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诱因及破解策略--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雷 张茂聪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差别发展模式在事实上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平等,尤其是师资配置的不平等。以山东省为例,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其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反映;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乏;教师分...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差别发展模式在事实上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平等,尤其是师资配置的不平等。以山东省为例,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其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反映;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乏;教师分配政策中的城市本位;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从政府层面来说,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增加农村教育投入、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完善教育监督机制等是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城乡义务教育 师资配置
下载PDF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调研组 车丽娜 +2 位作者 李德林 李妮娜 王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45,共12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山东省高中领域的课程改革实践的进展,发现不足并研究对策,我们对我省9个市的高中课改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省高中课程改革从政府组织到学校实施各个层面都取得重大进展,但在课程管理、课程开发以及课...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山东省高中领域的课程改革实践的进展,发现不足并研究对策,我们对我省9个市的高中课改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省高中课程改革从政府组织到学校实施各个层面都取得重大进展,但在课程管理、课程开发以及课程保障体系乃至教科书编制等方面尚存在严重不足。要深层次地推进高中课程改革,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统筹考虑各方面关系,采取应对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高中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茂聪 侯娓娓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1,共6页
在追求教育机会均等化的过程中,教育经费是否合理公平的分配,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主因之一是由于学区教育经费主要依赖地方税收,且税收的丰瘠造成学区之间贫富悬殊,教育经费分配不均,也会导致学生学业成就表现不同。因此,教育经费分配... 在追求教育机会均等化的过程中,教育经费是否合理公平的分配,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主因之一是由于学区教育经费主要依赖地方税收,且税收的丰瘠造成学区之间贫富悬殊,教育经费分配不均,也会导致学生学业成就表现不同。因此,教育经费分配必须考虑到均等原则,不仅要顾及各级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还须注意到地区间的差异性。但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制度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义务教育 税费 教育公平
下载PDF
生态学视野中的全纳教育观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茂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0-145,共6页
生态学是当今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视角。站在生态学的视野,运用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组织的生态学观点和原则探讨全纳教育的生态内涵及其结构的价值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为我国全纳教育的建构提供有... 生态学是当今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视角。站在生态学的视野,运用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组织的生态学观点和原则探讨全纳教育的生态内涵及其结构的价值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为我国全纳教育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纳教育 生态学 整体关联 动态平衡 自组织
下载PDF
教育公共性的意蕴和诉求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茂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5,共5页
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正呈现"公共性"这一新的时代特性。教育公共性的彰显不仅是教育特性的一种时代变化,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诉求。教育所蕴含的公共性不是人为赋予的,亦非主观思维的结果,而是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历... 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正呈现"公共性"这一新的时代特性。教育公共性的彰显不仅是教育特性的一种时代变化,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诉求。教育所蕴含的公共性不是人为赋予的,亦非主观思维的结果,而是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展现出来的。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共性正处在一个曲折发展的阶段,只有深入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走向,才能建立适合时代吁求的教育公共价值信念和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公共性 公共服务 现代走向
下载PDF
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茂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0-88,共9页
网络文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民主、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在拓宽道德教育内容、改善道德教育方式与途径、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同时,又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造成青少年道德选择困难、学校管理难度加大、教师... 网络文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民主、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在拓宽道德教育内容、改善道德教育方式与途径、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同时,又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造成青少年道德选择困难、学校管理难度加大、教师信息素养亟待提升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准确审视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弊端,深度挖掘网络文化对传统道德教育带来不良影响的根源,加强我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途径、管理等系统变革,构建适时性、针对性、有效性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道德教育 教师素养 公共治理
下载PDF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性的衰退与归因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明 张茂聪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6-7,共2页
作为教育公共性的一种特殊形式,高等教育的公共性,涉及社会公众、公共经费以及社会资源的使用,影响社会成员共同的必要利益,不可避免地与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等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高等教育... 作为教育公共性的一种特殊形式,高等教育的公共性,涉及社会公众、公共经费以及社会资源的使用,影响社会成员共同的必要利益,不可避免地与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等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高等教育公共性呈现衰退和消解有其深刻的体制因素,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日益凸显公共性,重构高等教育的公共性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公共性 衰退 归因 建议
下载PDF
混沌理论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谭维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道家的老庄提出的混沌思维方式对于将混沌理论应用于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道德以及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非规范性的,非线性发展的,道德的根本特征是混沌。研究道德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应该是线性的、知识性的,而应该是一种混... 道家的老庄提出的混沌思维方式对于将混沌理论应用于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道德以及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非规范性的,非线性发展的,道德的根本特征是混沌。研究道德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应该是线性的、知识性的,而应该是一种混沌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道德教育 道家
下载PDF
庄子阴阳学说的道德教育意义
9
作者 谭维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120,共5页
庄子非常重视阴阳,他把阴阳和静的状态视为道德的状态。阴阳的运动转化也就是道德的运动转化规律。庄子把阴阳转化规律运用到道德之中,创造了独特的道德教育方法。
关键词 庄子 阴阳 道德 意义
下载PDF
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茂聪 李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趋势及对教师资格制度的分析来看,我国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急需加强。在教育领域内引入职业测评机制是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教师职业测评对于教育、社会及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职... 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趋势及对教师资格制度的分析来看,我国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急需加强。在教育领域内引入职业测评机制是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教师职业测评对于教育、社会及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职匹配理论是教师职业测评的理论基础。教师职业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业兴趣测评、职业人格测评和能力倾向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准入制度 职业测评 人职匹配理论 教师
下载PDF
教师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车丽娜 徐继存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年第1期74-80,共7页
以济南师范附属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透视当今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教育失败的外部归因、保守的价值取向、封闭及个人主义教学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提升与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离不... 以济南师范附属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透视当今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可以看出,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教育失败的外部归因、保守的价值取向、封闭及个人主义教学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的提升与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离不开精神的引领与制度的规约。教师不仅应该为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道德引领。面对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失范与价值混乱现象,教师必须以中流砥柱的姿态抵制道德的偏差,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而努力。教师文化的建设非一日之功,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文化 建设 个案研究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茂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0,共4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遵循科学的原则,寻求恰当的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资源,遵循科学的原则,寻求恰当的途径,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程资源 创生
下载PDF
县域课程政策保障:一种分析的框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茂聪 杜芳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2,29,共6页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和“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推行,从制度上决定了县域课程政策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就目前来说,县域课程政策却是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薄弱领域。因此,这就需要从县域课程政策的提出、内涵、内容和有效...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和“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推行,从制度上决定了县域课程政策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就目前来说,县域课程政策却是我国课程政策研究的薄弱领域。因此,这就需要从县域课程政策的提出、内涵、内容和有效执行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课程政策 课程改革 政策保障 政策执行
下载PDF
论学校课程规划的基本向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车丽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3,共6页
学校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起课程规划的职责。现实的学校课程规划主要有三个基本向度:首先,通过学校层面三级课程的资源整合,提升教育目标,发挥地域优势,彰显学校特色;其次,通过学习领域的组织,明确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关注学生的思... 学校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起课程规划的职责。现实的学校课程规划主要有三个基本向度:首先,通过学校层面三级课程的资源整合,提升教育目标,发挥地域优势,彰显学校特色;其次,通过学习领域的组织,明确学科知识的关联性,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再次,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实现整体化目标导向,制定弹性化教学任务,并使教学反思走向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规划 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网络危机的文化拯救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茂聪 王培峰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25,共7页
网络生活是人类不可逆转的生存境遇,同时网络的巨大利益和危机,也将人类推到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网络危机的本质就是网络文化的危机,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文化是我们网络生活的依托,网络生活必须... 网络生活是人类不可逆转的生存境遇,同时网络的巨大利益和危机,也将人类推到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网络危机的本质就是网络文化的危机,网络文化合理性的不足或缺失是网络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网络文化是我们网络生活的依托,网络生活必须依赖文化获得意义,重建网络文化是走出网络困境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生活 网络道德 网络文化 交往伦理
下载PDF
我国教师专业化:历程、问题与发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车丽娜 徐继存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40,共5页
教师职业历史经历了从兼职到专职再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在世界教师专业化浪潮的驱动下,我国开始大幅度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目前,在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专业技能本位的教师专... 教师职业历史经历了从兼职到专职再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在世界教师专业化浪潮的驱动下,我国开始大幅度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目前,在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专业技能本位的教师专业化认识误区、学科课程本位的教师职前培养困境、学历晋级本位的教师职后培训的形式化偏向。为综合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除了进行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外,还需要确立教师的"精神导师"的角色意识,促使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体,并以行政权力向专业权利的让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职业 教师教育
下载PDF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的乡村文化危机与反思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洪新 徐继存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107,共4页
为了改变农村学校布点分散,师资不足、经费短缺等现实问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随着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趋势的加剧,乡村文化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乡村文化建设主阵地缺失、原始村庄凝聚力弱化、乡村文化... 为了改变农村学校布点分散,师资不足、经费短缺等现实问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随着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趋势的加剧,乡村文化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乡村文化建设主阵地缺失、原始村庄凝聚力弱化、乡村文化传播途径被割断。乡村社会生态也遭受破坏:乡村生活的人文韵味缺失、乡村学龄儿童社会性发展受阻、乡村教育生态环境蜕化。在现代社会,农村学校要汲取现代文化先进要素、发扬乡村文化优良传统,达到传承与改造乡村文化的基本目的。为此,需要建设优良的学校文化,拓宽乡村教育的文化基础,挖掘乡村文化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布局调整 乡村文化 乡村教育
下载PDF
高考制度改革:现实与理想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芳芳 张茂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0,共5页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高考制度诸方面的改革,但许多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得以解决。高考制度的改革不仅要有理想更要立足于现实,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认真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考之路。
关键词 高考制度 统一考试 公平 改革
下载PDF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的几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茂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54,87,共6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认识,旨在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一门中国特色的社会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特别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包括课堂教学生活的重建、教学范...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认识,旨在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一门中国特色的社会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特别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包括课堂教学生活的重建、教学范式的自主、道德教育的主体建构、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和课程资源的创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 课程资源
下载PDF
论无律的道德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维智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自康德提出自律理论以后,自律在道德教育中既得到了欢呼,又受到某种程度的针砭。自律理论本身对道德规范的依赖性,使其难以达到真正的自由境地。道家的老庄认为道德本质上是自然而然的,从道德发展的起步时就无需任何形式的约束与规范,... 自康德提出自律理论以后,自律在道德教育中既得到了欢呼,又受到某种程度的针砭。自律理论本身对道德规范的依赖性,使其难以达到真正的自由境地。道家的老庄认为道德本质上是自然而然的,从道德发展的起步时就无需任何形式的约束与规范,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法不是对人心进行限制、约束,而是保持无为、无心,同时要超越规范,不刻意按照规范去行事,做到无律。只有在老庄这里,自律才成为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律 无律 道德规范 老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