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分子标记的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估算与取样策略
被引量:
25
1
作者
赵茹
程舟
+1 位作者
陆伟峰
卢宝荣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42-1048,共7页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最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评价物种及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是有效保护和利用生物种质资源的必要条件.以一个野生大豆自然居群(面积约为10000m^2)为研究材料,从中随机选取了100棵植株,分别用3种分子标记AFLP,ISS...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最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评价物种及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是有效保护和利用生物种质资源的必要条件.以一个野生大豆自然居群(面积约为10000m^2)为研究材料,从中随机选取了100棵植株,分别用3种分子标记AFLP,ISSR和SSR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从这100棵植株中随机抽取不同大小(5~90个个体)的样本(抽样群体)各50次,对其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了计算,旨在探讨利用不同分子标记检测该野生大豆居群的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即位点的预期杂合度(H_e)、Shannon多样性指数(l)和多态位点百分率(P)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以及随抽样群体样本量的不断增加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分子标记检测到同一野生大豆居群的各种遗传多样性参数值不同;同一居群中的不同样本量对遗传多样性参数的估算值有较大影响;用不同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的估算时,多态位点百分率相对具有可比性;选用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来反映居群90%以上的总体遗传变异时需要不同的样本量,当选用多态位点百分率(P)时,30-45个植株才能代表总体90%以上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为评价植物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采用合理的保护取样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ISSR
SSR遗传多样性参数
分子标记取样策略
野生大豆
原文传递
籼稻和粳稻的高效分子鉴定方法及其在水稻育种和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
40
2
作者
卢宝荣
蔡星星
金鑫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8-638,共11页
为了建立准确高效的籼稻和粳稻鉴定方法,对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的全基因组DNA序列比对而获得的45个特异插入/缺失(InDel)位点进行了实验验证.以包括93-11和日本晴在内的44个典型籼稻和典型粳稻品种为实验群体,用45对InDel引...
为了建立准确高效的籼稻和粳稻鉴定方法,对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的全基因组DNA序列比对而获得的45个特异插入/缺失(InDel)位点进行了实验验证.以包括93-11和日本晴在内的44个典型籼稻和典型粳稻品种为实验群体,用45对InDel引物对上述水稻品种的DNA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了多态的电泳条带.对获得的各InDel位点的基因型数据矩阵进行了中性检测(neutrality test),确定了与栽培稻的籼、粳遗传分化密切相关的34个InDel位点.进一步对来自亚洲11个国家的栽培稻品种和来源不同12个野生稻物种的PCR产物和电泳结果的读取和分析,计算这些栽培稻品种和野生稻DNA样品在这34个InDel位点上的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最终确定了不同样品的籼、粳特性.该籼稻和粳稻鉴定方法被称为"InDel分子指数法".与传统基于形态特征鉴定栽培稻籼、粳特性的"程氏指数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鉴定籼稻和粳稻,而且还具有更快捷、简便和高效的特点.另外,InDel分子指数法还可以用于野生稻样品的籼、粳特性鉴定,扩大了被检测样品的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nDel分子指数法的建立为栽培稻育种过程中正确选用籼稻或粳稻种质资源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也为栽培稻的起源、籼—粳遗传分化、以及籼稻和粳稻在驯化过程中如何适应地理环境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野生稻
InDel分子标记
籼-粳稻鉴定
中性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探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的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9
3
作者
程舟
耿杨
+6 位作者
梁洪卉
杨晓伶
李珊
朱云国
郭光普
周铜水
陈家宽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45-1052,共8页
为探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种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采用CTAB法分别从18个冬虫夏草居群的虫草虫体头部和2种寄主蝠蛾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得冬虫夏草寄主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序列.结合GenBank中的蝙蝠蛾科24种冬虫夏草寄主的同源序列,构...
为探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种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采用CTAB法分别从18个冬虫夏草居群的虫草虫体头部和2种寄主蝠蛾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得冬虫夏草寄主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序列.结合GenBank中的蝙蝠蛾科24种冬虫夏草寄主的同源序列,构建NJ系统树.结果表明,双栉蝠蛾属(Bipectilus)先于蝠蛾属(Hepialus)和类蝠蛾属(Hepialiscus)分化;蝠蛾属的冬虫夏草寄主种类众多形态各异,且均有特定的地理分布,蝠蛾属的种间遗传分化也较明显,蝠蛾属可能是多系起源;Cytb基因序列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种属间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在蝠蛾属中除草地蝠蛾和金沙蝠蛾的该段序列完全一致外,其他种类蝠蛾种间变异率为0.23%—9.24%,Cytb基因序列可用于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的鉴定,但有必要获取更多种类的寄主昆虫来进一步验证.通过对冬虫夏草虫体头部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寄主蝠蛾Cytb基因序列的方法准确有效,有助于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基因序列对更多的冬虫夏草居群和寄主种类进行系统发育、居群遗传结构及菌虫相互关系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Cytb基因
冬虫夏草
蝠蛾属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子标记的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估算与取样策略
被引量:
25
1
作者
赵茹
程舟
陆伟峰
卢宝荣
机构
教育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同济
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42-1048,共7页
基金
挪威研究委员会(挪-中双边合作项目,编号:169-184,2005-2006)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2001CB711103)资助.
文摘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最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评价物种及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是有效保护和利用生物种质资源的必要条件.以一个野生大豆自然居群(面积约为10000m^2)为研究材料,从中随机选取了100棵植株,分别用3种分子标记AFLP,ISSR和SSR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从这100棵植株中随机抽取不同大小(5~90个个体)的样本(抽样群体)各50次,对其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了计算,旨在探讨利用不同分子标记检测该野生大豆居群的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即位点的预期杂合度(H_e)、Shannon多样性指数(l)和多态位点百分率(P)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以及随抽样群体样本量的不断增加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分子标记检测到同一野生大豆居群的各种遗传多样性参数值不同;同一居群中的不同样本量对遗传多样性参数的估算值有较大影响;用不同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的估算时,多态位点百分率相对具有可比性;选用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来反映居群90%以上的总体遗传变异时需要不同的样本量,当选用多态位点百分率(P)时,30-45个植株才能代表总体90%以上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为评价植物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采用合理的保护取样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AFLP
ISSR
SSR遗传多样性参数
分子标记取样策略
野生大豆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籼稻和粳稻的高效分子鉴定方法及其在水稻育种和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
40
2
作者
卢宝荣
蔡星星
金鑫
机构
教育部
生物
多样性
与生态工程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8-638,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6CB100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07ZD001)
上海市科委(08JC1401700)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建立准确高效的籼稻和粳稻鉴定方法,对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的全基因组DNA序列比对而获得的45个特异插入/缺失(InDel)位点进行了实验验证.以包括93-11和日本晴在内的44个典型籼稻和典型粳稻品种为实验群体,用45对InDel引物对上述水稻品种的DNA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了多态的电泳条带.对获得的各InDel位点的基因型数据矩阵进行了中性检测(neutrality test),确定了与栽培稻的籼、粳遗传分化密切相关的34个InDel位点.进一步对来自亚洲11个国家的栽培稻品种和来源不同12个野生稻物种的PCR产物和电泳结果的读取和分析,计算这些栽培稻品种和野生稻DNA样品在这34个InDel位点上的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最终确定了不同样品的籼、粳特性.该籼稻和粳稻鉴定方法被称为"InDel分子指数法".与传统基于形态特征鉴定栽培稻籼、粳特性的"程氏指数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鉴定籼稻和粳稻,而且还具有更快捷、简便和高效的特点.另外,InDel分子指数法还可以用于野生稻样品的籼、粳特性鉴定,扩大了被检测样品的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nDel分子指数法的建立为栽培稻育种过程中正确选用籼稻或粳稻种质资源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也为栽培稻的起源、籼—粳遗传分化、以及籼稻和粳稻在驯化过程中如何适应地理环境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栽培稻
野生稻
InDel分子标记
籼-粳稻鉴定
中性检测
分类号
S511.22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探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的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
9
3
作者
程舟
耿杨
梁洪卉
杨晓伶
李珊
朱云国
郭光普
周铜水
陈家宽
机构
同济
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育部
生物
多样性
与生态工程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45-1052,共8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03DZ19547)资助项目
文摘
为探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种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采用CTAB法分别从18个冬虫夏草居群的虫草虫体头部和2种寄主蝠蛾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得冬虫夏草寄主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序列.结合GenBank中的蝙蝠蛾科24种冬虫夏草寄主的同源序列,构建NJ系统树.结果表明,双栉蝠蛾属(Bipectilus)先于蝠蛾属(Hepialus)和类蝠蛾属(Hepialiscus)分化;蝠蛾属的冬虫夏草寄主种类众多形态各异,且均有特定的地理分布,蝠蛾属的种间遗传分化也较明显,蝠蛾属可能是多系起源;Cytb基因序列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种属间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在蝠蛾属中除草地蝠蛾和金沙蝠蛾的该段序列完全一致外,其他种类蝠蛾种间变异率为0.23%—9.24%,Cytb基因序列可用于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种的鉴定,但有必要获取更多种类的寄主昆虫来进一步验证.通过对冬虫夏草虫体头部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寄主蝠蛾Cytb基因序列的方法准确有效,有助于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基因序列对更多的冬虫夏草居群和寄主种类进行系统发育、居群遗传结构及菌虫相互关系等研究.
关键词
线粒体Cytb基因
冬虫夏草
蝠蛾属
系统发育
分类号
Q969.422.2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分子标记的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估算与取样策略
赵茹
程舟
陆伟峰
卢宝荣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5
原文传递
2
籼稻和粳稻的高效分子鉴定方法及其在水稻育种和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卢宝荣
蔡星星
金鑫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9
4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探讨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的系统进化关系
程舟
耿杨
梁洪卉
杨晓伶
李珊
朱云国
郭光普
周铜水
陈家宽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