廷相关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案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屏 朱竹图像 御临图 象牙 青金石 保护修复 清代藏品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金大吉葫芦式挂屏文物的科学分析与保护修复研究
3
作者 张毅 孔艳菊 罗涵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43-51,共9页
故宫博物院藏金大吉葫芦式挂屏一组八个,本保护修复样品是其中两件(故11214和故11703)。送修时,两件金大吉葫芦式挂屏表面有尘污和多处嵌件松动、脱缺的伤况,为恢复该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修复。本研究先... 故宫博物院藏金大吉葫芦式挂屏一组八个,本保护修复样品是其中两件(故11214和故11703)。送修时,两件金大吉葫芦式挂屏表面有尘污和多处嵌件松动、脱缺的伤况,为恢复该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修复。本研究先了解金大吉葫芦式挂屏文物的病害情况和成因;通过拉曼光谱检测了挂屏中所有镶嵌的宝玉石材质,结果显示,修复区域中有珊瑚、尖晶石、碧玺、海蓝宝石、翡翠、青金石、绿松石等品种;通过X射线荧光能谱仪检测出挂屏基底的金属成分,Au的含量约87.1%~89.4%,Ag的含量约为10%,Cu和Fe元素的含量微少;明晰了文物的制作工艺,其中花丝镶嵌工艺为挂屏的主要制作工艺;最后通过对金大吉葫芦式挂屏30余处缺失和松动嵌件进行了补配和回粘,恢复了文物的完整。在科学检测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并更深入地研究了清代宫廷挂屏的制作工艺,为中国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屏 保护修复 检测分析 花丝工艺 清代藏品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铜镀金牛驮瓶花表中璎珞的材质、工艺和保护修复研究
4
作者 王雪莹 罗涵 +4 位作者 段佩权 展菲 李合 谷岸 孔艳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18世纪英国制造的铜镀金牛驮瓶花表是清宫观赏型西洋钟表的典型器物,原放置于故宫养心殿东暖阁。由于金属丝伤断造成金牛背覆装饰的珍珠璎珞散落脱缺,所以在恢复钟表走时功能后对璎珞部分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外观复原。修复前,使用三维视... 18世纪英国制造的铜镀金牛驮瓶花表是清宫观赏型西洋钟表的典型器物,原放置于故宫养心殿东暖阁。由于金属丝伤断造成金牛背覆装饰的珍珠璎珞散落脱缺,所以在恢复钟表走时功能后对璎珞部分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外观复原。修复前,使用三维视频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穿制璎珞部分的金属丝和珍珠进行尺寸测量和材质检测。结果显示,璎珞原件使用直径0.15 mm、含95%Ag的镀金银丝、三种尺寸大小(直径分别为1.1 mm、1.6 mm、2.2 mm)的海水珍珠以及绿色珐琅珠托;形制为四线连环穿缀的网状珠链及珍珠流苏。修复时采用了含99%Ag的银丝以及同原件规格的珍珠。根据相关档案资料可知,清代宫廷中的璎珞常被用于佛教器物、宫灯和动物题材器物三类场景,串制材质有丝棉线和金属丝线两种。本次保护修复为今后金属丝型璎珞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璎珞 珍珠 珐琅 XRF 保护修复 清代藏品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的保护修复研究
5
作者 展菲 罗涵 任萌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
故宫博物院藏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的面簪,属于钿花的一种,通常镶嵌于钿子的顶部,作为清代宫廷细金工艺的典型代表,此面簪背面戳记“聚珍”“二两平”,显示了宫廷首饰的制作机构为民间首饰行“聚珍斋”,且平码使用的是... 故宫博物院藏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的面簪,属于钿花的一种,通常镶嵌于钿子的顶部,作为清代宫廷细金工艺的典型代表,此面簪背面戳记“聚珍”“二两平”,显示了宫廷首饰的制作机构为民间首饰行“聚珍斋”,且平码使用的是民间常用平码“二两平”。目前,该文物因存在表面污渍、金属锈蚀、宝石脱落和点翠松动脱落等伤况急需修复。在修复前利用显微观察、拉曼光谱、红外光谱(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Py-GC/MS)等测试技术对文物镶嵌所用宝石种属和胶粘剂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文物的主要镶嵌宝石材料有珍珠、尖晶石和碧玺,宝石粘接剂主要成分为蜂蜡和松香的混合材料,为了衬托粉色宝石材料,其中还加入了朱砂作为调色剂。根据文物材料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精细除尘、点翠粘接和宝石粘接的保护修复操作,为花丝点翠嵌宝石类的文物保护修复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簪 科技检测 细金工艺 保护修复 清代藏品
下载PDF
宣讲稿 建好“四个故宫”
6
作者 张蕊 《党建》 CSSCI 2024年第11期49-50,共2页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的故宫,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故宫人的神圣使命和共同...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的故宫,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故宫人的神圣使命和共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轴线 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共同责任 《世界遗产名录》 神圣使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