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韶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试探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唐正芒
彭湘容
-
机构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146,共6页
-
文摘
韶山精神是在毛泽东亲自培育下,在韶山人民长期英勇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一诗实际上早就对韶山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和赞扬。中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也曾对韶山精神进行过高度肯定和赞扬。韶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主要体现为"牺牲、奋斗、奉献";改革开放后,韶山人民在传承与弘扬战争年代韶山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展和凝练为"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宣传和弘扬韶山精神,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毛泽东
韶山精神
科学内涵
当代价值
-
分类号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从两个“文艺座谈会讲话”透视精神塑造与文化使命
- 2
-
-
作者
薛广洲
-
机构
教育部重点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
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108,共9页
-
文摘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有着一致的基本立场和主题。当下中国文艺界种种问题的根源都可以通过这两个“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得到正确认识:一是陷于形而上学思维,二是囿于谬误的“斗争哲学”,三是回避“最终目标”。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塑造新时代中国精神,就构成当代文艺工作的使命和目标。对此,重温两个“文艺座谈会讲话”的主要精神,既有助于认识中国精神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也有助于走出当下文艺发展困境。
-
关键词
毛泽东
习近平
文艺座谈会讲话
当代中国精神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