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创新高校传承模式——关于高校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英 胡晓东 《服饰导刊》 2023年第3期73-77,共5页
高等院校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特别是具有传统工艺教育资源的相关院校,应聚焦传统工艺,全面激发高校职能和责任,主动担负起“兴文化”的国家使命。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将传统工艺作为主题贯穿在整个... 高等院校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特别是具有传统工艺教育资源的相关院校,应聚焦传统工艺,全面激发高校职能和责任,主动担负起“兴文化”的国家使命。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将传统工艺作为主题贯穿在整个教学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创新开发、产教融合的全过程。从构建传统工艺学科体系和研究体系,丰富传统工艺教学实践,创新传统工艺传承模式,助力传统工艺宣传推广等多方面,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和作用,科学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职能 传统工艺 传承体系 高质量传承发展
下载PDF
湘西泸溪苗族挑花的活态传承路径
2
作者 黄津晴 王妮 +1 位作者 苏薇 滕静蓉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38-4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不仅是湘西泸溪挑花传承的需要,也是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考察法,对泸溪挑花的发展策略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湘西泸溪挑花作为泸溪历史发展的产物,承载着泸溪厚重的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不仅是湘西泸溪挑花传承的需要,也是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考察法,对泸溪挑花的发展策略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湘西泸溪挑花作为泸溪历史发展的产物,承载着泸溪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且泸溪挑花的活态传承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助于文化产业持久性发展。因此,从打通挑花公司产业链、强化挑花人才队伍建设、合理利用传播渠道、探索挑花数字化技术发展,结合相关案例,为泸溪挑花活态传承提供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溪挑花 传承现状 活态传承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承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 关博 《中华武术》 2021年第3期92-96,共5页
通过对武术文化的概念、特征、内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武术文化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内涵丰富、精深,对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高校... 通过对武术文化的概念、特征、内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武术文化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内涵丰富、精深,对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高校武术教育也加快了改革进程,制定新的传承策略,使武术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武术文化 大学生 人格
下载PDF
中华服饰文化研究述评及其新时代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崔荣荣 《服装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1949年以来,学界有关中华服饰文化遗产、知识谱系及文明符号等的研究成果大量产出。从社会历史、民族特色、民间民俗、文化遗产以及时尚创新等视角,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华服饰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指出中华服饰中... 1949年以来,学界有关中华服饰文化遗产、知识谱系及文明符号等的研究成果大量产出。从社会历史、民族特色、民间民俗、文化遗产以及时尚创新等视角,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华服饰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指出中华服饰中的最新出土实物、"服饰民族学"范畴、艺术人类学方法、"非遗"品牌、"中国时尚"理论等的相关研究依然欠缺。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立足新时代背景,将中华服饰研究的新时代价值凝练为4个方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国家形象的高度、悠久历史的深度;打造服饰时尚名片,彰显创新设计的力度、中国风格的亮度;实现人文精神传承,彰显文明互鉴的广度、价值耦合的厚度;建构中华特色"衣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气度,时尚未来的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华服饰文化 研究评述 新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合文化”建构--以汉族民间衣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融合为例证 被引量:3
5
作者 牛犁 崔荣荣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24,共8页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核。汉族民间衣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在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装饰风格及审美理念等的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与创新。其中既体现了多元共生格局下...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核。汉族民间衣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在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装饰风格及审美理念等的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与创新。其中既体现了多元共生格局下汉族民间上衣、下裳及其形制、装饰等艺术形式“和而不同”的历史变迁,亦表征出“美用合一”需求下汉族民间衣裳对少数民族及其他族群文化的借鉴融合。在多元一体的构建过程中,汉族民间衣裳通过融合与变迁实践下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展现了中华文明美用共生、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与艺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民间衣裳 和合文化
下载PDF
基于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牛犁 崔荣荣 吴欣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江南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着力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工艺技术、社会服务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型服装设计人才,构建集课程教育、课外教学、文化平台、校企合作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江南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着力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艺术设计、工艺技术、社会服务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型服装设计人才,构建集课程教育、课外教学、文化平台、校企合作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传统文化根植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心中,为传统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服装与服饰设计 创新人才培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汉代画像砖实证材料的进贤冠起源、形制及使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祥 牛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进贤冠是汉族男子冠服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冠式,其演变与中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发展相联系。为了研究汉族冠服形象体系中文职官员的进贤形象,文章基于汉代画像砖史料实证汉代进贤冠的起源、形制及使用,有助于推动汉代男子官员形象研究。研... 进贤冠是汉族男子冠服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冠式,其演变与中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发展相联系。为了研究汉族冠服形象体系中文职官员的进贤形象,文章基于汉代画像砖史料实证汉代进贤冠的起源、形制及使用,有助于推动汉代男子官员形象研究。研究指出,进贤冠作为汉代官职体系发展的衍生物,在西汉时期就已存在基础样式,经新政时期完备,在东汉时期趋于成熟。汉代进贤冠独具特色的形制样式及符号表征在传统的各阶级中烙下深刻印记。进贤形象呈现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及礼仪规范,是传统阶级文化的沉淀亦是多维审美趣味的展现,对历代汉族男子的冠服体系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进贤冠 汉代画像砖 进贤形象 官民阶级 文官体系 礼仪符号
下载PDF
丝绸之路出土刺绣所见多元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邝杨华 刘辉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80,共6页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丝绸之路出土的许多刺绣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山普拉、诺因乌拉、莫高窟、阿斯塔那和都兰等地出土的刺绣为例,通过与邻近地区出土的相同或相近时期的文物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它们与邻近地区密切的文化联系...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丝绸之路出土的许多刺绣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山普拉、诺因乌拉、莫高窟、阿斯塔那和都兰等地出土的刺绣为例,通过与邻近地区出土的相同或相近时期的文物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它们与邻近地区密切的文化联系——山普拉出土的卷草纹绣是中国楚汉文化西渐的结果,诺因乌拉出土的草原风格动物纹绣反映了欧亚草原斯基泰文化对匈奴的影响,莫高窟出土的刺绣佛像和菩萨像是印度佛教文化东传的表现,阿斯塔那和都兰等地出土的联珠纹和新月纹绣则代表了自西而来的波斯和伊斯兰文化。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碰撞与融合从丝路出土的刺绣可见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绣 丝绸之路 多元文化 冏形图案 斯基泰 联珠纹
下载PDF
明代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形制及其制作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鹏飞 崔宇婷 +2 位作者 邵思颜 陈楚怡 牛犁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明代江南地区纺织业发达,工艺精湛,留下众多宝贵的服饰遗存。通过对出土实物的复原,再现服饰原貌,展现明代服饰特色,对推动服饰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选取无锡七房桥钱樟夫妇墓出土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出... 明代江南地区纺织业发达,工艺精湛,留下众多宝贵的服饰遗存。通过对出土实物的复原,再现服饰原貌,展现明代服饰特色,对推动服饰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选取无锡七房桥钱樟夫妇墓出土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出土实物资料的搜集整理、数据测量、面料分析、形制阐释及纹样解析对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进行一比一复原。通过相同工艺、结构和质料装饰完成裙装复原,以期再现明代典型马面裙的服饰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樟夫妇墓 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 服装形制 工艺复原
下载PDF
以图像为中心的“羲之巾”形制考析与流行探究
10
作者 胡绮文 牛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124,共9页
“羲之巾”这一巾式出现于众多王羲之画像与明代士人的画像、古籍、文物中。《汝水巾谱》中亦有其图绘与记载,但在明代首服的研究中,对于“羲之巾”形制、发展与演变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图像,运用艺术考古法、文献法及归纳法等对“羲... “羲之巾”这一巾式出现于众多王羲之画像与明代士人的画像、古籍、文物中。《汝水巾谱》中亦有其图绘与记载,但在明代首服的研究中,对于“羲之巾”形制、发展与演变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图像,运用艺术考古法、文献法及归纳法等对“羲之巾”形制特征进行分类与总结,并探究其背后的流行原因。研究表明:“羲之巾”的巾身造型为软巾包裹式与筒形贯头式,披幅造型为一体折叠瓦楞式与相叠层檐式,巾后垂系长至肩部的飘带。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羲之巾”形象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王羲之人物画像中,于明清时期广为士人佩戴而流行于世,其流行原因主要受明代中晚期“好古惟新”“文化偶像”的士人风尚对首服造物美学与流行表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羲之巾 首服 服饰图像 形制特征 服饰流行 士人风尚 文化偶像
下载PDF
明代《汝水巾谱》所辑巾服特征与时代映射
11
作者 牛犁 张秋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30,共8页
《汝水巾谱》是现存罕有的融合明代巾服清晰图绘与文字辑注的古籍资料,全书绘制明代巾服32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汝水巾谱》成书背景和构成内容进行梳理,结合图文互证法与艺术考古法分析所辑巾服的形制特征并进一步解析巾服所呈现... 《汝水巾谱》是现存罕有的融合明代巾服清晰图绘与文字辑注的古籍资料,全书绘制明代巾服32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汝水巾谱》成书背景和构成内容进行梳理,结合图文互证法与艺术考古法分析所辑巾服的形制特征并进一步解析巾服所呈现的时代映射与客观局限。研究表明:《汝水巾谱》所辑巾服来源包含前代已有巾式和作者自创款式,基础结构按披幅划分为4种,巾体造型有平顶型、方顶型、弧顶型和穹顶型4种,装饰手法与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其辑录思想体现着作者对前代名士的仰慕和君子品性的向往之情,结合此书创制背景与辑录内容以此管窥晚明时期社会等级失序下文士巾服中追求复古、标榜奇异、推崇仙道的时代审美风尚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首服 汝水巾谱 图像 巾服特征 时代映射 士人风尚
下载PDF
传统广绣披肩的装饰技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继旭 邓嵘 崔荣荣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5-161,共7页
文章以广州博物馆的140余件馆藏广绣披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绣披肩的刺绣针法、工艺特色及艺术风格进行了解读。研究表明,广绣披肩中的刺绣工艺按照材质分为线绣与绒绣两类,其下包括十余种针法。在... 文章以广州博物馆的140余件馆藏广绣披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绣披肩的刺绣针法、工艺特色及艺术风格进行了解读。研究表明,广绣披肩中的刺绣工艺按照材质分为线绣与绒绣两类,其下包括十余种针法。在排针布线时,制作者擅用“留水路”的工艺技巧,特别喜爱以“咬针”表现物象层层叠叠的纹理,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广绣披肩的艺术风格以“满”为美,一方面料容纳天地,既涵盖有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共性,又凸显岭南地区的审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绣披肩 广绣 装饰工艺 外销 刺绣 马尼拉披肩
下载PDF
传统贴布绣缘饰针法及其工艺特征解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居敏 崔荣荣 +1 位作者 王志成 牛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07,共9页
贴布绣是中华传统服饰装饰艺术的重要构成,是刺绣与贴补技艺巧妙结合衍生的一项特色装饰技艺,彰显民间百姓质朴、巧拙的艺术理念及审美追求。文章从国内服饰博物馆及相关服饰传习馆等馆藏的上千件服饰品中,筛选出248件饰有贴布绣的藏品... 贴布绣是中华传统服饰装饰艺术的重要构成,是刺绣与贴补技艺巧妙结合衍生的一项特色装饰技艺,彰显民间百姓质朴、巧拙的艺术理念及审美追求。文章从国内服饰博物馆及相关服饰传习馆等馆藏的上千件服饰品中,筛选出248件饰有贴布绣的藏品为研究材料,通过实物标本观测与文献史料、田野考察的互证,对传统贴布绣的历史发展及表现形式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实践研习对其缘饰针法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其缘饰针法特征及应用情况,进而解析其由缘饰针法衍生的典型工艺特征。研究表明:传统贴布绣的缘饰针法类型丰富、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直针、锁针、钉线、缲针及特色针法5类、10余种,既继承又区别于传统刺绣针法,其针法与绣线的选择更加灵活多变、鲜受约束,在完成对贴片的固定与装饰时,衍生出因“地”制宜的针法组合与搭配、由针法及线迹催生的“线”型装饰效果,以及缘饰材质本身兼有的审美与实用等工艺特征。以期通过弥补和扩充传统贴布绣技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传承与创新传统贴布绣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贴布绣 贴片缘饰 针法种类 缘饰材质 缘饰工艺 特征解析
下载PDF
中国传统熨斗的形制分类及造物思想 被引量:3
14
作者 倪腾腾 牛犁 +1 位作者 王志成 崔荣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95-401,共7页
目的以中国传统熨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制分类及造型特征,挖掘传统造物智慧和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法从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考古类型学,对收集到的图像可考与现存可见的37件传统熨斗进行形制分类及造型特征研究。综... 目的以中国传统熨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制分类及造型特征,挖掘传统造物智慧和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法从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考古类型学,对收集到的图像可考与现存可见的37件传统熨斗进行形制分类及造型特征研究。综合考虑传统熨斗基本造型和结构特征,将其分为斗形、船形、鸟形等三型五式。在形制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传统熨斗的演变轨迹,从结构功能、造型装饰、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提炼传统熨斗的造物思想。结论考证了中国传统熨斗的常见形制,挖掘了其在结构功能上传达出的“致用利人”造物逻辑、在造型装饰上体现出的“制器尚象”造物方式、在文化内涵上反映出的“器以载道”造物智慧,为传承与发展传统造物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熨斗 形制分类 造物思想 传统造物
下载PDF
纸鸢文化及其在现代服饰中的设计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鹏飞 牛犁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93,共7页
纸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2700多年延续至今,已成为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传承和发展纸鸢文化,文章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和实物图像,从纸鸢的历史、文化价值、形制类别及传承发展的角度,对纸鸢脉络进行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并从... 纸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2700多年延续至今,已成为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传承和发展纸鸢文化,文章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和实物图像,从纸鸢的历史、文化价值、形制类别及传承发展的角度,对纸鸢脉络进行详细的梳理与分析;并从社会民俗文化的角度探究纸鸢的艺术特色,以形态创新、色彩转换、工艺呈现和设计应用为研究视角对纸鸢文化的设计实践进行探析;论述纺织服饰品中纸鸢的情感化设计与应用,总结纸鸢、建筑与载体之间的创新方式。研究表明:纸鸢文化以服饰为载体,结合几何城市建筑创新设计,构建了新型艺术创作方法,既展现了纸鸢文化的艺术魅力,又满足了多元文化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激发纸鸢文化设计活力,为传统文化在现代服饰中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鸢 情感化 艺术传承 设计创新 服装
下载PDF
从“新中装”设计看传统服饰结构基因的提取与持续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志成 崔荣荣 《服装学报》 2021年第3期271-277,共7页
结构是服饰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以服饰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立足墓葬出土、传世实物材料,对传统服饰中的平面、连身、立领、斜襟、对襟、开襟等经典的可持续结构基因进行提取;其次,在设计学研究视角下,以2014年APEC领导人及其配偶服饰... 结构是服饰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以服饰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立足墓葬出土、传世实物材料,对传统服饰中的平面、连身、立领、斜襟、对襟、开襟等经典的可持续结构基因进行提取;其次,在设计学研究视角下,以2014年APEC领导人及其配偶服饰设计作品为案例,解读提交样衣的相关企业、设计师、院校在设计方案中对传统服饰结构基因的提取与重组、传承与创新,并重点从领型设计、门襟设计、袖型设计3大板块,揭示“新中装”中的“新结构”。通过历史与实践的对比研究,建构新时代中华传统服饰结构基因传承创新的可持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理念 传统服饰 结构基因 传承创新 “新中装”
下载PDF
艺术融入社区:国外公共艺术资助的治理逻辑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素华 沈金梦 《当代美术家》 2023年第4期90-95,共6页
艺术的非经济影响日益受重视,社区艺术和公众参与指向的文化认同、社会包容和文化多样性价值居于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政策的核心。资助艺术融入社区既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在地化表现,也是国家意志与地方艺术机构和公众... 艺术的非经济影响日益受重视,社区艺术和公众参与指向的文化认同、社会包容和文化多样性价值居于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政策的核心。资助艺术融入社区既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在地化表现,也是国家意志与地方艺术机构和公众日常生活相嵌入,体现政府力量,实践艺术治理的方式。公共艺术资助既为社区提供更多接触高质量艺术的机会,也支持社区公众从事艺术创作,发出自己的声音,谱写多元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公共部门不仅为社区项目提供资助,而且通过合作平台的搭建、引领性的研究支持以及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资助设计来协同地方性组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交叉研究的兴起,社区艺术资助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依托互联网,直接面向公众打造艺术主题的虚拟社区;依托交叉研究,艺术融入社区进一步下沉深化,走向对艺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公共艺术资助 文化治理
下载PDF
明代常州王洛家族墓出土马面裙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鹏飞 牛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5-142,共8页
为研究明代马面裙,文章以常州王洛家族墓出土马面裙为研究基础,结合古籍文献资料,通过相互印证的方法,对马面裙的造型、质料装饰及艺术特征进行现象梳理及背景成因分析。研究表明:常州王洛家族墓出土女裙均为无腰马面裙,形制稳定,对称统... 为研究明代马面裙,文章以常州王洛家族墓出土马面裙为研究基础,结合古籍文献资料,通过相互印证的方法,对马面裙的造型、质料装饰及艺术特征进行现象梳理及背景成因分析。研究表明:常州王洛家族墓出土女裙均为无腰马面裙,形制稳定,对称统一,具有传承性;细节丰富,在平稳中求变化,多为“三褶式”;质地有感,装饰多元,具有僭越性。从王洛家族墓出土女裙映射明代江南地区马面裙崇尚奢华、自由僭越的普遍性,质料装饰的时样性及丧葬服饰品的不实用性。研究成果可以对现代汉服的设计起到一定启示作用,同时也可为中国传统服饰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王洛家族墓 江南地区 马面裙 造型结构 质料装饰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赣南采茶戏与粤北采茶戏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傅丽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以赣南采茶戏与粤北采茶戏的比较研究为生发点,探析二者在艺术形态上形成共性与个性的缘由。从生态环境、客家方言与民俗等历史因素出发,揭示采茶戏在赣南与粤北为何会产生一枝两叶的文化现象,考察并挖掘二者同根同源的因缘关系,从而在... 以赣南采茶戏与粤北采茶戏的比较研究为生发点,探析二者在艺术形态上形成共性与个性的缘由。从生态环境、客家方言与民俗等历史因素出发,揭示采茶戏在赣南与粤北为何会产生一枝两叶的文化现象,考察并挖掘二者同根同源的因缘关系,从而在多元性和区域性等层面展示同一文化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 比较
下载PDF
明代鸟衔花枝纹对襟夹袄形制及制作工艺
20
作者 林鹏飞 董瑾 +1 位作者 林诗琪 牛犁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随着“汉服热”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其中以“花冠裙袄,大袖圆领”为特点的明代汉服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出土文物,让更多的人真正认识和了解明代服饰文化,促进文创服饰系列... 随着“汉服热”的出现与发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其中以“花冠裙袄,大袖圆领”为特点的明代汉服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出土文物,让更多的人真正认识和了解明代服饰文化,促进文创服饰系列产品的快速研发,通过对出土文物的深入研究与服饰再现来了解古人的衣着文化。本文选取无锡七房桥钱樟两人墓葬中出土鸟衔花枝纹缎对襟夹袄进行研究,通过对文物及图像考证、综合文献资料,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Photoshop软件对明代女袄结构款式进行了绘制与分析。通过前一阶段对于夹袄相关资料的整理、文物残片的比较分析,形制、材料等的分析和选择,开展明代早期女装文化综合复原性的研究,最后根据文物样本的要求,完成形制的复原,再现明代鸟衔花枝纹对襟夹袄实物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樟夫妇墓 鸟衔花枝纹对襟夹袄 服装形制 工艺复原 汉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