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肝硬化、胆汁性及酒精性肝硬化肝肾阴虚证与湿热蕴结证患者血清胆汁酸代谢谱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姚伟丽 王晓柠 +3 位作者 赵超群 慕永平 张华 刘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41-2061,共21页
目的探析肝硬化患者肝肾阴虚证与湿热蕴结证“病证相关”的血清胆汁酸代谢变化的特征,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改善胆汁淤积、胆汁酸代谢障碍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临床招募315例肝硬化患者,包括肝肾阴虚证组195例和湿热蕴结证组120例,以15... 目的探析肝硬化患者肝肾阴虚证与湿热蕴结证“病证相关”的血清胆汁酸代谢变化的特征,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改善胆汁淤积、胆汁酸代谢障碍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临床招募315例肝硬化患者,包括肝肾阴虚证组195例和湿热蕴结证组120例,以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对所有血清样本进行血清胆汁酸代谢谱的检测,比较3种病因肝硬化肝肾阴虚证与湿热蕴结证之间“病证相关”的血清胆汁酸代谢谱的差异。结果肝硬化肝肾阴虚证组(195例)的初级胆汁酸β-MCA显著高于湿热蕴结证(120例)(P<0.05),以PBC肝肾阴虚证(55例)尤为显著,其初级胆汁酸GCA、β-MCA以及次级胆汁酸GUDCA、TUDCA、6-ketoLCA、β-UDCA、UDCA水平均显著高于HBC肝肾阴虚证组(134例)(P<0.05),CTP-C级时肝硬化肝肾阴虚证组(44例)初级胆汁酸CDCA、GCA、CA水平显著高于湿热蕴结证组(35例)(P<0.05);肝硬化湿热蕴结证组的次级胆汁酸NorDCA水平显著高于肝肾阴虚证组(P<0.05),ALC湿热蕴结证组(31例)的次级胆汁酸NorCA、LCA显著高于HBC湿热蕴结证组(86例)(P<0.05),而HBC湿热蕴结证组(86例)的次级胆汁酸NorDCA显著高于肝肾阴虚证组(134例)(P<0.05)。结论肝硬化肝肾阴虚证患者的胆汁淤积及肝细胞胆汁酸代谢障碍为重,PBC患者尤为显著;而肠道菌群紊乱所致次级胆汁酸水平升高可能是肝硬化湿热蕴结证的重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肾阴虚证 湿热蕴结证 代谢组学 胆汁酸
下载PDF
祛湿化瘀方通过调节AMPK活性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实验性脂肪肝肝脏脂肪代谢 被引量:7
2
作者 冯琴 孟胜喜 +4 位作者 唐亚军 李晓飞 彭景华 赵瑜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53-156,161,共5页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AMPK蛋白活性及其相关脂肪代谢靶蛋白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该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周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 目的:研究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AMPK蛋白活性及其相关脂肪代谢靶蛋白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该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周后,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祛湿化瘀方组,分别灌胃给予饮用水及中药祛湿化瘀方4周。实验8周末取材后观察:1)肝组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2)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油红染色),3)肝组织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K inase,AMPK)及磷酸化AMPK、肝组织总蛋白及核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肝组织总蛋白及核蛋白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hREBP)含量、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1 Co A Carboxylase,ACCase)及磷酸化ACC蛋白含量,4)肝组织AMPKα1、AMPKα2、SREBP-1、ACCα、SREBP-1c及ChREBP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肝组织TG、FF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出现明显大泡样脂肪变性;模型组肝组织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核蛋白SREBP-1与ChREBP表达增加、ACC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蛋白活性升高。2)祛湿化瘀方组肝组织TG、FF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组织炎症及脂肪变性程度减轻;祛湿化瘀方能显著升高肝组织AMPK、ACC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核蛋白SREBP-1及ChREBP含量。结论:祛湿化瘀方通过调节AMPK活性及其相关靶蛋白活性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肝脂肪代谢,这可能是该方有效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脂肪肝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祛湿化瘀方 肝脂肪代谢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病机特点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成 慕永平 冯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483-1487,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活的最主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中医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中逐渐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文基于NASH临床典型证候分析,并运用"以方测证"的病机研究方法,结合团队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活的最主要的慢性肝病。近年来,中医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中逐渐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文基于NASH临床典型证候分析,并运用"以方测证"的病机研究方法,结合团队近年来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立法的祛湿化瘀方对NASH的临床疗效及基础研究成果,提出"瘀热蕴结于肝"是NASH的基本病机。并尝试从NASH的病理特点及祛湿化瘀方的药理靶点进行传统病机理论的现代诠释,以期为中医药防治NASH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炎 中医病机 瘀热蕴结
下载PDF
脾虚血瘀——酒精性肝损伤的基本病机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瑜 唐义爽 +1 位作者 毛羽丰 胡义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9期1488-1492,共5页
酒精性肝病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现代医学认为肠黏膜屏障损伤和细菌移位是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肠-肝轴"理论和"二次打击"学说。本文基于历代医家论点的文献检索和现代研究结果,提出"... 酒精性肝病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现代医学认为肠黏膜屏障损伤和细菌移位是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病理环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肠-肝轴"理论和"二次打击"学说。本文基于历代医家论点的文献检索和现代研究结果,提出"脾虚血瘀"是酒精性肝损伤的基本病机,"肠道是中药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重要靶位"及"从脾论治"的理论假说。并结合研究团队近年来对经验复方健脾活血方的研究进展,说明具有健脾活血、清浊利湿功效的健脾活血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药理机制表现为修复小肠黏膜的机械屏障损伤,改善菌群结构,减少内毒素释放,进而减轻对肝脏的"二次打击"。该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体现了酒精性肝损伤"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以及"从脾论治"的治疗法则,对传统理论进行了现代诠释,为中医药防治该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损伤 中医病机 脾虚血瘀 从脾论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优势与展望 被引量:48
5
作者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西医治疗手段与不断升高的发病率呈不相吻合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占重要一席之地。作者认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优势点在于:1)临床运用广泛且具疗效;2)中药多途径的治疗效应与疾病的复...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西医治疗手段与不断升高的发病率呈不相吻合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药占重要一席之地。作者认为,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优势点在于:1)临床运用广泛且具疗效;2)中药多途径的治疗效应与疾病的复杂机理相对应;3)抑制炎症、保肝降酶效应显著。并在如何开展临床研究;从调节肠道菌群、抗肝纤维化、以及中药组分复方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药 优势 展望
下载PDF
扶正化瘀制剂抗肝纤维化和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长青 徐列明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3期17-23,36,共8页
本文介绍扶正化瘀制剂(胶囊/片剂)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治疗肝硬化相关的门静脉高压和代谢障碍等的临床疗效... 本文介绍扶正化瘀制剂(胶囊/片剂)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治疗肝硬化相关的门静脉高压和代谢障碍等的临床疗效,并介绍扶正化瘀片在美国进行的用于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Ⅱ期临床试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片剂 肝纤维化 肝硬化 核苷(酸)类似物
下载PDF
奥贝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琴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3期10-13,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病理表现,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病理表现,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其不仅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研究 慢性肝脏疾病 治疗 胆酸 奥贝 单纯性脂肪肝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药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冯琴 胡义扬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5期664-668,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NAFLD不仅导致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NAFLD不仅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中药疗法 脂肪类 中草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瑜 胡义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621-1625,共5页
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 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证相应的疗效反馈是验证证候内涵的有效方式,基于药物靶标网络和证候网络"共模块"的比对分析,可以在系统的分子水平上明晰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聚焦证候的潜在标志物,筛选和聚焦所得的证候潜在标志物最终仍需要大量反复的临床实践的验证。目前,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总体尚属起步探索阶段,对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群多处于初步单一的分析,缺乏对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聚焦和验证。中医证候的研究需要从整体论和转化医学理念出发,立足临床,采用"病-证-方"结合及"整合-聚焦-验证"的体系思路,在严格的临床样本选择与质量控制前提下开展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中医药 客观化 系统生物学
下载PDF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田华捷 冯琴 胡义扬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3期24-28,36,共6页
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对慢性肝病的进展、预后和治疗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近20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包括血清学检测及其数学模型、影像学检查、血清分子生物学新检测技术等诊断方法在肝纤维化无创... 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对慢性肝病的进展、预后和治疗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近20年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包括血清学检测及其数学模型、影像学检查、血清分子生物学新检测技术等诊断方法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并提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超声波肝脏弹性检测方法的优化可能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 影像学 血清学标志物 基因组学
下载PDF
不同证候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损伤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马欣 顾宏图 +4 位作者 赵瑜 冯琴 彭景华 苟小军 胡义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探索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候(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的物质基础。方法:对NAFLD肝郁脾虚证(29例)与湿热内蕴证(33例)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症状统计分析,采用GC/MS技术对血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探索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候(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的物质基础。方法:对NAFLD肝郁脾虚证(29例)与湿热内蕴证(33例)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症状统计分析,采用GC/MS技术对血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经多维统计找出差异代谢物,并确定差异代谢通路。结果:NAFLD湿热内蕴证患者与肝郁脾虚证患者在肝功能、血脂、血糖、BMI上两证之间无差异。在血清代谢组学研究PLS-DA得分图上显示湿热内蕴证与肝郁脾虚证存在明显代谢差异。两证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质包括糖类、脂类、氨基酸类、胺类化合物类等11种差异代谢物。两证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为氨基酸、糖类、脂类代谢通路。结论:NAFLD典型湿热内蕴证和肝郁脾虚证在代谢层面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不同证候有其特定的生物学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证候 代谢组学 湿热内蕴证 肝郁脾虚证
原文传递
祛湿化瘀方对脂肪肝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琴 唐亚军 +4 位作者 李晓飞 孟胜喜 彭景华 赵瑜 胡义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脂肪肝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采用单纯高脂饮食(88%普通饲料+2%胆固醇+10%猪油)制备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祛湿化瘀方组(10只)和模型组...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脂肪肝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采用单纯高脂饮食(88%普通饲料+2%胆固醇+10%猪油)制备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祛湿化瘀方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继续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祛湿化瘀方汤剂(0.93 g生药/100 g体重)和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同时设10只SD雄性大鼠为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均于8周末取材。采用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采用HE及油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检测肝组织基因表达,比较祛湿化瘀方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以及涉及的信号通路;并选取祛湿化瘀方组与模型组间10个差异倍数大于2的涉及糖脂代谢的差异基因进行RT-PCR验证。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G、FFA含量和血清ALT、AST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祛湿化瘀方组大鼠TG、FFA含量和ALT、AST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P<0.01)。祛湿化瘀方能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少炎症,改善肝组织病理。(2)祛湿化瘀方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且差异倍数大于2的功能明确、有指定基因名称的差异基因共80个,其中上调基因44个,下调基因36个。80个差异基因涉及27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信号通路(包括甘油酯类代谢、通路脂肪细胞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及药物代谢信号通路等,P<0.05)。(3)对甘油激酶(Gk)、硬脂酰CoA去饱和酶-1(Scd1)、甘油-3-磷酸转移酶(Gpat2)、葡萄糖-6-磷酸酶(G6pc)、Irs1等10个调节糖脂代谢基因的RT-PCR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基因RT-PCR与基因芯片结果上调或下调趋势完全一致,80%基因差异倍数非常接近。结论祛湿化瘀方可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脂肪代谢、糖类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及药物代谢等相关基因表达,表现出中药复方的综合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湿化瘀方 脂肪肝 基因表达谱 糖脂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