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抗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尹霞 郑玲玲 +1 位作者 张万强 裴凌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2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及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行假手术,其余5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用药12周... 目的探讨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2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及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行假手术,其余5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用药12周后处死,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含量及子宫湿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尼尔雌醇组能对抗骨密度、骨矿含量、血清雌二醇的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升高(P<0.05),对抗子宫指数的减轻(P<0.05)。结论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改善骨质量,抑制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的发生,具有类雌激素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刺老苞根皮 骨密度 雌激素
下载PDF
禁牧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伟娜 干珠扎布 +6 位作者 李亚伟 高清竹 万运帆 李玉娥 旦久罗布 西饶卓玛 白玛玉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3-149,共7页
通过对藏北高寒草甸禁牧3a(JM3)、禁牧5a(JM5)、禁牧7a(JM7)、休牧5a(XM5)和自由放牧(FM)等不同管理措施样地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禁牧和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 通过对藏北高寒草甸禁牧3a(JM3)、禁牧5a(JM5)、禁牧7a(JM7)、休牧5a(XM5)和自由放牧(FM)等不同管理措施样地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探讨了禁牧和休牧对藏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样地的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休牧和自由放牧样地,而禁牧3a和5a显著高于禁牧7a;禁牧3a的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禁牧5a和7a,其禾草和莎草的重要值则高于其他样地;禁牧5a样地地上生物量最高,为84.2 g/m2,并且其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最小。在藏北地区,禁牧5a不仅可维持较高的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而且还能够明显提高高寒草甸可利用生物量,但是禁牧5a以上将不利于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草地可利用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禁牧 休牧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抗大鼠泼尼松性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裴凌鹏 郑玲玲 +1 位作者 尹霞 刘伟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9-1561,共3页
目的研究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泼尼松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对抗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模型组和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10,20,3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8周后取血清... 目的研究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泼尼松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对抗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模型组和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10,20,3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8周后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对骨进行组织切片检查,长度、宽度以及骨质的测量。结果泼尼松模型组大鼠股骨重量、尺骨骨羟脯氨酸和骨钙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胫骨骨髓腔中脂肪组织增多(P<0.01),血浆胆固醇(TG)含量上升、碱性磷酸酶(ALP)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下降(P<0.01)。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组能有效提高骨的重量和骨质的含量(P<0.01),减少骨髓腔中脂肪的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1)。结论泼尼松可抑制大鼠的骨生长及引起骨丢失,而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可有良好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老苞根皮 黄酮类化合物 泼尼松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新疆紫草粗提物对MGC-80人胃癌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裴凌鹏 田树革 +3 位作者 申刚义 黄秀兰 郑玲玲 白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紫草粗提物(SE)对MGC-80胃癌细胞的作用。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E培养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划痕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的SE对细胞迁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不同浓...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紫草粗提物(SE)对MGC-80胃癌细胞的作用。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E培养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划痕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的SE对细胞迁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SE可诱导MGC-80细胞凋亡,不同浓度(0、1、2、3、4、5mg/mL)SE处理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4h:(100.00±2.12)、(98.15±6.20)、(97.62±2.16)、(85.11±2.30)、(72.40±3.52)、(63.17±2.49);48h:(100.00±2.21)、(95.02±1.62)、(92.20±1.70)、(63.18±2.51)、(30.28±2.17)、(22.19±2.26);72h:(100.00±1.11)、(92.12±2.71)、(92.81±2.33)、(56.30±1.82)、(22.01±1.52)、(19.85±2.29);96h:(100.00±1.59)、(93.70±2.26)、(91.26±3.17)、(53.72±2.09)、(19.49±2.11)、(13.62±1.73);120h:(100.00±1.29)、(95.17±1.18)、(92.74±1.98)、(74.05±3.40)、(18.12±3.03)、(8.09±0.78);140h:(100.00±2.27)、(96.21±2.26)、(93.31±2.12)、(73.45±3.06)、(22.66±1.49)、(12.36±1.25);168h:(100.00±1.35)、(98.60±2.17)、(96.27±1.80)、(75.30±1.72)、(24.13±1.70)、(11.89±2.12)]且细胞向划痕区的愈合速度随着SE浓度(0、1、2、3、4、5mg/mL)的增高不断减慢[24h:(35.23±2.01)、(20.17±2.03)、(17.40±2.01)、(10.31±2.10)、(7.20±1.80)、(4.18±2.08);48h:(55.10±2.12)、(30.21±2.30)、(23.68±1.89)、(12.01±2.11)、(4.88±2.15)、(1.20±1.79);72h:(64.01±2.43)、(41.02±2.30)、(30.11±2.26)、(19.30±1.61)、(3.54±1.06)、(0.81±0.60);96h:(73.28±2.71)、(60.11±2.58)、(43.90±2.05)、(18.01±2.12)、(8.71±1.35)、(0.65±0.71)];当SE的浓度≥3 mg/mL时,细胞周期G1期比例上升(浓度=3 mg/mL时,G1为70.2%、浓度=4mg/mL时,G1为63.9%、浓度=5 mg/mL时,G1为80.3%),并伴随S期比例下降(浓度=3mg/mL时,S为21.0%、浓度=4mg/mL时,S为12.2%、浓度=5mg/mL时,S为13.8%)。结论紫草SE能够诱导MGC-80细胞凋亡及改变细胞周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粗提物 MGC-80 细胞凋亡 半数抑制剂量
下载PDF
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裴凌鹏 朱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3-594,共2页
目的研究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由骨保护素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共同细胞因子的小鼠破骨细胞骨髓诱导体系,将不同浓度的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破骨细胞。受试细胞分为... 目的研究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由骨保护素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共同细胞因子的小鼠破骨细胞骨髓诱导体系,将不同浓度的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破骨细胞。受试细胞分为对照组、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低剂量组(10-8mol/L)、中剂量组(10-7mol/L)和高剂量组(10-6mol/L),并设立空白对照组。7 d后取细胞玻片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并计数;测量TRAP活性以及破骨细胞表面NF-κB活化受体(RANK)mRNA表达量。结果诱导培养的破骨细胞形态特征明显;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中、高剂量组在细胞数量、TRAP活性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各剂量组RANK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呈量效关系。结论刺老苞根皮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老苞根皮 黄酮类化合物 破骨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灌溉条件下藏北紫花针茅光合特性及其对温度和CO_2浓度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亚奇 阿里穆斯 +5 位作者 高清竹 段敏杰 干珠扎布 万运帆 李玉娥 郭红保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21,共11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不同灌溉措施下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的光合特性对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探讨了土壤水分、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藏北高寒草地紫花针茅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针茅各项光合特性参数对CO...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不同灌溉措施下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的光合特性对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探讨了土壤水分、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藏北高寒草地紫花针茅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针茅各项光合特性参数对CO2浓度、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变化响应显著,并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2)CO2浓度升高促进光合速率,但CO2浓度过高时光合速率反而下降;温度升高抑制光合速率,土壤水分增加对高温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具有补偿作用;土壤水分增加促进紫花针茅光合速率的升高;3)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胞间CO2浓度逐渐增大,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升高,气孔导度逐渐减小,且温度升高加剧气孔导度下降的程度。各光合参数在不同温度水平和土壤水分下表现不同:气孔导度在20℃时达到最大值,且土壤水分增加利于气孔导度的增大;温度上升抑制了胞间CO2浓度,且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更显著;蒸腾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分的正相关关系明显;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与温度成正比,充足的土壤水分会适当降低饱和水汽压亏缺;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温度上升和土壤水分增多而减小。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参数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增加对较高温度下光合及其生理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光合作用 土壤水分 紫花针茅 温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