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晓亮 杨朝阳 +1 位作者 李晓光 张皑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壳聚糖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Wistar大鼠25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单纯损伤组(n=5)和人工神经修复组(n=10)。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5 mm,单纯损伤组暴露坐骨神经并切... 目的观察应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壳聚糖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Wistar大鼠25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单纯损伤组(n=5)和人工神经修复组(n=10)。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5 mm,单纯损伤组暴露坐骨神经并切断,人工神经修复组以复合bFGF-壳聚糖导管桥接缺损。术后对实验动物的坐骨神经进行大体观察,对运动进行行为观察,以及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神经再生情况和靶肌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5周,与单纯损伤组相比,人工神经修复组运动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人工神经修复组再生的坐骨神经已经通过bFGF-壳聚糖导管越过缺损并与远端相连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坐骨神经再生段可观察到神经微丝(NF)阳性和S-100阳性纤维。应用Masson染色方法,可观察到人工神经修复组腓肠肌去纤维化程度相对于单纯损伤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bFGF-壳聚糖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并使大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人工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壳聚糖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蓉 唐玉 +3 位作者 张丽 赵志炜 张兰 李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为研究脑老化过程中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神经结构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从出生1 d至24月龄(1 d、1月龄、3月龄、6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Sprague Dawley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随增龄变化,同... 目的为研究脑老化过程中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神经结构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从出生1 d至24月龄(1 d、1月龄、3月龄、6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Sprague Dawley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随增龄变化,同时观察与脑老化密切相关的指标脂褐素沉积。结果在大鼠6月龄之前,随着月龄的增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发育逐渐完善,至6月龄大鼠突触数量明显增多;此后突触数量逐渐减少,至24月龄大鼠神经元突触数量最少。从1月龄开始海马神经元内即可见少量脂褐素颗粒沉积,随着月龄的逐渐增加,至24月龄时脂褐素颗粒沉积显著。结论青年期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突触发育最好,进入老年期后,突触结构受损,老年期损伤最为严重,同时伴有大量的脂褐素颗粒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 大鼠 神经元 突触 海马 脂褐素 电镜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及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5
3
作者 欧喜超 杨朝阳 +3 位作者 刘玉军 鲁强 张皑峰 李晓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31-233,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方式脊髓损伤后损伤下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并对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割型脊髓损伤组和撞击...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方式脊髓损伤后损伤下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并对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割型脊髓损伤组和撞击型脊髓损伤组,采用联合均分(ACOS)神经行为学评定观察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术后1、2、4、10周,用Karnovsky-Roots直接法染色检测L2~L4段脊髓AChE、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GRP的水平。结果术后1~10周内,撞击组大鼠ACOS得分明显高于切割组,两损伤组大鼠术后前角运动神经元CGRP和AChE的含量均下降,但撞击组10周时有了明显恢复,而切割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CGRP的改变早于AChE。结论在大鼠不同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变化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具有一定联系;CGRP和AChE可能在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评定 运动功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大鼠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类似物神经营养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姚洁 王蓉 +3 位作者 姬志娟 张景艳 刘梦霞 盛树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及其类似物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在体外寻找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又能抵抗胃蛋白酶消化能力的5肽类似物。方法合成多个5肽类似物,以MTT代谢率进行筛选,选出最佳的5肽类似物,以人...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及其类似物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在体外寻找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又能抵抗胃蛋白酶消化能力的5肽类似物。方法合成多个5肽类似物,以MTT代谢率进行筛选,选出最佳的5肽类似物,以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作为体外实验模型,以MTT代谢率、细胞计数,LDH漏出率,Westernblotting检测作为观察指标,进一步证实5肽类似物的神经营养作用。应用胃蛋白酶对APP5肽和类似物165进行消化实验,观察两者的酶解率。结果(1)APP5肽及由此基础上改造的多种类似物均可使SY5Y细胞MTT代谢率增高,而类似物165的效果最好,40μmol/L为最佳有效浓度。(2)APP5肽及类似物165可使SY5Y细胞MTT代谢率增高,LDH漏出率减少,细胞数量增加,SY5Y细胞P-CREB、Bcl-2蛋白表达增加。(3)胃蛋白酶消化实验显示,胃蛋白酶浓度为40g/L时,APP5肽和类似物165的酶解率分别为96.4%和16.9%;胃蛋白酶量为100g/L时,APP5肽和类似物165的酶解率为99.1%和58.6%,两者差异非常显著。5肽类似物165的抗酶解能力明显大于APP5肽。结论APP5肽及类似物165对SY5Y细胞具有神经营养作用,而APP5肽类似物165具有更强的抗胃蛋白酶消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母细胞瘤
下载PDF
人类黑质神经元衰老性变化的体视学研究
5
作者 宣琪 徐胜利 +2 位作者 周明 崔叶青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增龄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9例正常人尸检的中脑组织,分为青年组(17~35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84岁),取中脑黑质连续冰冻切片,进行焦油紫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G)免疫组化染色,用体视学计数原... 目的探讨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增龄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9例正常人尸检的中脑组织,分为青年组(17~35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84岁),取中脑黑质连续冰冻切片,进行焦油紫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G)免疫组化染色,用体视学计数原理及相应分析系统进行计数,观察老化过程中黑质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规律。结果随着年龄增长,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总数和黑色素性神经元均减少(P<0.05),其中以酪氨酸羟化酶阳性且带有神经黑色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较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黑色素(NM)可能参与并促进了衰老过程中黑质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和丢失,这可能是黑质病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 免疫组织化学 体视学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类似物神经营养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蓉 姚洁 +3 位作者 姬志娟 张景艳 刘梦霞 盛树力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2期29-29,共1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类似物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希望发现可口服的、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合成APP5肽和多个5肽类似物,以SY5Y为细胞模型,以MTT代谢率为筛选指标,并应...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N端328—332(APP5肽)类似物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希望发现可口服的、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合成APP5肽和多个5肽类似物,以SY5Y为细胞模型,以MTT代谢率为筛选指标,并应用胃蛋白酶对APP5肽和类似物165进行消化实验。结果:1.APP5肽及多种类似物均可使MTT代谢率增高,类似物165的效果最好,40μmol/L为最佳有效浓度。2.APP5肽及类似物165可使LDH漏出率减少,细胞数增加,P—CREB、Bcl-2蛋白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5肽 神经营养作用 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
下载PDF
北京市55岁以上人群1992年和2000年脑卒中患病率和残疾率情况及变动趋势 被引量:28
7
作者 方向华 汤哲 +5 位作者 项曼君 Zachary Z 陈彪 吴晓光 刘宏军 刁丽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评价北京市55岁以上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和脑卒中后残疾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1992年(3 257人)和2000年(2 838人)采用同样方法在北京市区和近郊区平原和远郊山区,各随机抽取1个区/县,在所抽取的区/县采取分层、分段及整群抽样... 目的评价北京市55岁以上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和脑卒中后残疾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分别于1992年(3 257人)和2000年(2 838人)采用同样方法在北京市区和近郊区平原和远郊山区,各随机抽取1个区/县,在所抽取的区/县采取分层、分段及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1992年调查结果显示55岁以上、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分别是7.2%、7.9%和8.0%,到2000年分别提高到12.2%、12.7%和13.7%。1992年调查显示城市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农村(8.0%vs4.8%),2000年城乡差异消失。1992年和2000年脑卒中患者残疾率分别是30.8%和31.2%,残疾率随年龄而增加,80岁组残疾率高达57.3%。以北京市同期人口数推算脑卒中患病人数:1992年约97 000人,2000年约228 000人。推算脑卒中残疾人数:1992年约29 915人,2000年约71 261人。结论从1992年到2000年北京市55岁以上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和患病人数大幅度增长,尽管在此期间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处于稳定水平,但是由于脑卒中患者人数急剧增加使残疾人数激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患病率 残疾人 年龄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血瘀证舌象表现的评价方法及其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魏海峰 亚白柳 +3 位作者 赵玲 叶翠飞 张丽 李林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用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评价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瘀证舌象表现,并探讨其与血流变异常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血瘀证特征。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用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评价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瘀证舌象表现,并探讨其与血流变异常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血瘀证特征。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观察大鼠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大鼠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凝血酶时间缩短。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急性期存在血瘀表现;舌组织血氧饱和度可以作为评价血瘀证动物模型舌象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脑缺血 再灌注 血液流变学 大鼠
下载PDF
北京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与慢性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戈改真 汤哲 +3 位作者 孙菲 吴晓光 刁丽君 何慧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率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北京城乡社区老年人1716例,比较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不同慢性病的老年人MCI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I的危险... 目的探讨北京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率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北京城乡社区老年人1716例,比较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不同慢性病的老年人MCI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I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患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的老年人MCI患病率(9.3%,10.7%,10.9%)比较,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老年人MCI患病率(18.2%,17.6%,22.6%)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5,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心脏病和脑卒中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82,95%CI:1.521~2.851,P=0.000;OR=1.633,95%CI:1.168~2.282,P=0.004;OR=2.035,95%CI:1.379~3.003,P=0.004)。结论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高血压 心脏病 脑血管意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Aβ诱导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玮 李林 +2 位作者 褚燕琦 张兰 李雅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626-1628,共3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β-淀粉样肽(Aβ)诱导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致SK-N-SH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观察SK-N-SH细胞的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β-淀粉样肽(Aβ)诱导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致SK-N-SH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观察SK-N-SH细胞的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和TNFα的浓度。结果人参皂苷与THP-1单核细胞预孵育30 min,再用Aβ1-40(125 nmol.L-1)与THP-1细胞孵育2 h,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到SK-N-SH神经细胞培养中孵育24 h。结果显示,GS(100和200 mg.L-1)可明显减少LDH从神经细胞漏出,减轻细胞膜损伤;人参皂苷(50,100和200 mg.L-1)显著减少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结论人参皂苷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少对神经元的损伤,因此对于AD的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Β-淀粉样肽 单核细胞 神经细胞 炙性细胞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APP17肽对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晶 路毅 +3 位作者 邢秀荣 秦俭 王蓉 盛树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APP17肽对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APP17肽对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然后行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3组:手术对照组(A组)、心肺复苏组(B组)、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时静脉注射APP17肽10μg·(300g)-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复苏2h后海马神经元表达NGF、BDNF情况。结果与对照组(A组)相比心肺复苏组(B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NGF、BDNF表达明显增加,高于B组和A组(P<0.01)。结论心肺复苏模型大鼠自主循环恢复2h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降低,APP17肽能恢复神经元NGF、BDNF的表达,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APP17肽
下载PDF
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分析肾上腺素致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3
12
作者 赵玲 魏海峰 +2 位作者 李雅莉 张丽 李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以肾上腺素(Adr)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对比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周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不造模)、急瘀1d组(Adr1.8mg/kg皮下... 目的以肾上腺素(Adr)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对比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周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不造模)、急瘀1d组(Adr1.8mg/kg皮下注射加冰水浸泡1d)、急瘀2d组(Adr1.8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d)、慢瘀小剂量组(Adr0.1mg/kg注射7d)、慢瘀中剂量组(Adr0.3mg/kg注射7d)、慢瘀大剂量组(Adr0.9mg/kg注射7d)。用血液黏度仪检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检测红细胞变形和聚集指数;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瘀小、中剂量组可见大鼠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急瘀1d组可见低切变下全血黏度升高(P<0.05),急瘀1d组和急瘀2d组可见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增加(P<0.01),急瘀2d组和慢瘀大剂量组可见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瘀证动物模型成功与否与所用的肾上腺素剂量、给药周期和给药方式密切相关。Adr0.3mg/kg注射7d和Adr1.8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d大鼠出现血液流变学变化更加明显,可分别作为气郁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血液流变学 血瘀证 大鼠
下载PDF
山茱萸拮抗线粒体缺陷致神经细胞微管及微管相关蛋白表达异常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兰 李林 +1 位作者 安文林 薛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8-364,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山茱萸水提液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NaN3)致神经细胞骨架系统损伤的拮抗作用,探讨山茱萸在防治阿尔采末病中的机制。方法山茱萸水提液(0.125~8g生药·L-1)分别与SH-SY5Y人神经母细... 目的观察中药山茱萸水提液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NaN3)致神经细胞骨架系统损伤的拮抗作用,探讨山茱萸在防治阿尔采末病中的机制。方法山茱萸水提液(0.125~8g生药·L-1)分别与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及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48h,加入64mmol·L-1叠氮钠作用4~6h,MTT、LDH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微管结构及微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4g·L-1山茱萸能明显拮抗叠氮钠致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使损伤的微管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微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尤以突起内最为明显。结论中药山茱萸能明显拮抗线粒体缺陷致神经细胞损伤,其机制与保护细胞骨架系统有关,对于防治阿尔采末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微管 微管相关蛋白 神经细胞 线粒体 阿尔采末病 叠氮钠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丽 李春阳 +3 位作者 赵玲 王文 张兰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01-202,f0003,共3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致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改变,用尼氏染色的方法检测梗死灶神经元的...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致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改变,用尼氏染色的方法检测梗死灶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神经症状评分明显升高,梗死灶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CIG灌胃口服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增加梗死灶神经元的存活数量。结论CI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脑梗死 神经功能评分 神经元存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缺糖缺氧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雅莉 赵玲 +1 位作者 张兰 李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670-167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何首乌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 ystilbene-2-O-β-D-glucoside,简称二苯乙烯苷,TSG)对缺糖、缺氧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Wistar大鼠进行... 目的:观察中药何首乌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 ystilbene-2-O-β-D-glucoside,简称二苯乙烯苷,TSG)对缺糖、缺氧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Wistar大鼠进行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厚代培养,用连二亚硫酸钠合并无糖培养基处理细胞建立体外缺糖、缺氧模型,用酶标仪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观察TSG对缺糖、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LDH漏出率明显升高、出现了凋亡细胞,胞核致密并有凋亡小体产生。与模型组相比,TSG 10,50和100μmol·L^(-1)能够明显抑制LDH的漏出,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细胞数量、面积及灰度均下降。结论:TSG可以抑制缺糖、缺氧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对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海马神经元 缺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文 孙芳玲 +4 位作者 安宜 黄文婷 艾厚喜 张丽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分别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500μmol/L,作用18h,检测细胞内游离钙... 目的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分别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500μmol/L,作用18h,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与未加莫诺苷预孵育的细胞相比,莫诺苷10μmol/L、100μmol/L能抑制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能降低LDH的释放率。结论莫诺苷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SY5Y系 氧化应激 钙超载 细胞毒
下载PDF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氧化损伤 被引量:12
17
作者 艾厚喜 黄文婷 +2 位作者 王文 李林 安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10、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500μmol/L作用18h诱导产生氧化损伤,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10、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500μmol/L作用18h诱导产生氧化损伤,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莫诺苷(10、100μmol/L)使活性氧的释放分别降低了37%(P<0.01)、27%(P<0.05),NO的释放分别降低了31%(P<0.05)、53%(P<0.01),莫诺苷(1、10、100μmol/L)有明显抑制GSH的降低的作用。结论莫诺苷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神经细胞 氧化应激 一氧化氮 谷胱甘肽
下载PDF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文 孙芳玲 +3 位作者 安宜 艾厚喜 张丽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500μmol/L作用18h,检测神经细胞丙二醛(MDA)、线粒体膜电位(... 目的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500μmol/L作用18h,检测神经细胞丙二醛(MDA)、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凋亡。结果1μmol/L、10μmol/L、100μmol/L莫诺苷显著抑制丙二醛增加,降低细胞膜电位,抑制细胞凋亡。结论莫诺苷能够通过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降低细胞膜电位来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脂质过氧化 线粒体膜电位(MMP)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莫诺苷对SH-SY5Y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文婷 王文 +3 位作者 艾厚喜 安宜 李林 王玉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39-841,共3页
目的研究从中药山茱萸分离提取的有效成分莫诺苷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及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莫诺苷,以MTT代谢率为指标确定无毒范围以及莫诺苷促进神经细胞生... 目的研究从中药山茱萸分离提取的有效成分莫诺苷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及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莫诺苷,以MTT代谢率为指标确定无毒范围以及莫诺苷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最佳有效浓度;对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最佳有效浓度的莫诺苷,观察MTT代谢率、细胞轴突长度及胞体面积、细胞计数的改变;H2O2500μmol/L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加入不同浓度的莫诺苷及维生素E,以WesternBlotting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结果莫诺苷在10~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均可增加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培养的SH-SY5Y细胞分别加入10μmol/L莫诺苷,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莫诺苷组组MTT代谢率升高(P<0.05),细胞轴突长度显著增长(P<0.001),胞体面积明显增加(P<0.01),细胞计数增加(P<0.05);H2O2损伤后,莫诺苷组N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莫诺苷对SH-SY5Y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对H2O2诱导的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神经细胞 神经营养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表征的大鼠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 被引量:40
20
作者 杨超 周岩 +2 位作者 孙晓红 姬曼 徐群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607-612,共6页
目的研究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大鼠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以阐释"热毒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连续8周,从中西医学不同视角,观察注射期间和注射后不... 目的研究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大鼠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以阐释"热毒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连续8周,从中西医学不同视角,观察注射期间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症状表现,包括采集舌像、检测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血液粘度、血脂和凝血因子。结果注射毒素后大鼠活动减少,大便臭秽;尾部逐渐变得紫暗,舌质由红润变得暗、干涩、舌下静脉变长;给药第1周大鼠血液有凝血时间延长和血脂波动,随后有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细胞功能改变表现;4周至8周血小板聚集、血浆粘度和血脂升高。结论腹腔注射内毒素后,大鼠出现符合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舌像和体征,其生物学表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首先是炎症反应并波及血液内成分变化和凝血变化,然后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变的异常。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中医"热毒血瘀证"的现代生物医学表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血瘀证 模型 动物 内毒素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