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红素化学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大祥 王华 +2 位作者 白蕊 鲜殊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7-335,共9页
茶红素是一类异质的酸性酚性色素的总称,其主要前体物为儿茶素和茶黄素类。它与红茶的色泽、汤色、浓度和强度等品质密切相关。由于茶红素的异质性,其溶解性和色谱学性质相差较大,化学结构还不清楚。目前茶红素主要制备方法仍然是经典... 茶红素是一类异质的酸性酚性色素的总称,其主要前体物为儿茶素和茶黄素类。它与红茶的色泽、汤色、浓度和强度等品质密切相关。由于茶红素的异质性,其溶解性和色谱学性质相差较大,化学结构还不清楚。目前茶红素主要制备方法仍然是经典的有机溶剂分级提取法。尽管茶红素单体的分离纯化尚未见诸报道,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学研究中发现,茶红素与儿茶素、茶黄素相比,存在一些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肿瘤、抗突变、抗炎、抗白血病、预防肥胖,甚至有抗神经毒素作用。茶红素作为红茶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茶红素 结构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茶氨酸酶促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林 张正竹 +2 位作者 陈键 张应根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茶氨酸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具有放松镇静、增强记忆、保护神经、化疗调节等诸多生理活性。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 茶氨酸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特征性成分,具有放松镇静、增强记忆、保护神经、化疗调节等诸多生理活性。目前发现能催化茶氨酸生物合成的酶有7种,它们分别是茶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茶氨酸生物合成反应有两种代表类型:(1)谷氨酸和乙胺为底物的连接合成反应(需ATP供能);(2)谷氨酰胺和乙胺为底物的酰基转移反应。本文对茶氨酸酶促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以此为茶氨酸微生物合成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 生物合成 综述
下载PDF
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制备茶树没食子酸衍生物 被引量:3
3
作者 卢忠尉 蒋晓岚 +3 位作者 刘亚军 刘莉 高丽萍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4-499,共6页
没食子酸衍生物是茶树酚酸中的主要成分,是茶汤中重要的鲜味增强剂,具有抗过敏、抗抑郁和增强认知能力等作用。利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parativ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PL... 没食子酸衍生物是茶树酚酸中的主要成分,是茶汤中重要的鲜味增强剂,具有抗过敏、抗抑郁和增强认知能力等作用。利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结合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parativ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PLC),从茶树鲜叶中分离制备出高纯度的3-O-没食子酰奎尼酸和β-D-没食子酰葡萄糖,并利用LC/TOF-ESI-MS、1H-NMR和13C-NMR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该方法操作简单、纯化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衍生物 固相萃取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 β-D-没食子酰葡萄糖 3-O-没食子酰奎尼酸
下载PDF
一种低浓度L-半胱氨酸介导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红色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4
作者 孟菲 戴前颖 +6 位作者 刘亚军 蒋晓岚 韩莹莹 王淑娟 何媛媛 夏涛 高丽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优化低浓度L-半胱氨酸介导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红色衍生物的制备条件。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在p H6.0磷酸-柠檬酸缓冲溶液中,80℃水浴反应3 h,底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浓度为0.15 mg·m L-1,L-半胱氨酸浓度为0.01 mg... 优化低浓度L-半胱氨酸介导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红色衍生物的制备条件。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在p H6.0磷酸-柠檬酸缓冲溶液中,80℃水浴反应3 h,底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浓度为0.15 mg·m L-1,L-半胱氨酸浓度为0.01 mg·m L-1。并探究该条件下制备的红色衍生物的固体粉末的外观特性、溶解特性、光谱学特性以及HPLC色谱行为,为后续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L-半胱氨酸 红色衍生物
下载PDF
噻虫嗪在茶叶及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秀霞 张正竹 +2 位作者 胡祎芳 苏婷 侯如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9-443,共5页
研究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茶叶上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噻虫嗪在茶叶上的原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所差异,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时间采摘的茶鲜叶加工成绿茶过程中噻虫嗪的... 研究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茶叶上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绿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噻虫嗪在茶叶上的原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所差异,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时间采摘的茶鲜叶加工成绿茶过程中噻虫嗪的降解率为1.2%~22.7%,平均降解率为8.2%。高低浓度施药处理的消解速率基本一致,平均消解系数(k)为0.431 8±0.002 0,噻虫嗪在茶鲜叶上的半衰期为1.56~1.62 d,噻虫嗪在绿茶上的半衰期为1.60~1.64 d,消解99%所需要时间(T0.99)为10.18~10.49 d,消解到0.01 mg.kg-1所需时间为15.75~17.2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茶鲜叶 绿茶 茶叶加工过程 残留 降解
下载PDF
茶叶中槲皮素单体的分离与制备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志文 宛晓春 +1 位作者 李大祥 凌铁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7-190,共4页
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洗脱溶剂,通过Sephadex LH-20柱层析从茶多酚中分离槲皮素,粗品得率为7.82%,HPLC检测纯度为20.40%。槲皮素粗品3.00g经沉淀、冷冻干燥后得178.00mg,HPLC检测纯度为98.89%,纯品得率为5.93%,结构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 以体积分数95%乙醇作为洗脱溶剂,通过Sephadex LH-20柱层析从茶多酚中分离槲皮素,粗品得率为7.82%,HPLC检测纯度为20.40%。槲皮素粗品3.00g经沉淀、冷冻干燥后得178.00mg,HPLC检测纯度为98.89%,纯品得率为5.93%,结构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得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SEPHADEX LH-20柱层析 纯化 核磁共振
下载PDF
茶叶的超微加工及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梁进 陆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2-157,共6页
绿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健康饮品,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多种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防癌、抑菌等多种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利用茶叶的功能成分研究与开发新型茶食品是食品工业发展的一... 绿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健康饮品,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多种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防癌、抑菌等多种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利用茶叶的功能成分研究与开发新型茶食品是食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超微茶粉主要采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将茶叶粉碎成微米级甚至纳米粒的超微粉,能有效利用茶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超微茶粉是将茶叶原料经超微加工技术处理后研制而成的新型茶产品。将超微茶粉添加到食品中而制成的茶食品,改传统的喝茶为吃茶,使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介绍了茶叶超微加工技术研究概况以及超微茶粉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与开发前景,为更合理、更科学地开发超微茶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超微加工 茶食品 产品开发
下载PDF
麻花头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凌铁军 宛晓春 +2 位作者 魏孝义 凌玮玮 魏志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2,共7页
麻花头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植物蜕皮甾体类为主,另外也有类黄酮、倍半萜等其他类型的化合物。该属植物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表现在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方面。作者综述近50年来国内外对于麻花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相关... 麻花头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以植物蜕皮甾体类为主,另外也有类黄酮、倍半萜等其他类型的化合物。该属植物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表现在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方面。作者综述近50年来国内外对于麻花头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植物蜕皮甾体类成分的结构进行总结,另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推动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头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植物蜕皮甾体类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纯化茶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艳 杜先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7,共6页
茶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且结构复杂的糖蛋白复合物。结合膜集成联用技术通过微滤和超滤分离方法对粗制茶多糖溶液进行纯化,同时对纯化后的茶多糖进行结构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以0.05μm的膜孔径,0.2MPa的操作压力和1%的料液为最佳微... 茶多糖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且结构复杂的糖蛋白复合物。结合膜集成联用技术通过微滤和超滤分离方法对粗制茶多糖溶液进行纯化,同时对纯化后的茶多糖进行结构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以0.05μm的膜孔径,0.2MPa的操作压力和1%的料液为最佳微滤工艺条件,再经30 k D的超滤膜进行二次纯化,多糖含量从50%提高至81%,工艺简单易行,适宜于工业化生产,同时保存多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微滤 超滤
下载PDF
茶叶中多菌灵和甲萘威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雪波 上官良敏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菌灵和甲萘威农药残留。通过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和在线浓缩方式预处理;样品检测条件:色谱柱为WatersC18柱(3.0×250mm,5μm),采用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5mL/min,...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菌灵和甲萘威农药残留。通过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和在线浓缩方式预处理;样品检测条件:色谱柱为WatersC18柱(3.0×250mm,5μm),采用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5mL/min,PDA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5.2nm和220.3nm,进样量5μL。回收率为84.5%~103.2%;RSD为3.2%~4.5%;多菌灵的农药检测限为0.1μg/mL、甲萘威的农药检测限为0.0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甲萘威 茶叶 凝胶渗透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绿茶茶汤中黄酮醇及其苷类的测定方法以及对茶汤色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朱博 夏涛 +3 位作者 高丽萍 赵驰 戴前颖 李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是构成绿茶汤色的重要组分。绿茶中含有20多种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其中以槲皮素、杨梅素、山柰素的3种苷类物质为主。文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绿茶茶汤酸水解前后槲皮素、杨梅素、山柰素的含量变化,建立了黄酮... 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是构成绿茶汤色的重要组分。绿茶中含有20多种黄酮醇及其苷类物质,其中以槲皮素、杨梅素、山柰素的3种苷类物质为主。文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绿茶茶汤酸水解前后槲皮素、杨梅素、山柰素的含量变化,建立了黄酮醇及其苷类含量的检测方法。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到茶汤水解的优化条件为:5 mL的茶汤中加15 mL纯甲醇、5 mL 6 mol/L HCl,在75℃下水解时间2h,芦丁的平均水解率为82.74%。对不同贮藏期间茶汤色度与黄酮醇及其苷类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汤贮藏过程中随着茶汤的红绿度(a)和黄蓝度(b)不断升高,杨梅素苷含量逐步下降,杨梅素苷与茶汤的红绿度、黄蓝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 1、-0.882 6,但与茶汤明亮度(L)的相关性不显著。槲皮素和山柰素及其苷类与茶汤色泽变化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 黄酮醇及其苷类 水解 汤色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茶皂素杀线虫活性测定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慧平 宛晓春 +1 位作者 侯如燕 徐晓莉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3-555,共3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Tea saponin(TS),the oil tea cakes were processed through degreasing,dealcholizing,and extracting with n-butyl alcohol,the crude powder of 84.6% TS was obtained.The TS ...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Tea saponin(TS),the oil tea cakes were processed through degreasing,dealcholizing,and extracting with n-butyl alcohol,the crude powder of 84.6% TS was obtained.The TS powder was evaluated against 4 plant nematodes and 1 soil nematod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S exhibited modest nematicidal activity against the 4 plant nematodes,but exhibited no nematicidal activity against Rhbiditis sp..The pot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infective inhibition of TS against Hrischamanniells oryzae is 71.1%,galls on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caused by Meloidogyne incognita was reduced by 88.9% when the bare-root-tip was placed in TS solution for 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线虫活性 测定分析 茶皂素 CAMELLIA 三萜类化合物 表面活性 生理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热处理过程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变化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平 夏涛 +3 位作者 高丽萍 戴前颖 王云生 李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4-39,共6页
利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研究了不同热处理(4~100℃)条件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发生降解、异构化和脱没食子化反应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关的动力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EGCG发生的降解、异构化和脱没食子化... 利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研究了不同热处理(4~100℃)条件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发生降解、异构化和脱没食子化反应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关的动力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EGCG发生的降解、异构化和脱没食子化反应均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可用Arrhenius方程进行拟合(R2>0.9),反应速率常数K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预测模型中的Ea(活化能)和A(频率因子)分别为53.90kJ/mol和5.698×104、98.60 kJ/mol和7.315×1012、85.34 kJ/mol和5.112×1010,表明EGCG易发生降解,而发生异构化反应难;各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13%,因此可根据Arrhenius方程对热处理条件下EGCG的变化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降解 异构化 脱没食子化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铝对茶树根细胞膜透性和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腾腾 郜红建 +1 位作者 宛晓春 张正竹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8-462,共5页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铝浓度对茶树根细胞膜透性和分泌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铝(20 mg/L)有利于茶树根细胞膜的稳定,缺铝(0 mg/L,CK)和高铝(100 mg/L)均使根细胞膜透性显著降低。有机酸总量随铝浓度升高呈现...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铝浓度对茶树根细胞膜透性和分泌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铝(20 mg/L)有利于茶树根细胞膜的稳定,缺铝(0 mg/L,CK)和高铝(100 mg/L)均使根细胞膜透性显著降低。有机酸总量随铝浓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是茶树根系分泌的3种主要有机酸,占85%~93%;根系分泌草酸的量与对照相比,低铝和高铝时显著降低了84.7%和34.3%;分泌苹果酸的量与对照相比,低铝时增加了121.0%,高铝时降低了40.9%;铝浓度对柠檬酸的分泌量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茶树根系的耐铝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浓度 茶树 根细胞膜透性 有机酸
下载PDF
绿茶提取液沉淀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戴前颖 夏涛 +1 位作者 朱博 高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以绿茶为试验材料,从茶汤体系的物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茶汤沉淀形成的机理。通过对沉淀形成过程中沉淀颗粒形态变化、电解质和氢键裂解剂的作用、红外光谱变化等内容的研究,来判断茶汤形成沉淀前后的性质改变,初步判定经低温... 以绿茶为试验材料,从茶汤体系的物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两方面探讨了茶汤沉淀形成的机理。通过对沉淀形成过程中沉淀颗粒形态变化、电解质和氢键裂解剂的作用、红外光谱变化等内容的研究,来判断茶汤形成沉淀前后的性质改变,初步判定经低温贮存后的茶汤体系介于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茶汤颗粒间的氢键、静电作用是影响茶汤沉淀形成的因素,共价键不是沉淀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计算茶汤中各主要成分进入上清相和沉淀相的分配系数,来判断该成分进入上清相和沉淀相的趋势,结果表明:茶多酚是构成茶汤沉淀物的主体物质,其次是果胶、咖啡碱,而在沉淀相中分配系数较大的成分依次是叶绿素、没食子酸、果胶、蛋白质、花青素、咖啡碱、可可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液 沉淀 机理 分配系数 作用力
下载PDF
多孔淀粉对茶多酚的吸附性能及其复合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骆慧敏 宁敏 +2 位作者 徐迎波 王程辉 杜先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80,共8页
采用双酶法制备玉米多孔淀粉,以玉米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吸附茶多酚,研究玉米多孔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吸附条件。探讨了吸附热力学规律,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拟合并绘制等温吸附线,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 采用双酶法制备玉米多孔淀粉,以玉米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吸附茶多酚,研究玉米多孔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吸附条件。探讨了吸附热力学规律,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拟合并绘制等温吸附线,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R2>0.99)。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线计算微分吸附热,吸附热符合氢键键能范围,通过测定该复合物对DPPH与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见复合物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多孔淀粉复合后的茶多酚自氧化速度显著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淀粉 茶多酚 吸附 抗氧化
下载PDF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测定键合态糖苷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谷勋刚 姚成程 +3 位作者 张正竹 宁井铭 方从兵 宛晓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该文建立了GC/ECD法测定键合态糖苷的分析方法,采用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MBTFA)对目标物进行衍生,并优化了反应温度和时问。结果表明在60℃下反应50min时,衍生效果最好。该衍生反应在产物中引入氟元素,可用GC/ECD法进行测... 该文建立了GC/ECD法测定键合态糖苷的分析方法,采用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MBTFA)对目标物进行衍生,并优化了反应温度和时问。结果表明在60℃下反应50min时,衍生效果最好。该衍生反应在产物中引入氟元素,可用GC/ECD法进行测定。以苯氧基葡萄糖苷为典型目标物进行线性研究,方法在0.05~200mg·L。范围内显示了良好线性(r^2=0.9996)。6种糖苷(包括单糖苷和二糖苷)经衍生后用GC/ECD法测定能够准确鉴定目标物,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在72h内相应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与GC/FID及GC—MS法的分析结果相比,GC/ECD法的检出限(LOD)显著降低。该方法对分析特定样品中的痕量糖苷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态糖苷 GC/ECD N-甲基-双(三氟乙酰胺) 衍生化 测定
下载PDF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骆洋 王弘雪 +7 位作者 王云生 卢忠尉 刘亚军 单育 陈啸天 叶辉 高丽萍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6-332,共7页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是催化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合成的关键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3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7 kD,等电点为6.54;成功地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是催化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合成的关键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3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7 kD,等电点为6.54;成功地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原核表达;优化了原核表达中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氨苄青霉素浓度,纯化出目的蛋白。HPLC检测表明,目的蛋白具有ANR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花青素还原酶 原核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快速分离制备儿茶素单体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丹 李春苗 +4 位作者 鲜殊 王玺 宛晓春 凌铁军 李大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5,100,共5页
以反相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为工具,甲醇-水作为洗脱溶剂,通过C18(ODS-AQ)填料从茶多酚中一步分离出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四种儿茶素单体。1.0 g纯度为92.6%的茶... 以反相中压制备液相色谱为工具,甲醇-水作为洗脱溶剂,通过C18(ODS-AQ)填料从茶多酚中一步分离出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四种儿茶素单体。1.0 g纯度为92.6%的茶多酚经过中压色谱,制备得到了90 mg EGC、355 mg EGCG、23 mgEC和92 mg ECG,它们的纯度分别为91.8%、97.6%、97.7%、99.3%,纯品得率56.0%,四种单体总回收率达到68.2%。四种儿茶素单体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加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单体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 核磁共振谱 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茶树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帆 田艳维 +2 位作者 王云生 高丽萍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1-418,共8页
以茶树叶片为材料,结合同源克隆方法和RACE技术,克隆了1条UFGT基因,命名为CsUFGT。该基因cDNA全长为1526bp,ORF长1380bp,编码459个氨基酸,推测等电点5.96,推测分子量为49.486 kDa。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葡萄UFGT(P51094.2)的一致性为59%... 以茶树叶片为材料,结合同源克隆方法和RACE技术,克隆了1条UFGT基因,命名为CsUFGT。该基因cDNA全长为1526bp,ORF长1380bp,编码459个氨基酸,推测等电点5.96,推测分子量为49.486 kDa。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葡萄UFGT(P51094.2)的一致性为59%,相似性为75%,其C-端含有植物UGT家族成员特有PSPG基序。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茶树根茎叶中均表达,在第4叶表达量最高,根和茎中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