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数字赋能到生态构建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创新机制研究 |
杨越明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与中国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
藤依舒
杨越明
袁媛
李晗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3
|
中国文化国际表达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路径——国外民众在北京节事活动中的参与感与获得感研究 |
袁媛
|
《新闻传播》
|
2020 |
1
|
|
4
|
中小博物馆的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 |
杨越明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地方国际传播的叙事策略和议题表达 |
杨越明
|
《对外传播》
CSSCI
|
2024 |
0 |
|
6
|
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与产业激活——第三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会议综述 |
袁媛
藤依舒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7
|
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偏好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一 |
杨越明
藤依舒
|
《对外传播》
|
2017 |
16
|
|
8
|
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意愿与渠道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二 |
杨越明
藤依舒
|
《对外传播》
|
2017 |
10
|
|
9
|
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
于丹
|
《前线》
CSSCI
|
2019 |
1
|
|
10
|
十国民众对中国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偏好研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系列报告之三 |
藤依舒
杨越明
|
《对外传播》
|
2017 |
2
|
|
11
|
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文献基础 |
朱玲
王立刚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0 |
2
|
|
12
|
北京文化符号的传播实践及价值建构 |
朱玲
安利利
|
《长春大学学报》
|
2021 |
1
|
|
13
|
风险感知与网络舆情的微博传播模型研究 |
袁媛
严宇桥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4
|
汉字是中国文化有效对外传播的载体——第一届“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的举办与影响 |
李海峰
|
《对外传播》
|
2016 |
1
|
|
15
|
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印象研究——《2017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系列报告之一 |
杨越明
藤依舒
|
《对外传播》
|
2018 |
28
|
|
16
|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从动能转化到势能提升 |
杨越明
|
《对外传播》
|
2019 |
11
|
|
17
|
后疫情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思考 |
杨越明
|
《对外传播》
|
2020 |
10
|
|
18
|
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渠道与意愿研究——《2017年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系列报告之二 |
藤依舒
杨越明
|
《对外传播》
|
2018 |
6
|
|
19
|
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偏好研究——《2017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系列报告之三 |
藤依舒
杨越明
|
《对外传播》
|
2018 |
3
|
|
20
|
跨文化传播类电视节目如何实现精准传播 |
袁媛
|
《对外传播》
|
202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