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以文山学院太原大学留学生为例
1
作者 马丽红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5-98,共4页
汉字书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文章基于越南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对越南留学生在汉字书写方面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 越南留学生 汉字 偏误
下载PDF
广南方言语音系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牟成刚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2-65,共4页
广南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滇南片。文章以广南县城所在地莲城话为调查对象,整理总结出广南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其配合规律,同时对广南方言的语音特点及音变现象作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 广南方言 声母 韵母 声调 音变
下载PDF
文山州文化旅游理论环境分析与发展模式探究
3
作者 蒙良杰 何正廷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5-79,共5页
文山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美的自然景观,山水与人文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日趋突出,为文山州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政策扶持倾斜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也为... 文山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美的自然景观,山水与人文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日趋突出,为文山州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政策扶持倾斜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也为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文山州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和挖掘利用,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对当地社会经济强大的拉动作用,走以文化旅游激活经济力的内涵式新型发展道路,对文山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文山州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理论建构 环境分析 发展模式 探究与实践
下载PDF
从电影《刮痧》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飞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3年第2期110-111,共2页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影《刮痧》中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冲突折射出文化的学习对于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因此,在选择文化教学内容时要遵循交际性、针对...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影《刮痧》中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冲突折射出文化的学习对于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因此,在选择文化教学内容时要遵循交际性、针对性、对冲性原则,并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教学意义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论壮族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现代合理性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光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6-20,共5页
壮族文化属于传统农耕文明形态,但也有变异形态,其核心文化有稻作文化、"麽"文化、政治文化、生态文化。具有自然生态性、社会和谐性、个人和谐性、相对封闭性等特征,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因子、生态发展的观念,因而有其现代合... 壮族文化属于传统农耕文明形态,但也有变异形态,其核心文化有稻作文化、"麽"文化、政治文化、生态文化。具有自然生态性、社会和谐性、个人和谐性、相对封闭性等特征,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因子、生态发展的观念,因而有其现代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文化 麽文化 政教合一 生态发展 封闭性 和谐性 合理性
下载PDF
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在西南官话中的演变 被引量:7
6
作者 牟成刚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6-84,共9页
文章根据已有的调查材料,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在西南官话中的今读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知庄章组与精组二分;第二种,庄组三等(除止摄合口和宕摄)、精组与庄二知组(除梗摄)、章组二分;第三种,精知庄章组合流(主要包括合流为组和合... 文章根据已有的调查材料,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在西南官话中的今读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知庄章组与精组二分;第二种,庄组三等(除止摄合口和宕摄)、精组与庄二知组(除梗摄)、章组二分;第三种,精知庄章组合流(主要包括合流为组和合流为t组两种情况)。层次类型上,第一种最早,第二种居中,第三种最晚,但后两种均与第一种有着承继关系。此外,第二种与江淮官话中的"南京型"属同类型,鉴于西南地区移民多是明清时期来自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等地,说明二者在演变史上有同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官话 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 今读类型 层次演变 语言接触
下载PDF
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光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8-91,共4页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立人",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对教育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功利性和工具性所带来的阶级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借助国家机器遮蔽教育的个人意识、全民意识、人类意识,致使教...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立人",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对教育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功利性和工具性所带来的阶级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借助国家机器遮蔽教育的个人意识、全民意识、人类意识,致使教育承载过重的时代使命而弱化教育的生成性和发展性。当民众主观能动的理性判断能力不足以与不加思考的"习惯性接受"和自我肯定的"立场性接受"相抗衡时,国家机器的强势灌输就使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空前膨胀,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消解教育的终极价值,使教育不像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理想预期 意识形态性 习惯性接受 立场性接受
下载PDF
《诗经·黍离》主题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旭平 万桂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5-68,共4页
从哲学的视角,对《诗经》中的《黍离》一诗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认为诗的三章反复抒写的都是作者对生命本体存在的追问,表达的不是过去历史学家所认为的西周大臣经过宗周宗庙宫室时的感时伤事、忧国怀家的情感,或者是一般文学史上已成定论... 从哲学的视角,对《诗经》中的《黍离》一诗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认为诗的三章反复抒写的都是作者对生命本体存在的追问,表达的不是过去历史学家所认为的西周大臣经过宗周宗庙宫室时的感时伤事、忧国怀家的情感,或者是一般文学史上已成定论的亡国之痛的内容,而是作者借禾黍的生长状况托物起兴,在中国诗歌中首次提出"我是谁"这一哲学命题,在历史的、文学的解读之外,为此诗提供了新的解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离》 主题 哲学解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光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当今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基本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的分析,我们认为教育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建构,最终实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当今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基本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的分析,我们认为教育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建构,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观 以人为本 自由选择 自主建构 自我生成 人的发展
下载PDF
论人文教育与创新精神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光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创新的前提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容易在多元文化、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产生。人文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健康情感和坚强意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精神解放,满足人的自由的本质要求,使人处于多元的自由状态,形成创新思维,具备创新精... 创新的前提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容易在多元文化、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产生。人文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健康情感和坚强意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精神解放,满足人的自由的本质要求,使人处于多元的自由状态,形成创新思维,具备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创造。要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人的解放 创新精神 诗意生活
下载PDF
论教育问题与人的本质要求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光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7-81,90,共6页
教育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只有准确把握人的本质要求,才能正确理解人与教育的关系。人的本质要求就是追求独立自由,显现自身的本质力量,实现自由的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此为终极目的。教育是人类最为自觉的行为,其价值指向当然... 教育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只有准确把握人的本质要求,才能正确理解人与教育的关系。人的本质要求就是追求独立自由,显现自身的本质力量,实现自由的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此为终极目的。教育是人类最为自觉的行为,其价值指向当然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的本质要求。反思当下的教育,却发现通过理性控制人的欲望以实现人的自由本质的教育变成了强化人的欲望和实现这些欲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问题 本质要求 自由存在 实现途径 工具
下载PDF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被引量:3
12
作者 牟成刚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86-90,116,共6页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可以分为不混型、半混型和全混型三种,但它们彼此之间并不都体现为线性演变,如半混型就较为稳定,它一般不容易演变为全混型,这主要是与整个音系结构的搭配与稳定有关。地理上自西(云南)向东(湖北)呈现出由不混...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可以分为不混型、半混型和全混型三种,但它们彼此之间并不都体现为线性演变,如半混型就较为稳定,它一般不容易演变为全混型,这主要是与整个音系结构的搭配与稳定有关。地理上自西(云南)向东(湖北)呈现出由不混型逐渐演变过渡为全混型的格局,这种格局与移民、语言的接触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同时,根据地方韵书反映,中古泥来母在西南官话中至迟于明代中晚期便已出现了相混的迹象,但相同时期的中古泥来母在西南官话内部片区相混与否则具有地域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官话 中古泥来母 今读类型 层次演变
下载PDF
宫崎骏动漫作品审美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杰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宫崎骏创作审美意识中较多地表现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在作品中蕴含了现代意义上"善与恶"对立的思考。文章主要对宫崎骏动漫作品中所传达的审美观及审美主题进行探讨,试图揭示"善与恶"在宫氏动漫作品中的审美内... 宫崎骏创作审美意识中较多地表现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在作品中蕴含了现代意义上"善与恶"对立的思考。文章主要对宫崎骏动漫作品中所传达的审美观及审美主题进行探讨,试图揭示"善与恶"在宫氏动漫作品中的审美内涵,以期对审美现代性及艺术美学探索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净化 善与恶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略论实用理性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光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教育的战略发展,但由于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惯性影响,使我们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性、社会性和适应性,削弱了教育的人本性、生成性、发展性,影响了教育的科学发展。主要表现为:缺少发展的战略思维,不能对发展战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教育的战略发展,但由于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惯性影响,使我们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性、社会性和适应性,削弱了教育的人本性、生成性、发展性,影响了教育的科学发展。主要表现为:缺少发展的战略思维,不能对发展战略一以贯之;以适应社会的"学以致用"代替切合教育本质的发展理念;急功近利,陷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具主义泥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 自由生成 战略思维 实用理性 学以致用
下载PDF
广南方言文白异读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牟成刚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2-75,共4页
文白异读的分析研究对于考察地方方言的语音特点和方言语音发展演变的历史层次有着重要的意义。广南方言有着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且极具地方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从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描写广南方言的文白异读系统类型... 文白异读的分析研究对于考察地方方言的语音特点和方言语音发展演变的历史层次有着重要的意义。广南方言有着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且极具地方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从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描写广南方言的文白异读系统类型,同时对文白异读所透露出来的语音演变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南方言 文白异读 语音规律
下载PDF
试论部首分析法在汉字教学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牟成刚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20-23,共4页
部首是根据汉字结构分析整理出来的表意偏旁,它们绝大多数是汉字的构字基础。部首在庞大的表意汉字系统中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系统分析部首的形体意义,除了能够提高字词的查检能力外,更为突出的是在汉字教学中对认识字形和分析字义具... 部首是根据汉字结构分析整理出来的表意偏旁,它们绝大多数是汉字的构字基础。部首在庞大的表意汉字系统中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系统分析部首的形体意义,除了能够提高字词的查检能力外,更为突出的是在汉字教学中对认识字形和分析字义具有提纲挈领、朔源及流、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重要功能作用和效果。同时,通过部首分析,还能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汉字的文化,了解汉字的体系,领略汉字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首分析法 汉字 教学 重要性
下载PDF
上帝之约视阈下的成长之路——试析“约瑟故事”与西方男性成长小说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杰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约瑟故事"是一个传统的男性成长故事,目前国内尚未有系统探讨该成长模式与西方男性成长小说模式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约瑟故事"的成长主题、成长形象、成长过程、成长性格、成长环境等几个方面影响到西方男... "约瑟故事"是一个传统的男性成长故事,目前国内尚未有系统探讨该成长模式与西方男性成长小说模式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约瑟故事"的成长主题、成长形象、成长过程、成长性格、成长环境等几个方面影响到西方男性成长小说创作模式,并都试图以信仰追求来启示在成长中塑造健全正常人格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 男性成长小说 成长模式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
18
作者 赵锐 赵敏 《教育文化论坛》 201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更开阔、更具包容性的视野,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提供新的知识资源。有利于引导学生先进性别观的建立,纠正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偏见,促使学生构建健康完善的人格,增强女大学生的主... 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更开阔、更具包容性的视野,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研究提供新的知识资源。有利于引导学生先进性别观的建立,纠正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偏见,促使学生构建健康完善的人格,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当代文学教学 性别观 主体意识
下载PDF
论柯仲平诗歌的“群众美学”形态
19
作者 赵敏 赵锐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3-67,共5页
在柯仲平诗歌中讨论的"群众",并非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的血肉之躯,而是一个被不断抽象的政治概念,这一概念与文学不断融合、衍变,乃至形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形态。提出这一论题,旨在尝试一种解读实践,即通过阅读"群众"... 在柯仲平诗歌中讨论的"群众",并非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的血肉之躯,而是一个被不断抽象的政治概念,这一概念与文学不断融合、衍变,乃至形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形态。提出这一论题,旨在尝试一种解读实践,即通过阅读"群众"话语的历史形成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探寻现代革命诗人在求索现代性的过程中存在的历史囧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美学 诗歌形态 本质 意识 艺术 审美
下载PDF
略论文学创作风格——《文学概论》的阶段梳理(一)
20
作者 田景春 杨勇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8-62,共5页
在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风格是一个范畴伸缩性极强,极易引起混淆的概念。人们谈到文学风格,有时视野仅局限于作品,更多的会把视线投注到作品及其背后的作者,但很少有人将它贯穿于作品、作者、读者、生活"文学四要素"的全部,... 在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风格是一个范畴伸缩性极强,极易引起混淆的概念。人们谈到文学风格,有时视野仅局限于作品,更多的会把视线投注到作品及其背后的作者,但很少有人将它贯穿于作品、作者、读者、生活"文学四要素"的全部,进而通过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的探询还文学风格本来的完整的面目。但是,就文学创作这个阶段性视阈而言,作者与作品是核心要素,创作个性与言语形式是创作风格形成的主要决定因素。文章就人们历来关注的问题之一即作者的创作个性与风格的形成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