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鸽排泄物对壁画损害特征研究
1
作者 牛贺强 王卓 +3 位作者 善忠伟 陈章 赵雪芬 武发思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2,共10页
鸟类排泄物是造成石窟寺壁画、彩塑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科学剖析鸟类排泄物对壁画的损害特征是此类污染物有效清除的前提。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分析了炳灵寺石窟壁画... 鸟类排泄物是造成石窟寺壁画、彩塑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科学剖析鸟类排泄物对壁画的损害特征是此类污染物有效清除的前提。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分析了炳灵寺石窟壁画表面岩鸽排泄物成分,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便携式显微镜、偏光显微镜(PLM)表征了鸟类排泄物对模拟壁画的微观损害特征。结果表明,岩鸽排泄物成分主要由尿酸、纤维素、多肽类有机物,以及以石英为主的无机盐组成。排泄物造成壁画覆盖污染、颜料层和地仗层侵蚀、颜料颗粒间原始粘附结构破坏,导致颜料层起甲、脱落,可溶盐活动及其他生物侵蚀。研究结果对于古代壁画的科学保护与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壁画 岩鸽排泄物 排泄物成分及危害 损害特征
下载PDF
炳灵寺大明碑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学文 黄兆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6,共10页
大明碑是炳灵寺石窟中仅存比较完整的古碑之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是研究炳灵寺石窟和古代河州地方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大明碑的研究,揭示炳灵寺石窟在明代以来的重修历史和发展脉络,探索明代时期,炳灵寺与周边主要寺院之... 大明碑是炳灵寺石窟中仅存比较完整的古碑之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是研究炳灵寺石窟和古代河州地方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大明碑的研究,揭示炳灵寺石窟在明代以来的重修历史和发展脉络,探索明代时期,炳灵寺与周边主要寺院之间的依存关系,进一步阐述元明以来藏传佛教在炳灵寺传播演变的历史和明朝政府对河湟、洮岷地区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统治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大明碑 录文 若干问题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建弘题记”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学文 丁万华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103,共12页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炳灵寺石窟第169窟中发现的“建弘题记”是迄今为止中国石窟考古中发现的保存最早的纪年题记。因此,“建弘题记”及169窟中的塑像壁画被认为是研究中国早期石窟的一个重要标尺。“建弘题记”的发现,把炳灵寺石窟这座...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炳灵寺石窟第169窟中发现的“建弘题记”是迄今为止中国石窟考古中发现的保存最早的纪年题记。因此,“建弘题记”及169窟中的塑像壁画被认为是研究中国早期石窟的一个重要标尺。“建弘题记”的发现,把炳灵寺石窟这座隐藏在积石山深处的千年古刹推到了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国内外学者纷至沓来,有关“建弘题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认知上的分歧和争议。因此,对五十多年来“建弘题记”的研究成果做一次系统的总结和梳理,对“建弘题记”、169窟乃至整个炳灵寺石窟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第169窟 建弘题记 研究成果
下载PDF
炳灵寺第169窟“丙申题记”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学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0,共5页
炳灵寺第169窟丙申题记是炳灵寺石窟中为数不多的北朝时期的题记之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丙申”的具体时间。针对丙申题记中的“灵岩”二字进行分析,厘清“炳灵寺”名称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以揭示炳灵寺石窟文化内... 炳灵寺第169窟丙申题记是炳灵寺石窟中为数不多的北朝时期的题记之一,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确认了“丙申”的具体时间。针对丙申题记中的“灵岩”二字进行分析,厘清“炳灵寺”名称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以揭示炳灵寺石窟文化内涵的民族性、历史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第169窟 丙申题记 灵岩寺
下载PDF
炳灵寺第3窟藏传佛教壁画中的高僧及壁画年代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学文 贺延军 赵雪芬 《甘肃高师学报》 2019年第6期27-31,共5页
炳灵寺石窟第3窟藏传佛教壁画内容和年代,在学术上争议比较多,一个时期以来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窟壁画的绘制年代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课题组通过对壁画中藏传佛教祖师像的研究,探讨了第3号窟壁画的绘制年代,提出并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炳灵寺第3窟 高僧 壁画年代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第147窟风化病害与气象环境特征
6
作者 刘宗昌 武发思 +3 位作者 孙淑梅 贺东鹏 陈章 李隆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3-432,共10页
为探究炳灵寺石窟第147窟风化病害与气象环境特征相关性,对比分析洞窟不同空间位置风化产物重量及温湿度特征。结果显示,5—11月是风化主要时间段,风化产物占总量的98.7%,7—8月最严重,占总量的73.4%,洞窟后部是主要风化区域,风化产物... 为探究炳灵寺石窟第147窟风化病害与气象环境特征相关性,对比分析洞窟不同空间位置风化产物重量及温湿度特征。结果显示,5—11月是风化主要时间段,风化产物占总量的98.7%,7—8月最严重,占总量的73.4%,洞窟后部是主要风化区域,风化产物占总量的92.3%。窟内相对湿度主要受窟外降雨影响,5—10月雨季相对湿度较高,且波动较大,大于60%天数为178天。窟内不同区域相对湿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洞窟后部空间相对湿度高于前部,上部空间低于中下部,而越靠近洞窟后部、上部,相对湿度波动越大。研究表明,第147窟风化病害程度与气象环境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对应关系,结合可溶盐分析结果,可初步推定高湿环境是第147窟风化破坏的重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寺 风化 气象环境 温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鸟类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鸟害
7
作者 李隆 陈章 +4 位作者 武发思 赵雪芬 刘宗昌 杨小菊 汪万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6-803,共8页
2018年9月-2020年9月采用样线与样点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炳灵寺石窟及其周边鸟类的群落分布与石窟鸟害情况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目23科34种,在石窟内出现的鸟类有6种,致害物种主要为岩鸽(Columba rupestris),鸟类多样性指数H夏季最高... 2018年9月-2020年9月采用样线与样点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炳灵寺石窟及其周边鸟类的群落分布与石窟鸟害情况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目23科34种,在石窟内出现的鸟类有6种,致害物种主要为岩鸽(Columba rupestris),鸟类多样性指数H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红外线相机连续监测发现,第169窟内的鸟类数量在每日9:00-12:00处于较高水平.岩鸽活动对窟内文物的损害形式主要表现为起落时鸟爪造成的机械损伤与排泄物污染.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石窟寺的生境与黄河湿地生境鸟类组成差异最大,鸟类分布呈明显的不均匀性;在第169窟小环境内,鸟类停栖位置随机性强,停栖频次在洞窟南北两侧均表现为内部高于外围的特点,但北侧文物上层整体高于下层,南侧文物下层整体高于上层,小环境内仍呈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性.根据鸟类的时空分布及其危害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鸟害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鸟类群落 时空变化 鸟害 防治措施
下载PDF
炳灵寺第70、126、128、132窟壁画时代考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雪芬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8,共6页
本文通过对炳灵寺第70、126、128、132窟壁画内容、功德主等方面信息比对,结合第70窟石刻题记及格鲁派在炳灵寺的佛教活动情况,认为第70、126、128、132窟壁画绘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是由王苗、王秉仪、甘应惩、锁定、罗氏等家族成... 本文通过对炳灵寺第70、126、128、132窟壁画内容、功德主等方面信息比对,结合第70窟石刻题记及格鲁派在炳灵寺的佛教活动情况,认为第70、126、128、132窟壁画绘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是由王苗、王秉仪、甘应惩、锁定、罗氏等家族成员出资绘制的,为格鲁派系壁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壁画 内容 功德主 时代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大明碑注释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学文 黄兆宏 《丝绸之路》 2021年第3期55-61,共7页
大明碑是炳灵寺石窟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碑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大明碑上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注释。
关键词 炳灵寺 大明碑 注释
下载PDF
炳灵寺新发现的两块铭文砖及其所反映的重修历史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学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5,共5页
近期炳灵寺石窟发现了两块有铭文的明正德年间的方砖,通过对正德砖和保存在第146窟明正德十二年所立的《大明碑》以及洞窟内的有关明代题记的综合研究,探讨了炳灵寺石窟从明成化到清同治时期四百余年的重修情况。
关键词 炳灵寺 铭文砖 重修历史
下载PDF
炳灵寺新发现石窟群遗迹调查简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玲秀 刘宗昌 孙淑梅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3,共10页
炳灵寺大寺沟东环路南端新发现数个大小、深浅不一且残损严重的窟龛,均为利用天然岩洞经人工处理后使用的早期佛教活动场所。经现场调查研究,初步判断可能为西秦或者更早时期的佛教遗迹,性质有僧房窟、禅窟、讲堂窟、瘗穴、造像礼拜龛... 炳灵寺大寺沟东环路南端新发现数个大小、深浅不一且残损严重的窟龛,均为利用天然岩洞经人工处理后使用的早期佛教活动场所。经现场调查研究,初步判断可能为西秦或者更早时期的佛教遗迹,性质有僧房窟、禅窟、讲堂窟、瘗穴、造像礼拜龛五类。这批窟龛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炳灵寺石窟早期的佛教活动及其范围、发展特点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踪迹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 新发现石窟群 调查
下载PDF
炳灵寺石窟鸟类多样性及其危害研究
12
作者 陈章 李隆 +5 位作者 武发思 赵雪芬 朱非清 杨小菊 刘宗昌 汪万福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 2022年第3期4-17,共14页
为摸清世界文化遗产地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鸟类资源现状,明确洞窟内鸟害物种及其对文物的主要危害方式,2019年1月—2021年12月,对石窟及周边鸟类多样性和鸟类活动导致的病害现状进行了系统性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防控措施.结果表明,研... 为摸清世界文化遗产地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鸟类资源现状,明确洞窟内鸟害物种及其对文物的主要危害方式,2019年1月—2021年12月,对石窟及周边鸟类多样性和鸟类活动导致的病害现状进行了系统性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防控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鸟类共计10目26科44种,其中留鸟17种、夏候鸟13种、冬候鸟4种、旅鸟1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种.区系以古北界为主,分布型以古北型(U)为主.窟内致害鸟类共计2目6科6种,代表性危害鸟种为岩鸽(Columba rupestris);窟内鸟类病害主要包括机械损伤和排泄物污染等,鸟类病害面积约占窟内文物总面积的18%;洞窟内有害鸟类的数量和种类均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规律,年际多样性指数排列为1.192(2020年)>1.151(2019年)>0.821(2021年).建议使用人工招引、"声光电"技术等干预措施实现洞窟内鸟害防控.研究结果将为遗产地鸟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古代壁画 彩塑 鸟类病害 鸟类多样性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嘛哈啦寺发现的魏碑识读与初探
13
作者 曹学文 刘亨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2,共4页
最近在炳灵寺属寺东乡嘛哈啦寺发现了一块北魏正光六年的红砂岩石碑。本文介绍了石碑的概况,对背面的文字做了初步的识读和注解,并对石碑的来历和价值做了一定的研究,认为石碑是研究炳灵寺石窟艺术在北魏后期发展演进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 炳灵寺 嘛哈啦寺 魏碑 识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