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世举 赫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3-76,共4页
从中文专业特点出发,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新理念。构建了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体验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围绕该体系研制了海量的教学资源。搭建了自主型、体验式、情景化的学习平台。建立了多元化的考评机制、管理制度和多位一体... 从中文专业特点出发,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新理念。构建了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体验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围绕该体系研制了海量的教学资源。搭建了自主型、体验式、情景化的学习平台。建立了多元化的考评机制、管理制度和多位一体的管理系统。融传授知识、培养素质、训练能力和开启智慧为一体,对学生实施立体化的综合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专业 实践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学习 体验训练 立体施教
下载PDF
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 被引量:74
2
作者 张福贵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1,69,共5页
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中一个最为特殊的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历史悠久而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因此,应该从学科归属、功能确认和课程... 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中一个最为特殊的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历史悠久而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因此,应该从学科归属、功能确认和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定位。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应该从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从"教学与课程论"专业转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要成为完整性、自主性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大学语文教育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的差别在于其知识结构、教学过程的普及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的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套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大学语文教育是一种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过程,要加强对人类人文精神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学科定位 功能特性 课程体系
下载PDF
美国著名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述评 被引量:48
3
作者 朱恒夫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95,共6页
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依赖于美国大学的创新教育。美国大学尤其是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教育经验值得中国大学借鉴。他们的做法是:以创新人才为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让有科研能力和学术成... 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依赖于美国大学的创新教育。美国大学尤其是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教育经验值得中国大学借鉴。他们的做法是:以创新人才为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让有科研能力和学术成就的教师给本科生上课;实施强制性的核心课程制度,加强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为低年级学生设置研讨班课程,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培养他们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为本科生创造科研的机会与条件;重视写作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创新 教育 经验 借鉴
下载PDF
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被引量:93
4
作者 陈洪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大学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只能进一步加强,不可忽视、削弱;大学生的语文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应成为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 大学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只能进一步加强,不可忽视、削弱;大学生的语文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应成为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自身则不能安于现状,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大学语文要姓“语”,要“行大”,贯彻“文本本位”和“语文本位”;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应推荐选用高水平的教材,探索改革考试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公共必修课 母语教育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谈谈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德宽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78,共4页
当前,全面总结古代汉语教学的经验,客观分析古代汉语教学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
下载PDF
“世界华文文学”学科性的三个概念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福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4-38,共5页
无论怎么界定,世界华文文学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认同性的学科概念,其差异所在只是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价值作出怎样的理解。由纷争到共识,也标志其正在从一个学术概念转为一种学科概念。然而,要真正成为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 无论怎么界定,世界华文文学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认同性的学科概念,其差异所在只是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价值作出怎样的理解。由纷争到共识,也标志其正在从一个学术概念转为一种学科概念。然而,要真正成为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概念,还要从学科性与学术性的角度进一步确认和辨析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世界华文文学是一个"大文化"概念。世界华文文学既是一个大中华概念,也是一个地域性概念。世界华文文学还应该是一个世界文化概念,世界意识、人类意识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意识。第二,世界华文文学是一个"潜政治"概念。文学总要承担具体的政治功能。中国文学与政治的结缘是自古而然的,这一思想传统在近百年来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的一种宿命,也是中国文学真实的历史存在。因此使用这种政治文学一体化的分析方法,来评价中国作家和文学是具有特别的有效性的。世界华文文学承受着格外的历史重负,本土经验、中华意识与世界价值是其整个内涵。但是,世界华文文学作为一个有着强烈家国意识的文学领域,不能简单地承担过于重大的政治主题,家国意识不能等同于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应该是潜在的,不是显在的。政治意识越鲜明得到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就越小。由政治概念转化为一个潜政治乃至文化概念,评价世界的尺度最终才能成为世界的尺度。第三,世界华文文学是一个"真学术"概念。世界华文文学包含了太多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民族的和个人的、历史的和当下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学术空间。移民历史、文化融合、个人传奇、跨国婚恋等民族与个人的故事都在其中展示。这些都构成了这一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首先要打破学科偏见,其次要有学科自强意识,再次要扩大研究视野,最后要寻求研究方法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华文文学 大文化 潜政治 真学术
下载PDF
新出战国楚简《诗经》异文二题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德宽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5期5-9,共5页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是最新发现的先秦珍贵文献,其中《诗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战国抄本。与传世《毛诗》相比较,安大简本《诗经》异文提供了不少新的资料。这些新材料对《诗经》文本的理解、语言学和古文字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根...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是最新发现的先秦珍贵文献,其中《诗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战国抄本。与传世《毛诗》相比较,安大简本《诗经》异文提供了不少新的资料。这些新材料对《诗经》文本的理解、语言学和古文字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初步整理研究情况,分析简本《诗经》两条异文材料,充分显示简本《诗经》异文对古文字考释和上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诗经》 异文 虚词“只”
下载PDF
了不起的汉字
8
作者 黄德宽 《档案与社会》 2020年第1期34-37,共4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始终没有中断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字,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同龄或者更年长的古文字一个个消亡,汉字为什么独活到今天?从甲骨文迄今3000多年的历史中,汉字经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始终没有中断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字,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同龄或者更年长的古文字一个个消亡,汉字为什么独活到今天?从甲骨文迄今3000多年的历史中,汉字经历过多少“生死劫难”?今天汉字是否依然存在危机,未来如何破局?文字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德宽口述《了不起的汉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学家 文学院教授 古文字 中华文明 甲骨文 汉字 了不起 清华大学
下载PDF
包容的思想与独到的创造——张福贵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福贵 刘帅池 +1 位作者 戚萌 包恩奇 《新文学评论》 2017年第2期46-53,123,2,共10页
刘帅池:张老师您好.作为国内文学界的知名学者,您的研究领域从文学到文化、从历史到社会,包罗融汇、全面深刻。而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您对我们这个时代,对时代的文化属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预见性。那么纵观历史,历代中国学者... 刘帅池:张老师您好.作为国内文学界的知名学者,您的研究领域从文学到文化、从历史到社会,包罗融汇、全面深刻。而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您对我们这个时代,对时代的文化属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预见性。那么纵观历史,历代中国学者治学、为学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其各自所处时代的不同而精彩纷呈,秦汉的大气恢宏凝结成微言大义、宋明的重儒取士衍生出理学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中国 视界 文学界 大家 预见性 文化 学者 时代
原文传递
寻找文学的温度
10
作者 陈洪 《中关村》 2010年第2期106-107,共2页
他目光所及的历史,恰在历史和传说的边缘,恰在考古和探究的前沿。在这里,历史学家尚没有一统的成论;在这里,习惯于掉书袋的作家还没有现成的典籍可阅览。这显然是一个充满艰难的地带。
关键词 伤痕文学 温度 政治变革 哥德巴赫猜想 《班主任》 引领作用 刘心武 徐迟
原文传递
大众文学的经典化与经典化的标准
11
作者 张福贵 《芒种》 2017年第7期107-108,共2页
主持人语: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人们都希望产生经典之作。其实,对于精神生产来说,经典的产生和认同是有先天和后天的条件的。如果在一个先天不足而又后天失调的条件下,经典是无法产生或被认同的。
关键词 经典化 大众文学 标准 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 主持人 后天 先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