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孙才志 李博 邹伟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符合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1)长期以来海洋经济研究的外文文献的主要议题为可持续发展,关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而对于发展质量的研究则更为欠缺,从2018年开始我国海洋经济的研究着眼于...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符合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需要。(1)长期以来海洋经济研究的外文文献的主要议题为可持续发展,关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而对于发展质量的研究则更为欠缺,从2018年开始我国海洋经济的研究着眼于高质量发展。(2)国内对指标体系和评价更侧重于方法,主要为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多侧重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等,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熵值法、综合评价等。(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不足,存在着研究视角和学科相对单一和离散,研究尺度过于宏观,实践性和针对性不足,统一标准化共享的海洋大数据基础缺失等问题。(4)对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理论内涵、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和技术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今后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高质量 进展 展望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时空差异演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桂春 解佩佩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68-79,共12页
基于2006—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组合赋权和topsis模型对中国沿海11省(区,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中国海洋经济高... 基于2006—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组合赋权和topsis模型对中国沿海11省(区,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在研究期内呈现波动提升态势,高质量发展能力在沿海各地区间从低水平相近趋向高水平相异,从极化趋向分散;(2)地区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并不断变化,较高水平和高水平地区一直都分别存在于三大海洋经济区中;(3)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在六个维度上都有提高,但不同地区的各高质量发展维度,其能力也各不相同,综合能力高不代表各维度能力均高;(4)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开放包容、绿色低碳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的贡献率较大,而稳定持续和协调共享对其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中国沿海 时空差异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闫晓露 魏彩霞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55-67,共13页
我国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海洋风险增加明显阻碍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文章首先界定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风险的内涵及形成机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设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风险预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海洋风险增加明显阻碍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文章首先界定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风险的内涵及形成机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设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风险预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3σ数理方法计算单一指标临界值,得出总体沿海地区的综合预警指数、预警信号灯图及各省份的综合预警指数,同时采用ArcGIS绘制各省份预警的等级图,最后使用灰色系统模型对各省份未来几年内的综合预警指数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7年总体沿海地区综合预警指数变化幅度较小且海洋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一种稳定的状态;东北以及华北沿海地区的风险预警程度有所下降,而华东及华南沿海地区风险预警等级有上升的趋势,其中东北、华北沿海地区与华南沿海地区具有两极分异的特征;中国海洋经济风险预警程度呈现三个阶段特征,即预警渐高型(山东、浙江、福建、广东)、预警渐低型(辽宁、天津、河北、海南)和预警稳定型(江苏、上海、广西);灰色系统模型的预测结果为除辽宁、浙江和福建地区外,其他地区基本上属于正常预警范围,预警信号灯为绿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风险 预警系统 时空分异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韧性与海洋经济效率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良仕 胡润 孙才志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90-99,共10页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兼具海洋经济韧性和海洋经济效率两种特质,因此探究海洋经济韧性与海洋经济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参考区域经济韧性测度方法,基于海洋经济周期,采用海洋经济核心变量测算2003-2016年11个沿海...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兼具海洋经济韧性和海洋经济效率两种特质,因此探究海洋经济韧性与海洋经济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参考区域经济韧性测度方法,基于海洋经济周期,采用海洋经济核心变量测算2003-2016年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韧性;采用SBM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并对海洋经济韧性和效率之间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3—2016年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韧性呈现波动趋势,海洋经济系统更易受外在的影响,呈现出不稳定性。此外海洋经济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呈负相关,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中展现出差异化的海洋经济韧性。(2)中国海洋经济整体效率呈现由低效率向高效率波动上升的态势,但是海洋经济效率省际差异较大。此外海洋经济效率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并且与海洋经济周期阶段基本吻合。(3)海洋经济效率的增长态势与海洋经济韧性程度高低呈现正相关,地区海洋经济系统在受到相同冲击时,韧性与效率表现出相同的反应。此外2012年后,海洋经济效率与海洋经济韧性呈现整体向好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韧性 海洋经济效率 效率与韧性关系研究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泽宇 郭婷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19-29,共11页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对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2005—2016年中国沿海地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利用Kernel估计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时...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对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定量测度2005—2016年中国沿海地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利用Kernel估计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时间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并采用GMM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从时间演化来看,2005年沿海地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整体集中在较低水平,2010年由"集中化"向"扁平化"趋势发展,2016年核密度曲线呈现双峰分布,但区域差异有所缩减。(2)从空间演化来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上形成"南北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沿海地区三大经济圈来看,长三角经济圈保持相对领先,珠三角经济圈基本保持稳定,环渤海经济圈相对弱化的圈层格局已经形成。(3)从影响因素来看,政府海洋财政支出影响系数为负,其他影响因素系数均为正。影响程度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海洋工业化水平>政府污染治理投资>海洋科研机构经常性费用>政府海洋财政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渔民对伏季休渔政策的满意度研究——基于黄、渤海渔村问卷调查的分析
6
作者 孙康 冯志鹏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
我国伏季休渔期政策自实施以来,其休渔范围、时间和类型不断扩大和完善,政策的落地和执行对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渔民作为休渔期政策实施的核心载体,他们对休渔期政策的满意度是我国持续推行伏季休渔政策的关键。文... 我国伏季休渔期政策自实施以来,其休渔范围、时间和类型不断扩大和完善,政策的落地和执行对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渔民作为休渔期政策实施的核心载体,他们对休渔期政策的满意度是我国持续推行伏季休渔政策的关键。文章以辽宁省大连市541位渔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伏季休渔政策满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渔民对伏季休渔政策总体满意度比较高,77.4%的渔民持有满意态度;(2)健康状况不佳的渔民对伏季休渔政策满意度较低;(3)渔业收入占比高的渔民对伏季休渔政策满意度较低;(4)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满意度与伏季休渔政策满意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伏季休渔制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民 渔业资源 休渔 满意度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类型识别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博 庞淑予 +1 位作者 田闯 韩增林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30-42,共13页
在海洋强国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时代任务。本文通过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样本障碍度分析等方法,识别2006—2016年间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类型,... 在海洋强国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时代任务。本文通过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样本障碍度分析等方法,识别2006—2016年间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类型,并甄别具体动力机制和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性显著,高质量政策的发布由松散型趋向密集型。(2)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由阵痛期逐渐进入稳定期。阶段性类型识别显示:高级类型区为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天津;中级类型区为福建、江苏、海南、辽宁;初级类型区为河北、广西。(3)区域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集聚效应。动力机制的作用程度排序为:政策环境>涉海就业>海洋资本>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基建>对外开放;甄别不同类型区受制要素显示:政策环境、海洋资本、海洋资源、市场腹地成为制约多数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类型划分 动力机制 科学问题
下载PDF
海洋空间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韩增林 阴曙升 郭建科 《海洋经济》 2021年第5期49-57,共9页
随着我国海洋空间开发的快速推进,海洋空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推动生产要素在海洋空间上产生新的集聚。已有海洋空间规划研究对内涵、基础理论和规划理念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框架,并从不同层次与尺度进行实践... 随着我国海洋空间开发的快速推进,海洋空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推动生产要素在海洋空间上产生新的集聚。已有海洋空间规划研究对内涵、基础理论和规划理念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框架,并从不同层次与尺度进行实践。海洋空间作为地表两大空间系统之一,同时受人类活动与陆域空间的影响,面向国家未来发展需求,有效协调陆海统筹,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国土空间整治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陆海统筹视角下的海洋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吸收国内外已有实践经验,构建面向流动空间与流动要素的海洋空间适应性管理体系,为未来海洋空间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空间 海洋空间规划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研究——以我国53个沿海城市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钟敬秋 高梦凡 潘婧雪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80-89,共10页
在"海洋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53个沿海城市在2005—2019年间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运算分析,在讨论时空演变特征基础上,对其演进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改善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 在"海洋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53个沿海城市在2005—2019年间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运算分析,在讨论时空演变特征基础上,对其演进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改善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在旅游综合效率上,三亚达到最优状态,另有15个城市的旅游综合效率值高于平均值,滨海旅游业发展状态良好。而东营、东莞、漳州、盐城和滨州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发展状况不理想;(2)从时间上看,滨海城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每年增长16.1%,滨海旅游业发展持续改善。其中技术进步指数以23.8%的年均增长率成为主要推动力;(3)在旅游效率空间分布上,除规模效率外,南北方城市的滨海旅游业发展较为均衡,差异不明显;在发展规模上,南方城市的滨海旅游业发展规模相较于北方处于不断递增状态,其中浙江省最具代表性;(4)根据53个滨海城市的旅游效率演进方式将其划分为凹槽型、循环型、波动型和平稳型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滨海城市
下载PDF
中国海洋资源环境压力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盖美 韦文杰 郑秀霞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43-54,共12页
为了研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前后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问题,采用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中国11个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压力进行测算,对比分析了2007—2017年海洋资源环境压力状态的变化,并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识别海洋资源环境压力的... 为了研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前后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问题,采用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中国11个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压力进行测算,对比分析了2007—2017年海洋资源环境压力状态的变化,并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识别海洋资源环境压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内在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海洋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天津、广东、广西、海南压力状态由较好的近似稳定态上升至压力状态一般的趋于稳定态,辽宁、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始终处于压力状态一般的趋于非稳定态,河北由压力状态一般的趋于非稳定态下降至压力状态较好的近似稳定态,江苏一直处于压力状态较好的近似稳定态。(2)海洋经济效益、国际贸易对海洋资源环境压力产生正向驱动作用,海洋产业效益、人口规模对海洋资源环境压力具有负向驱动作用,科技创新、环境规制的驱动方向由正向转为负向。其中海洋经济效益、海洋产业效益对海洋资源环境压力的正向驱动作用减弱,人口规模的驱动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压力 影响因素 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空间分异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康 陈姝帆 +1 位作者 王雁楠 苏子晓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机遇。本文以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为基础,采用产业结构熵指数等,构建海洋渔业经济增...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机遇。本文以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为基础,采用产业结构熵指数等,构建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包括增长的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的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模型,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同时探讨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在2003—2015年呈现四个完整的波动周期:2003—2005年的小幅波动,2006—2008年的先上升后下降,2009—2011年的缓慢波动上升,2012—2015年的小幅下降,2016年之后步入企稳增长新阶段;(2)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且差距逐渐显现;(3)预判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质量在2016年之后,开始逐步进军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地区间质量发展的非均衡态势短期内难以弥合。研究为有效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产业结构熵指数 经济增长质量方程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陆海统筹的空间尺度与实施路径研究
12
作者 郭建科 董梦如 +2 位作者 韩增林 王利 许妍 《海洋经济》 2022年第2期85-97,共13页
海陆关系是构建国家空间治理体系需要处理的基本矛盾。加强陆海统筹可以筑牢国家发展的战略纵深,提升地理空间的系统韧性,实现海陆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布局的空间秩序。针对陆海统筹研究现状,通过界定陆海统筹的内涵和尺度,以东北地区为... 海陆关系是构建国家空间治理体系需要处理的基本矛盾。加强陆海统筹可以筑牢国家发展的战略纵深,提升地理空间的系统韧性,实现海陆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布局的空间秩序。针对陆海统筹研究现状,通过界定陆海统筹的内涵和尺度,以东北地区为例,从不同空间尺度的问题导向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陆海统筹实施路径。研究表明:(1)空间规划是陆海统筹战略实施的核心,是对海陆空间利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约束和管控,是贯彻落实的依据。陆海统筹在空间维度的内涵有二:不同区域、不同尺度表现形式和实现路径不同,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同一尺度内是包含战略层、规划层、工程层等多个维度的复杂谱系,需要有效互动、协同推进才能落实落地。(2)东北地区作为沿海大区,是我国融入东北亚国际经济循环之锚,在国家陆海统筹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这种功能与一个区域参与国际循环特定战略方向的任务有关,也与该区域融入国内循环的地域功能密切相关。(3)省级政府是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实施的责任主体,沿海省份应充分体现沿海特色,在国家治理框架内强化陆海统筹治理体系。就辽宁而言,重点是形成中心-门户式双核点轴空间系统,围绕两大核心城市,提升陆海两大板块向心集聚势能,以沿海内陆互动,激发海洋经济发展活力。(4)沿海地级以上城市是我国落实陆海统筹战略的基本单元,决定着陆海统筹实施的贯彻模式和技术手段;其核心是以港口-岸线为轴,集中配置海陆资源与生产要素,优化“三生”空间,进而形成海陆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和空间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空间尺度 实施路径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绿色发展测度及影响机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盖美 朱莹莹 郑秀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266-9281,共16页
海洋绿色发展是海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优先和资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对于海洋可持续的意义重大。在梳理了海洋绿色发展概念与内涵基础上,以沿海11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17年沿海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海洋绿色发展... 海洋绿色发展是海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优先和资源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对于海洋可持续的意义重大。在梳理了海洋绿色发展概念与内涵基础上,以沿海11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17年沿海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海洋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海洋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Arcgis软件和马尔可夫空间模型对其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①2006—2017年我国海洋绿色发展水平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总体提高了19.6%,但整体仍呈中等水平,且地区差异明显。在空间分布上,空间集聚特征依然明显,东南沿海地区总体海洋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海洋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②从时空演化特征来看,上海、天津、山东的海洋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河北、广西的海洋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区域背景对海洋绿色发展类型转移具有显著影响,高水平区域背景对海洋绿色发展水平增长具有辐射、促进作用,而低水平区域背景对增长具有制约、减缓作用。③从外部因素来看,政府调控、陆域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对海洋绿色发展有正向显著影响,环境治理有负向显著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海洋产业结构、海洋管理和海洋资源利用都有正向显著影响。根据总结以上结论,针对不同地区的海洋绿色发展情况提出不同的发展途径与对策,为海洋绿色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绿色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美丽中国建设时空演变及耦合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盖美 王秀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31-2943,共13页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战略思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延续。本文以2000-2017年为研究时段,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借助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动静态耦合模型,探索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时空分异规律...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战略思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延续。本文以2000-2017年为研究时段,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借助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动静态耦合模型,探索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时空分异规律、空间分布格局及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我国美丽中国的发展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存在东部>西部>中部的空间分布特征。②我国美丽中国的发展格局稳定,但东西部地区两极分化问题严重;子系统中,除制度体系不显著外,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关联,且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高集聚区空间分布错位。③我国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制度的静态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东西部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动态耦合不及静态耦合协调水平,部分省市存在社会发展、绿色环境、经济增长、以及文化和制度发展受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空间自相关 动静态耦合 中国
下载PDF
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以大连为例
15
作者 郭建科 吴莎莎 梁木新 《海洋经济》 2021年第1期10-18,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纵观当代的经济强国,没有一个不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经济强国的根本要求,但我国与世界航运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加快推动航运业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纵观当代的经济强国,没有一个不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经济强国的根本要求,但我国与世界航运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加快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的跨越升级。本文从国际航运中心和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细分了国际航运中心的构成要素,从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安全六个维度梳理了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另一方面借鉴GAWC网络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中国大陆航运中心网络,找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当下的定位,探讨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人海系统适应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阴曙升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27-1433,1482,共8页
人海关系地域统适应性作为应对未来风险的新思路,在提升海岸带地区应对挑战、适应风险的能力,提高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论述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适应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其研究框架、评价方法和策略应对等方面... 人海关系地域统适应性作为应对未来风险的新思路,在提升海岸带地区应对挑战、适应风险的能力,提高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论述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适应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其研究框架、评价方法和策略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探讨了未来重点研究领域与方向。首先,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适应性缘于人地系统适应性,但在多重扰动下涉海区域适应性研究应从核心概念出发,进一步向适应性作用机制等方面深入,同时关注不同地理单元的适应性机制与管理模式。其次,频繁的人海关系互动对涉海区域产生剧烈的影响与调整,对于人海关系适应性与适宜性的作用研究机制研究仍需持续关注。最后,未来研究应结合国际研究前沿,根据我国国情实践,丰富适应性研究维度、因素与作用机制,进一步明晰风险扰动机制,理清内部作用机理,推动多维度、多目标视角下人海关系适应性研究,完善分析框架与方法,为海岸带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 适应性 研究综述
下载PDF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关联分析——以辽宁省县域为例
17
作者 潘婧雪 何欣潼 +2 位作者 管婧雯 陶拓抒 闫晓露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12期53-60,共8页
基于辽宁省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当量因子法、主客观赋权法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测算辽宁省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及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时空特征与空间集聚性,并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评估生态... 基于辽宁省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当量因子法、主客观赋权法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测算辽宁省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及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时空特征与空间集聚性,并通过耦合协调模型评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耦合协调状况,探究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辽宁省县域平均ESV呈波动性增长趋势,辽东ESV高,辽南、中部ESV低,辽西则由低转高;以沈阳和大连为代表的辽中、南部为经济发展高水平区,而辽西、东及北部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辽宁省县域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平均状况表现为基本协调,空间分布上主要表现为东南部协调,而西部、中部及北部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社会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空间自相关 县域
下载PDF
中国海洋科研合作网络的空间联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建科 丁奕丹 秦娅风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4-595,共12页
将中国海洋科研合著论文作为衡量海洋科研合作网络的重要指标,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及可视化软件,分别对2007和2017年海洋科研合作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海洋科研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和“无标度... 将中国海洋科研合著论文作为衡量海洋科研合作网络的重要指标,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及可视化软件,分别对2007和2017年海洋科研合作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海洋科研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具有较强的通达性和集聚性,网络的开放程度有所提高,但同时呈现离散趋势和不均衡特征。2)不同于信息及创新合作网络的“菱形”结构,中国海洋科研合作网络形成特殊的以“北京-青岛-上海-广州”为顶点、其间强强合作所构成的“梯形”结构,网络中的“焦点合作纽带”增加并逐渐拓宽。同时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及泛珠三角三大功能、特征、研究领域各异的海洋科研合作集聚区。3)核心城市的主导格局夯实,其中青岛展现出强有力的“咽喉”作用,是全国性的海洋科研中心,具有较强的海洋科研资源控制能力。而部分核心节点(如北京、武汉)虽处内陆,但海洋自主科研能力及参与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强,即海洋科研合作的复杂性特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研 科研合作 城市网络 复杂网络
下载PDF
基于区域本性分析的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系统适应性识别与测度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建科 王雨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2-35,共14页
基于区域三大本性,结合适应性关键参数构建海洋渔业系统适应性评价体系,运用递阶综合指数法与障碍度模型,对中国大陆沿海11省份海洋渔业系统的适应性特征与障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我... 基于区域三大本性,结合适应性关键参数构建海洋渔业系统适应性评价体系,运用递阶综合指数法与障碍度模型,对中国大陆沿海11省份海洋渔业系统的适应性特征与障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我国大陆沿海11省份的海洋渔业系统适应性虽均呈现持续增强的发展态势,但地区之间不均衡发展趋势明显;海洋渔业系统适应性空间上呈自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减的分布特征;三大本性适应性子系统的时空分异特征显著,适应性的三个关键参数对各子系统作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海洋监测站覆盖率、海洋自然保护区数量、海水养殖面积、渔业信息手机用户未覆盖率,以及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示范基地是限制海洋渔业系统适应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适应性 三大本性 障碍因子诊断 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金校名 李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857-5867,共11页
以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将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划分三个适应性循环圈,一个贫穷陷阱及构成适应性循环圈所需的若干个适应性循环,揭示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问题。结果表明:(... 以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将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划分三个适应性循环圈,一个贫穷陷阱及构成适应性循环圈所需的若干个适应性循环,揭示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问题。结果表明:(1)1949年以来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依次经历了第一个适应性循环的前环中环阶段(1949-1965年)、贫穷陷阱(1966-1976年)、第二个完整的适应性循环(1977-1985年)以及第三个适应性循环的前环阶段(1986年至今);(2)海洋渔业产业、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海洋渔业社会环境是触发整个系统由开发到保护到释放再到更新转变的关键要素;(3)市场需求、政策制度响应和资源限制分别是推动中国海洋渔业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的外部扰沌力和内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产业生态系统 适应性循环 驱动机制 中国沿海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