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好作文是会让人怦然心动的
- 1
-
-
作者
霍忠义
-
机构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长安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第1期10-11,共2页
-
文摘
一、功利化写作会带来伤害珂珂:霍老师,您面对的是大学生,没有了中高考的压力,他们的作文应该恢复了自然本性,不必按照一种模式去写了吧?霍忠义:大学生写作虽然摒弃了应付考试的保守主义和功利主义,但是多年来为了应付考试,其写作思维和模式已然固化。要恢复写作的自然属性和本来面目,还需要高明老师的指导,及个人有意识地突破并不断进行写作实践。当然,大学写作外在条件的轻松和开放,是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抒发真情的。
-
关键词
作文
学生写作
自然本性
功利主义
保守主义
本来面目
自然属性
写作实践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口语和书面语的问题
- 2
-
-
作者
霍忠义
-
机构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长安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第7期92-93,共2页
-
文摘
家长问:当孩子写作时能做到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的时候,却发现孩子的表达出现了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过渡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写出来的作文会像口头说一件事情那样,不懂得锤炼语言,难以做到语言精练,描写清晰,这该怎么办?
-
关键词
口语表达
书面语
书面表达
孩子
语言
家长
作文
描写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三之梦,离成功最近的梦
- 3
-
-
作者
霍忠义
-
机构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14年第11期1-1,共1页
-
文摘
高三之梦,是离成功最近的梦;高三之梦,是付出与回报之间最直接的博弈与融合。不到高三时,觉得日子总是那么慵懒和闲散,于是免不掉会分心,甚至早恋;到了高三后,立即体会到踩着时光尾巴的急迫感。要预习的知识总是很多,要复习的课程也总是很多,很多题必须马上去做,很多事必须立即放下,一切都要为高考让路——那个让人激动、向往而又焦虑的日子。很多成功人士回忆往事,印象最深的大都是高三的日子。
-
关键词
高中生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三就像一粒怪味豆
- 4
-
-
作者
霍忠义
-
机构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长安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协会
-
出处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13年第11期1-1,共1页
-
文摘
凡有过求学经历者,提到高三,无不怦然心动。因为高三是人生的。分水岭”。到了高三,妈妈会说:。家里什么都不要你管,你只管学习。”这句看似轻松的话。让高三生陡然觉得肩上分量沉沉。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再拼搏一年,所有的梦想就会实现。到了大学,非常自由,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关键词
高三
怪味
求学经历
分水岭
人生
-
分类号
TS262.6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细节的问题
- 5
-
-
作者
霍忠义
-
机构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长安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第7期94-95,共2页
-
文摘
贝良同学问:我的细节描写每次都有构思,但是每次都写得不出彩,总是像流水账一样,自己都读不下去。比如我想写自己在篮球场上动作很流畅,想写得生动,却只能写出比如“我往外一扣,一转身”这样粗糙的描写,读起来一点画面感都没有。
-
关键词
细节描写
篮球场
画面感
-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评饶芃子教授新论著《比较诗学》
- 6
-
-
作者
梁凤莲
-
机构
广州市文联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54-156,共3页
-
文摘
随着21世纪全球一体化概念的明晰,人类生存的共同背景开始浮出水面,由是,文明的传播与完善总是具有相同的使命和意义,这正是比较诗学的意义,也是其不断更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追求建立一种“为整个人类走向大同之域”(季羡林语)的“诗学理想”,寻求全球范围内各民族共同拥有的“诗意的表达”,这无疑是当今文艺学学科及其学者们的一种追求。一种文化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外求,同样,比较诗学的更新和发展,亦需要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借助于“有距离的宽容”,去进行全方位的观照。
-
关键词
饶Fan子
《比较诗学》
书评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江东梦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中国作家协会
-
出处
《芙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24,共121页
-
文摘
浩瀚的江水缓缓地向东流淌。江东城沿江蜿蜒密集的街道,像一束飘落在大江南岸的丝带。城东新区滨江路上,有一幢叫“德茂公寓”的大楼,风格和气势格外引人注目。德茂公寓往东几百米就是海关大厦,哥特式塔楼上的报时钟,隔一阵就当当当地响几下,沉闷的钟声传遍江东的大街小巷。那夜半钟声,越发显得空寂辽远。还有难以分辨的火车汽笛和轮船汽笛,混杂在一起,日夜嗯?鸣,传播着归来或离别的消息。
-
关键词
哥特式
滨江路
夜半钟声
德茂
公寓
江东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普仁农庄里的女人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149,共29页
-
文摘
一.我放弃写作梦想,投身于蓬勃兴起的互联网事业,掘到了第一桶金。翻稿纸变成了数钞票,这种爽快感是难以言表的。我趾高气昂,扬言要改变一代人的生存观念,说话时还总不忘记捎带着嘲弄文学。我目中无人,即使瞧你一眼,也有点俯视的感觉。然而好景不长,这两年我突然开始走背运,我的“绿橄榄”(轰动一时的直播网站)被勒令整改,其实就是吊销了。同居多年的恋人摔门而去。老朋友也跟我翻了脸。事业、爱情、友谊,人生三大支柱轰然倒塌,就剩下我孤单一人。
-
关键词
互联网事业
女人
农庄
生存观念
直播
单一
-
分类号
I24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五六十年代作家“下乡”考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东吴学术》
CSSCI
2018年第5期73-86,共14页
-
文摘
作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贯穿着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的重要问题,也是文学创造与现实生活和劳动实践这一古老问题的当代表现形式。二十世纪下半叶,这一问题,转化为作家与"工农兵"的关系,特别是作家与乡村生活和劳动实践的关系。作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这一命题的实践,经历了从延安时期的"下乡入伍进厂",到五十年代初起的"脱裤子割尾巴"的洗澡运动,再到五六十年代的各种社会实践,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教运动、五七干校,等等,显示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特殊风貌。
-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史
工农兵文艺
作家下乡
思想改造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玛瑙手串
- 10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69,共8页
-
文摘
一七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我坐在昆明飞往北京的飞机上等待起飞,右手握着一串彩色玛瑙手串,拇指和食指一颗颗地挨个儿数着。中间一颗略大,是带暗火焰纹的朱红色玛瑙,旁边十一颗略小,色彩斑斓。据说数数儿有催眠效果。可我也在数数儿啊,不但没有瞌睡,反而精神抖擞,清醒异常。早晨还在丽江的一家客栈。回忆一周的泸沽湖之行,心里颇多感叹。我给远在宁蒗的摩梭导游阿罕·扎西打了一个告别电话。
-
关键词
泸沽湖
火焰纹
玛瑙
朱红色
食指
色彩斑斓
-
分类号
I24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让人文性更充分融入诗性
- 11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芒种》
2018年第9期104-105,共2页
-
文摘
我们今天要讨论文学表达与现代世俗经验之间的矛盾的话题。这个话题背后其实有一个更大的命题,就是“文学性”和“人文性”的矛盾。“人文性”是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概念,它是以启蒙意义上的“人”为目的,以个体“人”的自足性和自我价值为目的,而不是以氏族、家族、民族这些“群”为目的,或者以某些外在于人的东西为目的。
-
关键词
“人文性”
诗性
“文学性”
文学表达
文艺复兴
启蒙意义
自我价值
自足性
-
分类号
B249.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打通形式分析与审美判断的藩篱
- 12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芒种》
2019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
文摘
我和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有一个学术沙龙,定期讨论一些跟当下中国文学有关的学术问题,试图将理论学习和批评实践融合在一起.2019年初,沙龙的主题是《动作,情节与艺术——关于当代中国小说问题的讨论》。录音整理出来后一直没有发表。《芒种》杂志对这个话题颇有兴趣,沙龙参与者中有三位同学,将自己的发言重新整理加工成了完整的文章。
-
关键词
学术沙龙
审美判断
硕士生
录音整理
实践融合
兴趣
博士生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黄菊花的米兔
- 13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大家》
2019年第2期48-54,56-59,共8页
-
文摘
在我家做了十几年卫生的谢玉贞,要回绵阳老家去做奶奶。想到要离开打王多年的北京,她有些不舍,平时沉默寡言的人,话突然多起来。我说,你才50出头,就要做奶奶,太早了点吧。谢玉贞说,哪里早啊?张老师,我20岁生大女儿,22岁生二女儿,24岁生儿子。儿子就要满27,叫28,都29了,快30岁的人了,再不做,村里人还不知道要说出什么话来哟!谢玉贞说话的时候,长脖子上的头连连往前栽,像鸡啄米似的,但眼神笃定,僵直少变。她按照乡下的惯习,把26周岁的儿子,一下子说成了30岁。回老家前,她介绍同在一家快捷酒店打工的老乡黄菊花来替她。
-
关键词
菊花
兔
儿子
奶奶
女儿
眼神
惯习
老乡
-
分类号
C913.11
[经济管理]
-
-
题名小小说三题
- 14
-
-
作者
霍忠义
-
机构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长安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中国作家协会
陕西省写作学会
-
出处
《陕西文学》
2018年第5期127-129,共3页
-
文摘
第三台话筒男孩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而父母在数百里外的家乡,亲情的交流靠信件,慢慢地,电话普及了。男孩帮父母装了一台固定电话。每个周末,男孩都要拨打家里的号码。
-
关键词
小小说
固定电话
大学毕业
男孩
父母
家乡
-
分类号
I247.8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商媛和周民
- 15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研究所
北师大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芙蓉》
2020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
文摘
1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日子,商媛和周民连续五十多天都没有出小区门。两人天天黏在一起,刚开始还挺美的,时间一长就闹翻了。禁足在家的日子百无聊赖。窗外的花和树,正在蠢蠢欲动要吐芽抽条,人和花隔着窗玻璃,对视无语两相厌。好在还有朋友圈。周民的微信里有两个接近500人的大群,一个是校友群,一个是同行群。
-
关键词
朋友圈
窗玻璃
对视
周民
-
分类号
I24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梦之书
- 16
-
-
作者
张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创作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大家》
2020年第4期4-28,共25页
-
文摘
我梦见自己在环城绿化带的林荫道上散步,夕阳余晖把河边的垂柳照得金黄。路旁的紫丁香怒放,香气扑面而来,令我迷醉。我双脚有种漂浮感,像喝醉了酒似的。街道上停着的公共汽车,排着长蛇阵,一眼望不到尽头,车厢里的座位也是空的,连司机也没几个。路上行人稀少,偶尔遇见一两个,也是蒙着面迅速交臂而过。
-
关键词
紫丁香
林荫道
公共汽车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先锋女性和传统女性的内在冲突
- 17
-
-
作者
张欣
张梅
李丹丹
-
机构
广州市作协
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
暨南大学
-
出处
《滇池》
2006年第12期26-33,2,共9页
-
文摘
很多事情都不是现世报的,不是说今年做的事,明年就会有报应,特别是文化艺术。现在中医还讲冬病夏治,或是夏病冬治,讲的就是过程,连续性。刚才提到了英雄主义和越来越苍白的艺术形象,我觉得更可怕的是,我们离文学艺术越来越远,都不是别人承不承认的问题了。
-
关键词
内在冲突
艺术形象
冬病夏治
文化艺术
李丹
我们小时候
我们这代人
文艺运动
对我说
时代女性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布达拉宫的台阶
- 18
-
-
作者
张梅
-
机构
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4-47,33,共5页
-
文摘
陈子平当时在英豪广场开了一间精品店。其实他并不喜欢精品店这个名词。这个名词在他看来,似乎有点太大众了。到处都是精品店,就好像到处都是精英一样。“没有文化”,这是他对精品店的总的看法。哪里都是精品店。在他的店子旁边刚刚开了一家卖陶器的,也说自己是精品店,昨天还大呼小叫地引来了一帮记者,摄影的摄影,采访的采访,其中有一个鬼佬,
-
关键词
布达拉宫
台阶
酸奶
西藏
广场
花篮
夜总会
拉萨
青藏高原
青年旅馆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盘福新街
- 19
-
-
作者
张梅
-
机构
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
-
出处
《作家》
1999年第6期38-40,共3页
-
文摘
在新近的广州市的版图上已经看不见“盘福新街”这个地名了。盘福新街就像在任何一座现代化城市里的许许多多的忽然消失的某幢楼房、某所学校、某问馄饨店或者某棵树木一样,消失了,就不会再让人想起。因为现代的生活节奏,甚至不会令人去感叹和回忆。听到盘福新街将要被拆掉的消息的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在盘福新街的那间老宅的后院里,在母亲亲手种下的鸡蛋花树的树下,挖出了一艘玉船。玉船被挖出来的时候,泛着老玉的光泽。老人说,梦里的玉都是福气。
-
关键词
鸡蛋花
生活节奏
广州市
现代化城市
母亲
后院
树木
小提琴
红卫兵
院子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